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液体发酵生产食用菌菌丝体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食用菌液体发酵试验结果,其工艺程序与抗生素发酵基本相似。以香菇菌Cr—021、金针菇Fv—93为材料,研究了8种营养物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应用Lg(3~4)正交试验得出了匀浆化培养基和摇瓶培养基。通过试验,研究出摇瓶发酵的最佳温度为25℃,振荡频率分别为220rpm、110rpm,装量分别为50、100ml/500ml三角瓶等。用匀浆化菌种代替传统工艺中直接用斜面母种作为一级摇瓶种源,使发酵周期缩短了2~3天。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并进行了播瓶发酵分析,其中香菇Cr—021产菌丝重6.8g/100ml、氨基氮含量为0.24mg/ml;金针菇Fv—93产菌丝干重4.48g/100ml、氨基氮含量为0.1lmg/ml。  相似文献   

2.
对1株黄嘌呤、硫胺素、组氨酸三重缺陷型及8-氮杂鸟嘌呤抗性的腺苷突变株JSIM-X-13-4进行了摇瓶、自控罐3、000 L中型发酵罐试验。试验发现,该菌株培养基成分除酵母膏外,其余与其亲株肌苷产生菌JSIM-1019基本相同。酵母膏浓度为1.6%-1.8%,摇瓶CaCO3量为3%;发酵罐上适宜pH为6.2,风量在18h提高至1∶0.55,溶氧40%。摇瓶、自控罐、中型发酵罐产苷分别为15.51 g/L、18.11 g/L和17.25 g/L。  相似文献   

3.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真姬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筛选和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真姬菇液体菌种最佳组合培养基为:葡萄糖3g/100mL、玉米淀粉1g/100mL、黄豆粉1.5g/100mL、(NH4)2SO4 0.3g/100mL、KH2PO4 0.2g/100mL、MgSO4·7H2O 0.1g/100mL 和VB1 10mg/L。真姬菇摇瓶发酵最佳条件为:起始pH 值为6.0,500mL 锥形瓶装液量140~150mL,摇床转速180r/min,温度26℃,二级摇瓶发酵时间72h,接种量10%~12%。  相似文献   

4.
诱变、筛选出高产菌株FW906,对液体深层发酵生产高色价红曲红色素的发酵和提取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摇瓶试验产总色素平均达到561u/ml,最高达到611u/ml(其中红色素410u/ml,黄色素201u/ml)。在50升发酵罐发酵产红色素平均色价207u/ml,500升发酵罐产红色素平均色价205u/ml,发酵后提取得到红曲红色素固体产品色价在12000u/g以上。  相似文献   

5.
该文在摇瓶和100L发酵罐上研究了碳源物质对游动放线菌A-5.6发酵产阿卡波糖的影响。首先在摇瓶中考察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碳源(分别为60g/L、80g/L和100g/L的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对阿卡波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最利于菌体的生长但是对阿卡波糖的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而麦芽糖最利于阿卡波糖的合成。基于此,利用摇瓶进一步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麦芽糖和葡萄糖的不同配比对阿卡波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麦芽糖和葡萄糖配比(质量比)为3∶1时,阿卡波糖产量达到最高。根据摇瓶的实验结果,最后在100L发酵罐上研究了补料培养基中麦芽糖和葡萄糖的配比以及发酵过程总糖控制浓度对阿卡波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麦芽糖和葡萄糖配比(质量比)为4∶1且总糖浓度控制为4g/100mL时,阿卡波糖产量最高,达到2452μg/mL。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少动鞘脂单胞菌发酵生产结冷胶的工艺。方法摇瓶发酵,改变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的种类和浓度,微量元素的浓度,PH等培养条件,测定发酵液黏度、菌体浓度、粗胶及残糖含量的变化,确定合适的发酵工艺,并采用8L发酵罐发酵生产结冷胶。结果优化后的结冷胶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2,5%,蛋白胨0.5%~1%,微量元素2%;培养条件为:pH7.5,摇瓶装液量50-100mL,转速230r/min,发酵温度30℃。优化后结冷胶摇瓶发酵产量提高了41.3%。8L发酵罐发酵60h后发酵液黏度为3214cP,粗胶产量11.65g/L,72h后的澄清胶产量6.5g/L。发酵罐中结冷胶的产量明显高于摇瓶。结论确定了优化后的结冷胶发酵生产工艺,提高了结冷胶产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溶氧和剪切力对毒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tocytricini)发酵产生Lipstatin的影响,并对Lipstatin发酵从摇瓶到10 L发酵罐的放大及补料工艺进行了研究。根据Lipstatin菌株发酵溶氧要求高、对剪切力敏感的特性及高油培养基质地黏稠的特点,优化了Lipstatin 10 L全自动发酵罐的搅拌工艺、通气量并建立合适的补料工艺,改善Lipstatin发酵过程中的溶氧水平。Lipstatin 10 L发酵罐发酵效价达到6 446μg/mL,比摇瓶发酵效价提高约40%,发酵周期缩短1 d。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粗甘油综合利用的途径,采用平板培养和摇瓶发酵的方法从4株油脂酵母菌株中筛选出利用粗甘油发酵产油脂的高产菌株,并考察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对菌株发酵产油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菌株的发酵过程进行研究,并对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斯达油脂酵母ZW-25利用粗甘油发酵产油脂效果较好;培养基中适宜的碳源氮源组成为:粗甘油浓度40 g/L,酵母粉0.5 g/L,(NH_4)_2SO_42.0 g/L,在此条件下,菌株的生物量、油脂产量、油脂含量和油脂系数分别可达13.79 g/L、6.97 g/L、50.52%、18.12;菌株适宜的发酵时间为144 h,油脂中脂肪酸主要是C_(16)和C_(18)系脂肪酸。上述结果显示,斯达油脂酵母ZW-25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为粗甘油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结冷胶发酵生产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少动鞘脂单胞菌发酵生产结冷胶的工艺。方法摇瓶发酵,改变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的种类和浓度,微量元素的浓度,p H等培养条件,测定发酵液黏度、菌体浓度、粗胶及残糖含量的变化,确定合适的发酵工艺,并采用8 L发酵罐发酵生产结冷胶。结果优化后的结冷胶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2.5%,蛋白胨0.5%~1%,微量元素2%;培养条件为:pH 7.5,摇瓶装液量50~100 mL,转速230 r/min,发酵温度30℃。优化后结冷胶摇瓶发酵产量提高了41.3%。8 L发酵罐发酵60 h后发酵液黏度为3 214 cP,粗胶产量11.65 g/L,72 h后的澄清胶产量6.5 g/L。发酵罐中结冷胶的产量明显高于摇瓶。结论确定了优化后的结冷胶发酵生产工艺,提高了结冷胶产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蜜环菌液态发酵培养基和2 m3发酵罐生产工艺的优化,得到蜜环菌适宜的培养条件为:玉米粉60 g/L,豆粕20 g/L,无水乙醇3 m L/L,VB10.03 g/L,KH2PO41.5 g/L,Mg SO4·7H2O 0.75 g/L,α-淀粉酶0.1 g/L,初始p H 3.0,当摇瓶种子培养到第6天,菌丝量19.24 g/L时,移种到50 L发酵罐,培养8 d,其菌丝量可达26.80 g/L。200 L种子发酵罐培养6 d,其菌丝量为15.35 g/L,此时可转入下一级培养,2 m3发酵罐发酵采用补料发酵的方式,培养8 d,其菌丝量可达22.65 g/L。  相似文献   

11.
樟芝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樟芝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樟芝发酵的最优方案是:2%麸皮,0.2%蛋白胨,0.3%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镁,VB1 10mg/100ml,自然pH,接种量为20%,摇瓶的装液量为120ml/250ml三角瓶,150r/min,25℃恒温培养5d,菌丝干重达到1.0g/100ml发酵液。并通过对樟芝深层培养菌丝体及发酵滤过液多糖中氨基酸营养成分及多糖含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温特曲霉 (AspergilluswentiiF- 891)发酵L- 苹果酸的工艺特点 ,在 10 0L罐上研究了通风量、温度、pH值及发酵培养基中富马酸浓度等因素对深层发酵富马酸生产L -苹果酸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 ,其中富马酸浓度 11% ,通风量 1∶1 0 5 (发酵前期 )~ 1∶1 2 8v/v/m(发酵中后期 ) ,温度 30℃ (发酵前期 )~ 2 5℃(中后期 ) ,初始pH值 6. 0~ 6 . 2 ;发酵周期 10 8h左右 ,富马酸平均转化率 83. 5 2 % ,平均产L 苹果酸 10 . 2 3%。  相似文献   

13.
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采用油脂同化平板从食堂废弃物中筛选出一株产脂肪酶菌株HFE722。通过测定与分析该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HFE722在初始条件(发酵温度30 ℃,接种量为1%,自然pH,装液量为100 mL/250 mL,摇床转速为200 r/min)下培养36 h,测得发酵液上清液脂肪酶酶活为2.17 U/mL。优化后所得菌株HFE722产酶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 ℃,发酵周期为36 h,接种量为1%(V/V),初始pH 7.0,装液量为50 mL/250 mL,摇床转速为160 r/min。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液上清液酶活可达到5.8 U/mL,酶活较优化前提高了167.28%。  相似文献   

14.
张闻  汪立平  汪之和 《食品科学》2009,30(21):288-293
本研究从实验室保藏高效分泌能降解异甘露聚糖的甘露聚糖酶的细菌F1-5 出发,采用菌株的个体和群体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 系统发育分析手段进行鉴定,最终确定菌株F1-5 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Genbank 注册号为FJ392725。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枯草芽孢杆菌F1-5 的最佳发酵产酶条件。酵母细胞壁碳源浓度为4.8%,氮源浓度为0.5%,培养基初始pH6.0,接种量为6%,装液量为60ml/250ml三角瓶,转速为180r/min,培养温度为35℃,在此发酵条件下发酵48h,枯草芽孢杆菌F1-5 产生的甘露聚糖酶活力达330U/ml,是优化前的3.4 倍。发酵罐扩大实验,甘露聚糖酶活力可达582U/ml。  相似文献   

15.
宇佐美曲霉L-336酸性蛋白酶2m~3罐中试发酵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宇佐美曲霉栗色变种L-336是分泌高单位酸性蛋白酶的生产菌,在摇瓶小试工艺基础上进行2m3罐发酵中试,结果表明:较优发酵培养基(%)为黄豆粉4.3,玉米粉1.0,鱼粉0.7,蚕蛹水解液10,Na2HPO40.2,CaCl20.5,NH4Cl1.0,豆油1.6;风量为0~25h时1∶0.4v/v/m,25~50h时1∶1.0v/v/m,50h后1∶1.3v/v/m;接种量10%,温度31℃,搅拌转速200r/min,发酵周期75h。在上述条件下,发酵酶活力稳定在5500u/ml左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枯草杆菌BF-7658诱变菌株Ning为试验菌株,以玉米粉酶水解液为碳源,以豆饼粉碱水解液为氮源,在摇瓶条件下和1.5L发酵罐上进行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碳氮比为1:2,pH为6.5~7.5的培养基中可获得较高的α-淀粉酶活性,在1.5L发酵罐中试验α-淀粉酶活性平均可达447.2u/ml,最高能达183.7u/ml(比原菌粗粮发酵提高约150u/m1)。因此,本文试验的清液发酵工艺具有较高的工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一株高产高碱碱性蛋白酶的嗜碱性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发酵培养基所采用的棉籽饼粉最适粒度为 80目 ,麦芽糊精的最佳DE值为 3 0 %。并确定了该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 g/1 0 0mL) :棉籽饼粉 3 ,酵母浸粉 1 75 ,麦芽糊精 1 0 ,柠檬酸钠 0 3 ,CaCl2 0 3。K2 HPO4 1 ;最适摇瓶发酵条件为 :种龄 1 2h ,接种量 2 %,装液量 5 0mL/2 5 0mL ,摇床转速 2 0 0r/min ,3 4℃ ,发酵 5 4h ,碱性蛋白酶的发酵单位可达 3 3 985u/mL ,比优化前提高了5 4 48%。此外 ,还进行了 5L罐放大实验 ,在 5L罐所确定的最适工艺条件下 ,发酵单位可达3 65 79u/mL。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地衣芽孢杆菌(Baclicus lincheniformis)DY-1和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XK混菌发酵产芽孢的最佳条件,该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了优化;利用Eppendorf 7.5 L发酵罐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了混菌发酵产芽孢试验。结果表明,混菌发酵产芽孢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胶冻样芽孢杆菌XK和地衣芽孢杆菌DY-1种子液的接种比例为4∶1(V/V),培养温度37 ℃,培养时间60 h,pH 8.0。在此条件下,进行Eppendorf 7.5 L发酵罐混菌发酵试验,其芽孢数可高达1.1×1011 CFU/mL,高于摇瓶发酵所产芽孢数(2.0×1010 CFU/mL)。  相似文献   

19.
浓香乳菇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浓香乳菇液体发酵的试验结果。研究了 7种营养物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应用正交试验得到了发酵培养基 ,确定了摇瓶发酵条件 ,进行了 3L发酵罐培养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 ,其适宜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麸皮汁 4%、土豆汁 30 %、玉米粉 5 %、KH2 PO40 3%、MgSO40 1 5 %、VB1 0 0 5 % ;适宜的发酵条件是 2 4℃、培养基起始 pH 4 0、摇瓶装量 80mL/30 0mL三角瓶、接种量 1 0 %、大号玻璃珠 1 0个 /瓶 ;产菌丝干重 1 95 g/1 0 0mL左右。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鲍菇是一种珍贵的药食皆宜的真菌.为在较短时间内大量获得杏鲍菇菌体,该试验探讨了液态发酵方法制备杏鲍菇.试验以杏鲍菇菌丝体干重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基和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液态发酵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g/L、蛋白胨5g/L、KH2PO40.8g/L、MgSO41.2g/L、VB110mg/L时杏鲍菇菌丝体生物量较高.在摇瓶培养条件中研究了种龄、装液量、初始pH值、接种量、温度、转速、培养时间等对液态发酵杏鲍菇菌体生物量的影响.得出最佳培养条件:种子培养6d,装液量20% (v/v),接种量为10% (v/v),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自然,培养温度为25℃,摇瓶转速为140r/min,发酵8d,杏鲍菇菌丝产量可达8.23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