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感官体验与包装设计的巧妙融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天舒  杨天明 《包装工程》2012,33(20):102-105,139
以多感官综合设计思维为启示,分析了消费者的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和听觉等感官机能的特点,论述了五感在设计中会产生交互,使商品定位和信息传达更为高人一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光的传播引发奇妙的视觉体验,仿生包装造型吸引视觉取向,触觉产生连锁的"通感"体验,味觉和嗅觉引领"印象"包装营销等诸多观点。  相似文献   

2.
胡珊  周明煜  熊欢 《包装工程》2019,40(10):12-17
目的以城市导识系统中的视觉导识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实验与质化访谈分析其视觉呈现方式的差异性,并提出研究展望。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提出研究假设,而后运用Unity引擎搭建实验环境,构建多元化视觉呈现方式,通过量化实验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地讨论了被试的性别、空间认知能力对动态视觉交互导识与静态视觉标志导视的影响,以及两种视觉呈现方式之间的差异。结论讨论了在城市导识系统中视觉呈现方式研究的差异性,并对后续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未来视觉导识设计的研究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对5A级景区长沙橘子洲旅游区进行了摘牌处理,这个事件让人重新反思设计功能性在城市景区导识系统的意义。通过对景区实地考察调研,按照"到达-景区内-回程"的空间游览路线,对景区设置的导向类、信息类、指令类导识系统进行了视觉检查并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以解决橘子洲景区导识系统在功能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精准简洁的信息内容、合理科学的布点设置、规范鲜明的视觉元素、和谐系统的周边环境,能够理性科学地帮助游客提高信息识别,引导游客无障碍游览,提升游客的愉悦度满意度,这是城市景区导识系统功能性的内涵,亦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具体设计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黄迪  孙有强 《包装工程》2017,38(24):56-60
目的从盲人的认知出发,以盲人的感知设计为导向,提出以多感官代偿为核心的研究思路,解决盲人在乘坐地铁时遇到的系列识别问题。方法通过分析视觉以外的各种感官的识别代偿方法,以及盲人乘车遇到的问题,将地铁空间的盲人导识系统划分为"识别无障碍"和"行为无障碍"两部分。从识别的内容入手,又将"识别无障碍"划分为"方向识别无障碍"和"信息识别无障碍",并通过分析各个部分的结果,最后提出设计建议。分析地铁空间的"地标知识"、"路径知识"和"场景知识",从而为"行为无障碍"的设计提出理论依据。结论从"导视"到"行为"是一个连续的识别过程,不能只设计"识别无障碍"和"行为无障碍",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升盲人的导识系统。  相似文献   

5.
公共空间中信息导识设计的识别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臧勇  汤洪泉 《包装工程》2014,35(24):108-111
目的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相对复杂的信息识别问题,总结应用中易识别、易理解的设计原则。方法论证了空间中导识系统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设计原则,通过对当下信息导识设计的认知,解析构成信息导识设计的主要元素,由此确立了导识系统的设计原则。结论良好的信息导识设计能够使信息传达得更为明确,从而便捷生活,保证人们日常的出行质量。  相似文献   

6.
赵晓利  王金军 《包装工程》2019,40(10):88-93
目的通过分析以用户为中心的东京地铁导视系统设计案例,探讨地铁导视设计中关注用户体验的必要性,并推导地铁导视系统的设计规律。方法对东京地铁的历史背景及其导视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根据研究方向,选择个别地铁站的导视系统开展重点分析,梳理设计脉络并研究其设计方法。将东京地铁导视设计的现状、演变进程和设计手法与用户体验相关理论结合,进行交叉研究。结论以用户体验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地铁导视系统设计能够改善设计的质量。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关注用户行为、认知规律及心理需求,通过基于行为逻辑的信息架构为用户提供连续不断的信息流,并依据人机工程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对呈现信息的方式进行设计,营造地铁站的独特魅力,建立用户与城市及空间的情感联结。  相似文献   

7.
黄莉娅 《包装工程》2013,34(16):21-23
运用视觉心理学的原理,从视觉转移中的图形异质性导识、色彩异质性导识、肌理异质性导识三方面对具有信息引导和传达功能的视觉设计方式进行了系统化分析。分析表明,异质性视觉导识既有助于视觉设计实践中图形的具体功能的实现,又可以为视觉设计理论分析提供有效的视觉心理学方面的指导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胡珊  周明煜 《包装工程》2019,40(12):97-102
目的 导识设计应该关注城市空间中的叙事性和参与者的体验感,顺应城市的发展形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构建城市导识系统的用户体验量化模型,并提出设计方案。方法 通过半结构化的一对一访谈与现有案例分析,明确用户定位、用户需求与用户体验要素。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用户体验蜂窝模型、用户体验5E模型与情感化交互设计模型,提取系统量化模型的6个维度与18个影响因子。采用PCA分析法,结合SPSS数据分析软件确定量化模型权重,构建量化模型,并提出设计策略。结论 构建城市导识系统的用户体验量化模型,结合量化模型,依据用户体验的优先程度来制定设计策略。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总结城市导识系统的用户体验量化模型,为此方向的研究提供参考模型与理论依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针对视障人群的自主行走课题进行了研究,研制了基于视触觉功能替代的穿戴式触觉导盲装置。该装置通过导盲眼镜上的迷你光学摄像头采集周围环境的视觉图像信息,视觉图像经二值化处理后转换为触觉图像。借助触觉显示器,视障操作者能够在其胸前的虚拟显示平面上以主动触觉方式感知该图像,从而实现对周围环境信息的触觉感知。原理性实验表明该装置能够有效帮助视障者感知路况和识别环境目标,实现自主行走。  相似文献   

10.
张晓晨  姚小玉  胡飞 《包装工程》2021,42(16):113-119
目的 为克服现有导盲导向产品导向信息离散、使用过程不流畅等不足,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提出导向自然流畅的连续触感导盲导向产品设计方案.方法 采用人体的触觉通道,协同导向情境和转向行为,以连续导向指引的传动触感作为交互方式,依据人体体表触感的两点判别敏感度,进行3种导向方案设计,利用3D打印技术快速构造产品实物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与评价3种方案的导向有效性,导出最优设计方案.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导盲腰带的连续导向方案的有效性最佳,不易造成用户对引导方向的误判,能够实现为视障用户流畅导向的设计目标.结论 连续触感的导向方式优于现有基于听觉和触感震动的离散导向方法,且具有实用、易用、廉价和可扩展的优点,适于切入市场为视障人士出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张懿 《包装与设计》2008,(6):105-106
易用性,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概念,它的目的是让产品的设计能够在实现功能要求之外,更简易,高效地适应用户的使用需求和习惯。其包括有效性,高效性,实用性,安全性,易学性和易记性等等要素。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五感”体验的现代艺术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钱靓  叶聪 《包装工程》2016,37(20):220-223
目的探究"五感"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体现与应用。方法以"五感"的基本内涵为理论依据,结合广告设计、景观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的具体案例,深入分析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在其中的应用方式。结论 "五感"是人最基本的感官,将其融于现代艺术设计中,能够使艺术设计产生强大的冲击力,直达人的内心,完美实现了"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3.
包装设计中 “五感” 应用的探究   总被引:14,自引:14,他引:0  
刘颖  杨猛 《包装工程》2011,32(12):72-74,78
以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在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为启示,结合实例分析了其具体和综合运用以及对包装设计的影响,不仅延展了包装设计的固有模式,更加有利于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论述了"五感"应用的潜在价值和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包装设计中"五感"应用的目的是创造知觉感官体验,实现对包装设计全新的解读,为包装设计的创作和呈现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感官体验的儿童玩具设计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纯  田飞 《包装学报》2012,4(3):83-87
基于感官体验视角,儿童玩具经历了从简单的单感官体验设计,到深层感官互动体验设计,再到多感官互动体验设计3个发展阶段。单感官体验儿童玩具设计大多围绕儿童的感官需求进行单个感官的开发设计,主要有触觉体验、视觉体验、听觉体验、嗅觉体验、味觉体验等5种感官体验,如基于视觉体验的芭比娃娃;深层感官体验玩具设计是在原有感官体验的基础上,对单个感官进行多方面刺激的开发设计,如QQ虚拟宠物;多感官体验玩具设计是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多重感官体验的开发设计,如长毛电子机器狗。多感官、深层次体验的儿童玩具设计将成为儿童玩具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刘晓彬  朱庆祥 《包装工程》2022,43(6):329-335
目的 在文创产品趋于同质化的背景下探索五感理念在文创产品创新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以五感理念为基本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五感理念设计要素进行探究,总结出五感设计模型构架,提出沉浸式品味唤醒感知、互动式参与触发情感、体验式感受引发联想等基于五感理念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其进行创新性解析。结果 指出文创产品应采用“五感”设计理念,提升用户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方面的体验,以期优化用户体验感,增强文创产品的创新力。结论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研究系统性的“五感”体验理论,构建“五感”设计理论模型,总结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为五感体验理论在文创产品领域的应用提供极具价值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多感官交互式设计利用各种感官的交互体验,有效传播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包装设计中的多感官交互式设计包括视觉交互、听觉交互、触觉交互等形式。不同形式的交互设计可使消费者产生良好的用户体验,从而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因此,设计者应根据商品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交互设计形式,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17.
文问  文卫民 《湖南包装》2020,(1):112-115
通过对景观设计中由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构成的“五感”体验进行分析,并对“五感”体验介入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相关设计进行分析整理,以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提炼其设计理念,从5个方面分析“五感”体验介入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表现形式,为其他相关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产品设计中的肤觉因素及设计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肤觉是人体感官机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产品设计中更多地考虑肤觉因素的应用,能够更好地达到人与产品的情感交流,实现人与产品的互动体验。以肤觉为对象,从产品形态与美的角度探讨了触觉与温度觉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表达。  相似文献   

19.
晏莉 《包装工程》2023,44(20):434-439, 459
目的 书籍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以不同的形式语言活跃于各个领域。本文结合五感理论研究极具艺术特性的手制书如何在数字阅读时代走出新的方向,为手制书的发展提供路径。方法 以案例分析入手,从视、听、嗅、味、触的角度将五感应用于手制书设计之中,呈现多元化、多形态、多维度的书籍艺术语言,探讨阅读者的多感官体验。 结论 打破了人们对传统书籍阅读的既有观念,探索了五感应用于书籍的体验模式,拓宽了手制书艺术设计的路径与方法,为传统纸质书籍在独立艺术共享时代的发展形式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昆 《影像技术》2010,22(5):11-13,30
摄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摄影艺术品不再单单是平面视觉而且是在触觉甚至是在嗅觉上使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得到充分的表现。新媒体艺术呈现出后现代文化现象种种表征,成为艺术世界中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领域。而数码艺术属于新媒体艺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数字图像技术成为一种基本的语言和工具,以数字图像技术完成的数字影像作品一直倍受关注和争议,争议的焦点则是它对人类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它的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当代艺术的视觉对数字影像艺术的影响分析,来探寻数字影像艺术当代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