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艳 《中国科技博览》2013,(33):594-594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实施三次采油调整挖潜之后,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东辛油田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其中:油区断块油藏综合含水已高达90%以上,目前井网条件下采收率31.8%,理论测算采收率48%,仍有很大的挖潜空间。本文依托典型高含水断块精细地质研究工作,应用数值模拟、密闭取心井总结、新井测井及生产资料分析等分析手段,初步总结出特高含水断块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实施三次采油调整挖潜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特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单元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理论测算采收率48%,仍有很大的挖潜空间。本文依托典型高含水断块精细地质研究工作,应用数值模拟、密闭取心井总结、新井测井及生产资料分析等分析手段,初步总结出高含水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实施三次采油调整挖潜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特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油田进入高含水中后期开发阶段,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大部分油井都实施了压裂投产,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然而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人工裂缝闭合,加上前期注入水质不合格,地层堵塞伤害严重,注水井欠注,注水效率低,地层能量下降大,导致油井产量低,“注不进,采不出”的生产矛盾突出,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在深化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开发矛盾,开展工艺技术的研究和调整挖潜,实现低渗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1.
经过长期注水开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高含水剩余油分布研究主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总结目前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周期注水、降压开采等剩余油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某凹陷低孔低渗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三个层次的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现象,找出储层渗透率非均质与性剩余油分布状况问的关系,为该区日后指导生产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注水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挖潜难度大,为提高水驱采收率,将研究单元细化到油砂体,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数据和测试资料,根据油砂体上井网控制情况、水驱特征和边水能量特征,将油砂体划分为弹性驱、注入水驱、注入水+边水驱、边水驱和未动用等类型,详细解剖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动用情况,分析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和潜力,提出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注水油田的剩余油进行了挖潜,水驱效果大大提高。研究表明,以油砂体为对象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注水油田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某油田非均质油藏为例,通过对中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探析了相应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经过长期注水开采,东辛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本文总结了开发单元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完善井网、周期注水、降压开采、补孔改层等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昌Z油田自2002年开发以来,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剩余油受多重因素影响,分布规律十分复杂。该文以油田动静态资料为基础,从垂向和平面两个方向开展剩余油主控因素研究,总结了层间干扰型、井网不完善型和平面动用差异型3种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策略,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高含水后期剩糸油呈“总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格局,准确地预测高含水后期剩余油相对富集的部位,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打各种类型高效调整井或进行其它练合调整措施,提高注水采收率。提出了不同砂体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对三角洲储层油田在高含水后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陆上大部分油田开发主要采用注水开发方式,并且大多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目前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储量要在高含水期采出,高含水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分析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与规律,提出了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调整方法,对此类油田开发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33块沙二下油藏为复杂断块油藏,已进入开发后期,因构造复杂、注水开发历史较长、油水关系复杂、认识挖潜难度大,产量递减加快。通过分析制约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明确问题与潜力,制定针对性的稳产措施。平面上通过强化水下分流河道地层能量,挖潜差异相带剩余油;层间通过相控层段组合,优化注水层段,实施精细注水,提高差层水驱动用程度;层内通过韵律段细分,优化射孔井段,改善主力储层开发效果。通过精细调整治理,区块实现稳产。  相似文献   

20.
胡状集油田断层发育、属于近物源快速沉积,储层非均质性十分严重,给油田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油田主力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开发难度愈来愈大,如何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成为目前开发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剩余油研究方法入手,对胡状集油田剩余油的分布进行了定性、定量描述,对剩余油潜力进行了分析,为下步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