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输电线路,都免不了在直线杆塔的横担上起吊导线。如果导线粗、垂直档距大,加之滑轮的挂点不正确,起吊方式不理想,就可能增加对横担的垂直荷载,将横担的主横材拉弯。1993年12月份更换220kV随姚线D型直线铁杆为Z;型直型铁塔时,采用双倍起吊方式,挂点A在横担主横材上,便出现过将Z1型铁塔上横担的主横材拉弯的严重不良情况。常见直线杆导线的排列无外乎水平或上字形、三角形。笔者根据前两种布置情况,浅析一下如何减少直线杆塔在横担上起吊导线时对横担的垂直荷载。1导线水平布置的直线杆塔在将导线从塔上放下或…  相似文献   

2.
金连勇 《吉林电力》2011,39(1):50-53
500 kV民鹤1回输电线路173号ZV铁塔遭受罕见冰灾损害,铁塔横担变形并发生移位,损坏严重,需要更换损坏横担,利用ZV铁塔横担与立柱连接点为轴,采用圆木抱杆起吊铁塔中横担,恢复移位变形的横担,更换横担主材,实践证明该施工方法安全、可靠、简单、易行,可为今后类似输电线路抢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郭晓斌  蔡上 《广东电力》2009,22(12):39-41
为了全面了解500 kV紧凑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施工的特点,以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杆塔施工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横担长、质量大、起吊安装难的特点,从各种起吊方法的临界值着手,对起吊部件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据此,确定铁塔组立组装采用内悬浮外拉线方式,650 m×650 m×27 m铝合金抱杆,1-1滑轮组,最大起吊质量为3.7 t的施工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存在技术困难的横杆吊装过程以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同塔四回路钢管铁塔组立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横担长、重量大、起吊安装困难等特点,对起吊部件的受力情况通过计算分析来确定铁塔组立的方式,采用内悬浮外拉线方式组塔,并介绍了组塔过程中存在技术难点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次输电塔横担破坏事故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某输电塔横担断裂脱落事故,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横担断裂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塔在预设施工孔位吊装和在本次事故挂点吊装下的力学状态。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表明有限元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横担杆件屈曲失稳现象,施工挂点欠妥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输电塔在导线起吊时应严格采用预设施工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13标段采用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立时,主抱杆既不能整体起吊上横担,又不能直接吊装上横担外侧段的情况,提出采用辅助人字抱杆的方法,从辅助人字抱杆的布置、受力情况、基本参数验算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分析,认为该方法能够满足SZ3023钢管塔上横担外侧段的吊装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国产12.5万 kW 汽轮机从第35台至第58台基本上都存在着调速汽门的横担振动这一共同问题。横担振动的特点是:高压油动机开度在120mm 以上,随着油动机开度的增加,横担振动明显增大。右侧(2、3号调速汽门)横担振动比左测(1、4号调门)大。各台汽轮机横担的振动频率和最大振幅都有所不同,但都属于低频振动(12~20Hz)。闵行发电厂  相似文献   

8.
受城乡规划及线路走廊制约,目前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日益困难。利用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采用复合材料横担取代传统的型钢横担,不但能够减小线路走廊宽度、降低走廊清理难度,同时还能降低塔高、节约塔材,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复合横担在1 000 k V特高压线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在复合横担的电气方案、结构方案、经济性分析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复合横担塔头布置方案、横担长度、横担夹角等研究结论。在走廊拆迁量较大的区域,通过比较,使用复合横担铁塔具有更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500千伏输电线路使使用的酒杯型铁塔横担长者达30米以上。吊装时这样长构件(而且还被分为两片)的补强,是分解组塔施工设计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横担的补强,传统的方法是用脚手杆或格构式角钢组合抱杆,这种补强方法,不但增强了单吊的起吊重量,而且也不可靠,  相似文献   

10.
500kV带电作业中应注意的3个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线路带电作业中能否控制好距离决定着带电作业是否安全。所以认识带电作业中的各种距离是干好带电作业的前提。下面探讨一下500 kV带电若以λ表示绝缘串长度OO′,以h表示等电位人员高度AC,则根据几何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例如:神大Ⅱ回线ZB1塔,绝缘子采用XWP-16,共28片,则λ=5 006 mm。等电位人员身高按1.8 m计,横担宽1 220 mm。则等电位人员沿导线可以直立行走的区域与导线挂点的最小距离可通过上式计算为:2 起吊金属工具(或材料)的长度 在带电作业时经常遇到起吊金属工具(或材料)的情况。组合间隙的放电电压较…  相似文献   

11.
首先,根据区域台风历史极限风速修正了横担应用的气象条件,从理论上分析了风吹导线、风吹横担以及断线工况下风荷载数值以及断线张力大小;然后,针对各地区情况设计了4种矩形截面的横担,并通过受力分析确定了芯棒的最优截面;最后,利用仿真软件分析了结构的应力、应变特性。在极限台风风速60 m/s条件下,推荐使用规格为34 mm×54 mm的复合横担芯棒截面。在风以极限风速吹扫导线工况下,最大弯曲应力产生于芯棒与中央金具上边缘相接处,数值为121.76 MPa;此时,芯棒截面最大剪切应力为40.502 MPa,位于芯体与中间金具相接的下边缘。以上结果满足芯体的弯曲以及剪切应力要求。若考虑平均台风风速24.7 m/s,则推荐复合横担芯棒截面尺寸采用28 mm×42.5 mm规格。该研究结果可为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横担的结构优化以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1 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酒杯型角钢塔超长横担吊装难题,在常规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法的基础上,利用辅助人字抱杆对超长横担采取分段吊装方案,辅助人字抱杆坐在上曲臂横担顶部吊装塔身侧横担,在塔身侧横担顶部安装滑道移动辅助人字抱杆至另一坐点吊装端横担,以及地线支架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在酒杯塔横担顶部依靠2根主材移动辅助人字抱杆问题。通过工程应用,消除了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速度,为超长横担分段吊装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复合绝缘横担在35kV输电线路中的设计选型,针对材料工艺、电气方案、结构方案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复合绝缘横担拉压杆进行有限元受力分析,并对复合绝缘横担进行实际应用验证。结果表明:35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横担选用缠绕成型的E-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采用单支柱单斜拉结构形式,其结构满足力学性能要求。复合绝...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指导复合绝缘横担的应用,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方管复合绝缘横担及方棒复合绝缘横担的雷电冲击电压、湿工频闪络电压、污秽闪络电压及污秽覆雪闪络电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 kV方管复合绝缘横担的50%干雷电闪络电压为388.3 kV,高于方棒复合绝缘横担的370.0 kV,但方管复合绝缘横担的湿工频耐受电压、污秽工频耐受电压及污秽覆雪闪络电压均低于方棒复合绝缘横担,最后提出了不同运行环境下复合绝缘横担差异化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5.
复合横担首次应用于国内750 kV线路,由于电压等级高,结构复杂,均压、均场问题突出,需要对其均压特性进行深入研究。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考虑杆塔、大地、导线以及相间影响等因素,计算了复合横担在不同设计方案下的电位、电场分布,研究了中间法兰以及横担端部配置均压环、屏蔽环对复合横担电位分布的影响,对比了750 kV线路直线塔绝缘子串与复合横担的电位分布。复合横担最终选择在最初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取消悬垂串、增加横担长度并配置合理的均压屏蔽装置的方案,其电位分布优于750 kV线路直线塔。经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气试验验证,复合横担电气性能良好,满足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6.
复合横担杆塔的应用对节省输电走廊等资源具有重要意义。500 k V复合横担由2支呈"V"形布置的水平大直径绝缘子和2支斜拉绝缘子构成。为获得500 k V复合横担的污闪特性,在高海拔下,对全尺寸500 k V复合横担大直径水平部分进行了多个污秽度下的人工污秽试验,研究了污闪过程中的局部电弧电流及电弧发展过程,并校核了500 k V复合横担的污秽外绝缘配置裕度。研究结果表明:高海拔下复合横担污闪电压与污秽度呈负幂指数关系;随着污秽度的增加,最大局部电弧电流线性增加;复合横担大直径绝缘子的零星点状放电和局部电弧放电易出现在下部;复合横担双臂污闪电压低于单臂约3%,双臂下电弧发展具有交替形式。所研究500 k V复合横担具有较高的污秽外绝缘配置裕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500 kV双回复合横担杆塔技术方案开展深入研究。对实际尺寸的复合横担绝缘子开展人工污秽工频电压试验,确定复合横担最小结构高度及爬距。根据连续档不平衡张力及断线张力计算结果,确定合适的悬垂金具串长度。结合复合横担的受力特点,确定“拉压双杆”的复合横担结构型式。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各工况下复合材料横担杆件的轴力进行分析,并提出新型节点型式。根据与500 kV常规角钢铁塔的技术经济比较,500 kV双回复合横担杆塔在本体投资与走廊费用上均有经济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复合横担首次应用于国内750 kV线路,由于电压等级高,结构复杂,均压、均场问题突出,需要对其均压特性进行深入研究.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考虑杆塔、大地、导线以及相间影响等因素,计算了复合横担在不同设计方案下的电位、电场分布,研究了中间法兰以及横担端部配置均压环、屏蔽环对复合横担电位分布的影响,对比了750 kV线路直线塔绝缘子串与复合横担的电位分布.复合横担最终选择在最初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取消悬垂串、增加横担长度并配置合理的均压屏蔽装置的方案,其电位分布优于750 kV线路直线塔.经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气试验验证,复合横担电气性能良好,满足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9.
750 kV酒杯型复合横担杆塔的横担部分同时承受电气和机械荷载,其运行电压等级高,绝缘结构复杂,电位、电场分布不均匀,影响线路长期稳定运行。以750 kV酒杯型复合横担杆塔为研究对象,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750 kV酒杯型复合横担杆塔的三维仿真模型,计算了各相复合横担在不同方案下的电位、电场分布,设计了各相复合横担的均压屏蔽装置,优化了均压屏蔽装置的结构参数。电场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均压屏蔽装置能使复合横担各关键位置电场强度满足控制要求,真型塔头电晕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横担绝缘子及金具在1.2倍试验电压下未发现可见电晕放电,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20.
王小丽 《华东电力》2012,(12):2177-2180
复合绝缘横担体积小、质量轻、电气性能优越、机械强度高,介绍了在500 kV练塘变电站220 kV出线工程的双回路钢管杆中成功应用复合绝缘横担的实例,解决了预留走廊宽度小的实际问题,叙述了复合绝缘横担在应用过程中的方案比选、数值模拟计算、加载试验、最终施工实施的全过程,该实例是国内复合绝缘横担首次在220 kV架空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可为今后复合绝缘横担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