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研究水浴与铅浴组织性能的差异,采用KSC72A钢丝分别进行水浴及铅浴热处理,进行组织性能测试;经过多道次拉拔后测试各压缩率下钢丝抗拉强度,测试钢丝疲劳性能。研究发现细规格钢丝水浴和铅浴热处理后组织性能相近,水浴处理钢丝拉拔后疲劳性能略低于铅浴处理钢丝。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我厂生产60钢的拉拔脆断现象,采用相同直径和含碳量的钢进行了周期式并式炉再结晶退火和连铸式马弗炉正火工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退火与正火两种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具有不同的组织和性能,且退火较正火钢丝的力学性能波动大,在同样的拉拔条件下,退火较正火钢丝在连铸拉拔过程中断裂倾向大,显然钢丝拉拔前的原始组织状态十分重要。对此确定了适合于我厂60钢的生产路线和连续式马弗炉正火工艺制度,起到了减少拉拔脆断  相似文献   

3.
对较大直径钢丝进行了水浴处理试验。水浴处理的钢丝可以得到与铅浴处理基本相同的显微组织,具有优良的冷拉性能。与铅浴钢丝相比,按同一拉丝工艺拉制的成品钢丝,水浴钢丝强度普遍较低,但靱性较好。强度较低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冷却介质,提高钢丝的含碳量,增加拉拔时的总压缩率得到解决。用水浴代替铅浴进行钢丝热处理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胎圈钢丝拉拔生产过程中的断丝现象,提高加工性能和最终产品质量,研究了加热温度、铅浴温度和淬火速度等工艺参数对胎圈钢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φ3.5 mm钢丝的热处理线速度为18 m/min、钢丝出线温度为940 ℃左右时,可得到均匀一致的奥氏体组织,并能在铅槽处理中进一步分解获得要求的索氏体组织,使中间道次钢丝达到最大抗拉强度,有利于减少后续道次的拉拔断丝现象。此工艺下的钢丝在拉拔后,在完成奥氏体均匀化后晶粒没有继续长大,既保证了钢丝组织的均匀,也防止了钢丝抗拉强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切割钢丝对盘条深加工性能的高要求,研究了大拉拔塑性变形条件下盘条显微组织中渗碳体片层间距对成品钢丝性能的影响,发现显微组织的渗碳体片层间距80 nm时会降低钢丝的拉拔加工硬化率,同时也会降低拉拔后钢丝的扭转性能。在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盘条显微组织控制在索氏体和珠光体范围内,比将显微组织控制在索氏体和屈氏体范围内更适合大压缩率的拉拔,即不能盲目追求高索氏体化率。盘条的屈强比参数可作为盘条显微组织索氏体化率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经过感应加热后,对高速钢丝和弹簧钢丝进行了温拔,为了分析钢丝的温拔工艺过程,测定了拉拔温度和拉拔力,拉拔速度恒定不张,研制了一种新型润滑剂,它允许有更大的减面率,得到较好的表面质量,测定了加热后拉拔钢丝的机械性能,应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估算拉丝模型角度,道次减面率和拉拔温度对钢丝机械性能以及整个拉拔工艺过程的影响。由于温拔增加了道次减面率和总减面率,使高速钢丝的拉拔工艺得到了很大改进,也减少了中间热  相似文献   

7.
利用JMatPro软件、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超高强帘线钢中Cr元素对LX82A盘条及拉拔钢丝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82级帘线钢通过降低Mn含量至0.18%,提高Cr含量至0.35%,钢的C曲线往右下移动,LX82A盘条强度从1 150 MPa提高至1 175 MPa,帘线镀铜钢丝强度从1 235 MPa提高至1 290 MPa,成品钢丝强度提高40 MPa,成品钢丝强度超过3 650 MPa。由于Cr的添加降低索氏体相变温度,同时细化片层间距,提高钢丝拉拔加工硬化能力,通过Cr元素的设计应用,提高钢丝拉拔硬化能力,提高了超高强帘线钢的强度,实现拉拔钢丝高强韧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碳钢线材的拉拔性能及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碳钢丝具有强度高、塑性好的综合性能,广泛用于汽车、工程结构、机械制造及需要高强材料的许多领域。本文研究了能够获得高强钢丝的显微组织和热处理工艺,及具有高加工硬化率的拉拔工艺。文章进而回顾呼探讨了热轧高硕钢盘条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9.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拉伸试验机、硬度计对比研究了渗碳体分别为层片状与球状时对珠光体钢丝拉拔形变过程和性能的影响。层片状渗碳体在拉拔形变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变形能力,随应变量的增加,层片状珠光体逐渐演变为纤维状,且组织中未发现明显缺陷。球状渗碳体在形变过程中自身并不发生变形,但会向拉拔方向转动,并在渗碳体/铁素体的两相界面处出现微观缺陷,而这与球状渗碳体钉扎位错引起的应力集中有关。2种珠光体钢丝的强度和硬度均随着拉拔应变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层片状珠光体的拉拔硬化率更高。随着拉拔的进行,钢中开始形成110织构。与球状珠光体相比,层片状珠光体组织的110织构强度更强,且随着应变量的增大,二者织构强度差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我厂目前采用的钢丝拉拔润滑剂是肥皂料和石墨粉的混合物,这种润滑剂在较高的拉拔线速度(200米/分)下连续拉拔不能满足要求。这时皂粉炭化结块的现象十分严重,堵塞模孔进口,致使滑滑剂不能进入模孔,钢丝与模孔摩擦阻力增大,温度升高,从而影响钢丝成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扭转韧性。随着连续拉拔的发展和拉拔线速度的提高,使润滑剂在钢丝生产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本试验对六种不同配比的拉拔润滑剂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拉拔工艺(减面率/%:工艺一:34.45,31.67,19.00,20.08;工艺二:20.10,19.28,34.64,31.41),研究了道次减面率配置对304H不锈钢丝拉拔过程中马氏体相变、磁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钢丝总应变量相同时,大减面率配置在前更有利于马氏体转变,其饱和磁化强度更大,反之则马氏体转变量较少,饱和磁化强度较小。钢丝的强度与拉拔真应变呈线性相关,其大小只与拉拔总应变量相关。本试验中,前两个道次减面率为20.10%和19.28%,后两个道次减面率为34.64%和31.41%时,马氏体转变量较少,钢丝的饱和磁化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对国产和进口的中碳钢丝试样分别进行了组织分析和性能对比,并讨论了有利于拉拔的中碳钢丝组织模型。  相似文献   

13.
张桂莲  赵平 《工业炉》1994,16(1):3-5
钢丝拉拔之前需对盘条进行加热处理,其目的在于消除内应力以便于拉拔,并且达到合乎工艺要求的金相组织.目前我国线材行业广为使用的加热炉是马弗炉,少数厂家使用明火加热炉.就两种炉型而言,可作以下比较.马弗炉基本结构是炉内砌有相互连接的马弗砖,使马弗孔从炉头亘通炉尾,钢丝从卸件架上卸开后,呈展开状态在马弗孔内行走与火焰隔绝而被间接加热.炉内要求加热均匀,温度波动和炉宽方向的温差都会影响钢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钢丝拉拔过程中发热机理和冷却条件对钢丝性能的影响。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冷却条件下高碳钢丝拉拔后性能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较为有效的冷却控制方式。同时对拉拔模具的结构形式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钢丝在拉拔时,拉丝模工作锥角度增大,会增大钢丝的过量变形,同时也增大了拉拔力,导致钢丝温度升高;拉丝模工作锥角度减小,虽减少了钢丝的过量变形,但增大了钢丝与模子的接触面积,使摩擦力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同样导致钢丝温度升高。试验表明:拉拔时钢丝温度升高与钢丝的过量变形和摩擦力都有关。小角度工作锥拉丝模拉拔出来的钢丝性能比大角度工作锥拉丝模拉拔出来的钢丝性能要好,拉丝模寿命也较长。  相似文献   

16.
辊模拉拔与固定模拉拔钢丝的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从微观组织上探讨了两种生产方式下钢丝性能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碳钢丝和低碳丝经过辊模拉拔能获得更强烈的(110)丝织构,变形均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静态拉伸、扭转试验来研究钢丝经过正向拉拔与各道次依次反向拉拔后的力学性能,并借助电阻率测试钢丝内部组织的变化。研究表明:绝大部分情况下,随着压缩率的上升,电阻率增加,并且正向拉拔的电阻率大于反向拉拔,说明反向拉拔可影响材料内部缺陷,与正向拉拔相比缺陷减少;反向拉拔的抗扭强度、强塑积高于正向拉拔,说明反向拉拔后钢丝的综合力学性能得以提高;且通过各性能指标的对比得出最佳换向压缩率,进行数据拟合得出了最佳换向压缩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超高强度钢丝拉拔过程中的硬化行为,采用日本KSC72原料以及"多道次、小压缩率"的方法将钢丝拉拔至不同直径,利用静态拉伸测试钢丝的抗拉强度,并通过数值拟合研究抗拉强度与真应变的关系,采用SEM对钢丝横截面组织进行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9.
Ti-6-22-22S合金步进轧制工艺加工棒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步进轧制工艺制备了Ti-6-22-22S合金Ф50mm棒材,对加工、热处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相区上部温度960℃轧制获得细网篮组织,棒材性能较好且数据均匀;热处理后,得到双态组织,强度.塑性达到优良组合,而片层状组织强度较高,但塑性稍低。  相似文献   

20.
72A硬线钢拉拔横向断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分别观察和测量了拉拔过程中发生横向断裂的72A硬线钢组织与硬度。在钢丝断口处存在尺寸较大的卷渣缺陷;钢丝表层存在硬度高于正常索氏体组织的非索氏体组织;并在钢丝中观察到沿索氏体分布的魏氏铁素体组织。这些组织和缺陷引起应力集中、并使钢丝表层与心部的拉拔变形严重不一致而导致钢丝发生横向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