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控制注水开发油藏采收率有两个因素:波及体积和洗油效率;盘古梁长6油藏为注水开发,洗油效率提升的空间小;为提高采收率,只有最大限度提高水驱波及系数。本文就从影响水驱波及系数的因素出发,认为影响盘古梁长6油藏采收率的因素有井网类型及注水方式、裂逢及其方向、平面非均质性及层内、层间非均质性,针对影响采收率的因素提出提高盘古梁长6油藏采收率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
三叠系油藏开发主要以注水开发。良好的水驱状况,是油藏高产稳产的前提和基础,油藏水驱的动用程度直接影响油田的稳产。本文针对目前盘古梁长6油藏吸水剖面存在问题,通过分层注水、化学堵水调剖、酸化调剖等有效措施,有效的提高油藏水驱动用程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封堵裂缝及高渗孔道,提高水驱波及系数,从而提高最终采收率,盘古粱油田引入深部化学调驱技术,通过长达8年的广泛应用,成功抑制含水上升速度。本文从盘古梁长6油藏引入深部调驱的必要性、应用技术思路及综合效果三个方面对该项工艺技术作简要分析、经验总结,为下一步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姬塬油田吴仓堡区长6油藏为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油藏。开发初期为实现和确保该油藏的持续稳产和高效开发,在精细刻画储层微相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该区储层特征的高效开发模式及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政策。本文主要从注水开发技术政策实施以来油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分区域评价注水开发实施效果,提出了下步注采调整建议,并针对目前困扰和影响该油田高效开发和持续稳产的因素提出了下步的稳产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14井区延9油藏的开发,部分采油井逐渐出现了含水上升的问题,为控制含水上升起势,通过对开发技术政策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油藏合理的注采比、采液强度以及生产压差等,并根据制订的开发技术政策对油藏进行了调整,控制住了油井含水上升的势头,为油藏长期稳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尽管小而分散的侏罗系油藏具有建产效益高、初期产量高天然能量充足等特点,但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因采液强度过大导致底水快速锥进,形成地层的水淹,从而影响油藏的最终采收率。针对此问题开展了Y47延10油藏高效开发技术对策的研究。通过对开发矛盾、储层初期改造方式、开发技术政策调整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找出了Y47延10油藏高效开发技术对策。矿场实践表明:2019年油田各主要指标有所好转,自然递减率降至9.5%,含水上升率降至0.9%,预测油藏最终采出程度将超过40%,为同类油藏开发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14延9油藏出现的采油井含水上升、油藏挖潜稳产以及地层压力下降等问题,我厂在新14延9油藏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通过与油藏开发动态相结合,开展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在确定开发技术政策、注采调整、剩余油研究、油藏稳产以及完善井网等实际应用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油藏长期稳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姬塬油田吴仓堡区长6油藏为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油藏,沉积相类型为湖盆三角洲沉积体系,在构造上处于陕北斜坡中西部,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开发初期为实现和确保该油藏的持续稳产和高效开发,在精细刻画储层微相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该区储层特征的高效开发模式及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政策。吴仓堡区实施目标差异化管理:分油藏、分开发阶段、分区域进行动态分析,实施以来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主要从注水开发技术政策实施以来油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分区域评价注水开发实施效果,最终得出目前适应吴仓堡区不同区域合理的注采方式,并对目前困扰和影响该油田高效开发和持续稳产的因素,提出了下步的稳产思路和注采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尖山长7油藏平均孔隙度仅8.9%,渗透率为0.17mD,属典型的致密油藏,并且天然裂缝较发育,油藏动用难度大,单井产能低,注水不见效。为探索致密油藏有效开发思路,实现长7油藏合理有效开发,该区开展了多项针对性试验,本文主要通过总结开发试验所取得的对油藏认识和开发经验,对油田开发部署调整以及开发政策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致密油藏的开发成为当前的热点,开发技术手段也不断发展。本文主要是从致密油藏的特征与孔隙结构出发,提出其与常规油藏之间的区别,分析开发机理,探讨相关开发方式,总结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国内致密油田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大、开发效果较差,需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注水调整方案。子长油田新寨河区块长2油藏通过开展地质再认识、完善注采井网,针对开发矛盾,采取“推、拉、压、引、调”五种流线优化治理思路,从而改善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形成了一套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技术,同时对低渗透油藏的注水高效开发提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开发致密油藏的技术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对比国外开发致密油藏的典型实例,探究我国现阶段致密油藏开发碰到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得出要想提高我国开发致密油藏的经济效益,不仅需要提高致密油藏开发技术水平,还需要政府提供相应政策的扶持。中国在致密油藏开发技术上近年来已具有一定的应用规模和应用水平,但是整体仍与国外相差较远。通过总结现状、提升认识,对我国致密油藏的开采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B16油藏于1989年3月投产,1990年4月开始注水开发,截止2008年6月累积产油206.4674×104t,累计产气2.9871×108m3,原油采出程度和溶解气采出程度分别为23.12%和44.14%。为了高效开发该气藏,以获取较高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对该油藏进行了开发数值模拟研究。利用地质研究成果对B16油藏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储量拟合。对该油藏的生产历史数据进行历史拟合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拟合效果。对油藏"保持现有井网"继续开发20年,模拟预测相关的开发指标,总结剩余油的分布状况。从注采井网完善、地层压力保持程度、初期注采比等几个方面对该油藏的开发技术政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所得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指导该油藏实际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芦草沟组致密油,是新疆的主要油田分布区。由于受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其油藏的分布储层和构造不尽相同。对于开采技术而言,相应的也就迎合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致密油藏分布。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上升,有效地拓展石油资源空间,提高油井开发质量,提高作业效率,降低钻井和储层改造时间和费用,减少新疆地区不同地质条件下致密油藏的开发技术成本,是现代石油开采工业努力的方向。论文通过对新疆地区地质条件分析,论述新疆地区致密油藏分布特点,进而时不同地质条件下致密油藏开发技术和开采难度进行评述,以解决致密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致密油藏开发已成为全球非常规石油勘探开发的热点,我国致密油藏资源丰富,在松辽、鄂尔多斯、四川盆地等广泛分布,与传统石油能源相比,其开采难度大,成本高。随着油田勘探程度加深,其储量动用成都越来越高,开发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国内现状和美欧的技术发展趋势,加强对致密油藏岩石物理学基础研究,完善开发配套技术,促进非常规油藏最大限度地开发。  相似文献   

16.
长6油藏开发一定时期后,对开发的效果研究和评价,有利于后续的持续开发生产。以提高油藏的产能为出发点,完善油藏的开发效果评价体制,分析长6油藏开发的效果,制定继续开发的工艺技术措施,使油藏得到稳定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辽河油区水驱老油田包括中高渗油藏、低渗油藏、复杂断块油藏、特殊岩性油藏等多种油藏类型。经过40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不同类型油藏,不同开发技术的不适应性逐渐凸显,亟需开展分层开发,确保水驱老油田上产稳产。本文以辽河油田J99块为例,在单砂体精细刻画的基础上,采用直井+水平井综合运用技术,预计可以提高采收率3%左右。  相似文献   

18.
长6油藏开发过程中,产能不断降低,必须采取必要的增产技术措施。经过现场的实践检验,实施压裂、酸化增产技术措施效果明显,极大地提高了油藏的生产能力,提高了油藏的产量,为长6油藏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靖安油田五里湾长6油藏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整装油藏,于1996年采用反九点面积注水井网大规模开发,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以"先建立有效的驱替系统、再保持温和的注水格局"为核心的注水开发技术体系,实现了连续十一年的低含水开发,2007年油藏进入中含水开发阶段,开发矛盾加剧。因此,油田开发迫切需要不断完善成熟技术、攻关瓶颈技术、研究前瞻技术,逐步完善适合不同开发阶段的配套稳产技术体系,实现油藏的持续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20.
油房庄油田T9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油井含水上升,油藏水驱不均,平面、剖面矛盾突出。本文主要从储层非均质性入手,结合动静态资料,分析其注水见效情况及水驱规律,研究认为T9油藏非均质性较强,水驱受效明显;油井见水主要受边水侵入、注入水突进、底水锥进等因素的影响;注入水沿高渗条带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导致局部水驱不均;为封堵高渗层段、均衡油藏水驱实行堵水调剖、优化注水等开发技术政策,指导油田高效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