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泉公司-250m水平六采区位于泉沟井田西北部,北为F2边界断层,西为第三系红层边界,南以F14大断层与四采区、七采区为邻,东以F13断层与五采区相邻。开采上限为-170m,开采下限为-210m。走向长2400m,倾向长460m,面积1104000m^2。地面标高+176.6—184.6m。  相似文献   

2.
黄敦杰 《现代矿业》2012,(12):71-73
袁店二井煤矿82采区边界的F高长营正断层落差440~560 m,主采煤层72煤与奥灰含水层对接。奥灰突水具有水压高、水量大的特征,给矿井工作面开采带来极大的隐患,需在82采区内F高长营断层留设防水煤柱,为82采区开采设计提供必要的安全条件。  相似文献   

3.
1工作面地质条件2505工作面位于九矿二水平五采区南部,西部和25031工作面(未开采)相邻,南到F7断层防水煤柱边界,东与2507工作面(未开采)相接,北为-400皮带下山保护煤柱。工作面平均走向长度750m,平均倾斜长度120m,地质储量89.2万t。2505工作面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约5.4m,老顶为  相似文献   

4.
<正> 一、概况1、工作面位置235工作面位于邹坞庄西700~1300m,二水平221采区东翼,-260大巷以南。南为234工作面(已经回采完),北为260大巷,东为 F17断层,西为260进轮皮带。工作面平均走向长650m,平均倾向长288m,纯煤厚0.6~4m。开采上限为-227m 水平,开采下限为-250m 水平,地面为平坦农田,标高为+58m 左右,见图。  相似文献   

5.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 ,残留资源的开采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边角残留块段 ,采区内上山煤柱、阶段煤柱和失去存在价值的防水煤柱 ,建筑物保护煤柱及难以开采煤层等残留煤柱的开采方式方法成为煤炭生产重要课题。现就泉沟矿 2 0 1工作面的开采实践谈谈残留煤柱的开采方法。1  2 0 1工作面概况1.1 工作面技术条件2 0 1工作面是二采前组的上山煤柱 ,西为采空区 ,东为采区边界断层 ,走向长度平均 5 0m ,倾斜长度 4 0 0m ,煤层倾角14° ,煤层厚 2 .2m ,采用倾斜长壁开采 ,跨落法管理顶板 ,爆破落煤 ,使用DZ— 18— 2 5单体液压支柱配HDJA…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研究断层导水性问题,以祁东煤矿Ⅱ3采区F5,DF5-21两条采区边界断层为背景,针对具体的地质条件,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SSF,CSP,SGR综合分析法和断面正压力判别法对断层侧向及垂向封闭性进行定量研究,进而对该采区边界断层导水性问题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断距为断层侧向封闭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断距的...  相似文献   

7.
1 工作面基本情况 杏花煤矿东采区23#煤柱采面,其推进范围内标高-630~-510 m,采面垂深770~890 m.工作面两侧为采空区隔离煤柱,下部为边界断层,工作面走向长平均120 m,平均倾斜长600 m,可采储量16.8万t.23#煤层平均厚度1.9 m,煤层层理、节理发育,倾角8°,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8.
张冉 《河北煤炭》2010,(2):51-52,61
开滦集团东欢坨矿-230 m水平北二回风大巷掘进时过F2断层。F2断层为高应力宽破碎带正断层,该断层贯穿整个北二采区,受F2断层的影响,向北二采区延伸受阻,最后采用管棚预支护,架设拱形金属支架、支架间喷射混凝土,支架内现浇钢筋混凝土,下底梁、打底联合支护通过了断层破碎带。  相似文献   

9.
复杂条件下大断面煤巷过断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艾 《煤炭工程》2011,(4):28-30
 羊场湾煤矿12采区边界回风巷围岩环境复杂,掘进断面积为19.2m2,为大断面巷道。掘进过程中揭露F201断层,断层落差大于25m,严重影响巷道顺利贯通。针对断层落差大、涌水量大、断层面岩石松软破碎,通过对巷道顶板隔水层安全水压计算、施工安全保障措施系统研究,制定“导水-超前支护-注胶加固-永久支护”全断面一次施工工艺,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措施保证了掘进工作面顺利的穿过断层。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类似条件下巷道过断层技术积累了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老虎台矿-280 m水平与前期多采区按时间顺序连续开采对覆岩移动与变形的影响,运用Midas、FLAC~(3D)等数值模拟方法模拟-280 m水平与前期多采区按时间顺序连续开采,分别得出地表沉降和位移,并通过倾斜变形、水平变形、曲率等指标求出危险边界、移动边界、边界角与移动角。研究表明,随着采区开采数量增大,上覆岩体受到多次破坏扰动,导致移动与破坏范围增大,地表蓄水池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但对煤都路的安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