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量的微博信息使新进用户很难获取到其感兴趣的内容,重要微博用户推荐为新用户提供了一条有效获取信息的途径。目前,由于 用户间的关系没有被充分考虑及缺乏对用户个性化标签的处理,导致重要微博用户推荐的准确率不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和PageRank的重要微博用户推荐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个性化标签进行分词、去噪、设置权重等处理,并将其作为用户兴趣的代表;然后根据PageRank计算模型来分析用户间的关系,结合标签相似度计算向新用户推荐与其兴趣相似的重要微博用户。 实验表明,该算法由于融入了对微博用户关系和用户个性化标签的重要性分析,因此与基于标签和协同过滤的个性化推荐算法相比 具有更高的重要微博用户推荐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社会化标签系统允许用户使用个性化的词汇对网络中的资源进行标注而被用户广泛接受。在微博网络中,用户可以为自己加注标签以推广自己或者方便别人找到自己。深入分析了微博用户数据,总结了微博用户标签的特点,针对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模型在处理短文本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好友关系约束主题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微博用户标签进行主题分析,计算用户的主题分布,对标签词进行聚类,并最终为用户推荐标签。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提高标签推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4.
基于网络结构的推荐算法利用用户与项目间的结构关系进行推荐,忽略了用户偏好,而项目的标签隐含了项目的内容及用户的偏好,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结构和标签的混合推荐方法。算法根据用户选择项目的标签统计信息,分别采用TF-IDF和用户对标签的支持度两种方法构建用户偏好模型,与基于网络的推荐模型进行线性组合推荐。通过在基准数据集MovieLens上测试证明,该算法在推荐结果命中率、个性化程度、多样性等方面均优于基于网络的推荐算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Web的推广和普及,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网络数据。 广泛应用了 标签系统 ,以便人们使用搜索技术来组织和使用这些信息。这些数据允许用户使用关键字(标签)注释资源,为传统的基于文本的信息检索提供了方案。为了支持用户选择正确的关键字,标签推荐算法应运而生。提出了一种个性化标签推荐方法,该方法综合了用户的资源标签与标签概率模型。该模型利用了简单语言模型和隐含狄利克雷分配模型,并针对现实世界的大型数据集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表明,该个性化方法改进了标签推荐算法,推荐结果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为进一步提高个性化标签推荐性能,针对标签数据的稀疏性以及传统方法忽略隐藏在用户和项目上下文中潜在标签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潜在标签挖掘和细粒度偏好的个性化标签推荐方法。首先,提出利用用户和项目的上下文信息从大量未观测标签中挖掘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少量潜在标签,将标签重新划分为正类标签、潜在标签和负类标签三类,进而构建〈用户,项目〉对标签的细粒度偏好关系,在缓解标签稀疏性的同时,提高对标签偏好关系的表达能力;然后,基于贝叶斯个性化排序优化框架对细粒度偏好关系进行建模,并结合成对交互张量分解对偏好值进行预测,构建细粒度的个性化标签推荐模型并提出优化算法。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在保证较快收敛速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个性化标签的推荐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用二分图来实现个性化推荐的算法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注意。文中提出混合用户模型下的二分图推荐算法(MNBI),针对二分图推荐算法中存在的用户多、项目少时命中效率低的情况用混合用户模型进行改进,同时对于推荐中加权的二分图边的权值用用户集的总体的加权和进行改进。该算法基本思想就是在用户很多的情况下,用混合用户模型对用户首先进行一个预处理生成一定数量的用户集,然后用用户集和项目构成用户集-项目的二分图。通过在Movielens数据集中进行测试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NBI算法,MNBI算法推荐的命中效率有一定的提高,同时对于推荐多样性有所提高,并且在数据冷启动情况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态主题模型融合多维数据的微博社区发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博用户的不断增加,微博网络已经成为用户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针对由于博文长度受限,传统的社区发现算法无法有效解决微博网络的稀疏性等问题,提出了DC-DTM算法.DC-DTM算法首先将微博网络映射为有向加权网络,网络中边的方向反映结点之间的关注关系,利用提出的DTM模型计算出结点之间的语义相似度,并将其作为节点间连边的权重.DTM模型是一种微博主题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挖掘博客的主题分布,而且能计算出某一主题中用户的影响力大小.其次,利用提出的复杂度低的标签传播算法WLPA进行微博网络的社区发现.该算法的初始化阶段将影响力大的用户结点作为初始结点,标签按照结点的影响力从大到小进行传播,克服了传统标签传播算法的逆流现象,提高了标签传播算法的稳定性.在真实数据上的实验表明,DTM模型能很好地对微博进行主题挖掘,DC-DTM算法能够有效地挖掘出微博网络的社区. 相似文献
15.
16.
微博环境中用户可以为自己添加标签,用户所添加的标签往往被视为是对自身特点和兴趣的重要描述信息.标签中所包含的信息可能有助于建立精确的用户描述,因此在个性化推荐、专家检索、影响力分析等应用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首先,在大规模数据上分析和研究了微博中用户添加标签的行为及标签内容分布的特点;之后,通过主题模型对用户的微博内容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户的标签越相似,微博内容也越相似,反之亦然;随后,分析了用户关注关系与微博和标签内容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显示,有关注关系的用户之间微博和标签的内容越相似;基于这个发现,分别使用标签内容和微博内容对真实微博数据中的用户关注关系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标签的预测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基于微博内容的预测方法,显示出用户标签在描述用户兴趣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交网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带有时空信息的短文本数据.这些短文本数据因其文本长度过短且所带地理位置信息过于稀疏导致用户行为主题难于捕捉.此外,由于目前大多数用户行为理解相关研究工作缺少对行为要素间依赖关系的适度融合,因而造成行为理解具有片面性.基于此,首先提出2种综合考虑用户行为发生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区域的用户-时间-活动模型(user-time-activity model, UTAM)和用户-时间-区域模型(user-time-region model, UTRM),用于深刻理解用户行为规律;然后利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技术,抽取用户活动-服务主题,提出活动-服务主题模型(activity-to-service topic model, ASTM),用于挖掘活动和服务间的对应关系;最后将服务地点属性内耦合性纳入考虑,提出了基于耦合和距离的矩阵分解(matrix factorization based on couple & distance, MFCD)算法,用于提高推荐质量.为验证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在真实Twitter数据集上进行了扩展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对提高个性化服务推荐质量是有效的,MFCD算法对于用户的行为理解效果也优于传统矩阵分解算法. 相似文献
18.
19.
面向基于情境感知的推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情境聚类的个性化推荐算法。该算法利用情境预过滤的思想,首先运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历史数据集中用户的情境进行聚类,构造与当前用户情境相似度较高的用户集合,再与传统的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相结合进行个性化推荐。实验采用公开数据集,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维情境信息条件下可用,并且推荐准确度要高于传统协同过滤算法,在聚类粒度不同的情况下对推荐结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