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华素晶 《化工之友》2008,27(14):74-74
由于利巴韦林作用确切、价格便宜,临床常用于婴、幼儿及成人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以及与干扰素合并用于各型肝炎等的治疗,为治疗病毒性感染疾病的首选药,随着该药应用的日益普遍,与其有关的不良反应报道,尤其是一些罕见反应的报道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干扰素α2b脂质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旋转逆相蒸发法制备干扰素α2b脂质体。将小鼠分成2组,分别尾静脉注射干扰素α2b脂质体(L-IFN)和干扰素α2b(IFN),给药后分8个时间点采血,并取肝脏组织检测干扰素α2b含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L-IFN组小鼠血液及肝脏组织中干扰素α2b消除速度低于IFN组,血中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37·47%,肝脏中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91·73%。结论干扰素α2b脂质体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单纯疱疹病毒性阴道炎动物模型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建立豚鼠实验性阴道炎模型,并分别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600、3 000和15 000 IU/只进行治疗。以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和干扰素α2b栓剂15 000 IU/只作为对照。对治疗前后豚鼠阴道外观及组织切片进行评分。结果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豚鼠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阴道炎进行治疗后,豚鼠阴道外观病变与组织切片病变评分均显著降低,其中15 000 IU/只效果最好。同样剂量的α2b泡腾片药效优于栓剂。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阴道炎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李瑶  巨晓洁  汪伟  刘壮  谢锐  褚良银 《化工进展》2021,40(6):3401-3410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是治疗各种生长激素缺乏症及并发症的首选药物,但临床上需长期频繁注射给药,实现rhGH长效化和改变给药途径可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针对近年来rhGH长效化制剂和非注射给药途径的类型、有效性及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利用化学修饰、构建融合蛋白、构建缓释微球等rhGH长效化方法以及经皮给药、肺部给药、鼻腔黏膜给药等rhGH非注射给药途径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分析了各类rhGH给药系统在应用方面的潜在问题,以期使读者对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有更全面、更清楚的了解;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将rhGH长效化与非注射给药途径合理结合应是将来实现rhGH高效递送的重要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安全有效的rhGH新型给药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工设计通讯》2016,(9):104-105
疾病治疗中药物的给药方式根据药品以及患者疾病类型进行选择,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口服药物治疗。口服药物的吸收位置是人体的小肠,药物的吸收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稳定性或者pH值等。所以,要提高口服药物的吸收效果,前提就是对影响患者药物效果吸收的因素进行分析。就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PEG-IFN-α-2α)治疗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前后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长效干扰素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长效干扰素治疗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00例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患者长效干扰素治疗前后IL-2、IL-4、IFN-γ、IL-10进行了检测,同时观察了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100例丙肝患者,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后,治疗有效41例,有效率达到41%,随访1~2年,10%复发。干扰素治疗前: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CD4+/CD8+比值、血清IL-2、IFN-γ水平降低,而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有效组CD4+/CD8+比值、血清IL-2、γ-IFN显著升高,IL-10明显下降治疗有效组IL-10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P<0.05),IL-4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无效组,治疗后仅IL-2较治疗前增高。CD4+/CD8+比值、血清IL-4、IL-10、IFN-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用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可以明显提高CD4+/CD8+比值,使T细胞活化,促进TH1因子的产生,抑制TH2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的...  相似文献   

7.
草炭腐植酸钠经皮给药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伟  祝亚勤 《腐植酸》1998,(3):18-20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 Delivery Sys-tem.TDS)又称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Therapeutic System.TTS)是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经皮给药系统近十年来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美国1986-1988年的药学年会中就有200余篇有关透皮吸收的研究论文;日本1985年和1986年在东京召开了两次学术讨论会,有61篇关于经皮给药的学术论文发表;法国、英国经皮给药的研究也同样是热门领域。我国1985年以来,经皮给药系统研究发展也很快,1987-1990年各种药学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5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小白鼠经口腔和胃服用精制α型人的细胞干扰素的吸收情况。方法 小鼠经口腔和胃服用干扰素后,分别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和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干扰素活性。结果 含服干扰素的小鼠血清用两种方法均可检出干扰素活性,且可被α型干扰素抗体完全中和;经胃服用干扰素的小鼠血清中未检出干扰素。结论 含服是干扰素吸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1~5月中国生物药出口总额达到2.01亿美元。中国已有基因工程干扰素等21种生物药投入市场,治疗脑恶性胶质瘤、血友病等疾病的6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治疗方案和150多个生物新药也已进入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小白鼠经口腔和胃服用精制α型人白细胞干扰素的吸收情况。方法小鼠经口腔和 胃服用干扰素后,分别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和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干扰素活性。结果 含服干扰素的小鼠 血清用两种方法均可检出干扰素活性,且可被α型干扰素抗体完全中和;经胃服用干扰素的小鼠血清中未检出干 扰素。结论 含服是干扰素吸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吸入给药药物不断发展,药物经肺吸收过程的研究在肺部给药药物开发过程中愈发显示出其重要性。本文综述目前关于药物经肺吸收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可以为肺部给药药物开发的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经皮给药系统把皮肤作为可行的给药路径,使药物经过皮肤进入体内起治疗作用,具有使用方便、降低个体给药差异、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低给药次数、血药浓度稳定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等优点。经皮给药可代替传统的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雷诺考特鼻腔喷入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10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雷诺考特鼻腔喷入给药。结果显效8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结论雷诺考特对变应性鼻炎有显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氨氯地平是第三代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具有口服吸收缓慢和安全的功效,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后与人体血浆蛋白广泛结合,分布容积大;清除半衰期长,每日只需给药1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上可用于各种高血压及心绞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探究氯雷他定温敏性凝胶剂通过鼻腔给药是否产生鼻黏膜毒性以及刺激性。以鸡胚尿囊膜为模型进行空白凝胶以及给药凝胶对比试验,观察是否产生出血、凝血、溶血等现象;以新西兰白兔为模型观察凝胶剂的刺激性,观察是否出现皮肤红斑、水肿等情况。结果表明,氯雷他定凝胶剂对鸡胚尿囊膜未产生出血、凝血、溶血现象;也不会引起对新西兰白兔刺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腔内给予MTX保守治疗胎盘植入的效果。方法在我院诊治的植入性胎盘病例中,有7例保守治疗宫腔内注入MTX。结果经保守治疗的7例胎盘完全吸收或脱落排出。结论植入胜胎盘行MTX局部宫腔内给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乙肝药物市场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月 《医药化工》2008,(6):19-22
国际医学界临床治疗乙肝主要采用核苷类药和干扰素。而我国临床使用的抗乙肝药物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即干扰素类、核苷类和中药类。而近年来关于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据全球领先的医药健康行业战略咨询服务公司IMSI-Health统计的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医院市场上,  相似文献   

19.
<正> 高聚物粘性医用胶膜国外品种不少,尤其是载药性高聚物粘性胶膜的研究比较广泛,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它为医用粘合剂的推广,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以它良好的透气性、透明性及简便高效的特点赢得众多临床医生的青睐。临床常用的药物贴膏主要是经皮肤吸收给药而达到治疗目的。其优点给药途径方便,可随时终止给药不会发生过量而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SD大鼠单次及多次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单次皮下注射按18、180、900μg/kg给药;多次皮下注射按180μg/kg,1、4、7d给药;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ELISA法检测血药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SD大鼠单次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剂量依赖关系,体内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多次给药后,未见PEG-IFNα2b的达峰值时间延长及峰浓度升高的现象,曲线下面积(AUC)亦未见增加,末次给药后大鼠的血药浓度曲线呈一室开发模型,半衰期与单次给药半衰期无明显差异,多次皮下给药无蓄积倾向。结论PEG-IFNα2b半衰期比IFNα2b显著延长,使用PEG-IFNα2b可以减少用药频次,并可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