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市区北部,是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再生水为主要补充水源的“龙形水系”是其点睛之笔,也是“绿色奥运”的具体体现。即使再生水符合景观利用的水质标准,其氮磷含量仍相对较高,用于景观水系后,由于氮磷物质积累、水体流动性差、光照条件好等原因,仍存在水华爆发的风险。本文就森林公园景观水系水质净化与保持系统及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作了概括介绍。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是一个为游人提供了解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场所,其景观水质净化工艺关键技术由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自主开发。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5,(9)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同时,对精神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森林公园的要求。当前我国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社会民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要对国家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这两个需求的存在增加了森林公园建设的难度。本文对森林公园规划的设计思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可以为设计师更好地设计森林公园建设方案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3.
安徽桐城西山森林公园是一个展示城市新风貌的市级综合性公园,其设计通过对桐城文化、儒家义理及黄梅戏区的传承与再现,在现有绿化状况及设施的基础上,以生态、人文为建设目标,构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生态型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4.
主要通过对上海市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的改造设计(二期),探索城郊型森林公园的新设计观。区别于城市森林公园更注重公园化的设计及风景区的自然山水,介于两者之间的城郊型森林公园如何避免生搬硬套、借助自身的地理及环境优势,打造突出自身特色并能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森林公园新景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高炜华 《园林》2011,(1):28-29
万竹园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在共青森林公园南侧、北邻嫩江路、东濒黄浦江。占地15公顷,原是共青苗圃的一部分。该项目于1994年启动,是当时共青森林公园改造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上海园林界泰斗程绪珂老局长提出公园建设要有特色,主张将其建成以竹类植物文化为特色的专类公园。在周在春、谢家芬二位老师的指导下,笔者主持设计了该公园,于1995年建成。  相似文献   

6.
《园林》2000,(3)
水杉湖位于崇明县东平森林公园北块森林之中,是东平森林公园中一个主要景点。水杉湖是由原林地中的盐碱地挖掘而成,因四周有大量水杉林而得名。将挖掘水杉湖的土方堆筑成起伏的丘陵,打破原林场平坦、单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地坪在国内首次采用大面积透水混凝土地面设计.鉴于透水混凝土强度指标与透水性指标相互制约的特点,如何通过试验方法确立一个平衡点,使两者关系得到统一是本工程的关键点.通过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和现场试验段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对透水混凝土进行初步研究和讨论,顺利完成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透水混凝土地坪工程的施工,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5、6标段植物景观设计在充分分析总体规划方案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植物的栽植类型、空间分布,空间的尺度、形态,以及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植物景观空间与地形、水体、建筑及园路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与比较,形成了植物景观的整体结构,并逐步完成植物景观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从设计到施工,再到植物景观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该景观的形成凝聚了设计团队的智慧,业主方精心的养护等工作也对景观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最终形成了如今植物景观四季斑斓、空气清新健康的森林公园,使其获得了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我国当前森林公园景观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森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以甘肃榆中兴隆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实例项目研究,探寻如何从景观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将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乃至城市设计等各学科融合到森林公园景观具体设计中去,实现更高层次的综合艺术创作和"新"的森林公园景观环境的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深厚而独有的康养思想,由蔚为大观的传统园林一脉承袭而来,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其思想与理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研究价值不言而喻,有待深入阐释与梳理。文章通过挖掘传统康养思想内涵与成因沿革,并以朱雀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从自然康养、植物疗法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深入探析在其思想倡导下,对以公民园居健康生活为基础,以公共卫生应急为最终目标的现代森林公园构建提出几点展望。旨在将传统康养思想纳入森林公园环境营建理论体系,为以“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导向的现代森林公园建设与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PM2.5概念、组成、来源及危害,从太原市的地形、地貌、气象特征对PM2.5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论述,对钢铁企业排放PM2.5的主要工序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太钢当前PM2.5的防控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与注册师制度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专业评估认证已成为教育界和关心教育人士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是中国开展得最早的专业评估认证,有近20年的专业评估认证的经验。文章分析了中国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的基本情况、中国建设行业注册师制度情况、对专业评估认证及注册师制度的思考,以及完善建设行业注册师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特雷克斯是一家经营方式独特的跨国公司,1986年创建于美国特拉华州.凭借其独特的收购兼并经营方式,在工程机械领域迅速扩张,不断将世界各地有名的单一工程机械品种生产商整合在自己的品牌下.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立了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构成的我国法定城乡规划体系,标志着我国城乡规划在法律制度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城乡规划法,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治情况,加强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同时它仅仅只是解决了城市和村镇的统一规划问题,对于存在于乡村地区的大量的自然,历史等资源的规划和保护,利用的问题,并没有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本文通过结合南京浦口的规划实践工作,提出基于城乡一体的规划编制设想,目的旨在探索地方层面的规划编制如何能进一步结合地区管理需要,实现规划与管理的无缝对接,充实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5.
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域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古时候,支撑起一栋楼房的是木材,而木材与木材相连接固定的方法,就是榫卯.古时候的木匠,技艺精湛,手艺超群,在没有任何图纸的情况下,可以把楼房建造起来而不倒塌.一根根木材靠着木匠做出的榫卯搭接在一起,最后形成了亭台楼阁.榫卯作为木材和木材之间的连接点、固定点,不仅扮演着结构的角色,也扮演着美观的角色.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优劣,榫卯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功能不容忽视,它不但能体现建筑的个性和特色,还能增添建筑的美观.文章主要通过研究中国古建筑各个地方的榫卯,结合观察法、现场调研法、文献阅读法、经验总结法,分析探讨榫卯的繁简、大小与构件的承重有何种关系,得出结论并运用于毕业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17.
郑建庭 《山西建筑》2012,38(28):153-155
针对常规的装煤漏斗仓下方架设接触网方法的弊端,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与装煤漏斗仓匹配的柔性移动接触网系统,分别对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安装工艺进行了论述,指出该系统与漏斗仓的良好配合,提高了煤炭装载效率,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瓷砖石材粘结剂和填缝剂泛碱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瓷砖、石材粘结剂和填缝剂等材料在施工后泛碱的产生过程、内在机理、泛碱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材料中存在过量的游离Ca2 、Na 、K 等,材料内部结构中存在毛细孔以及有水存在是材料泛碱的3个条件.只有严格控制材料的性能、正确的施工方法和采用合理的养护措施等消除产生泛碱的条件,才能有效防止泛碱.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及其评价与防治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5  
长期以来,混凝土的收缩性质受人关注,但除了大坝以外,通常只测定混凝土的干缩值,并以其评定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然而,随着对水泥与混凝土工程技术的不断研究发现,温度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引起开裂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加速,弹性模量、徐变松弛等参数随之变化,造成开裂趋势明显加大。因此,更新评价和预测混凝土收缩与开裂的方法,寻求改善现今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方法已经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20.
何峰 《规划师》2009,25(4):92-94
笔者近期拜读了芮沃寿教授(<中国城市的宇宙论>和章生道教授的<城治的形态与结构研究>[1]两篇文章,谈一点个人的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