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使用光纤实现荧光定量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光纤在荧光定量PCR检测中的应用特点和荧光产生机理,给出了光纤耦合效率的计算公式。介绍了试验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列举了限制荧光检测的实际问题并提供了消除模块背景的方法。试剂检测的结果证实了使用光纤的检测系统具有很高的检测分辨率和8个数量级以上的动态线性范围,完全满足荧光定量PCR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伟平 《硅谷》2010,(22):89-90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是当前临床核酸检测、分子诊断以及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设备,目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及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通过对实时荧光PCR检测系统的新结构革新,采用底部快速扫描技术及先进的半导体制冷器控制的升降温系统,使实时荧光PCR检测系统性能得到飞跃,达到国际先进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将核酸扩增、杂交、光谱分析和实时检测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新技术.由于其检测速度快,且灵敏性高、特异性好、定量准确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本文主要从食品致病菌、植物病害和动物疫病三方面来总结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出入境检验检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两种常见的用于荧光定量PCR仪的温度控制系统。首先概述了采用经典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结合了自动调谐算法,具有易实现和循环时间短等优点,但是难以适应荧光定量PCR仪器高准确度的要求。因此,又介绍了一种荧光定量PCR仪器的多模态温度控制系统,采用了模糊PID控制算法,与第一种温度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较短的稳态时间、较小的超调量、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准确度。介绍的两种温度控制系统对进一步开发利用荧光定量PCR仪的测试校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荧光定量PCR仪的温度性能及扩增质量,本文采用PCR仪无线温场校准装置及大肠埃希氏菌EHEC DNA标准品作为质控品,对PCR仪的扩增温度及扩增质量进行测试,并绘制质控图.结果表明质控图能够连续、动态地反应同一台荧光定量PCR仪若干次试验的稳定性及扩增质量.通过绘制质控图对实验结果和扩增温度进行质控,能尽早发现扩增...  相似文献   

6.
通过过滤(0.7μm)和切向超滤(100kDa、10kDa、1kDa)技术将实验室内培养的赤潮异弯藻和中肋骨条藻藻液分离成100kDa-0.7μm、10~100kDa、1~10kDa的胶体浓缩液和<1kDa的超滤液,利用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技术测定了不同粒级溶液中有机物的荧光性质,分析了三维荧光光谱图中的荧光峰位置、数量及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种微藻产生的类腐殖质荧光物质主要是<1kDa的小分子物质.赤潮异湾藻产生的类蛋白荧光物质中,15%是100kDa-0.7μm的大胶体,8%是10~100kDa的中胶体,而大部分是<1kDa的小分子物质.赤潮异弯藻各级超滤截留液的类蛋白荧光峰的发射波长与过滤液相比,发生蓝移,而超滤液的则发生红移,表明赤潮异湾藻产生的类蛋白荧光物质随着粒径的增大极性减弱.  相似文献   

7.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将核酸扩增、杂交、光谱分析和实时检测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新技术。由于其检测速度快,且灵敏性高、特异性好、定量准确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本文主要从食品致病菌、植物病害和动物疫病三方面来总结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出入境检验检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对虾白斑杆状病毒(WSBV)定量PCR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报道了利用DNA重组技术在一段对虾白斑杆状病毒 (WhiteSpotBacilliformVirus ,,WSBV)的基因组DNA片段中缺失 74bp ,重组得到的内标质粒作为竞争性内标模板 ,并与阳标模板或病虾DNA模板共同扩增 ,建立了定量PCR检测方法。研究表明 ,定量PCR方法检测灵敏度达 10病毒分子DNA/ μl,样品DNA模板制备回收率约 50 % ,并能对病虾样品中的WSBV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特异性更强,自动化程度更高,且有效地解决了PCR污染的问题,应用领域及应用量都不断增加。但其设计更为复杂,温度模块和光学系统设计同时影响其性能和实验准确性,为定量PCR仪校准带来了巨大挑战。采用生物试剂等方式对定量PCR仪荧光部分校准缺乏溯源性,无法分析误差来源,存在较大缺陷。本文在对定量PCR仪影响因素和校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Cyclertest 3D optical定量PCR仪光学校准系统对ABI 7500 Fast Real-Time定量PCR仪的温场部分和荧光系统进行了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温度模块和光学系统共同进行检测并分析相关性能够更科学全面地评估定量PCR仪性能,满足定量PCR仪校准需求。  相似文献   

10.
对虾白斑杆状病毒(WSBV)定量PCR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利用DNA重组技术在一段对虾白斑杆状病毒(white Spot Bacilliform Virus,,WSBV)的基因组DNA片段中缺失74bp,重组得到的内标质粒作为竞争性内标模板,并与阳标模板或病虾DNA模板共同扩增,建立了定量PCR检测方法,研究表明,定量PCR方法检测灵敏度达10病毒分子DNA/ul,样品DNA模板制备回收率约50%,并能对病虾样品中的WSBV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准确实时地定量检测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在VHSV-N基因保守区设计了Taqman MGB探针与引物对,随后,采用体外转录技术获得了VHSV-N基因RNA,并以此为绝对定量标准品,建立了绝对定量(AQ)检测VHSV的实时荧光RT-PCR法(AQ-RT-PCR方法),并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普通RT-PCR法进行了比较。此荧光RT-PCR法特异性好,与其他鱼类弹状病毒无交叉反应。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10~2拷贝/反应,灵法度达10~2拷贝/反应。此检测灵敏度比OIE推举的RT-PCR法高出5个数量级,比嵌套RT-PCR高出1个数量级。此法是出入境检疫VHSV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TaqMan探针技术设计探针和引物,建立了检测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NN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影响PCR反应的主要因素Mg2 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表明当Mg2 浓度为3.0~3.5 mM,退火温度为58~59℃时可获得最佳的扩增和检测效果.应用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NNV主衣壳蛋白基因组片段构建的噬菌体假病毒作为阳性质控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鞍带石斑鱼NNV的检测试验表明,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是检测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蛙病毒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蛙病毒属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和3条Taqman探针,通过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以及反应的特异性、灵敏性和干扰性试验,建立了一种可检测蛙病毒属大部分成员并能进行初步分类的三重荧光PCR方法。通过鉴定分析将蛙病毒属成员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包括蛙病毒3型(FV3)、饰纹汀蛙虹彩病毒(BIV)、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欧洲鲴鱼病毒(ECV)、欧鲶病毒(ESV)、中华鳖虹彩病毒(STIV)、大鲵虹彩病毒(ADIV)、沼泽绿牛蛙虹彩病毒(RGV)和虎纹蛙病毒(TFV),第二类是Santee-Cooper蛙病毒(SCRV),由大口黑鲈虹彩病毒(LMBV)、裂唇鱼病毒(DFV)和孔雀鱼病毒(GV6)组成,而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则单独作为第三类。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病毒的最低检测量均达到10~2拷贝,表明该方法除了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之外还具有高度灵敏性。建立的该蛙病毒三重荧光PCR方法可为蛙病毒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荧光定量PCR仪计量校准过程中,温度检测部分和核酸样品定量检测部分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为校准实验室减小试验误差,提供准确可靠的荧光定量PCR仪计量校准结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灭活的人源新冠病毒基因组RNA为候选材料,采用数字PCR方法对新冠病毒E基因、ORF1ab基因和N基因拷贝数浓度进行确定,研制了高、低两种浓度的SARS-CoV-2基因组RNA标准物质(GBW(E)091098和GBW(E)091099).高、低浓度标准物质E、ORF1ab和N基因的拷贝数浓度标准值及扩展不确定度(k...  相似文献   

16.
用于分子识别的荧光标记探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荧光标记物进行分子识别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比较了几种用于分子识别的荧光标记探针的特性,如有机荧光染料、分子灯塔、纳米半导体量子点以及荧光蛋白探针.并分析了荧光标记探针的发展趋势,指出了理想的荧光标记探针应该具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Development of a microchamber array for picoliter PCR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 microchamber array for PCR was developed by semiconductor microfabr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crochambers were designed to be of picoliter quantity. To optimize fluid retention, the surface states of the substrate and the inner walls were examine for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microchamber. The substrate was silicon, while silicon dioxide was selected for the inner walls. PCR was performed in the microchamber array, and the amplification of DNA was detected using a technique based on the energy transfer of fluorescent dyes. The lower volume limit for PCR was investigated using various sizes of microchambers. Microchambers with volume greater than 86 pL gave successful PCR. In addition, the system was improved in order to take up the PCR product. To prevent mixing of the samples, the samples were dried after PCR using a membrane that permeates only vapor.  相似文献   

18.
以兔抗新霉素多抗为包被抗体,以新霉素-HRP连接物为标记物,TMB为显色底物,三氯乙酸提取法为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动物组织中新霉素残留量的竞争性直接酶联免疫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可测定新霉素残留的线性范围为0.6~50.0 ng/mL,线性方程为y=-0.412 7x+1.185 9,相关系数为0.993 6,半抑制率IC50为5.0 ng/mL,板内变异系数小于5.6%,板间变异系数小于5.3%,检出限为0.6 ng/mL,回收率在80%~120%之间.  相似文献   

19.
Semiconductor wafer fabrication involves possibly one of the most complex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ver used. This causes a number of decision problems. A successful system control strategy would assign appropriate decision rules for decision variables. Therefore,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scheduler for the selection of decision rules for decision variable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desired performance measures given by a user at the end of a certain production interval. In this proposed methodology, a system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a simulation technique and a competitive neural network is suggested. A simula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collect the data cont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decision rule set and current system status and the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the dynamic nature of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fabrication. Then, a competitive neural network was applied to obtain the scheduling knowledge from the collected data.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applying this methodology to obtaining a control strateg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considering the complexity of semiconductor wafer fabric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