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铜瓦厢改道前的黄河下游河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于今河南省兰考县北部决口,酿成著名的铜瓦厢改道,结束了七百多年黄河南流的历史。本文就铜瓦厢改道前的黄河情况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3.
要根治黄河必须从治理泥沙入手,这是没有争议的。治理泥沙的正本清源方针,我是没有怀疑的。水土保持工作是会取得效果的,但这是长远艰巨的任务,而不能解决近期和现实的问题。黄河泥沙对三门峡库区和下游形成的威胁,是近期治黄工作中的主要矛盾,也是最现实和迫切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在黄河干支流大搞拦泥的意见,我是有所怀疑 相似文献
4.
5.
黄河下游的治理问题非常复杂,随着黄河下游来水量、洪水量及泥沙量的变化,治理策略也应做相应的调整。小浪底水库对中常洪水的调控运用应满足下列条件:①能防御标准洪水;②为下游减淤尽量延长拦沙期;③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平滩流量。黄河下游生产堤现阶段应以调整改造为基础,配合其他措施达到稳定下游河势、提高平滩流量、改造滩地生产布局等目标。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应考虑黄河生态用水量,并能起到解决好黄河下游的长治久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粮食安全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障粮食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灌溉。黄河流域引黄灌溉促进了农作物需水结构的调整,保证了粮食稳产高产.对流域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从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作物需水量着手,分析了黄河下游水资源与引黄灌溉的关系.以及引黄灌区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证黄河下游粮食安全需要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冬季引水现状黄河下游两岸属黄淮海平原,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年均降雨量650mm,且年内分配不均。在主要农作物小麦的生长期可利用的雨量只有60~90m~3/亩,不足其需水量的1/5,大部分需水要靠灌溉解决。另外,工业及城镇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下游的涵闸同防洪大堤连为一体,构成了吉里堤防统一的防洪屏障,涵闸的工程地质问题与大堤的工程地质问题同等重要。从工程地质角度,分析归纳了黄河下游涵的闸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如闸基持力层土的地震液化,沉降与回弹,渗透变形以及其坑排水等,并结合实例对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的防洪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的特点,根据当前防洪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治理对策。作者认为,泥沙对下游防洪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彻底解决泥沙问题需要综合治理、长期治理。继续兴建干流水库控制洪水泥沙,可以迅速改善下游宽河道冲淤变化剧烈的不利局面,延缓河道继续淤积抬高,显著削减下游洪水。配合其他措施,保持下游河道百年内外稳定和安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在参加黄河桃花峪水庫的規划設計工作中,作者接触到黄河下游的反調节水庫問題,現将关于反調节水庫的任务、庫容的确定、庫容安排的原則和具体建議加以介紹,供作参考。一、黄河下游反調节水庫的任务 黃河三門峽及其下游的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西霞院五个水电站,都将在第二个五年計划期中先后建成。其装机容量共为250万瓧左右。为了維持这些电站的正常发电,三門峽水庫在冬季需要經常泄放一定的流量。但此时下游两岸地区,除少量城市 相似文献
15.
16.
17.
黄河下游河床的粗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在河流上兴建了水利枢纽以后,下泄的清水将引起下游河床的冲刷。在冲刷的过程中,河床会发生粗化,从而使河槽的糙率增加,挟沙能力减少,河槽因此也更趋于稳定。例如柯罗拉多河在胡佛坝下游的20公里河段内,在米德湖落成的初期,河槽的侵蚀过程发展得很快,在六个月内,河段平均刷深0.6至1.8公尺。但是随着大量细粒泥沙的外移,河床质的粗化现象也进展得极其迅速,自1935年到1941年的六年中,河床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纵剖面变化及其治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作者过去对于黄河下游纵剖面变化规律的认识,扼要描述了这种持续堆积的纵剖面的形态规律及其变化模式,从控制影响纵剖面的三个条件——来水来沙、侵蚀基点及河床周界出发,提出了黄河下游近期治理的原则性设想,并针对有关黄河下游纵剖面变化规律的不同认识及由此引伸出的治理设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桥渡冲刷计算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现行规范推荐公式用于黄河下游桥渡冲刷计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现行规范推荐的桥渡冲刷公式存在理论基础薄弱、适应性差等缺陷;进行非黏性土河床桥渡一般冲刷计算时,参量选取的任意性或人为性较大,受初始断面形态尤其是河槽最大水深的影响过大,不能反映水流泥沙条件变化对桥渡冲刷的影响,甚至不考虑河床组成的影响;进行非黏性土河床桥渡局部冲刷深度计算时,选用的泥沙起动流速公式使计算的桥墩局部冲刷深度偏大较多,且在概念上反映不出一般冲刷与局部冲刷的关联影响;采用黏性土河床桥渡冲刷公式计算时,因液性指数取值的人为性很大,故使计算的冲刷深度变化较大.为克服现行规范推荐公式的局限性,建议引用由输沙平衡原理建立的最大冲刷水深公式及黄河桥渡冲刷公式进行复核计算,并采用模型试验等手段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