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超临界及超超临界压力汽轮发电机组容量的大型化密切相关的是单轴与双轴的布置型式。综合分析比较汽轮发电机组单双轴布置在业绩、结构、技术难度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各自的特点。对不同容量范围的超临界及超超临界压力汽轮发电机组推荐了单轴布置或双轴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淮浙煤电凤台电厂2号超临界汽轮机高中压内缸变形情况,查出了汽缸变形的主要原因为高中压内缸隔热板与高中压外缸间隙过大导致汽缸排汽进入高中压缸夹层冷却内缸外壁以致高中压内缸内外壁温差大致使汽缸变形。  相似文献   

3.
盘山发电厂一期工程安装2台前苏联进口的500MW超临界发电机组,在对其设备进行安全性能检验时,发现624处铸造缺陷。与俄罗斯方面协商后,对深度大于10mm的34处缺陷进行补焊处理。  相似文献   

4.
德国Boxberg发电厂900MW超临界汽轮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小平 《国际电力》2002,6(2):30-34
介绍德国Boxberg电厂投运的1台由西门子公司制造的907MW超临界汽轮机的特点。这种汽轮机采用许多新技术和改进措施,如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优化流体流道和改善内缸动静部件之间的密封方式,减小叶根、叶顶的径向间隙,降低漏汽损失;采用3DS叶片提高效率;高压外缸使用桶形结构,以消除不对称热变形等。上述措施使Boxberg电厂900MW级褐煤超临界汽轮机组的发电毛效率达到48.5%(净效率为42%)。  相似文献   

5.
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MW超临界机组在新机组试运行和商业运行中,表现出励磁机9号轴承轴振动大、低压Ⅱ转子轴承振动偏大等问题,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通过现场轴系动平衡,使各轴承轴振动达到优良水平。对发电机定子和轴承结构共振以及2号机组低压缸膨胀不畅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俞民  李腾  孙涛 《电力建设》2010,31(12):112-114
针对没有辅助汽源的600 MW超临界机组,积极探索了一套有针对性的启动方案。通过分析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措施,实现了机组热态的快速启动,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缩短了启动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方案对国内同类型机组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华能上安电厂620MW汽轮机在高中压缸、低压缸的材料选择、结构优化、通流设计以及轴系设计等方面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机组的投运情况,认为该机组实现了超临界和空冷技术的有机结合,投运后运行安全可靠、经济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Bass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政府投资、成本对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扩散影响模型,同时考虑了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竞争。研究发现:(1)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成本,对其扩散影响较小,而政府投资对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扩散影响较大;(2)在1.5倍和2倍于当前投资情景下,不同政府投资影响率下(Q值不同),超临界机组的最大市场装机容量分别为494.59,558.39,622.20 GW和434,518,602 GW,而超超临界机组的分别为905.42,841.61,777.81 GW和966,882,798 GW;(3)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都将在2025年左右完成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堂礼 《广东电力》2007,20(1):19-22,50
要提高火电机组热效率,就要提高蒸汽压力和温度参数,因此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是必然的.为此,综述了国内外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各阶段的技术特点,并对未来的发展作了介绍.指出了发展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应该关注经济问题、金属材料的发展和焊接问题,重点介绍了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用新型铁素体和奥氏体钢种的发展情况和部分新钢种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0.
概述世界发达国家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的演绎过程, 剖析国外典型超超临界机组的技术特性。详细阐述我国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建设情况和国产化趋势。提出了技术和经济要点。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锅炉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听宽 《电力设备》2002,3(3):19-24
阐述了当前国际上超临界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以及超临界锅炉变压运行、汽温调节,超临界流体的热物性特点,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本体型式,超临界锅炉材料、燃烧器等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开发超超临界锅炉的研究课题;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超临界锅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应加快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及超超临界机组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流体制备超微粉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超临界流体制造超细粉体的两种新技术——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和超临界流体抗溶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 1.检验原始检验报告,注意生产科及工段长办公室,配合质管科检查有关泵汽、泵水试验客户需要的各种证明。(检验)2.上半汽缸:上半汽缸以水平中分面向下平行安放,检查上半是否所有图纸尺寸均能加工得出,划出所有加工直径和平面的中心线位置,重新放置上半汽缸以水平中分面向上,校直中心线安放好木制站台,最后划出中心线,向质管科及工段长办公室报告余  相似文献   

14.
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纪世东 《电力设备》2003,4(3):27-31
总结国外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超超临界机组技术选型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1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自2002年开始,为提高机组的效率和降低煤耗,我国决定发展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国内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开始生产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主要发达国家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概况,分析论证了超临界机组比亚临界机组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最后论述了我国大力发展超临界机组的紧迫性及具备的条件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罗凯 《湖北电力》2009,33(3):44-45
文章论述了我国超超临界机组现状和超超临界锅炉的特点,并展望了湖北省超超临界锅炉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机组的仪表和控制系统是大型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吸取国外超临界机组控制系统和仪表的先进技术,在引进技术和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电站仪表和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该公司承担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项目——600MW超临界机组仪表和控制系统国产化研制,通过国产化研究,主要从以下7个方面较完整地掌握超临界机组仪表和控制系统的技术:超临界机组的分散控制系统(DCS)平台和自动化技术研究、超临界机组的管理信息系统(MIS)、超临  相似文献   

19.
介绍我国当前火电建设形势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意义和状况,对超超临界机组调试特点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徐州彭城电厂三期工程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特点进行科学策划并在调试阶段实现优化和创新,创造了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整套启动调试时间最短的新记录。文中指出以它们达到的建设指标作为今后超超临界机组的建设参考,对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和调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化学清洗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的特点和超临界机组的清洗现状,提出超超临界机组全范围乙二胺四乙酸(EDTA)清洗概念和实施要点,以提高超超临界机组在启动和运行初期的汽水品质,达到机组后期的安全经济运行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