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热平衡角度对φ(SO2)为4.5%的金精矿酸化焙烧烟气采用二转二吸工艺制酸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确认系统有可能实现自热平衡。由于供矿的原因,该金精矿酸化焙烧制酸装置需要在烟气φ(SO2)4.5%与8%之间切换运行,切换周期为10天以上。设计采用了“3+2”ⅢⅠ—ⅤⅣⅡ流程,并设置了适当的副线,以便于调节各段进口温度。装置投运后转化系统实现了自热平衡,总转化率达99.8%。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云南某含金硫精矿的组成及性质,以该硫精矿为原料采用“3+2”二转二吸工艺,“ⅢⅠ-ⅤⅣⅡ”换热流程生产硫酸,通过氧化焙烧使含金硫精矿伴生的有色金属富集,焙砂通过水洗氰化工艺回收金、银后,氰化尾渣再用于钢铁生产。氧化焙烧-氰化浸金工艺金、银、铁、硫的回收率分别可达80%,50%,95%,99%,实现了含金硫铁矿的资源化、综合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建立采用灰吹火试金重量法测定银矿中金量和银量的测定方法,经过优化试验条件,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色光谱法扣除杂质对银的影响以及纯金和纯银补正,该方法金的回收率在98.90%-99.84%,银的回收率在98.28%-99.65%,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银精矿中金和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新疆某矿石中的金矿物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物平均粒径为9.81μm,在磨矿细度0.075 mm含量75%条件下金的解离特征为连生金含量为52.25%,单体金含量为11.25%,包裹金含量为36.50%。本试验主要探索通过浮选方法回收矿石中金的可行性。通过试验,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含量75%、浮选浓度30%、捕收剂DT-2用量105 g/t、浮选时间12 min、粗选pH值8.5条件下,采用一粗二精二扫工艺可获得品位为9.48 g/t的浮选金精矿,回收率为59.23%。  相似文献   

5.
姜军 《硫酸工业》1993,(3):48-53
介绍了250t/d的金精矿制硫酸装置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技术经济指标。该装置采用含水30%~35%的金精矿浆在沸腾炉内进行酸化焙烧,烧渣送去湿法提炼Au、Ag、Cu等贵金属,含SO_2≥10%的烟气以湿法净化、两转两吸工艺制酸。由于采取浆式进料,省去了金精矿的干燥,减少了有价金属损失,避免了环境污染。装置投运后,转化率≥99.5%,总吸收率≥99.95%,尾气SO_2排放浓度<500ppm。  相似文献   

6.
针对四川某难浸金精矿进行了固化焙烧-硫氰酸铵浸出的试验研究,并且利用了金精矿焙砂中的Fe2O3经酸分解后而产生的Fe3+作氧化剂,极大地减少了MnO2的用量。实验结果表明固硫率可达到92.0%,固砷率可达到93.8%,金浸出率为94%。本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毒性小、环保、周期短、综合利用程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某金精矿中金嵌布粒度细且大部分被黄铁矿、毒砂包裹,难以浸出的现状,采用HCl?H2O2体系对其进行酸性氧化预处理,分析了氧化预处理的机理和动力学. 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0.7 mol/L、矿浆浓度40 g/L、金精矿粒度小于48 μm占90%以上、搅拌速度400 r/min、温度60℃和H2O2浓度0.5 mol/L的条件下,金精矿中Fe和As的溶解率分别达45.9%和99.6%,利于包裹金释放和浸出. 酸性条件下,金精矿中的黄铁矿和毒砂可被H2O2氧化分解,符合产物层扩散为速率控制的固相反应收缩核模型.  相似文献   

8.
两段焙烧技术处理高砷硫金精矿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陵某公司采选冶炼加工的金精矿属高砷硫金精矿,其组分为w(Au)25~40g/t、w(Ag)100~120g/t、w(S)约30%、w(Fe)35%~38%、w(SiO2)约25.9%、w(As)3%~5%、w(Pb)1.7%-2.0%、w(Cu)0.6%~0.9%、w(H2O)约8%。为了实现金、砷、硫资源的综合利用,该公司准备采用奥图泰两段焙烧技术处理该高砷硫金精矿,焙烧脱砷产生的三氧化二砷作为白砷产品,焙烧脱硫产生的SO2烟气制硫酸,烧渣用于氰化法提金。  相似文献   

9.
某地难浸含砷炭金精矿采用预先酸浸,然后进行焙烧,氰化浸出,研究了酸浸条件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酸浸条件为硫酸浓度100 g/L,添加氯酸钠活化剂5 g/kg,酸浸温度50℃,酸浸时间6 h;630℃焙烧2 h;氰化浸出采用二浸二洗流程,氰化钠浓度控制在0.15%~0.20%,氰化浸出时间为(24+12)h。在此条件下,金的浸出率可高达93%。  相似文献   

10.
含砷硫化矿物是重要的载金矿物,常存在于浮选金精矿中,对后续浸金过程不利,会降低金的浸出率.常见的含砷硫化矿物主要有砷黄铁矿、雄黄和雌黄,这3种矿物都会在浸金过程中消耗氧化剂和浸出剂,其反应后的产物会覆盖在金表面而致其钝化,阻碍了金的进一步溶解.金还常以显微、次显微和晶格金的形式嵌布于砷黄铁矿中,采用常规的磨矿技术难以使...  相似文献   

11.
对金精矿固砷固硫焙烧烟气处理的设计及试运行情况进行介绍和总结,对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将锌精矿氧化焙烧产生的沸尘(锅炉尘和旋风分离器尘)掺入酸化焙烧锌精矿中,在酸化焙烧炉中再次焙烧,以取消沸尘的二次焙烧,降低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通过理论计算和在生产过程中的摸索,选择15%~20%的配入比例和适当的操作条件,确保了酸化焙烧的正常进行和所产酸化焙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含砷难处理金精矿两段焙烧处理的发展背景、现状以及工艺原理。并且通过对两段焙烧系统的应用实践和研究成果,提出了提高金回收率及解决含砷水处理的一些技术突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金精矿和氰渣中金含量的测定方法——封闭溶样活性炭吸附碘量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样品溶解不彻底,分析结果偏低等问题,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验提出改进方案,即试样经硝酸脱硫,采用NH4HF2-HCl-KM-nO4溶解体系溶解样品中的金,使试样中的金完全被溶解,所得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该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物质吻合,其精密度(RSD,n=5)小于0.5%。该方法又与火法试金、其他实验室以及生产样品测试数据对比等,均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5.
姜涛  殷璐  朱蕾  薛向欣 《化工学报》2014,65(2):737-743
以硼精矿为原料、Na2CO3为钠化剂,在TG-DTA热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硼精矿钠化焙烧-水浸制取硼砂过程中Na2CO3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成型压力对B2O3浸出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硼精矿钠化焙烧产物和硼砂制品的相组成和显微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5倍Na2CO3理论用量、样品成型压力5 MPa、温度850℃、保温3 h最优条件下,硼精矿中主要含硼矿物硼镁石[MgBO2(OH)]转变为可溶性硼酸钠盐Na3BO3和Na2B4O7,实现了硼矿物活化和碱解过程同步完成。焙烧产物经常压水浸,B2O3浸出率达91.05%。水浸滤液经除杂、蒸发、浓缩后获得了结晶良好的硼砂制品。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金精矿和氰渣中金含量的测定方法——封闭溶样活性炭吸附碘量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样品溶解不彻底,分析结果偏低等问题,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验提出改进方案,即试样经硝酸脱硫,采用NH4HF2-HCI-KM-nO4溶解体系溶解样品中的金,使试样中的金完全被溶解,所得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该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物质吻合,其精密度(RSD,n=5)小于0.5%。该方法又与火法试金、其他实验室以及生产样品测试数据对比等,均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金的物相分析—混汞浸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法称取两份样品。第一份样品用混汞法分离游离自然金,然后用碘-碘化钾溶液浸取连生体金。第二份样品经灼烧后,用碘-碘化钾溶液浸取游离自然金、连生体金、硫化物中金,减去第一份样品中浸取出的游离自然金、连生体金为硫化物中金。残渣用氢氟酸-王水分解,为其他矿物金。  相似文献   

18.
样品中金含量的测定是寻找和勘察金矿床以及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基础。本文主要报导样品中金的泡沫塑料分离、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为准确分析样品中金的含量提供可靠的分析方法。主要的分析流程为,样品经王水分解之后,在王水溶液的体积分数φ(王水)水为15%的介质中,用聚氨脂泡沫塑料吸附,用硫脲-盐酸溶液解脱。以金空心阴极灯为光源,辐射出金元素的特征光波,通过石墨炉中试料蒸汽时,被蒸汽中金的基态原子吸收,由辐射光强度减弱的程度,可以测得样品中金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二氧化锆负载金-钯双金属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金、钯成功负载于二氧化锆上,且金、钯以球形颗粒均匀分散,粒径为4~7 nm,形成了双金属纳米催化剂。金-钯双金属纳米催化剂具有强吸收光能力,在35℃±3℃、可见光照射条件下用于催化Ullmann偶联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剂中金、钯比例影响催化活性,金与钯的质量比为2∶1时催化剂对Ullmann偶联反应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20.
路润芳 《化学与粘合》2020,42(2):148-149,152
建立了采用HCl-HNO3体系消解试样,聚氨酯泡塑分离富集,硫脲解脱,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矿石中金含量的方法。实验对矿石中金的吸附方式进行了优化,利用聚氨酯泡塑分离富集矿石中的金,并对富集了金的聚氨酯泡塑进行不同浓度硫脲解脱液试验,得到了矿石金在实验过程中的最佳硫脲解脱液浓度,通过对该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进行试验,所得到的测试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污染小、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地球化学样品中金的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