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湿法气流床气化装置因工艺配置和关键设备的设计缺陷而长期低负荷运行的问题,提出了制浆系统、气化系统和灰水系统的扩能改造措施。结果表明,扩能改造完成后,装置整体运行平稳,产能提高了20%以上。  相似文献   

2.
榆林煤作湿法加压气流床气化原料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榆林煤属于高发热量、低灰、低灰熔点、高还原率的优质煤;通过成浆性试验,确定了原煤的粒度分布、添加剂加入量,并测定了料浆的流变特性;分析了原料煤反应活性和煤灰特性对气化操作的影响,并估计了原料煤的气化指标;指出榆林煤是适合湿法加压气化的优良煤种。  相似文献   

3.
湿法气流床气化灰水系统堵塞、腐蚀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湿法气流床气化工艺灰水系统中管道、阀门出现的堵塞、腐蚀的现象,分析堵塞、腐蚀产生的的原因,从原料选择、材料使用、工艺改进、操作管理、助剂方面提出一些减轻灰水系统的堵塞、腐蚀的应对之策,对解决堵塞、腐蚀问题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煤炭气化气流床气化炉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简要介绍了煤炭气流床气化的原理,总结了到目前为止煤炭气化气流床气化炉数学模拟情况,包括简单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一维或多维),给出了这些数学模型模拟的主要内容(对气化过程流化力学、热力学、化学反应和质量、能量及动量平衡考虑情况)和模型的主要结论,以及典型气流床气化炉的模拟煤气组成和煤炭转化率数值与实验值或实际操作值的比较情况,结果显示主要组分模拟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5.
徐红东  门长贵 《煤化工》2007,35(5):13-16
介绍了气流床气化中两种常规加压进料方法——干粉加压进料法和湿法加压进料法。讨论了压力、输送气性质等因素对干法进料的影响;输送介质、设备等因素对湿法进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对其不足之处加以优化和改进的湿式锁斗加料法和高位料斗加压法及其发展趋势,并对气流床气化新加料技术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发展生物质气流床气化技术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生物质气流床气化技术的特征,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气流床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该技术研究的重点及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煤中的微量元素N、S、As的可能存在形态,探讨了煤中的微量元素N、S、As在湿法气流床气化过程中可能的转化过程和分布形态,分析了影响煤中微量元素迁移的主要因素:煤质和气化条件。总结了微量元素迁移所产生的危害以及现有的处理方法,并提出应建立煤中微量元素N、S、As在湿法气流床气化过程中迁移规律的数学模型,以便对工业装置的设计运行及微量元素的有效脱除和净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气化参数对气流床粉煤气化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和优化中国高、低灰熔点煤气化运行参数对气流床气化特性的影响,在1600℃的一维常压沉降式气流床气化实验系统上,着重研究了中国典型高、低灰熔点煤在1200~1600℃温度范围内、O/C摩尔比在0.9~1.2范围内的干煤粉气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产气中CO、H2含量逐渐增多,CO2、CH4含量逐渐减少,碳转化率有很大提高;随着O/C的增加,CO、H2含量不断减少,CO2逐渐增加;煤的灰熔融性也是影响煤气组分一个重要因素,当气化反应温度接近煤灰熔点温度时,煤气组分(CO+H2+CH4)达到一个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Shell和GSP粉煤气化的优缺点,重点讲述国内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装置的工业运行情况及与德士古相比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0.
罗进成  王锦  门长贵  徐红东 《煤化工》2012,40(1):14-16,30
分析了鲁奇加压气化技术和湿法气流床气化技术合成天然气的工艺优势及劣势,提出了一种将加压鲁奇气化技术与湿法气流床气化技术联合起来的适用于煤制天然气的煤气化联合工艺,并对此工艺的工艺特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生物质气化过程面临的问题,利用慢速热解方法作为生物质气流床气化的前处理工艺并考察其可行性. 分析讨论了热解后半焦的化学组成和输送特性,并使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计算比较了原料与半焦的气化结果. 结果表明,半焦的能量密度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热解温度在300~400℃之间,半焦的质量产率和能量产率对于气化工艺比较有利;热解后半焦的内摩擦角、休止角明显降低,堆积密度明显提高. 使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进行计算比较,热解温度为400℃时的气化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36t/d加压气流床气化中试装置主要设备、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的选择,并给出采用神木煤在气化压力3.0MPa、干粉煤投量1t/h条件下取得的主要试验数据:碳转化率98.9%,冷煤气效率83.2%,并给出相应的氧、煤耗,试验结果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张权辉 《广东化工》2016,(16):168-169
氧气作为一种助燃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氧气管线在实际的运行中,极易发生燃烧和爆炸,对装置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氧气的性质入手,对氧气管线燃烧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多元料浆加压气化装置氧气管线的特点,结合国内外标准规范和同类型装置的实际应用经验,为氧气管线的合理选材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褐煤、长焰煤等高含水低阶煤,无法直接用于水煤浆和粉煤气流床气化。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开发的低阶煤低温蒸发脱水和干燥提质,低阶煤液态脱水提质,转化提质等方法。适用于粉煤气化的预处理关键是脱水;适用于水煤浆气化的预处理关键是提质,以提高煤表面结构的疏水性,降低干燥后煤的水分回吸平衡,制备高浓度煤浆。  相似文献   

15.
对加压气流床气化技术最近的各种发展动向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有些发展有明显的效果,但有些发展的实际效果还值得讨论。同时对其他非气流床煤气化工艺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选择合适的气化工艺时应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因煤制宜、因目的产品制宜,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气流床气化炉操作温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根良  门长贵 《煤化工》2007,35(4):8-11
通过探讨气化炉操作温度的影响因素,建议依据气化炉型、煤质、目标产物煤气组成等主要因素,建立气流床气化炉操作温度评价模型,为气化炉运行提供直接的适宜的操作温度,旨在延长气化炉的运行周期和使用寿命,提高气化装置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颗粒停留时间分布表征炉内颗粒流动,建立了一种考虑了炉体结构、颗粒粒径以及煤焦反应动力学的气流床气化炉综合模型,其中包含了煤脱挥发份、均相反应、非均相反应、气-固相能量方程、相间传热等子模型。模拟结果与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工业运行数据吻合良好,考察了气相组分、温度以及不同粒径颗粒的碳转化率和温度在炉内的一维无因次分布。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煤颗粒的预热、脱挥发份和燃烧过程在约30 ms内完成,气化过程占颗粒反应历程的绝大部分;气化炉内100μm以下的小颗粒升温速率快,且温度较高,碳转化率基本接近100%;而200μm以上的大颗粒升温速率较慢,碳转化率较低,影响了气化炉整体碳转化率。  相似文献   

18.
煤气化技术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我国庞大的煤化工市场促进了煤气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根据国内、外煤气化技术的实际情况,评述了固定层、流化床、气流床煤气化工艺的主流技术路线及其工艺特点和发展概况,介绍了各种煤气化技术在国内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