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芳兰  董超  马亚新 《包装工程》2011,32(16):49-51,58
以传统器物形式、色彩、功能与语义的传承和发展为启示,从设计的角度,阐述了传统婚俗礼仪中宁海地区红妆器物文化特色。首先分析了婚俗器物的种类及其形态与功能的设计特点。进而又从色彩与装饰图案语义方面进行器物设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根据现代社会的婚俗生活需求,传承古代婚俗器物设计的经典方面,从而使其对现代婚俗生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活方式与家居坐具的整合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曙  罗坤明  张烜之 《包装工程》2010,31(6):18-20,98
从现代生活方式与家居坐具设计之间的关系角度,从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形态——坐,再延伸到与之相关的坐具的设计,从古代坐具的设计到现代生活方式下坐具的设计。从坐具设计的文化、人机工程学、环境色彩学、材料学、还有现代坐具的雕塑化设计趋势等角度分析了现代坐具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的一些因素,对现代家居坐具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龚芸 《包装工程》2019,40(10):288-293
目的以情感化设计的视角为出发点,阐述城市坐具设计的理论背景,论述城市坐具设计的情感化内容及城市坐具情感化的意义。方法立足于特定的场景空间,以系统化整体思维来分析情感化设计的基本原理,把握情感化设计的3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的相互关联,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分别将城市坐具的形态、材质、色彩、功能、可用性、文化、品味与感官、使用乐趣、自我意识按层级对接起来进行针对性设计指导。结论将情感化设计运用在城市坐具中可提升人对城市环境的认知程度,唤起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通过最大程度地强化城市坐具与人的情感关联,实现设计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付杨  方海 《包装工程》2017,38(18):239-243
目的研究中国传统坐具框架椅的产生,探索传统器物的传承与创新的方法。方法床、榻是席地而坐时期的主要坐具,而屏风、凭几等是该时期的辅助器具,通过分析主要坐具与辅助器具之间的相互组合的方式,对照坐具由低到高转变之际所产生的框架椅的结构来说明框架椅产生的原因。结果匠人有目的地改变事物结构要素的次序并重新组合能引起事物功能的变化。结论新器物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产生,影响中国椅子发展的框架椅正是通过屏风、凭几、床榻几种原有器物之间不同的组合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王楠 《包装世界》2011,(6):79-81
十里红妆作为一种独特的婚俗现象,其包含的器物有独特的造型特色。这些器物不但有其作为生活用品的实用功能,更有迎合当时社会风尚的审美取向,而且其设计思维与现代设计理念有相通之处,这无疑为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蒋兰 《包装工程》2012,33(12):40-43,79
分析了坐姿下身体各部分组织结构所处的状态、不适和坐姿下人体多动的特点,从多个角度提出如何通过坐具设计来满足多种坐姿需求,归纳出为应对坐姿多样性,坐具设计所采用的多变性设计手法。以经典实例论证了坐具在座部、靠背、脚垫等位置可采用可调节设计手法,以可组合形态设计来丰富就坐选择,用独特的坐具形式给予坐姿多样可能的多功能设计手法,以及以固定形态满足多环境的多变性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7.
张弋戈  刘晨澍 《包装工程》2023,44(18):319-327, 340
目的 咖啡店与茶馆是人们品饮的重要场所,其坐具及坐憩环境各具特点,并表达出品饮文化的内涵,选择两者中的坐具及坐憩环境为比较研究对象,通过其中差异理解各自坐憩环境的聚散原因,分析独特在地特征下坐憩环境对人的情感抚慰,以此拓展适应时代变迁的良性创新设计路径,满足各层级精神及心理需求。方法 选择上海咖啡店和成都茶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两处如何坐饮及其个中细节,梳理出两种细分业态空间中座椅的应用历史、在地属性,以及两者在各自代表空间中的变化过程。结果 经比较研究得出坐具在城市中的流变经过了器物之用、渗透、融合、人为组织、情感迁移五个阶段,可总结为从器具到场所精神的城市文化形成路径,与人们的生存哲学与生活习惯有紧密联系。结论 以坐憩之小,析城市生趣之大,重视坐具营造形成的空间场所及其生发出的精神,以精细的物质设计塑造城市魅力与民生情怀,解析人们的情趣认知,推动城市之间“饮”文化的包容共存、融合发展,以及习性相通。  相似文献   

8.
徐世博  王子健  解芳 《包装工程》2024,45(4):123-130
目的 挖掘《红楼梦》探春人物形象与现代女性的共通点,以探春人物坐具图像为研究点,并结合用户分析进行现代女性坐具创新设计。方法 首先分析探春人物形象及文化象征;其次广泛收集探春坐具图像并整理挑选出代表性坐具样本,分析归纳图像中坐具形制、图像含义、设计理念,再通过创建用户角色模型分析用户审美喜好、消费需求和意向;最后衔接各关键点设计出体现传统美学和探春人物形象的坐具,且符合现代独立女性的使用喜好。结论 以探春刚柔并济的人物形象投射现代女性,其相关坐具图像研究和创新适合现代女性用户群体的个性和情感价值需求,为当代设计师提供新的文化灵感,也为现代女性家具设计创新开辟新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9.
方方 《包装世界》2009,(5):92-93
本文着眼于材料,对绿色包装设计与器物形态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使绿色包装设计的理念与形态设计得以具体化。同时,对如何进一步升绿色包装设计的器物形态进行指导,以期对消费观念进行引导与提升。  相似文献   

10.
申明倩  李军  滕佳华 《包装工程》2016,37(22):140-143
目的研究古代女性坐具的"役人"思想,挖掘古代女性坐具的设计特色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启发。方法通过挖掘古代女性坐具在形制、尺度、功能等方面体现出的"役人"思想,分析这种设计思想与封建礼教的关系,并从设计与艺术的角度分析古代女性坐具在线条、功能、形制等方面呈现出的设计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女性坐具的设计创新实践。结论通过揭示古代女性坐具的设计思想,提炼传统女性坐具的设计特色,为现代女性坐具的"宜人"设计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设计案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汪颖 《包装工程》2012,33(12):68-7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概念入手,提出将创新设计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从白蛇传传说、十里红妆和常山战鼓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取设计元素,分别进行创新设计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舞蹈3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以及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12.
系统设计观念下的高速列车座椅设计程序解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李娟  徐伯初 《包装工程》2011,32(8):30-33
引入系统设计观念,把高速列车座椅的设计影响因素分解为内部和外部系统元素,并构建内、外系统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高速列车座椅的系统设计程序,包括设计规划、设计定位、设计展开和设计评价4个阶段,以人为本,兼顾车体及座椅的各种既有因素,系统全面地解析了各个设计阶段所要解决地关键问题,对高速列车座椅的系统设计具有指导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坐具设计中的设计符号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凯  俞莲 《包装工程》2012,33(2):36-38,50
旨在从设计符号学的角度来研究坐具设计,在坐具设计的符号系统下,论述设计符号学的能指与所指关系、编码与传达以及其在坐具设计中的应用。把坐具产品作为符号,把符号学原理运用到坐具设计中,分析坐具符号的所指与能指内涵,更好地体现出坐具设计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象征价值等,为人类生活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新的视角去研究公交站台座椅使用率较低的问题。方法通过公交站台座椅使用环境和使用人群心理的调研和分析,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个人空间对公交站台座椅设计的影响。公交站台座椅的使用者地处开放空间中,个体之间存在着心理上的安全距离,他们不愿意与陌生人紧密地坐在一起,因此座椅的设计必须考虑心理修正量带来的影响。结论公交站台座椅不仅要满足使用者生理尺寸需求,还要考虑到个体心理所导致的空间距离因素。  相似文献   

15.
毛红  杨道陵  邢明 《包装工程》2017,38(16):102-107
目的在现有的市场现状和常规设计模式下,设计师对老年人坐椅设计的主观经验因素较多,容易导致结果的偏差,使用科学仪器对老年人的坐椅相关因素进行定量化测试,归纳数据并修正设计方向,探索新的设计方法。方法使用多导生理仪、眼动仪、脑电仪等科学仪器,对老年人的坐姿生理数据、眼动注意力轨迹数据、脑电数据所反映的心理关注信息等进行研究,归纳出合理的数据范围,为后续设计提供相对精确的指导方向。结论通过使用科学仪器测试产生的数据对老年人坐椅设计方向进行修正,将传统的设计经验加入科学仪器的量化校正,使老年人坐椅设计量化方法的探索得到了合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宋拥民  章奎生 《声学技术》2010,29(4):406-409
单座容积超过国家标准推荐上限值两倍及以上的厅堂定义为超大型厅堂,这类厅堂在观演建筑中越来越多。在超大型厅堂的音质设计中,为了控制厅堂内的混响时间,顶部往往需要布置吸声材料。借助厅堂音质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以三个超大型厅堂模型的混响时间为例,探讨了吸声材料布置在顶部时的吸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顶部材料的吸声效率与声源到顶面的距离和声源的频率均呈负相关,而材料自身的吸声系数对顶部吸声效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在对典型"联盟式"返回舱座椅局部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够吸收水平着陆冲击能量的水平缓冲杆支撑座椅模型。基于胀环式缓冲杆的缓冲原理和工作特性,定义了典型、极限水平着陆工况和水平缓冲杆设计要求;应用三部分设计方案和优化选择程序,分别设计了各段胀环长度相等和不相等的水平缓冲杆。座椅实例设计结果表明,综合了着陆工况、缓冲原理、工作特性和优化效率各个影响因素的设计方法,具有统一、全面和高效的特点;优化的水平缓冲杆支撑座椅,实现了同时缓冲头盆向和胸背向过载、适应更宽着陆工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牛晰 《包装工程》2018,39(12):140-144
目的研究一种机载小型民用客机座椅及其舒适性设计。方法通过对现有小型民用客机座椅的现状进行调研,建立小型民用客机座椅舒适性分析模型。结论指出小型民用客机中座椅及其组件的设计除了需要满足相应适航规章的要求与航空座椅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外,还需在最大限度保证乘客乘坐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从座椅的造型、色彩、结构、材料等内容上,为乘客提供生理及心理两方面的舒适性感受。为此,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