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生态文明引领海南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新的内涵。《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从省域视角,对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新农村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优化生态环境、构筑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就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还应体现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统筹建设与协调发展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新郊区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相似文献   

3.
欧盟十国乡村社区建设见闻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吹响时,我们的城市规划师责无旁贷地站到了这场战斗的最前列。因为.在当前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需要规划先行.需要深入研究城市和乡村建设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上也是在建设21世纪的城市。事实上.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师已经随着城镇的扩张.有意无意地介入了农村地区的规划,特别是城市郊区的规划。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去引导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应该采取怎样的规划模式把我们的乡村和城市一起建设成为一个健康、和谐、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城市?应该采取怎样的规划政策循序渐进地建设起一个生态文明的乡村社区?  相似文献   

4.
《江苏建材》2013,(6):65-6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脆弱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部门实现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建材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决定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在全党全国人民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时候.建材行业更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要采取更加主动与自觉的姿态.举全行业之力加速推进节能减排。实现清洁生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1)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密切相关。目前,绿色作为新发展理念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近年来,东北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与其他发达城市或地区相比仍有差距。法律保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必不可少。本文将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分析东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的困境,并提出推动东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在传统村落保护中遇到的问题,以邯郸市传统村落金村为例,提出传统文化中四个维度的保护策略,达到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保护协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演丰农家乐产生的背景(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催生农家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修道路、建新村,而是要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历来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民风淳朴,东寨港位于其辖区,是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和发展的主要腹地,只有经济良性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才能为保护和发展红树林提供保证。美兰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将该地区作为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域,并提…  相似文献   

8.
许洁  秦海田 《重庆建筑》2010,9(10):10-13
本文运用"协调发展"与"良性循环"核心思想,在建构城乡空间系统,探寻城乡空间协同发展规则的基础上,提出将生态产业作为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产业基础,相应建立"城市村庄"这一新型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并在成都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实践中加以验证,对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建设》2009,(7):8-17
搞好村镇规划与建设,要理性地剖析当前村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村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确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村镇规划建设原则。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三先行”、“四底线”、”五重点”和“六机制”.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应警惕地域文化的消失,使地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中得到传承,这是每一个工作者的责任。文明生态村要从有机更新、景观生态、生态节能中体现、延续、发展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中央第一次比较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命题.全面描绘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也为今后做好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房山区自2005年开始,在北京市率先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年来,房山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的要求,以建设富裕、靓丽.文明、和谐新农村为目标,全区共抓了187个市、区级重点村(市级46个),49开放式乡镇(涉及48个村),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8.33亿元。通过建设农村正发生着由量到质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了理性推进期。  相似文献   

13.
丹麦生态城镇建设概况与借鉴——以浙江省绍兴城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丹麦的生态城镇建设概况及借鉴 丹麦位于北欧,是典型的资源匮乏型国家。但丹麦的生态城镇建设已超越了传统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层次,溶入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自然等因素。已经逐步形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协同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和永续发展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复合系统。丹麦的城镇生态化发展已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 丹麦的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  相似文献   

14.
在生态文明时代,城市的发展应该摆脱工业文明时代的负面影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顺应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应当积极将文明生态城市的理念引入到城市建设中来。文明生态城市理论能够为人们找寻城市问题症结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并提供系统的解决城市复杂问题的有效对策。文明生态城市必将成为21世纪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追求的目标。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文明生态城市的概念,内涵及特点,并以南京为例,提出了其具体的建设文明生态城市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如何将乡村旅游与村庄环境整治和保护高度统一起来.不仅关系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更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繁荣前景。本文通过对武汉市黄陂区长岭岗村庄规划实践的总结.探求发展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更好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再次升级生态文明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与传统工业文明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不同,生态文明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为此,十八大报告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等概念纳入“生态文明”,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而这些也正是墙体材料革新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日前.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真总结生态省建设经验,研究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加快新型墙材推广应用被列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型生态农村,对国家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沙河市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调查研究,挖掘其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为下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24)
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所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更要自觉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加快转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步伐,优化校园和社会的生态文明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梁晨  曾坚  丁锶湲 《室内设计》2022,(3):112-118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耦合协调 机制,分别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 价模型、耦合协调度与相对发展度模型解析了 2011—2019年福建省9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 耦合协调过程与时空演进规律。结果表明:一、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通过复杂的耦合协调机 制共同构成人居环境可持续系统,其演进具有 整体性、阶段性和连锁性。研究期内生态文明 建设与城市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显著, 虽然二者关联性已达高位,但协调度仍有较大 提升空间;二、各市生态文明建设普遍同步或超 前于城市化,省域南北两翼城市化水平滞后是制 约系统耦合协调的主要短板,相对发展度在中 后期出现良性收敛趋势,但耦合协调演进表现 出一定波动性;三、耦合协调的空间格局演进具 有阶段性、传导性和全局性特征。区域经历了复杂的空间组织重构,呈现出沿海带动内陆、中轴辐射两翼的“T”字型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