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高速公路隧道开挖施工中,断层段开挖工作面出现渗水和涌水情况普遍存在。云南晋红高速公路光山1号隧道K26+260~K26+140穿越香炉山断层段涌水,涌水部位位于行车道方向右侧路面高程以上4m顶拱处,涌水量大,涌水部位周围出现环向裂缝。主要从隧道断层涌水情况、涌水量分析、选择制定涌水处理方案、涌水处理方案的实施来阐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软弱岩层隧道施工中出现的掌子面涌水、塌方、初期支护变形开裂等具体情况的处理,提出了综合处理措施理念,重点介绍了综合处理的程序和各项措施的施工要点,验证了快速稳固效果,所取得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用传统工法在富水大断面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时出现的涌水、塌方等灾害,以云南省光山1号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和涌水、塌方机制分析,提出“超前半闭合双导洞台阶法”(简称“ASDP台阶法”)。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新工法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发现右、左导洞开挖对拱顶、拱底竖向变形的“贡献”甚微,即使该工法提前开挖了导洞仰拱,但通过迅速施作工字钢形成半闭合结构,能够很好地控制土体卸荷带来的拱底隆起和隧道整体变形。采用ASDP台阶法后,光山1号隧道不良地质段最终得以顺利完成。ASDP台阶法工序衔接合理,进尺效率高,排水效果良好,造价低,可作为不良地质下富水大断面隧道施工的首选工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介绍摩天岭隧道左线进口段反坡施工,多次、多点发生大规模涌水的特点及其成因,并详细介绍了经过专家论证后制定采取的综合治理方案,为长大隧道灰岩地区反坡施工涌水处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隧道穿越富水地层时,极易发生涌水、突水事件,造成隧道塌方,支护变形等质量事故,严重影响隧道正常施工,并给人身设备安全造成巨大安全隐患。为保证正常施工,最大程度地减少富水隧道施工中造成的工程投入和人员伤亡,迫切需要解决这方面的施工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
孙宪国 《人民长江》2003,34(9):42-4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特大型穿越工程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隧道方式.但在大型河流下进行隧道挖掘施工,涌水处理的方法仍为难点.涌水处理主要根据设计文件中关于隧道可能出现涌水地段的涌水量的大小、补给方式、变化规律及水质成分的资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既经济合理,又能确保围岩不受破坏,同时保护环境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变形特性及工程应对措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建都汶高速公路龙溪隧道为高地应力、高瓦斯隧道,针对龙溪隧道高地应力挤压变形的特殊性,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因高地应力造成的隧道大变形的特点,分析了大变形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典型地段进行了数值分析,确定了大变形地段安全、经济、合理的支护参数。龙溪隧道大变形段后续施工实践表明,数值分析确定的支护参数和论文提出的施工措施有效地限制了隧道的高地应力挤压变形,确保了隧道的施工安全。龙溪隧道的施工实践为高地应力隧道的施工提供了有意义的技术资料,可供同类隧道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正华 《长江建设》2012,(2):124-125
隧道施工因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极易发生不良地质灾害。导致隧道初期支护发生变形。会不同程度地对隧道稳定性产生威胁,严重的无法满足设计衬砌断面要求,影响隧道安全施工。尤其是会给跨度大,结构复杂的中长隧道的施工带来很大难度。所以必须分析导致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地质成因,制订有效对策加以处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推进。  相似文献   

9.
隧道施工时发生涌水、突泥不仅对作业环境有影响,也会使掌子面不稳定,使喷射混凝土和锚杆施工效果降低。特别是在大量、高压涌水突泥的情况下常常造成重大事故,施工期间应通过采用相关技术和探测手段做好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隧道逐渐朝着长而大的方向前进,但长而大的隧道却会面临诸多不良的地质灾害,导致隧道出现初期支护变形。因此,在实际的隧道施工过程中,就需要认真分析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出现的原因,才能够找出相应的处理技术措施,为今后的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实际深埋软岩引水隧洞施工为背景,在对导致大变形的围岩压力性质认识和力学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实验、数值模拟手段、施工变形监测数据和围岩—衬砌接触压力现场试验,研究了隧洞开挖后洞周位移分布特征、围岩变形和支护受力随时间发展规律。研究结论表明:(1)大主应力方向为垂直方向的高地应力环境中,隧洞软岩大变形以挤压型变形为主;(2)开挖面和二衬对约束隧洞空间位移分布具有重要作用;(3)软弱围岩变形发展和支护受力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和时间效应,及时施加二衬能有效限制流变变形的发展。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施工中有益于控制围岩稳定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圬工与加筋土组合式挡墙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建立了ABAQUS数值模型,从而进一步研究了加筋间距和筋材模量对这种结构变形特性及内部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所考虑的参数情况下,从控制挡墙变形的角度来看,密间距加筋效果好于疏间距加筋,高模量筋材效果好于低模量筋材;由于下部圬工挡墙填土区域土拱效应的存在,使得上部加筋土挡墙的土压力分布有别于常规加筋土挡墙。在上部加筋土挡墙具有足够高度的情况下,可将圬工挡墙视为加筋土挡墙的稳固地基;组合式挡墙的变形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因此应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特高拱坝施工及初次蓄水期间的变形特点,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初次蓄水坝高因子、初蓄温度因子和初蓄渗流因子,建立了施工及初次蓄水作用下的大坝变形回归模型。通过对某高拱坝初次蓄水期间大坝回归分析可知,新模型拟合精度高,各测点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水压分量、温度分量、坝高分量、初蓄及时效分量变化趋势以及在整个径向位移中所占比例符合实际规律,考虑了施工及初次蓄水期间坝体上升、外界温度影响、坝体自身温度变化、初次蓄水及渗流作用、时效等影响,反映了初蓄期间坝体的变形特性。总之,新的大坝变形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施工及初次蓄水期的各种影响因素,便于分析施工及初次蓄水期坝体的工作性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三峡工程左岸非溢流坝8号坝段施工期变形实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该坝段在三维空间的变形规律。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讨论了基础缺陷及施工因素对变形的影响,并分析了与施工期重力坝一般变形规律相比有些特殊的变形及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面板堆石坝中面板"脱空"的预测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廷浩  袁俊平 《红水河》2004,23(1):18-20
充分模拟坝体材料分区、实际施工、蓄水过程等计算工况,对某水电站高面板堆石坝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仿真计算。详细地分析了整个大坝的应力变形,对面板与垫层间“脱空”可能和影响机理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计算结果显示面板与垫层是否会出现“脱空”现象是可以预测的。计算表明,只要面板不是一次施工完成,面板与垫层间就有可能出现“脱空”现象。提出了面板与垫层间“脱空”的预测和防治方案,当面板分期施工时,建议防治面板与垫层间“脱空”现象发生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6.
BP神经网络在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珠藏洞隧道施工监测为工程依托,根据现场变形监测数据的指数函数回归方程,对最终变形量进行了预测,并基于其预测值,借助BP神经网络的超强非线性映射能力,对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变形模量E、黏聚力C、内摩擦角φ)进行反演,以及时掌握开挖围岩类型和材料特性参数,为隧道工程施工和设计提供参数依据,从而达到安全施工和优化设计的目的,以实现隧道的信息化施工与设计。  相似文献   

17.
水库施工期间坝前滑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研究水库建设阶段的坝前滑坡问题,以甘肃省九甸峡库区燕子坪滑坡为例,采用GPS对库岸滑坡表面的位移和变形进行了高精度、连续性监测,完成了水库建设阶段的滑坡演化全过程的位移变化监测。结合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滑坡的变形特征、诱发因素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从力学变形机制方面研究施工期坝前滑坡诱发机理。结果表明:水库施工期坝前滑坡失稳分为两个阶段(施工围堰建成前后),并且两个阶段坝前滑坡失稳主要影响因素不同;施工围堰建成前坝前滑坡主要是在受降雨影响,施工围堰建成后库水位上升是坝前滑坡失稳的主要诱因,整个施工期间施工围堰建成后的滑坡变形占较大比重,并且两个阶段滑坡失稳形式均表现为中、后部推移前缘滑动。  相似文献   

18.
跨度大、扁平率高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拱顶沉降等控制要求十分严格,台阶法因其施工效率高、控制隧道变形能力较强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工程实际中若支护结构封闭较晚,隧道变形则较难控制,打设锁脚锚管是控制隧道变形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关于锁脚锚管施工和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以新疆石人子沟隧道为例,开展了锁脚锚管倾角优化分析。分析认为,上台阶锁脚锚管是施工控制的关键,锁脚锚管最优倾角范围为上台阶0°~45°、中台阶0°~56°、下台阶10°~60°;且从控制隧道变形的角度考虑,倾角在所述范围内应尽可能大,这与诸多现场经验结论较为吻合,相关成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宜巴高速公路峡口隧道为工程实例,针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大变形控制问题,运用数值分析分别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三台阶法、双侧壁导洞法和CRD法对峡口隧道大变形段典型断面进行开挖模拟,获得了4种不同施工工法下洞身变形、塑性区分布情况;并以此判断围岩的稳定情况,对4种施工工法的优劣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RD法对控制围岩稳定效果最好。最后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支护结构受力监测,洞周累计变形量与变形速率量测,验证了选用的施工工法及工艺的合理性,对我国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高面板堆石坝考虑流变变形影响的填筑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施工期,取消或适应高面板堆石坝较大的流变形变形影响,填筑方法是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问题,为此,对堆石坝变形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合水布垭水电站室内外试验的成果和国内外工程的实例,提出了考虑流变变形相应的堆石坝填筑方法及措施,认为堆石体的变形应尽可能在防渗结构施工前完成,以减少后期的变形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