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某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特征,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采用铜铅优先浮选,水玻璃+亚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组合抑制剂进行铜铅分离,铜铅混合浮选尾矿用硫酸铜活化后浮选锌矿物的试验方案,成功实现了铜铅的有效分离。获得了较佳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2.
针对云南某复杂硫化铜铅锌矿石铜铅混合浮选获得的混合精矿性质,进行了铜铅浮选分离试验研究,考察了脱药预处理及浮选分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采用绿色环保、高效的铜矿物抑制剂BK520和铅矿物捕收剂BK902作为组合选矿药剂,获得了铅回收率93.87%、铜回收率92.33%的良好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3.
李娟 《甘肃冶金》2010,32(6):50-53
针对西藏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采用适合该矿石性质的磁选-铜铅混选-尾矿选锌的原则工艺流程,应用复合黄药和DZ-1作铜铅混选捕收剂、组合抑制剂CF作方铅矿抑制剂、Z-200作铜铅分离捕收剂,可获得单独的铜、铅、锌精矿,金属回收率较高,同时,矿石中的硫及伴生银也得到了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4.
新疆某复杂铜铅锌硫化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新疆某复杂铜铅锌硫化矿嵌布粒度细、品位低、次生铜高、共生关系密,且部分氧化的特点,采用铜铅混浮-铜铅分离-混浮尾矿选锌的工艺方案,在适宜的磨矿细度条件下,以新型抑制剂硫酸锌与T8按2:1组合来抑制锌矿物、新型捕收剂酯-12浮选铜铅矿物、新型抑制剂T81抑制铅矿物。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含铜25.24%,铜回收率56.61%;铅精矿含铅59.82%,铅回收率80.62%;锌精矿含锌56.55%,锌回收率77.99%的选别指标,实现了该矿山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5.
某铅锌铜硫化铁型矿石,工艺性质复杂,属难选矿石。本文根据矿石性质,重点探讨了抑制剂的种类、矿浆 pH 值、入选细度等对铜铅部分混合浮选的影响,并简要阐述了混合精矿精选、铜-铅分离、锌硫浮选的主要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郎淳慧 《黄金》2009,30(4):38-40
某银矿矿石含银200g/t、铜0.18%、铅0.45%。通过对该银矿石进行铜、铅的综合回收试验研究,最终采用混合浮选铜、铅,混合精矿采用组合抑制剂抑铅选铜分离流程,取得铜精矿、铅精矿产品,在回收银的同时,综合回收了铜、铅。  相似文献   

7.
铜铅分离传统的方法为重铬酸钾法,为解决使用重铬酸钾带来的环保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无铬组合抑制剂,该抑制剂为以亚硫酸盐、水玻璃及硫酸为主的多种无机物.以云南澜沧某地低品位铜铅矿通过混合浮选后得到的铜铅混合精矿为试验对象,研究新型组合抑制剂及协同工艺条件对铜铅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通过采用活性炭辅助脱药,新型组合...  相似文献   

8.
甘孜州白玉县某铜铅锌矿采用"铜铅混浮-铜铅分离"的工艺流程。在铜铅分离过程中,由于把具有一定污染性的K2Cr2O7作为铅矿物的有效抑制剂,使得该尾水的环评未能达标。通过工艺研究并进行流程改造,采用"铜铅锌等可浮-依次优先浮选"流程,并用"ZnSO4+Na2SO3"替代K2Cr2O7作为铅锌的抑制剂,避免了尾水中重铬酸盐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铜精矿、铅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给该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云南某低品位铜铅锌硫化矿石含铜0.20%、铅0.67%、锌2.32%,并伴生少量金银,矿石中铜主要以黄铜矿形式存在,铅主要以方铅矿形式存在,锌主要以闪锌矿形式存在。为了合理开发该资源,对其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0.074 mm占80%的磨矿细度条件下,采用混合浮选铜铅-铜铅分离-选锌小型闭路试验流程浮选该矿石,获得了精矿品位为31.59%、回收率为72.23%的铜精矿;精矿品位为60.87%、回收率为85.94%的铅精矿;精矿品位为51.17%、回收率为85.07%的锌精矿;实现了铜铅锌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的特征,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我们采用铜铅优先浮选,水玻璃+亚硫酸纳+羧甲基纤维素组合抑制剂进行铜铅分离的试验方案,成功实现了铜铅的有效分离,获得了较佳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内蒙古某含铜铅锌金矿矿石性质,提出了铜铅锌浮选—尾矿氰化浸金工艺流程。该文重点探讨了铜铅锌浮选分离部分,为该金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通过铜铅混浮—铜铅分离—铜铅尾矿浮选锌的闭路流程,获得了相对较好的试验指标:铜精矿铜品位20.79%、铜回收率64.94%,铅精矿铅品位56.68%、铅回收率62.16%,锌精矿锌品位40.54%、锌回收率57.22%。  相似文献   

12.
含金银高硫微细粒铜锌矿石浮选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宏民  吴天骄  靳建平 《黄金》2014,(11):58-63
某含金银高硫微细粒铜锌矿石中有用矿物粒度微细,黄铜矿与闪锌矿、方铅矿、毒砂关系密切,且硫高达21.44%。针对该矿石性质特点,试验探索了铜锌优先浮选、铜锌等可浮浮选、铜锌硫等可浮浮选、铜锌混浮—铜锌精矿再磨—铜锌分离、铜锌硫混浮—精矿再磨—铜锌硫分离等5种选别流程。试验结果表明:铜锌硫混浮—精矿再磨—铜锌硫分离流程适宜处理该矿石,其技术指标较好;同时,硫精矿(金银粗精矿)采用湿法工艺进行处理,也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3.
铜、铅、锌、铁复杂多金属矿综合回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闽北某矿山复杂多金属矿含有铜、铅、锌、铁等多种有价金属矿物,综合利用价值高。通过对该矿石进行选矿试验研究,采用先浮后磁、部分混合浮选的流程,选出铜铅混合精矿、再进行铜、铅分离,然后浮选锌、硫,浮选尾矿经过磁选选铁,得出了铜精矿、铅精矿、锌精矿和铁精矿四种产品。为该矿多金属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新疆某铜铅锌多金属矿属于含铜原生硫化铅锌矿,矿物种类复杂,嵌布粒度不均匀且金属矿物间共生关系密切.针对该矿石的性质特征,为了综合回收矿石中的有价金属,开展了铜铅锌浮选分离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获得铜精矿品位25.13%、铜回收率80.67%;铅精矿品位58.76%、铅回收率88.99%;锌精矿品...  相似文献   

15.
新田岭钨矿中有部分原矿石伴生铜锌硫等有价元素,选钨之前,选厂采用浮选混选脱去硫化矿,没有进行硫化矿的分离。为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针对伴生的铜锌硫进行了硫化矿浮选和分离试验研究。试验证明,伴生的硫化矿可以分离出铜精矿、锌精矿和硫精矿,能给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低品位伴生银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选别指标低、药剂制度不合理等问题,在分析原矿组成和矿石性质配矿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室选矿条件试验,确定了抑锌浮铅的优先浮选流程。将丁铵黑药和丁基黄药按照1∶1的配比组成组合药剂作为铅的捕收剂,Na2S为硫诱导剂,CaO和Na2CO3为黄铁矿及磁铁矿的抑制剂,ZnSO4和CuSO4分别为锌的抑制剂及活化剂,丁基黄药为锌的捕收剂。通过两粗三精三扫的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铅精矿铅品位为60.29%,回收率为92.02%,其中含银826.13×10-6,银的回收率为72.75%;锌精矿锌品位为48.32%,回收率为92.30%,其中含银61.71×10-6,银的回收率为19.19%,说明该工艺浮选指标良好,对此类矿石的选别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郑艳平  徐祥彬 《黄金》2012,(5):39-43
对内蒙古某矿多金属含金矿石进行了综合回收试验研究。根据矿石性质,通过流程对比试验,采用原矿重选—重尾混合浮选—混合精矿氰化—氰渣浮选工艺流程,可实现就地产金、银,获得合格的铜精矿、铅精矿、锌精矿,金、银、铜、铅、锌、硫回收率分别为88.81%、93.38%、75.23%、55.36%、65.12%、83.83%。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某铜铅锌硫化矿的矿石性质进行了研究,针对矿石性质的特点及选矿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铜-铅-锌优先浮选铅粗精矿再磨工艺,通过矿浆pH的调节,高效捕收剂及组合抑制剂的使用、粗精矿的再磨等措施,在原矿Cu、Pb、Zn品位分别为0.27%、2.07%、3.82%的基础上得到了Cu品位22.34%、回收率67.85%的铜精矿,Pb品位72.34%、回收率73.04%的铅精矿和Zn品位50.55%、回收率88.46%的锌精矿,铜铅锌矿物得到较好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