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能与可伐合金匹配封接的ZnO-Al2O3-B2O3-SiO2系微晶玻璃,其膨胀系数为5.2×10-6/℃,采用该微晶玻璃的封接器件绝缘电阻可达1×1013Q·cm.通过对该微晶玻璃的差热曲线分析,确定了其热处理制度;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该系统的主晶相,其主晶相为ZnAl2 O4、ZnB2O4和少量的NaSiAl2O4晶体.通过控制碱金属离子进入晶格,可明显提高微晶玻璃的绝缘电阻.  相似文献   

2.
Al2O3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和物理性能,将Al2O3作为CaO-B2O3-SiO2系微晶玻璃陶瓷材料的烧结助剂,能够起到良好的助烧作用.用X-Ray,SEM,TG-DTA和介电频谱测试等方法系统研究了Al2O3含量对CaO-B2O3-SiO2系微晶玻璃陶瓷材料烧结性能、介电性能和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适量的Al2O3添加的该体系陶瓷材料能够在低温(<900℃)烧结.烧结体在高频下具有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ε<5,tg<0.0013;1MHz~1.8GHz).Al2O3含量的增加使得CaO-B2O3-SiO2系玻璃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发生变化,而对烧结体的介电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铁尾矿制备BaO-Fe2O3-SiO2微晶玻璃的晶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鞍山铁尾矿为卡要原料制备BaO-Fe2O3-SiO2系微晶玻璃,并利用DSC、XRD、SEM以及FT-IR对微晶玻璃的晶化过程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SC曲线上出现的放热峰所对应的温度800℃和870℃分别为BaSi2O5相与BaFe12O19相的析晶温度;微晶玻璃晶化过程中的初晶相为BaSi2O5,中间过渡相为Ba 2FeSi2O7,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消失,最终形成主晶相BaFe12O19,次晶相为BaSi2O5的微晶玻璃;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微晶玻璃的红外吸收带在800-700 cm-1波长范围发生宽化,在1 100~900 cm-1和500~400 cm-1波长范围内发生分裂;玻璃结构中 [FeO4]向[FeO6]转化促进玻璃的析晶,出现BaFe12O19的红外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4.
Al2O3对CaO-Al2O3-SiO2-Na2O系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烧结法工艺制备CaO—Al2O3-SiO2-Na2O系微晶玻璃,通过DTA、XRD、IR和SEM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Al2O3对CaO-Al2O3-SiO2-Na2O系微晶玻璃的结晶温度、晶体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Al2O3质量分数升高,初始析晶温度升高,晶体尺寸增大、析晶率升高,微晶玻璃的表观体积密度、显微硬度和抗折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的Al2O3质量分数为11.77%。  相似文献   

5.
Fe2O3-TiO2掺杂对MgO-Al2O3-SiO2系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热分析、X-ray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Fe2O3-TiO2掺杂对MgO—Al2O3-SiO2系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Fe2O3-TiO2的加入降低了原始玻璃的晶形转变温度,促进了玻璃的晶化;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得到以Fe^2+固溶堇青石相与α-堇青石相为主晶相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6.
SiO2-Al2O3-CaO-Fe2O3系微晶玻璃的晶化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差热分析(DTA)、红外吸收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SiO2-Al2O3-CaO-Fe2O3系微晶玻璃晶化过程及其结晶化过程及其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SiO2-Al2O3-CaO-Fe2O3系微晶玻璃晶化过程中,初晶相是钙铁透辉石,钙铝黄长石是中间过渡相且随晶化温度的提高而消失,最终晶相只有钙铁透辉石;晶体生长指数为2.9,属三维生长。玻璃网络中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了掺镱NaF-CaF2-Al2O3-SiO2体系玻璃,并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获得了透明氟氧化物微晶玻璃.通过DSC、XRD和TEM等方法研究了引入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了NaF-CaF2-Al2O3-SiO2系统玻璃的析晶机制,探讨了热处理制度、玻璃析晶行为和显微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碱金属氧化物的引入降低了该系统玻璃的形成能力,而碱土金属氧化物的添加提高了玻璃的析晶稳定性;该系统玻璃的析晶过程主要受扩散控制,其主晶相为CaF2,析晶活化能为345.8 kJ/mol,晶粒尺寸随晶化温度升高逐渐增大,晶粒数量随保温时间延长逐渐增多.通过优化热处理制度,获得了晶粒尺寸小于50 nm、结晶度约为30%的透明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8.
采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分析(X-ray)、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技术,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P2O5在MgO-Al2O3-SiO2系堇青石微晶玻璃晶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添加量内,引入P2O5起到的非均匀形核作用促进a-堇青石的析出,而当添加量继续增加时,由于磷镁石的形成消耗掉玻璃组成的MgO,反而起到了阻碍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红土矿和海砂矿作原料,通过加热至1 200℃保温1 h随后加热至1 500℃保温2 h炉冷的高温还原工艺制备了 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和Ni-Fe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维氏硬度计等研究了源于海砂矿的TiO2含量对MgO-Al2O3-SiO2微晶玻璃的结晶行为、主晶相...  相似文献   

10.
金矿尾砂微晶玻璃的制备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以金矿尾砂为主要原料制造微晶玻璃进行了研究,根据微晶玻璃的基础组成,选择MgO-Al2O3-SiO2系统为配方依据,从最低共熔点、晶相组成和晶格匹配确定玻璃主成分并优选晶核剂;利用DTA,XRD,SEM等测试手段,研究组成及晶化工艺对析晶性能和物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矿尾矿中添加适量的镁、铝质材料和网络结构调整氧化物,可获得主晶相为堇青石和尖晶石及顽火辉石固溶体的性能良好的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BaO-CaO-Al2O3-SiO2体系玻璃陶瓷封接材料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该体系封接材料与铁酸镧(LSF)阴极材料和Fe-Cr合金连接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热膨胀性能匹配性,良好的粘接性,并且封接材料与两种电池材料之间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相容性,BaO-CaO-Al2O3-SiO2体系玻璃陶瓷可以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封接材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2O-Al2O3-SiO2系玻璃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等手段研究了Li2O-Al2O3-SiO2系玻璃的晶化过程,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晶相形成及晶体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在热处理650℃下开始析晶,在1150℃左右晶体生长基本完全.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增加,晶体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13.
BaO-TiO2-SiO2-B2O3系玻璃陶瓷的制备和介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醋酸钡、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和硼酸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BaO-TiO2-SiO2-B2O3系玻璃陶瓷介质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可在低于900℃的空气气氛中烧结.XRD分析结果显示烧结好的BaO-TiO2-SiO2-B2O3玻璃陶瓷的主晶相为Ba2TiSi2O8;用氢氟酸将试样断面处的玻璃相腐蚀掉后,通过SEM可看出Ba2TiSi2O8晶粒的大小约为250nm.介电性能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ε<5,30MHz)和较小的介电损耗(tanδ小于2×10-3,30MHz),是一种理想的多层片式电感元件用介质材料.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熔融法制备不同氧化锌含量的MgO-Al2O3-SiO2系玻璃,采用差热分析法研究氧化锌含量对MgO-Al2O3-SiO2系玻璃转变温度和晶化峰值温度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氧化锌对玻璃结构的影响,并验证玻璃的差热分析结果,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对950℃烧结后的微晶玻璃样品进行晶相分析。结果表明:少量氧化锌的加入(w(ZnO)≤3%)能够促进玻璃粉体的烧结致密化,过多的氧化锌将阻止样品的烧结。样品的介电常数和膨胀系数随着氧化锌的增加而增加。样品的介电损耗随氧化锌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变化,与密度的变化规律相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P2O5及氟化物对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形成及析晶的影响,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不同P2O5及氟化物含量的玻璃试样。结果表明:玻璃的形成范围大致为(P205%+F%)≤10%。在氟化物的添加量较低时,试样仅发生表面析晶,析出晶体为硅灰石(CaSi03)和少量的钙长石(CaAl2Si2O8)。随着氟化物含量是增加,试样在表面和内部都析出晶体,最终形成“整体”析晶的状态。P2O5的加入抑制了表面析晶,但促进了玻璃的分相和整体析晶。同时添加P2O5及氟化物将促进晶体的整体析出和晶体的生长,P2O5加入量的提高有利于氟磷灰石(Ca5(PO4)3F)的析出,而氟化物含量的提高增加了钙长石的析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Al_2O_3-SiO_2(SAS)复合陶瓷涂层,并选用氧-乙炔在1500℃对涂层进行抗氧化烧蚀性能考核。利用XRD、SEM、EDS等检测分析手段,对团聚粉末和球化粉体以及烧蚀前后涂层的成分及组织进行检测。结果经过等离子球化处理后,三种粉体流动性为90 s/50 g左右,粉末松装密度为1 g/cm~3左右。与团聚的SiC-Al_2O_3-SiO_2粉体相比,粉末流动性提升了20%左右,松装密度提高了20%,更加适宜等离子喷涂工艺。采用球化处理SiC-Al_2O_3-SiO_2粉体制备得到的涂层组织明显优于采用团聚粉体制备的涂层,涂层致密区域明显增大,内部缺陷数量和尺寸减少。在1500℃烧蚀600s后,SiC-36%Al_2O_3-4%SiO_2涂层具有最佳的抗烧蚀效果,涂层整体完整,质量烧蚀率为1.62×10~(-4) g/s。结论 SiC-Al_2O_3-SiO_2体系解决了等离子喷涂制备SiC涂层过程中沉积率低、SiC分解的问题。SiC-Al_2O_3_-SiO_2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烧蚀效果,烧蚀过程中SiO_2和Al_2O_3形成的莫来石相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抗热震性以及较低的热膨胀率和氧扩散率,可以进一步提高涂层的抗氧化烧蚀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传统的固相法,制备出1种ZnO-Li2O-B2O3-SiO2系陶瓷材料.该体系陶瓷材料可在1100℃空气气氛中烧结.烧结体的介电常数低于4,介电损耗为1.3×10-3.该烧结体中的晶相主要为圆球状和长柱状的Zn2SiO4,以及块状的SiO2.该材料适用于超高频多层片式电感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