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玩具包装装潢设计的视觉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莉  纪向宏 《包装工程》2004,25(2):91-92,112
探讨了包装装潢设计对玩具产品和玩具消费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玩具包装装潢设计能够迅速地吸引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购买欲望.并从玩具包装装潢设计的表现手法、文字设计、色彩设计、个性化设计这4个方面分别论述了给玩具包装装潢设计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2.
杨道陵 《中国包装》2005,25(2):56-57
本文首先介绍了包装装潢设计定位的意义,继摘 而图文并茂地阐述了包装装潢设计定位图的制作和分析研究,最后从包装装潢设计的色彩和文字等方面说明了作者对包装装潢设计的观点,希望能给其他包装装潢设计者以参考。  相似文献   

3.
崔平平 《包装工程》2006,27(3):218-219,225
汉字的书法字体、美术字体以及符号化创意字体应用于包装装潢设计,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商业信息传播模式.从汉字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个性形态与个性语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识汉字在包装装潢中的个性表现,探索汉字造型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香烟包装装潢设计现状的剖析,预测未来香烟包装装潢设计趋势及如何使香烟包装装潢充分发挥其功能,在品牌营销中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7月24—31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包装装潢展评会,是我国包装装潢界的盛会,展示了全国包装装潢改进的成果,促进了包装装潢事业的发展, 从展出的作品来看,包装装潢比前几年有明显的突破: 1.各类商品的包装都得到重视。无论是缝衣针、刀片等小商品的包装,还是家用电器等大商品包装,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包装结构上也有很大的改进,反映了包装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有了进一步提高。 2.获奖覆盖面分布较广。以往获奖集中在工业发达的主要城市,这次评选出的金、银、铜奖已普及到全国大部分省市,湖北省获奖总数占全国之首。这显示出各地包装装潢设计水平在不断提高,也体现了各级领导对发展包装装潢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3.商标、标志参加展评,说明商标、标志在包装装潢设计中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商标、标志是视觉信息传递技巧之一,它使  相似文献   

6.
随着商品竞争力的不断发展,包装装潢设计水平的提高愈来愈显得重要了,这就需要尽快地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现代包装装潢设计的专业技术队伍。作为培养中等包装装潢设计技术人才的基地、应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把包装装潢设计课与整个系统工程教学统筹列入教学大纲中,然而从目前不少中等专业学校的包装装潢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绝大多数仍是处于把装潢设计单纯理解为平面装饰训练或把装潢造型与结构设计相分离的状况。在设计教学中,只强调教授学生平面装饰的审  相似文献   

7.
试论现代化妆品的包装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包装设计的各个要素入手,阐述了与化妆品直接接触的内包装设计.指出随着材料的丰富、造型结构的创新、装潢设计的精美,化妆品的包装设计已经发展到一个凸现个性的时代.实践证明只有将材料、造型结构、装潢设计合理运用的化妆品,这样的包装设计才是最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包装.  相似文献   

8.
刘小静  滕兆宣 《包装工程》2006,27(6):242-245
在对国内外软件包装装潢设计市场调查分析基础上,针对"WPS Office"办公软件3大系列产品:专业版、教育版、政府版的包装,借鉴国外优秀软件包装装潢设计UI手法,进行了其配色设计与装潢设计.  相似文献   

9.
包装装潢设计作为包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对它的学科属性、在工业生产中和美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和科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确定包装装潢设计人员的职责和职权,这样将有利于进行科学的管理,充分发挥设计工作的主动性,在提高国民经济效益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包装装潢设计是工程技术、经济学、美学溶为—体的边缘科学  相似文献   

10.
赵炬宇 《上海包装》2023,(10):214-216
以包装装潢设计课程为例,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设计教育中的应用和探索。从包装装潢设计课程的目标、内容、活动、考核及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包装装潢设计课程的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老年人特征的玩具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路由  张强 《包装工程》2008,29(3):155-157
文章在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老年人玩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分别从功能、造型、色彩、材质、结构等方面,分别论述了老年人玩具的设计方法,对新兴的玩具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玩具包装的安全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玩具本身的特点、流通环境、包装材料的安全设计、安全规范,指出了玩具的安全设计,是为了有效地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杨达维 《包装工程》2019,40(4):162-167
目的研究如何利用玩具思维对后工业时代的日用消费品进行玩具化设计。方法从消费品的物质材料、结构形态、技术功能3个维度出发,分析各维度的符号表现与玩具思维的多重设计要求相匹配的方法。在后工业时代日用消费品设计领域,构建起一套适用于玩具化设计的新标准。结论玩具思维作为设计师试图"说服"消费者的一套修辞理念,可以在设计对象的材料、形态、功能维度上巧妙调动各种符号表现,设计出符合后工业时代特征的玩具性产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兴趣引导的交互式儿童玩教具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计出符合儿童发展特征及兴趣爱好的玩教具产品。方法以交互设计为前提,从幼儿园教师和儿童双重视角进行综合分析,从儿童玩教具产品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需求状况以及儿童的兴趣爱好、注意特征、审美特征、行为特征入手,提取问题点,得出儿童玩教具产品交互体验的影响因素,进行激发儿童心智发展和增强互动体验。结论在兴趣引导下的互动体验的玩教具产品有利于儿童主动学习,从娱乐中探索新鲜事物,使教与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楚杰  高友骁 《包装工程》2011,32(10):33-35
分析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儿童电动玩具,在界面设计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运用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学和设计方法学等多学科原理,提出了儿童电动玩具的安全设计思路,提出我国电动玩具安全设计管理的合理办法和举措,为降低现有儿童电动玩具设计管理中的不安全隐患和进一步规范儿童电动玩具市场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军花  樊敏达 《包装工程》2023,44(10):269-277, 285
目的 通过对促进用户可持续消费的玩具设计方法研究,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用户的个性需求与玩具低碳发展之间的平衡。方法 针对玩具产品中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及其本体的可持续设计需求,通过实践案例分析、问卷调研、数据统计、实物制作与测试、共享经济思维等方式,分别归纳出玩具设计关系模型、设计流程相关模型、设计特征模型,从而进一步推导出符合以上玩具产品需求的二次设计方法。结论 二次设计方法能够使玩具产品在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上产生个性化使用与可持续性特征并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宗登  谭汝捷 《包装工程》2019,40(8):163-168
目的亲子玩具是满足儿童情感诉求的产物。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围绕亲子间爱与陪伴进行亲子玩具设计,旨在创新玩具产品及对现有的优秀亲子玩具产品进行分析评价的同时,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方法对亲子玩具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儿童与家长对亲子玩具的心理需求,运用情感化设计理念重点研究亲子玩具的材料、形态、色彩与交互,从中归纳出设计原则提出设计思路对现有的优秀的亲子玩具产品进行案例分析与设计实践。结论从材料、形态、颜色、交互4方面分析评价亲子互动玩具情感化设计方法,深化亲子玩具的感性功能。通过儿童与玩具、家长与玩具、家长与儿童3方相互影响,满足孩子与父母情感需求,促进双方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家庭的和谐与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刘丹丹  曹巨江  孟亚 《包装工程》2012,33(2):51-53,57
从老年人娱乐与健身的需求入手,分析了地域文化对老年人审美情趣及行为习惯的影响,结合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特征因素,提出了老年健身益智玩具设计应体现地域文化内涵,同时符合易用性、趣味性、安全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从锻炼老年人身体的协调性及灵活性,提升大脑思维及反应能力的角度出发,给出一款老年玩具设计方案,以期为今后老年玩具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周祺  丁柳 《包装工程》2019,40(12):212-217
目的 探究Q-sort方法在传统提线玩偶产品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方法 从现代化的游戏形式和现代玩具设计的发展趋势入手,通过Q-sort方法提取提线玩偶的隐性特征,将这些隐性特征与现代趣味性电子玩具的设计方法及现代益智类游戏的游戏形式相结合,设定该提线玩偶游戏玩具的游戏规则和总体功能,并分析其关键技术与实现手段。结论 传统提线玩偶文化产物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不仅在设计上创新突破,达到增强产品趣味性与刺激性的目的,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能满足儿童在心智方面发展的需求,使儿童从寓教于乐之中受益。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和技巧的提线玩偶游戏玩具构建了现代游戏玩具设计的新风格,对于提升传统提线玩偶的内在价值,传播文化信息,弘扬民族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玩具的人机界面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赵可恒  张福昌 《包装工程》2007,28(6):108-109,118
在对玩具人机界面概念解析的基础上,就玩具人机界面设计过程中的各项显示装置、控制装置逐一展开讨论.贯穿着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对于玩具显示装置设计要以玩具使用者的各项感知特征作为设计的依据,对于控制装置设计,要综合考虑玩具使用者的生理结构、力量和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