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敞开式顶管法是一种不同于常用的普通式顶管法和挤压式顶管法的顶管技术,通过敞开式顶管法与挤压顶管法的有半计算对比和工程实践,阐述该技术在地下管道穿越土质路堤施工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为例,分析了长距离顶管施工的难点,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主要包括:采用科学的顶管测量方法,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采用SLS-RV顶管激光导向系统对顶管机姿态进行动态控制,实时纠偏,确保顶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合理设置中继间,解决顶进力过大的问题,延长顶管距离;适当增大注浆压力减慢推进速度,减少地表沉降和管道竖向位移。以上措施提高了长距离顶管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可供同类顶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顶管施工的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顶管施工时,所顶管的中心线左右偏差不能大于25mm,给水顶管施工时,地下水位必须在管底下面,所顶管道管底标高误差不得大于±12mm.  相似文献   

4.
顶管穿越施工属于非开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面应用广泛,以汾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西圪台支线泵站-23#蓄水池管线穿越榆古线道路顶管施工为例,进行顶管穿越施工技术要点探讨,合理设置顶管顶进参数,工程施工及运行结果表明,顶管顶进压力分析及顶管穿越施工效率的提升对于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加合理地确定大直径钢顶管施工的允许顶力,通过建立均质土中大直径钢顶管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计算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钢顶管的临界屈曲应力,从顶管几何参数、管周土体变形参数、埋深三方面分析了大直径钢顶管轴向稳定系数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细比和径厚比是大直径钢顶管轴向屈曲的主要敏感因素。轴向稳定系数随钢顶管长细比和径厚比增加而减小。顶管屈曲模态以局部屈曲为主,顶管轴向稳定性对埋深变化不敏感。讨论并提出了大直径钢顶管轴向稳定系数的经验公式,通过实际工程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为大直径钢顶管施工顶力的确定与控制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6.
某河道整治项目截污工程上下游连通截污管长168 m,管径2. 2 m,采用顶管施工。根据顶管中继间结构安装特点,如采用中继间将导致该段顶管工期滞后。经充分分析论证,该项目取消顶管中继间设置,提前完成顶管施工任务。该文通过研究长距离大直径顶管取消中继间适用条件,可为某些特殊条件下顶管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顶管工程一般采用人工掘进和机械顶进两种施工方案,而对于长距离、土质疏松、场地狭窄的地段,顶管工程需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案。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安阳供水配套工程35号线滑县城区段2909m长顶管,受该工程中的特殊地质地层和周围施工环境限制,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案,设置1 5座顶管井,顶管井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沉井。文章主要论述分析的是泥水平衡顶管工程中沉井施工方案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顶管工程顶进的轴线、高程定位和跟踪测量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通过输水管线工程穿越公路顶管施工实例,总结顶管工程施工测量控制基点设置,测量方案及顶管顶进纠偏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顶管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逐步扩大了范围,相比于传统技术,顶管施工的工艺和设备选择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顶管施工技术因其具有的众多优点而逐渐被广泛应用。以四川广安邻水向阳桥水库中自流干渠灌溉工程为例,介绍了顶管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引水隧洞中的应用,对于进一步提高顶管施工的技术水平和采用顶管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顶管法施工已成为地下管道施工中的最佳选择,本文结合延安市某防洪工程中顶管工程,对顶管管位选择、管道结构设计、工作井设计及顶管工程优化设计过程进行介绍,为类似工程顶管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顶管作为一项新型的施工工艺,已经在管道施工中广泛使用,对于穿越河道管道施工,泥水平衡顶管相较于传统施工工艺优势明显。丰县东城路改造工程,过河污水管道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高效、快速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在保证了施工质量的同时,安全、环保方面较常规施工方法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长沙圭塘河西岸截污干管工程设计为顶管,施工作业面移入地下。顶管施工的关键在于管道轴线、高程控制,机头前端开挖、机头进洞、顶进纠偏和注浆减阻等技术措施得到合理的运用。长沙圭塘河西岸截污干管工程各项指标均控制在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范围以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工程已于2009年年底投入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顶管施工中的长江大堤安全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江下游岸边取排水工程大多采用顶管施工工艺穿越长江大堤,顶管施工对地基土的强烈扰动严重威胁大堤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确保大堤安全,必须开展顶管施工期间和工后的长江大堤安全监测.文中在分析了顶管施工对大堤安全影响的基础上,针对此类工程的特点,系统地阐述了大堤安全监测技术的内容和方法,并结合某电厂一期工程介绍长江大堤安全监测技术的应用.实践证明,文中阐述的理论和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黎亚生 《人民长江》2016,47(5):66-68
云南丽江拉市引水隧洞暗涵改建段顶管施工穿过的地层为极不均匀的湖积淤泥、泥炭等超软弱地基,顶管顶进过程中难以形成必需的导向力,顶管机头容易下沉和偏斜。针对超软弱地基顶管导向力不足的问题,重点研究了湖积淤泥、泥炭等超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措施,提出以水泥、膨润土及黏土混合浆液灌浆提高软土地基强度及承载力的施工技术。工程实例表明,基于混合浆液灌浆的超软弱地基加固方案施工工艺简单、功效快、成本低。  相似文献   

15.
王伟 《江苏水利》2016,(11):54-56
顶管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复杂工程,在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针对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风险进行分析,总结了一些关于顶管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风险控制的方法,可为类似顶管工程施工的地面沉降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受麦子河水库枢纽工程区为平缓开阔的湖积堆积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新建输水涵洞只能修建在穿过主坝坝基之下、地下水位较高的第四系湖积层(QL)饱和砂土地层中,施工过程易产生渗水、塌方并影响主坝安全,因此设计、施工中采用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成洞。顶管段进、出口部位用深层搅拌法进行土体加固,且对管身段进行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顶管施工段两端工作井、接受井采用沉井施工法,而进口闸井段外壁周边则采用深搅桩板墙初期支护型式。这样,克服了建筑物结构布置的困难,排除了顶管存在渗漏通道安全隐患,解决了基坑开挖渗水、垮塌以及沉降变形问题,达到缩短工期、有效降低工程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唐山市北新西道顶管工程采用手掘式顶管施工,在施工中遇粉细砂层出现坍塌,施工单位采用液态水玻璃注浆加固砂层,使工程按时完工。在手掘式顶管施工时要明确顶管所处地层,当所处地层为松散地层时,需对该地层进行处理,一般采用固结灌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铜鼓岭水库放水涵管渗漏和闸阀老化锈蚀情况,结合该工程使用顶管技术进行涵管改造的实践,介绍了顶管施工的设计,施工工艺流程和运用条件。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钢管桩的贯入过程,研究贯入过程中桩周不同深度土体的应力变化过程。管桩贯入土体这一过程为高度非线性问题,通用的接触和网格划分方法难以解决大变形问题,通过采用ALE网格划分技术以及"zipper-type"方法解决了管桩贯入过程中的大变形和接触问题,运用ABAQUS模拟了直径2.134 m的钢管桩采用静压和锤击两种方法的安装过程。根据贯入过程中桩壁内外土体应力变化可知,静压贯入过程中管内土水平应力明显高于管外土体的水平应力,更容易形成土塞,挤土效应也比较明显。通过对桩周土体中某点在安装过程中应力变化历程的分析,可以看到锤击安装方式在桩周土中造成应力增加的数值较大,对周围土体影响范围也较大,在评估桩基承载力时,应适当考虑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20.
顶管技术以其不开挖地表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给排水、电力、通信、油气、燃气等穿越工程中。顶管施工经常遇到各种障碍物,常用的顶管障碍物处理技术有地面处理技术和地下处理技术两大类,包括竖井开挖技术、钻孔清除技术、慢速磨顶技术、开舱清除技术、套管技术、顶管回退技术、顶进对接清除技术、钻爆清除技术。系统整理和对比分析了8种障碍物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以及适用范围,以期为顶管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