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贵勤 《治淮》2005,(5):25-26
当前,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以下简称淮河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已进入水资源配置阶段的关键时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要结合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状况,在充分利用调查评价阶段成果及其评价意见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淮河区水资源特点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理清思路,提出符合流域实际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全面阐述淮河区现状供、用、耗、排水量, 并进行了趋势分析; 对淮河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程度作了评价, 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对淮河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带,极易产生极端天气系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全国人均的四分之一,属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地区。为更好利用水资源、保护淮河生态健康,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充分认识流域水资源及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合理配置2030年流域水资源、提出了水资源利用红线指标和水资源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全面阐述淮河区现状供、用、耗、排水量,并进行了趋势分析;对淮河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程度作了评价,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淮河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阐述了淮河区的水资源特点、现状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缺水状况,从流域水资源特点出发,提出了淮河区以流域节水、开源为主,长远依靠跨流域调水“三纵一横多点’’的总体配置思路和主要区域的水资源配置措施。  相似文献   

6.
台州市南片水资源供需现状及合理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台州市南片水资源及供水工程现状,分析了该片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区域水资源进行了概化,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计算方法和配置规则,得出了合理配置成果.成果表明,进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保证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郁丹英  赖晓珍  程西方 《治淮》2010,(12):18-19
文章通过对淮河区水功能水质现状和历史趋势评价,分析了21世纪前10年水功能区水质变化原因,总结了10年来淮河区水资源保护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水功能区保护为载体的水资源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超 《陕西水利》2010,(1):132-132,47
介绍了沮河双龙区水资源概况及供水与用水现状,进行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并对2010年、2020年供需水量进行了预测和平衡计算,提出了双龙区水资源未来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并指出了该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2002年5月8日—11日,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考察南水北调中线时指出:“调水是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水利部总体规划提出一个很好的观点,就是南水北调工程不仅要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还要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四横三纵’的水网,这是一个全局的、系统的观点,统筹考虑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温家宝的讲话表达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全局观点,代表了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桐柏县淮河流域区地处淮河源头,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极其贫乏。为了保 持桐柏县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淮河源头水质,采取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洪保障、水资源 供给、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徐新华 《治淮》2014,(5):29-30
一、水资源短缺形势和问题的提出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相对贫乏区,淮河区(包括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多年(1956~2000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仅677亿m3,  相似文献   

12.
淮河区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构建流域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在分析了淮河区城市中水利用总体状况以及耗水大户火电行业利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流域城市中水利用的相关法规建设和典型城市青岛市的实施状况,探讨了当前流域城市中水利用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法规、管理制度、规划建设、水价评估、技术规范、公众意识等层面提出推进流域中水利用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论山东省水资源合理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总体上属于资源型缺水,水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已成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探讨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概念、理论与方法,通过建立水资源合理配置系统模型,生成配置方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并提出山东省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项目,以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保护准则及生态需水为攻关突破口,开展了跨部门、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取得了十项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式,提出了基于二元模式的水资源评价层次化体系,提出了干旱区水分-生态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了干旱区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提出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及重点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水资源承载力,绘制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分布图,系统地进行了1/3国土面积上的水资源评价,提出了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分布和可开采量及其分布,提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整体战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国内外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模型,提出南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并应用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分析计算,表明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地区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为水资源合理配置在南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地区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短缺和用水矛盾的日益突出,全球性危机不断涌现,使水资源合理配置逐步成为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引入,水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研究方式逐渐深入。评述了国内外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起源、内涵和意义,阐述了水资源合理配置以及配置模型的发展历程,提出水资源配置应开展多水源、多用户、复杂系统的联合优化配置,建立水权制度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涉及生态环境需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涉及生态环境需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基于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配置方法问题及河流水资源配置的40%原则,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有助于对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8.
分析总结国内外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方法,提出了水质水量联合配置是未来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南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并结合南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地区水资源条件详细阐述了南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地区水资源配置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9.
张军  刘建生  王华  张永平 《中国水利》2007,(5):29-30,49
山东省总体上属于资源性缺水省份,合理配置水资源已成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山东省水资源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建立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系统模型及生成配置方案,在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洞庭湖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配置,初步探索了其水资源配置方案,且在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供用水布局规划。供需平衡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每个地区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缺水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二次平衡分析结果可以得知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洞庭湖区的用水保证程度得到了一定提高。通过四口河系区、汨罗-新墙区、澧水区、沅江区、资水区与湘江区等6个分区来规划供用水总体布局可以缓解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