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精神及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中国营造学社反思传统与回应西学所构成的继承与革新、兼收并取。科学与人文、爱国主义等学术精神的凸现是构建中国现代建筑史学的内核,同时也是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由中国建筑研究拓展到东方建筑研究的历史起点与逻辑基础,从而在中、西建筑研究的历程上奠定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认为建筑历史分为建筑历史现象、建筑史学以及建筑史学基础理论3个层面,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任务直接针对中国建筑史学一般研究活动的性质及其方法论,并展开深入的学术反思,形成自身的问题逻辑和研究路径。这样的研究任务和研究趋向,不仅有利于沟通整合中国建筑史学传统,也有利于建筑历史研究与建筑创作之间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现代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任务是反思建筑史学研究活动的性质及其方法论,在深层次上梳理建筑史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通过对中国建筑史学的学术史回顾总结,归纳提炼其中有关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各类特征,并探寻各种基础理论问题出现的根源,这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建筑史学的学科自明性及其应有的基础知识价值和建筑文化批判功能,这也为构建中国建筑理论所需的建筑史学基础理论,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建筑史学研究历时七十年 ,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一直处于分散状态 ,缺乏统一规划 ,这对研究工作十分不利。在目前情况下 ,亟需编制一个“建筑史学研究大纲” ,用以指导和规划我国的建筑史学研究 ,从而促进我国民族建筑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1940-1970年代,中国第二代建筑师黄宝瑜师从刘敦桢,以复兴中国建筑为目标,基于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思想,融合中西,在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思潮及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影响下,于台湾地区首开中国建筑史学教育,进行了《中国建筑史》等史学书写及系列理论、实践探索,继承、创新发展了中国营造学社思想,呈现了1950-1970年代中国建筑史学家对复兴中国建筑路径的深度思考.本文基于民国以来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和建筑史学发展历史脉络,对黄宝瑜及其中国建筑史学书写和理论探索的相关历史进行深入剖析,将有助于完善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思想后续传播与发展的研究,探索1950-1970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理论发展的多元图景,补充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史学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6.
梳理自营造学社初创至抗战结束期间中国营造学社成员,特别是梁思成等所发表论文及专著中体现的主要学术方向,探究其在中国古代建筑史史学建构及唐宋(辽金)与明清两个古代营造体系之建筑、结构与装饰等方面的体系研究与术语阐释所做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对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史史学建构与中国古代建筑体系诠释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重要学术贡献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7.
王贵祥 《建筑师》2009,(1):15-21
本文从欧美大学教育与研究中的艺术史学出发,对中国大学教育与研究中的建筑史学,中国建筑史研究,艺术史与建筑史的发展历史,建筑史学科及其与之相邻的美术史、历史建筑保护等的学科历史,现状,及各自所处的尴尬的境地,对中国建筑史学既有的成就与学科发展中的困境与误区,及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崔勇 《华中建筑》2003,21(1):96-99
迄今为止,国内建筑史学界对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尚停留在历史回忆和感性叙述的阶段。历史叙述与对历史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研究是对同一个研究对象不同层面的认识与把握,前者是表象的描述,后者是深层的析理。试图在掌握较翔实的文字历史资料和实物资料以及人物口述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从学术思想流变的角度,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以及口述史研究的方法,力求做到文献、实证、口述互证互补,相得益彰,对中国营造学社予以全面系统的专门研究,充分肯定中国营造学社及其同仁们在推进中国建筑史学发展的历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指出其在学术思想研究与辩理考证中的得失,还历史现象以本来的面目,给予中国营造学社以应有的历史定位和历史评价,从而为今后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历史参照。本项研究系国内第一篇系统研究中国营造学社及其同仁们学术思想的博士论文,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从学术思想的高度反思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自身,努力寻找出作为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历史延伸的20世纪东方建筑研究的逻辑起点;②在研究方法上,既充分运用常规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研究方法,又辅之以口述史研究的新方法,以期丰富中国近代建筑史学研究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建筑与文化》2011,(9):8-9
中国史前"甲骨文字建筑之树"吴天WuTian箸《中国史前建筑架构原本考》前言《中国史前建筑架构原本考——来自中国甲骨文的佐证》一书,是笔者数年来研究中国史前建筑文化的学术专箸。何为中国建筑文化?笔者为了追溯中国建筑的源头乃至人类建筑的源头,站在中国建筑文化的高度;站在人类建筑史学之上及中国建筑史学、建筑考古学、建筑结构学  相似文献   

10.
国外建筑史学基础理论大致有三条研究路径。一是艺术史的路径,英国D·Watkin的The Rise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1980年)[1]一书阐述了西方建筑史学研究兴起之时,其基础理论前提来自于艺术理论,其研究方法与艺术风格史方法基本相同。由于艺术史学的发展与美学同步,因而西方建筑史学研究很早受到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思维的深刻影响,建筑史的艺术、哲学研究向度成为西方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从历史哲学、科学哲学的话语中提出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问题逻辑,英国Dana Arnold的Reading Architectural History[2](2002年)一书选辑历史哲学、科学哲学相关专题论文,藉此系统论述了建筑史学基础理论问题,包括史学性质、建筑性质、建筑史性质以及建筑史编史理论、建筑史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建筑史研究方法等等。在这方面,希腊建筑理论学者帕纳约蒂斯·图尼基沃蒂斯的《现代建筑的历史编纂》[3]表现得尤为明显。三是在建筑理论层面确立建筑观与历史观的关系,从而形成建筑史学基础理论,如英国Hazel Conway 与Rowan Roenisch合著的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An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4](2005年)系统思考了建筑理论与建筑史学基础理论诸多相互关联的问题。现代建筑史学家大多从建筑理论层面构建了建筑史学的基础理论,诸如布鲁诺·赛维的《建筑空间论》、吉迪恩的《空间·时间·建筑》等。在这方面,尤以舒尔茨的系列研究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1.
丁垚  刘东洋 《建筑师》2014,(6):73-83
2013年5期的《建筑学报》发表了天津大学建筑史研究者丁垚老师的"发现独乐寺"一文。该文围绕着关野贞与梁思成等人"发现"独乐寺这个辽代建筑的过程,编织起一段颇具场景感的中建研究史来。文本以对谈的方式。再度回放了一次该文的思考、积累、打磨和写作的过程,并针对建筑史的意义以及书写命题。给出了作者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玄峰  蔡军 《华中建筑》2009,27(11):166-167
该文根据"中国建筑史"的学科内容及其特点结合教育实践,从教育形式的角度对中国建筑史教育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玄峰  蔡军 《华中建筑》2007,25(2):188-190
根据"中国建筑史"的学科特点结合教育实践,从教育内容的角度对中国建筑史教育进行了初浅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玄峰  蔡军 《华中建筑》2007,25(8):227-228
文章根据"中国建筑史"的学科特点,结合教育实践,从教育内容的角度对中国建筑史教育进行了初浅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见证了改造中国城市的重要努力,改革主义者们努力重塑城市的空间体制(建筑与城市规划),并装扮城市及其市民(公共卫生及保健)。该领域已成为中国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中国近代城市史的英文研究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文献阅览回顾其在过去30余年中的发展历程,辨析其研究对象、视角、范式、方法等的系列转变。  相似文献   

16.
玄峰  蔡军 《华中建筑》2009,27(9):190-191
该文根据“中国建筑史”的学科内容及其特点结合教育实践,从教育形式的角度对中国建筑史教育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诸葛净 《时代建筑》2014,(1):166-169
文章通过对1953—2003年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与写作中对象、问题、方法、观念的梳理,审视建筑历史写作在"中国建筑"慨念的建立与转变中的作用,以及建筑观念变迁对历史写作的影响。文章指出,对于中国建筑定义的寻求构成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与写作的首要问题;而建筑学观念的改变决定了历史学家建构"中国一建筑一传统"的问题与话语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8.
魏筱丽 《建筑师》2018,(2):108-112
风格作为西方美术史中的关键概念,近代时期,它承载着美术史学方法引进中国。为探索书写建筑史的角度,本文采用风格作为西学引进中国的典型,去追寻它的历史渊源和引进到中国的轨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引进的西方建筑概念会结合其他引进的新概念(例如风格结合后现代主义),为建筑知识的更新提供可能。西方建筑学思想的引进是一个西方话语秩序接受调整的过程,它被作为参照去解释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