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申明倩  李军 《包装工程》2017,38(10):160-165
目的研究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女性坐具形制特征及设计思想,为设计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现代女性坐具提供借鉴。方法详细考证文学典籍、绘画作品、实物遗存等历史资料中所涉及的女性坐具,梳理其形制演变脉络,从形制、功能、尺度等方面挖掘设计思想。结论考证了中国古代女性坐具在矮形期、过渡期、高形期和鼎盛期的常见形制,提炼出古代女性坐具中所蕴含的役人思想以及在"文"和"质"上的相得益彰,并以古代绣墩为原型进行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2.
论十里红妆的坐具与卧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芳兰  徐明高  董超 《包装工程》2011,32(12):36-38
通过对婚嫁器物文化的研究,以十里红妆婚嫁器物对生活的影响与意义为启示,从形态、功能、色彩、装饰图案、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重点论述了红妆坐具与卧具,分析了红妆坐具与卧具的设计特点,得出其形态与功能设计的合理性,最后阐述了红妆坐具与卧具的文化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承与整合红妆坐具与卧具设计,对形成具有中国婚俗风格的现代家具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对X形座椅演变历史的溯源。从古埃及法老王座到现代的巴塞罗那椅,X形座椅在不同时期以一种特殊的坐具样式出现在家具设计史中。这种特殊的坐具样式中包含了人类对于功能性、象征性、审美性等诸多方面的设计智慧。文章分别论述了古代西方和中国X形坐具发展历史,又对现代主义设计中的经典X形椅——巴塞罗那椅进行分析,以期重新梳理X形座椅的设计脉络,对今后的坐具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殷丽清 《包装工程》2019,40(20):159-163
目的 探讨如何适应高校学习形式多元化、满足学生在校园户外环境中学习时对坐具提出的新要求,研究设计原则,梳理出高校户外坐具的设计思路。方法 从大学生使用过程中对坐具材料、造型等的感知角度及坐具本身特性进行分析,引入实例,结合学校地理环境,针对坐具材料、颜色、功能等方面制作校园户外座椅调查问卷,随机选取使用者进行填写,最后分析总结调查结果,并进行坐具创新设计。结论 对于有强烈自主学习意识和需求的高校学生来说,校园户外坐具是能满足学习和交流的需求,并使人放松的一类器具。只有适合特定对象使用需求,能使其顺利高效地开展相关实践活动的坐具,才是真正直视使用诉求的优秀户外坐具。  相似文献   

5.
现代生活方式与家居坐具的整合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曙  罗坤明  张烜之 《包装工程》2010,31(6):18-20,98
从现代生活方式与家居坐具设计之间的关系角度,从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形态——坐,再延伸到与之相关的坐具的设计,从古代坐具的设计到现代生活方式下坐具的设计。从坐具设计的文化、人机工程学、环境色彩学、材料学、还有现代坐具的雕塑化设计趋势等角度分析了现代坐具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的一些因素,对现代家居坐具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世博  王子健  解芳 《包装工程》2024,45(4):123-130
目的 挖掘《红楼梦》探春人物形象与现代女性的共通点,以探春人物坐具图像为研究点,并结合用户分析进行现代女性坐具创新设计。方法 首先分析探春人物形象及文化象征;其次广泛收集探春坐具图像并整理挑选出代表性坐具样本,分析归纳图像中坐具形制、图像含义、设计理念,再通过创建用户角色模型分析用户审美喜好、消费需求和意向;最后衔接各关键点设计出体现传统美学和探春人物形象的坐具,且符合现代独立女性的使用喜好。结论 以探春刚柔并济的人物形象投射现代女性,其相关坐具图像研究和创新适合现代女性用户群体的个性和情感价值需求,为当代设计师提供新的文化灵感,也为现代女性家具设计创新开辟新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描写的是以贾府为核心的清代贵族阶级的日常生活。家具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坐具更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家具之一,探究坐具如何使用有助于了解清代的家具文化。文章从曹雪芹所著的程甲本《红楼梦》文本出发,通过对坐具描写的词汇统计,得出了坐具有关材料、装饰工艺、软装饰物、组合规律等外在属性。其次,再深入探究坐具的社会属性,从人物身份等级的差异性出发可得出坐具的等级规律,在不同社会阶层中,坐具的使用状态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不论是坐具的外在属性还是社会属性,曹雪芹都通过小说文本为我们传达了清代贵族阶层坐具文化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8.
刘莹  王国光 《包装工程》2020,41(6):322-328
目的基于混凝土材料的改性问题,总结出改性混凝土公共坐具的设计要点和表现形式,尝试在建造技术与发展过程中,利用参数化设计手段进行创新设计。方法分别从功能、造型、质感设计方面,对改性混凝土公共坐具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出功能模块自由组合、超高性能与弯曲造型、不同材料混搭共生三方面的设计要点,并据此尝试利用参数化技术介入设计与建造过程,进行改性混凝土公共坐具设计实验。结果改性混凝土坐具设计通过混凝土外加剂的添加、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应用,不仅能满足一般公共坐具设计的功能要求,还能展现出使用者的个性需求。结论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混凝土坐具不再只是作为艺术品陈设,更可通过添加外加剂、掺合料来创造出超性能的产品,赋予其更多的价值与内涵。改性混凝土材料的设计视域必将更加广阔,应用前景也将更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9.
校园户外坐具的语义诉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产品语义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产品外延性语义和内涵性语义的概念及关系,以校园户外坐具为线索,着重分析了在校园特定的语境下所关联的符号要素,并将其融入到户外坐具的内涵语义设计中,指出校园户外坐具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外延语义传达基础上,更成为凸显校园特质和文化气息的内涵语义的传达载体,点明了校园户外坐具在语义传达上所应具备的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10.
付小利 《包装工程》2020,41(6):307-312
目的研究魏晋南北朝高士图中的坐具形制和纹饰特征,探析其历史成因、演进过程和符号意义。方法以南京西善桥考古出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士图的代表作品为例,依据历史文献、石窟艺术、佛教文化等相关背景资料,剖析《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中坐具的纹饰特征和意义,并结合与此画有密切关联的唐代孙位所绘的《高逸图》中的坐具纹饰特征进行佐证。结论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高士图中的坐具具有明显的莲花纹饰特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魏晋高士的文化尊崇和"坐莲升仙"的精神寄托。这与当时盛行的人物品藻、佛教文化等具有内在的密切关联,莲花纹饰自此也成为后世摹本高士图中坐具的重要装饰纹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办公桌椅的尺寸与人体尺寸特征,结合座椅不同高度的体压分布状态,探讨办公家具桌椅设计与人体形态相对应的规律。方法体压分布实验采用tekscan设备,并对压力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共选20名被试者,分别对一款办公椅的两种坐姿状态进行实验,并结合面部表情分析软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实验统计得出两种坐姿的一面接触面积,平均压强、峰值、压强等值,以及两种坐姿下,操作不同任务时的面部表情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出不同坐姿下人们的办公舒适度及效率是不同的。结论办公桌椅的尺寸对人们的办公舒适度及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侯佳  胡昊琪  刘博敏 《包装工程》2022,43(22):134-142
目的 借助服务设计理念与方法对学龄前儿童阅览室桌椅的用户需求进行研究,为以提升用户满意度为目标的产品设计优化提供思路。方法 首先罗列与学龄前儿童阅览室桌椅发生交互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并以利益关系地图的形式梳理其内在关系及对设计决策的影响程度。然后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获取利益相关者的原始需求并汇总成用户旅程图,运用KJ法归纳总结为23个需求项。接着借助Kano模型调研问卷获取学龄前儿童阅览室场景中近千位受访者的需求满意度评价数据,量化分析各需求项的归类属性。最后以Better–Worse系数计算需求项的优先级并逐一产出其相对应的设计策略。结论 通过相对科学完整的用户需求观察、提取、筛选、排序研究,为学龄前儿童阅览室桌椅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蒋兰 《包装工程》2012,33(12):40-43,79
分析了坐姿下身体各部分组织结构所处的状态、不适和坐姿下人体多动的特点,从多个角度提出如何通过坐具设计来满足多种坐姿需求,归纳出为应对坐姿多样性,坐具设计所采用的多变性设计手法。以经典实例论证了坐具在座部、靠背、脚垫等位置可采用可调节设计手法,以可组合形态设计来丰富就坐选择,用独特的坐具形式给予坐姿多样可能的多功能设计手法,以及以固定形态满足多环境的多变性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沙发靠背框架上的弹性材料即靠筋和蛇形弹簧为研究对象,结合主观评价,利用体压分布测试的方法,分析了靠背框架上弹性材料对人体坐姿舒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框架上的弹性材料对坐姿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通过提高其弹性来提高坐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王所玲 《包装工程》2012,33(12):44-47
介绍了瓦楞纸板在家具设计中的使用情况,概述了瓦楞纸板的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相应的用途,指出了家具中主要使用的2种瓦楞纸板,进而分析了这2类瓦楞纸板在家具设计中的4种使用形式,分别是折叠、层叠、插接及组合使用,最后以"纸当家"品牌之如意格系列和"坐在纸上"系列纸家具为案例,再现了瓦楞纸板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榆林某工程将采用蒸发冷却冷水机组与机械制冷冷水机组结合供冷的系统为基础,分别对蒸发冷却冷水机组与机械制冷冷水机组三种不同结合形式的水系统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不同结合形式在焓湿图上空气处理过程的不同、运行时间各不相同等出发,对三种不同形式的水系统进行初步概预算,得出该工程蒸发冷却技术与机械制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经济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针对汽车开发过程中的造型样式与用户感知意象匹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感知意象的汽车造型形式研究方法。方法 以运动意象为例,通过对车型样本的造型元素及造型形式进行分析,提取每个样本车型的造型元素及造型形式;通过用户感知意象调查,获取每个样本车型运动意象评价值;结合样本车型的造型元素、造型形式及其运动意象评价值,创建意象评价矩阵。以造型元素和造型形式为自变量,以运动意象评价值为因变量,分析各个造型元素的不同造型形式对运动意象评价值的影响差异显著性。结果 发现A柱角度、尾箱盖结束趋势等造型元素的不同造型形式,显著影响汽车的运动意象。结论 将显著影响运动意象的造型形式运用于汽车造型方案设计,形成造型样式样本,通过用户意象调查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张弋戈  刘晨澍 《包装工程》2023,44(18):319-327, 340
目的 咖啡店与茶馆是人们品饮的重要场所,其坐具及坐憩环境各具特点,并表达出品饮文化的内涵,选择两者中的坐具及坐憩环境为比较研究对象,通过其中差异理解各自坐憩环境的聚散原因,分析独特在地特征下坐憩环境对人的情感抚慰,以此拓展适应时代变迁的良性创新设计路径,满足各层级精神及心理需求。方法 选择上海咖啡店和成都茶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两处如何坐饮及其个中细节,梳理出两种细分业态空间中座椅的应用历史、在地属性,以及两者在各自代表空间中的变化过程。结果 经比较研究得出坐具在城市中的流变经过了器物之用、渗透、融合、人为组织、情感迁移五个阶段,可总结为从器具到场所精神的城市文化形成路径,与人们的生存哲学与生活习惯有紧密联系。结论 以坐憩之小,析城市生趣之大,重视坐具营造形成的空间场所及其生发出的精神,以精细的物质设计塑造城市魅力与民生情怀,解析人们的情趣认知,推动城市之间“饮”文化的包容共存、融合发展,以及习性相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满足行动不便的老年用户群体复杂的出行需求,提高电动代步车类工具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方法 在传统老年电动代步车的基础上附加辅助站立结构,创新设计出一款坐、立两用的新型电动代步车,并借助Jack仿真软件,对老年用户坐姿驾驶和辅助站立支撑状态下的舒适度、可达域、可视域,以及上车过程中L4/L5下背部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以验证关键人机交互结构、尺寸设计的合理性及舒适性。结论 通过验证和调整,对电动代步车的初期设计方案进行改进,优化后的方案为老年电动代步工具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可以为满足老年用户复杂的出行需求、提高电动代步车类工具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对世界各国海上风电场的安装方法进行了归纳分类,分析风机海上分体安装法的工艺流程、装配基地设置的必要性和设置原则,归纳出8种典型的陆上组装方案及主要风机组件的装配工艺;提出一种海上风机潜水船坐底安装法:在潜水船上配置起重机构成风机潜水安装船,作业时潜水安装船潜入海底并坐落于海床,进行风机部件的吊装,该安装法适用于近海风电场建设;最后介绍了潜水船安装法在江苏响水近海风电场试验机组项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