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游  周剑云 《城市规划》2015,(8):92-100
芦湾村处于城市规划区内,没有农田和农业,但村民保留着农村户口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乡村聚落形态特征明显。这类处于城市规划发展的核心区域、没有农业和农业用地,仍然保持乡村聚落的村庄是珠三角城市化区域的一种普遍存在的村庄类型。芦湾村的特殊性使得这类村庄规划既不适用于现行城乡规划体系中的村庄规划,也不适用于市镇详细规划,需要引入新的规划工具--综合社区规划。本文以芦湾村为例深入分析了芦湾类型村庄规划的困境,提出应以区域发展目标来指导村庄规划类型的选择,并在芦湾村乡村规划实践中试图避免重复"城中村"发展途径,倡导村庄发展应渐进有序转型为城市社区的价值观,保持和强化村庄物质空间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规划思想,以及结合城市绿地布局保留村落的自然景观格局的规划方法,以此探索城市化区域乡村规划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建筑的实验性与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进入快速城市化的阶段,伴随着全球化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的重大影响,在建筑领域表现为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以及城市空间的趋同现象,当代中国已经成为建筑试验场.在国际化城市的再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应对建筑文化的国际式冲击,保护并发展中国的城市与建筑的特色,注重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关系,提高中国建筑师的水平,创造具有批判意义的中国建筑,摆脱当前中国建筑师的边缘化状态,是建筑界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市发展问题上,长期推行“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战略方针,实践中也尤以小城镇的发展最为迅猛和活跃,“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建城”,可以通俗地反映出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经济的发展及由此推动的乡村地区城市化是中国近20年城市化历程的主要内容。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中国今后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仍应继续坚持和贯彻这样一种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的乡村城市化战略模式。勿用质疑,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和辐射不断扩大,必然会使越来越多的乡村地区改变原有的传统农业生活方式,逐步向现代城市形态转化。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乡村城市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表现,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但是,通过对我国改革  相似文献   

4.
李晶晶  闫佳  李萌 《规划师》2023,(4):119-125
半城市化地区的乡村振兴往往面临着复杂的规划治理问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规划面临的诸多问题,将西方倡导性规划理论及多元主义思想应用于我国半城市化乡村地区的规划中,形成面向乡村地区的倡导性规划工作模式,构建了“1个乡村总体发展战略+N个基层乡村多元风貌提升设计+1组乡村法定化成果接口”的多元渐进式乡村规划治理体系,并以汕头市仙门城社区的乡村规划治理为例,对该乡村“1+8+1”的多元渐进式规划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实现了新时期陪伴式的乡村规划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5.
赵之枫 《规划师》2013,29(4):99-104
城市化加速时期,城乡空间格局发生巨变,城乡规划面临"重构"。一方面应积极推进产权明晰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努力构建体现农村自主地位的乡村治理结构,为乡村规划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更应重视新的城乡关系下城乡空间发展特征,构建适应新型城乡关系的乡村规划利益共同体,促进城乡互动共赢发展格局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关于乡村城市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乡村城市化的内涵 何谓乡村城市化,理论界至今仍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乡村城市化就是乡村转化为城市的过程;有的认为乡村城市化是城乡两级同时向对方优点转化的过程;有的认为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小城镇成长和发育的过程。因此,很有必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提示乡村城市化的准确内涵。  相似文献   

7.
我国房地产开发紧紧伴随城市化进程而发展。我国快速的城市化是房地产迅猛发展的基础。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的房地产发展业表现出其本土化的特征,表现在土地国有制度、城市规划工作以及房地产企业于政府各级管理部门的特殊联系上。因此.城市规划工作和房地产企业要理解房地产的本土化,实现城市空间和建筑形态的区域本土化特性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业发展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城市化与我国的城市化城市化是乡村变为城市的复杂过程,社会发展重要的世界性现象。城市化进程是城市人口比重迅速提高和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社会经济变化的地域空间过程。美国学者弗里德良将城市化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的过程,非城市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乡村的扩散过程。如果从城市化的“S”曲线来划分城市化的不同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1]。城市化的阶段划分理论还很多,但相同的都是…  相似文献   

9.
刘泳 《山西建筑》2002,28(2):12-13
发展乡村城市化是乡村与城市的“双向”要求。在遵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坚持分层推进,做到质与量统一,城市与乡镇协调发展,使乡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具备城市的市政设施功能和先进生产方式以及现代化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期实现乡村城市化、城市乡村化。城乡优势得以相互延伸、渗透,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相互作用过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城市化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响应空间形态主要表现为资源产业型城市与边境口岸型城市的发展、城市开发区(新区)的建设、产业整合区的空间发育、城市经济体的形成以及交通经济带的发育等方面。并且,城市化响应形态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效应,通过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并进行区域比较,得出城市化形态对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空间形态的总体经济效应弱于全国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杨运红 《四川建材》2011,37(2):56-57
小城镇是城市与乡村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将成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重要节点。基于新型城市化新理念,提出了小城镇规划应采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特色的乡村城市化道路 我国有70%的农业人口,农村分布点多面广,而目前城市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城市化完全看成是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空间转移。城市化的结果必然是城乡差别的缩小,所以,笔者将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繁荣这个角度,探讨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走以小城镇建设为核心,以旧村镇改造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区域社会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过程中武汉城市景观系统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景观的扩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武汉市的景观系统发生了剧烈改变.各类型景观都处于不断的相互转移和变化过程中。在概括武汉城市景观演变历程的基础上.从城市景观系统的层面,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结合定性分析方法.分别对其要素,结构和功能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武汉市城市景观要素的演变最主要表现为建成景观不断吞食生态景观和农业景观的过程。城市景观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优势度指数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景观利用程度来看.各类型建成景观变化幅度最高。武汉城市景观的功能演变主要表现为功能分化过程和交互式分布模式。分析城市景观系统演变特征,能为改进武汉市景观结构和功能提供理论支撑.为探索武汉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景观的未来发展趋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增长,城市数目增加,城市体系形成和完善;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并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城市的经济关系广泛渗透到农村.并使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当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30%时.将进入城市化飞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地域特征和乡土文化特色是乡村的灵魂,城市规划师应该摒弃城市的手法对乡村进行城市化改造。乡村规划如何融入到乡村发展建设中,如何让其保有乡村的内涵和特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院前社规划为例,介绍院前社乡村规划的过程以及驻村规划师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辨析乡村规划的主体、对象和目的,以及乡村规划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对于正确制定乡村规划和协调区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辨析了划分农民的职业特征与身份特征,进而指出农民身份制是乡村发展困境的政治原因,并且农民身份的政治制度的安排与其保护农民的目的相背离,同时还指出农民封建身份制与市场经济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次,市场经济下农民身份的制度安排是失效的,乡村发展的市场化又会侵蚀农村、农业和自然环境,并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村庄自身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就是市场经济下乡村规划需要解决的目标与任务。第三,村庄依据所处的区域功能和发展目标从属于该功能区域的规划类型,只有规划发展目标仍然保持乡村功能和形态的乡村适用乡村规划,但是这类地区的乡村规划不应是现行法定规划体系中的村庄规划,而是落实国家政策、区域发展目标的工具,乡村规划的目的是以乡村规划的方式将保护农民的责任主体由国家分解到利益相关的地方政府,明确城市承担起乡村保护的责任,并利用乡村规划促进农民身份的转化,真正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非洲城市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非洲城市化迅猛发展。本文从非洲城市化现状出发,分析非洲城市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小城市迅猛发展,大城市相对重要性减弱,跨国城市走廊形成趋势加强将成为未来非洲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城市病"将继续困扰非洲国家。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市人口城市化始干20世纪50年代,从时间序列上看,城市化水平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从空间上看,城市化尚有不足,即市区与县域之间城市化水平差距大、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及城镇规模结构体系不协调。由此影响了哈尔滨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区域影响力。未来哈尔滨市人口城市化的重点应在于调整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乡村城市化的主要理论和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城市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城镇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物质文明和文化不断扩散,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的一个侧面。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乡村城市化的特点及表现形式不同;在相同阶段,也存在着地域差异。大致看来,在城市化的最初阶段,城市往往立足于乡村,控制着乡村,城市化主要是城市在深度上的发展。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城市的增长,城市化就不得不走向乡村这一更为广阔的区域,广度上的扩展便逐渐成为其主要的方面。显然,城市化涉及城市和乡村…  相似文献   

20.
沈校宇  张玉君 《华中建筑》2020,38(7):123-128
近二十年的快速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的扩张及其对乡村的蚕食、直至消灭,而不是乡村本身的自然演变或渐进性城市化[1],导致千城一面,乡村建设模式化等。其根本原因在于乡村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文化景观价值更是未被充分认识。为了实现乡村和城市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该文从文化景观的识别分类和评估;公众及政府部门的景观认同与决策行动;地方参与性的法律法规建设三方面探讨了乡村规划中保护和恢复乡村文化景观的困难和实际解决办法,为保护文化景观及其在乡村规划中的应用提供一个可实施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