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界很多人认为,相对论、量子论和控制论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三大科学伟绩,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三大飞跃。控制论是系统工程、系统科学的基础构件,后者又是多学科的综合集成。一控制论的出现,通常都认为从维纳1948年出版第一本书开始‘c但魏宏森“维纳在清华大学”一文中考证说,“控制论并非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产生于美国,它的发端在中国的清华大学”[2]。魏宏森引用维纳于1954年出版的回顾科学生涯的书(我是一个数学家)中的自述,他宁愿选择在清华大学任客座教授的1935年作为创立控制论的起点。他在清华与李郁荣教授合作研制滤…  相似文献   

2.
控制与信息     
维纳(Wiener)是美国的数学家,他除了在数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外,还是一位兴趣十分广泛,知识渊博和思想活跃的著名学者。1948年,他的出色著作《控制论》的出版,标志着控制论这一新兴学科的诞生。《控制论》一书的副标题中,明确指出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动物和机器中的控制和通讯问题。著名控制论专家、英国生理学家艾什比(Ashby)在其《控制论导引》一书中认为控制论也确实可以定义为:它是研究这样一类系统的科学,在系统中能量是无关紧要的,而信息及控制却非常重要。同时,艾什比强调,控制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的,现在大规模的复杂生产…  相似文献   

3.
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控制论被认为是20世纪的三项伟大科学成就.1948年美国科学家维纳发表专著提出了控制论(Cybernetics).1954年,钱学森在美国出版<工程控制论>(Engineering cybemetics),把控制论发展为一门技术科学一工程控制论,成为推动控制论科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控制论的发展历史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早期是一个研究随机过程和广义调和分析的数学家,也指导过通信技术的研究工作。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他写信给当时的麻省理工学院院长V.布什,要求进行与防空火力自动控制有关的理论研究,主要是设法解决防空高射炮瞄准目标的预测控制问题。当时用的方法是线性预测,敌机采用机动飞行策略很容易躲避高炮截击。他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于1942年提出了一份(平稳时间序列的外推、内插和平滑》的报告,当时是绝密的,直至1949年才公开出版,成为维纳滤波器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维纳和一批…  相似文献   

5.
王荣 《自动化博览》2004,21(5):20-22
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控制论被认为是20世纪的三项伟大科学成就。1948年美国科学家维纳发表专著提出了控制论(Cybernetics)。1954年,钱学森在美国出版《工程控制论》(Engineering cybernetics),把控制论发展为一门技术科学一工程控制论,成为推动控制论科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包为民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4,31(12):1618-1620
<正>美国数学家N·维纳于1948年对动物体内自动调节和控制过程的研究,并把动物和机器中的信息传递和控制过程视为具有相同机制的现象加以研究,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称为控制论(cybernetics).钱学森先生蛰伏五年,把控制论发展为一门技术科学,潜心撰写了《工程控制论》,并于1954年在美国正式出版.这本书以系统为对象,以火箭为应用背景讨论自动控制,系统地揭示了控制论对自动化、航空、航天、电子通  相似文献   

7.
恰恰与西方的普遍看法相反,控制论作为一种概念和术语,早从柏拉图(Plato)就为人所知了。它根本不是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在一九四八年才造出来的新词。在这方面,苏联人的说法是较谨慎的。可见,这项工作在西方开始之前在俄国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在三十年代苏联人就看到了控制的重要性,而建立了“自动学和远控力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恰恰与西方的普遍看法相反,控制论作为一种概念和术语,早从柏拉图(Plato)就为人所知了。它根本不是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在一九四八年才造出来的新词。在这方面,苏联人的说法是较谨慎的。可见,这项工作在西方开始之前在俄国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在三十年代苏联人就看到了控制的重要性,而建立了“自动学和远控力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20世纪前半叶发生的很多科学事件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在 IT 领域,图灵之所以会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并在后来提出“图灵试验”,这与他曾参与破译德军密码有很大关系:而 ENIAC 的主要使命则是为美国陆军进行弹道计算。诺伯特·维纳也是一样,他能成为控制论的先驱和他在二战期间进行的防空问题研究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0.
论文认同控制论应定位为技术科学.它的核心部分(基本原理或核心理念)和它的各分支是一个整体.并认为控制论的发展必定是波浪式.据此才能对控制论现今发展态势作出正确的估计和评价.论文汇总核心部分的14个基本原理或核心理念;核心部分和分支相辅相成地发展.在两者发展的基础上,控制论定义会再更新.最后论文列举出控制论各分支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网络及系统的数学理论”国际讨论会是有关控制论的一个权威性国际会议,参加者包括从事控制论研究工作的数学学者和从事控制工程理论研究的工程学者。这个讨论会每两年召开一次,第七届讨论会于1985年6月10日至14日在瑞  相似文献   

12.
研讨会于1991年4月在苏州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生物控制论与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信息控制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会议内容为:交流报告全国生物控制论研究成果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研讨“八五”期间生物控制论重点研究方向与可能的协作方式;讨论生物控制论目前的一些热点,特别是神经网络、混沌现象等发展前景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Ka频段雨衰的影响,基于维纳预测思想建立了一种维纳雨衰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预测某一频率点的雨衰值来控制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的阶数M和发射功率,从而降低雨衰的影响。通过和DAH雨衰预测模型的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当频率大于[21 GHz]时,维纳雨衰控制模型能比较精确地预测各个频率点的雨衰值,其最大误差小于0.2 dB。相比于DAH预测模型,维纳雨衰控制模型大大简化了计算量,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4.
电脑文化课堂电脑文化课堂系列文章以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纲,每期一篇。文章将以一个主人公作为主线,对IT业的创造史(每一次重大发明)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叙述。你将和主人公一起从创造者、发明者的角度出发,再经历这些伟大的发明创新,感受其中的艰辛与执著、痛苦与喜乐。 本期请和维纳(Norbert Wiener)一起走近控制论。  相似文献   

15.
<正>工业生产早期是以人力/畜力/水力等方式进行传动,而控制也基本上都是人工的,感知和控制都是由人的大脑来完成的。维纳控制论和香农信息论奠定了现代控制与通信的基础,通过通信的"周期性"传输将物理对象的状态反馈给系统,然后去不断调整控制策略,这构成了整个现代控制的基础,那么通信就成了关键一环。随即在流程工业出现了计算机网络,但是这个网络主要在车间层而不是现场,现场层还是依赖于线缆的连接传输物理信号。而到了20世纪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综观历史.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进入阅读的时间是如此的早: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4岁开始阅读:控制论创始人维纳,3岁就会读能写:德国文学巨匠歌德,4岁前就识字读书……再看中国古代的王勃、路宾王、白居易,直至近代的胡适、梁启超、鲁迅、郭沫若等,  相似文献   

17.
1引言1.1“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三个基本科学概念和认识“物质”、“能量”这两种基本概念一样,本世纪初人们开始认识到“信号”也是一种基本概念。随着通信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世纪中期逐渐把“信息”这种基本概念明确下来。正如信息论与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维纳(N.Wiener)定义的那样,“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内容的名称”。当“信息”达到影响与制约人们基本生存环境时,人们开始从科学的高度认识与研究它,并把它与“材料”和“能源”一起作为现代社会赖以生存的三…  相似文献   

18.
笔者作为访问学者于1981年底对东京大学工学院南云仁一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学习活动,就我所了解的情况作一概要介绍。 南云位一教授是日本控制论界的老前辈,对日本的生物控制论、仿生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1985年的一天,当时身为电视广播记者的巴黎姑娘黛安·维纳特(Diane Venet)的左手无名指上被自己那位著名雕塑家男朋友贝纳尔·维纳特(Bernar Venet)缠上了一根细细的银条——这个随心所致的即兴创作成为了他们的订婚戒指,也是黛安收藏的第一件"艺术家珠宝"。  相似文献   

20.
王卓  苑明哲  王宏 《计算机仿真》2007,24(10):322-325
针对传统维纳模型辨识方法存在算法复杂、精度低的问题,通过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模原理和维纳模型结构特点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维纳模型辨识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维纳模型中具有线性环节这一先验知识,实现了线性和非线性环节参数的同时辨识.对于多变量维纳模型,该方法同样适用.给出并证明了该方法存在唯一解的约束条件 - 参数部分列满秩.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标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辨识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