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任杰 《吉林水利》2013,(1):32-35
分析了瑞典条分法和毕肖普条分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条分法中所存在的误差,分析了精度更高的角分法,并对其在均质粘性土土坡安全系数计算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6,(1):116-119
极限平衡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用十分广泛,对多余变量假定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极限平衡条分法。采用瑞典条分法、毕肖普法、M-P法三种传统条分法,结合某土石坝下游坝坡滑面受力情况,对比分析了考虑渗流与不考虑渗流作用下三种方法计算的滑动面各条块底部的法向力和切向力的分布,以及各条块安全系数和整体安全系数。分析表明:毕肖普法和M-P法计算的条块底部法向力和切向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条块底部法向合力和切向合力均较接近,且计算的各条块安全系数的平均值及整体安全系数也较接近;而瑞典条分法忽略条块间作用力,导致其计算的条块底部受力分布与毕肖普法和M-P法存在一定差异,且条块底部法向合力和切向合力略小,计算所得各条块安全系数的平均值和整体安全系数均略小。  相似文献   

3.
复杂边坡稳定分析条分法的优化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前言 建立在极限平衡原理基础上的边坡稳定分析条分法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最初的瑞典条分法的基本点之一,是假定最危险滑裂面是圆弧,但一般来讲,并非圆弧。尤其是边坡形状复杂、土质性质多变的边坡,其滑裂面远非圆弧,因此,几十年来,各国学者对此作了改进,提出了很多新的方法,如毕肖普法、经扬布普遍条分法、美国陆军师团法和摩根斯顿法等等。我国学者也在这方面做了许多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4,(6):132-134
提出一种新的求解三维边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条分法。该方法根据滑裂面的几何特征,假定行方向的土柱条间力与水平面夹角和列方向的土柱条间力与水平面夹角为常数,根据每个条块力的平衡和稳定系数的定义,求出每个条柱的条间力、柱底法向力和剪力的隐式表达式。将柱底法向力和剪力代入3个方向的整体力矩平衡方程,利用迭代算法求出相应的稳定系数Fs。相较于其他三维边坡极限平衡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尽可能多的条间力作用,并且满足每个条柱3个方向力的平衡,以及滑体绕3个轴的力矩平衡,更符合实际情况。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极限平衡条分法可以得到相对保守的稳定系数。  相似文献   

5.
根据刚体极限平衡原理,推导并阐述三维刚体条分法的计算公式和过程,编制相应的边坡稳定计算分析程序,研究龙滩水电站右岸坝肩高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土质边坡稳定分析中条分法与有限元法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比分析了土质边坡稳定性计算中条分法和有限元法的特点,讨论了在有限元法中边坡稳定系数的计算方法,并针对铜钟水电站库区左岸滑坡分别采用条分法和有限元法研究其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滑坡稳定系数规律相同,但条分法计算值一般大于有限元值,反映出条分法中部分基本假设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考虑渗流作用的岩质边坡稳定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讨论了地下水渗流对岩质边坡稳定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考虑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的有限单元法与条分法相结合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有限元法计算边坡的应力应变,把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运有到条分法中进行边坡的稳定验算。  相似文献   

8.
针对膨胀土地区建设渠坡很容易导致渠坡失稳的问题,将这种膨胀土约束在土工袋中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运用毕肖普条分法分析了土工袋处理膨胀土渠坡后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经过土工袋处理后,渠坡稳定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假定破坏面为任意滑动面,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加筋土石坝坡抗震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将素土的内能耗散率和筋材的内能耗散率分开考虑,计算各滑动土条的外力功率与内能耗散率,并通过功能平衡条件,利用优化算法确定加筋土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由于本文方法基于极限分析,所得解物理意义明确、理论基础严格,能够很好地反映加筋后土石坝处于极限状态时抗震能力的提高。通过一简单均质加筋边坡的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现有研究成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当水平条分数增加到一定数量时,解答趋于稳定,确定的任意滑动面能够很好地模拟加筋结构临界失稳时的破坏面。同时,通过对坝坡滑动体的水平条分,克服了以往竖向条分对拟静力地震荷载计算不精确的问题。应用该方法对一典型加筋心墙土石坝进行了坝坡稳定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坝坡加筋后,土石坝的抗震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其极限抗震能力较未加筋时提高了19%~21%,且加筋长度对土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建议应进行合理的计算分析以确定最佳加筋长度,对于本算例,最佳的加筋长度为30~40m。  相似文献   

10.
周宏  吴继敏  袁相权 《红水河》2005,24(3):65-68
目前边坡极限平衡稳定性计算中采用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同一滑动面上采用单一值,这种单一值可以被看着是土体在某一含水量下的强度,对于非饱和土的研究证明滑动面上土体的含水量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含水量下的同一土体已被证明抗剪强度差别较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强调在不同含水量下土体有不同的强度指标的情况下,对条分法进行改进,通过一个算例比较其计算安全系数带来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建基面呈复杂折面阶梯状的重力坝抗滑稳定分析,目前尚没有统一和完善的方法。基于三维刚体极限平衡理论以及条分法,将坝体看作由若干刚性滑动体组成的重力坝,提出了一种抗滑稳定分析方法——三维抗滑稳定条块法,并设计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采用ANSYS前处理模块的荷载计算方法,以某重力坝7号岸坡坝段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该重力坝7号岸坡坝段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该法计算理论较严谨,且与现行规范匹配性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A new method of numerical seismic stability safety evaluation for a rock slop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 gravity dam foundation subjected to earthquake loading. The shear strengths of the weak discontinuities are divided by different shear strength reduction ratios (K) and numerical seismic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after the static analysis is completed. With different K values, the curves of the permanent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key points of the dam foundation (K-displacement curves) are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curve change, the distribution of plastic zones in the foundation, and the slow convergence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the seismic stability safety factor is defined as K when the gravity dam is in the limit equilibrium state subjected to earthquake loading. These concepts were applied to the evaluation of seismic stability safety of a gravity dam for a hydropower project. The analysis of the example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feasible and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seismic stability safety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3.
地震作用下混凝土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是设计关心的问题。应用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并与有限元相结合进行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动力分析,制定了相关的计算流程:①通过黏弹性地基模型考虑地基岩体的辐射阻尼效应;②通过不同岩体中地震波速的分段处理确定入射波在不同岩体中的传播时间,从而考虑岩层的不均匀性;③应用直接计算截面内力的方法提取有限元结果中的滑动力和阻滑力,并采用规范给出的抗滑模型进行深层抗滑稳定分析;④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双滑面模型的2个关键参数,并比较了地基均匀性对结构变形和稳定的影响。基于上述计算流程,结合小南海重力坝工程实例,计算了地震作用下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与常规方法作了对比,其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拱坝坝肩抗震稳定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张伯艳  陈厚群  杜修力  张艳红 《水利学报》2000,31(11):0055-0060
高拱坝坝肩抗震稳定分析是建于地震高烈度区的高拱坝抗震设计的关键课题之一。本文将传统的用于块体稳定分析的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和有限元计算分析相结合,求解拱坝坝肩抗震稳定问题。具体作法是:有限元网格剖分时,尽可能布置有限元节点于拱坝坝肩的可能滑动块体表面。完成有限元静动力分析后,将块体表面各节点的静动应力进行积分,求出块体拱推力、作用于块体上的地震荷载等,然后由刚体极限平衡法求拱坝坝肩抗震稳定安全系数。上述方法的特点是能充分利用有限元和刚体极限平衡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点,可以提供安全系数时程曲线,安全系数的定义与现行规范一致,易为设计人员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土石坝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限平衡法结合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计算边坡稳定是一种趋势,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计算,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是基于真实应力场的计算方法,能够自动寻找最小安全系数以及相应的滑动面。  相似文献   

16.
对于强震区坐落在深厚覆盖层(深度超过50 m)上的高土石坝,通过拟静力稳定分析结果初步判定其抗震稳定性是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其中水平向地震惯性力沿坝基覆盖层至坝顶的动态分布系数是关键。然而,现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GB 51247—2018)中地震惯性力动态分布系数多基于坐落在基岩上的高土石坝的动力响应规律确定,现有动态分布系数忽略了深厚覆盖层和地震动强度对地震动传播规律的影响。因此,以坐落在深厚砂砾石覆盖层上150 m级高黏土心墙堆石坝为研究对象,结合现行土石坝设计规范和国内已建高土石坝实例,基于统计平均的方法确定了坝顶宽度、坝料分区、坝坡坡比、覆盖层材料的静、动力特性等关键参数,深入探讨了150 m级高黏土心墙堆石坝在小震(0.1 g)、中震(0.2 g)和大震(0.4 g)规范谱地震动作用下不同深度砂砾石料覆盖层的动力响应分布规律,进而总结归纳出不同深度覆盖层下150 m级高黏土心墙堆石坝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的动态分布系数,将其引入到拟静力法稳定分析中,最后基于最危险滑动面和最小安全系数与现行规范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震(0.1 g)和中震(0.2 g)下采用文中推荐的考虑深厚覆盖层和地震动输入强度影响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动态分布系数时将得到更符合工程实际的评价结果。研究成果可为深厚覆盖层上的高土石坝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拱坝横缝对坝肩抗震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介绍了将刚体极限平衡法与考虑横缝的拱坝-地基系统有限元静动力分析相结合,将有限元时程分析的计算成果用于刚体极限平衡求解高拱坝坝肩块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基本思路和计算公式,并详细推导了模拟拱坝横缝动态张合效应的动接触力模型基本公式。最后又以两个实际工程为例,在考虑无限地基辐射阻尼作用的条件下,区分有、无横缝两种情况,在有限元静动力分析的基础上,用本文介绍了方法分别进行拱端推力、块体震力,以及块体动力安全系数的分析,通过这两种工况计算结果的对比,揭示拱坝横缝对坝肩抗震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凝土重力坝沿坝基深层缓倾角软弱结构面的抗滑稳定是工程设计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深层抗滑稳定分析主要采用刚体极限平衡的等安全系数法。在深层抗滑稳定分析中发现,抗力角的合理选取及抗力体底滑面角的确定对计算成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通过对亭子口重力坝深层抗震抗滑稳定性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抗力角的取值原则,即其最大值不能超过坝趾基岩竖直面上主应力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以及以抗力最小为原则确定抗力体底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并依此原则用刚体极限平衡等安全系数法分析论证了该重力坝表孔坝段初步设计方案深层抗震抗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借助大型有限元程序ADINA及其二次开发功能,通过引入动接触模型,并充分利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单元法这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点,研究了基于有限元数值应力场的动接触极限平衡法和以坝体动力响应为安全判定主体的分析原则,提出了一种综合强度和稳定的高拱坝—坝肩抗震安全分析方法,建立了能够有效反映高拱坝系统真实工作性态的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据此,深入分析了某高拱坝工程在强震作用下的抗震安全性。该分析方法可以反映整个高拱坝—坝肩系统真实的动态响应,分析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在建和拟建的大型面板堆石坝地质条件差、地震烈度高、坝高不断增加的情况,解决一些比较突出的关键技术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突出。通过极限平衡理论和可靠度理论2种方法对属200m级高堆石坝范畴的卡基娃面板堆石坝进行坝坡稳定计算,研究了其非线性强度指标坝坡稳定及可靠度,分析了相关关键技术指标、安全系数标准对坝坡稳定安全的影响及可靠性水平等关键问题。与极限平衡理论相比,采用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方法设计坝坡,可以量化安全裕度,有利于高堆石坝坝坡的优化设计,这无疑对于减少工程投资和环境保护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