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鸿  郑云江 《沈阳化工》2000,29(3):146-147,151
锆英砂直接氯化技术在生产ZrCl4同时副产SiCl4,能够充分利用锆英砂资源,是国外已工业化的成熟技术。  相似文献   

2.
光氯化法合成ClCH2SiCl3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甲基三氯硅烷(ClCH2SiCl3)是以一甲基三氯硅烷(CH3SiCl3)为原料,在光的催化经氯化而成。本方法采用Cl2为氯化剂,在可见光(白炽灯)催化下,气相法合成ClCH2SiCl3。研究了光源特性(如光源强度,波长)及反应器材质对光氯化反应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氯化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及反应参数,并且从理论上对反应机理、特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Al4SiC4是一种极好的抗水化化合物,它作为含炭耐火材料的抗氧化剂,对其性能用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相应机理。Al4SiC4添加到含炭耐火材料中,起初与CO反应,生成Al2O3、SiC和Co反应后,如果温度在-1560℃以下,生成的SiC和Al2Oe将进一步与CO应生成莫来石(Al6SiC2O13)和Co。在耐火材料表面进行的上述反应形成了保护层,这就阻止了耐火材料的氧化。为此,Al4SiC4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 T M E D A 与 Sn Cl4 用量对丁苯共聚偶联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取 T M E D A/ Li 为0 .1 ,当 Sn Cl4/ Li 为0 .13 时, H I达到最大值1 .73 ;当 Sn Cl4/ Li 为0 .25 时, C E 达到最大值68 .25 % 。取 Sn Cl4/ Li 为0 .13 ,发现 T M E D A 加入量对 C E 及 H I 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黄刚良  贺红武 《湖南化工》2000,30(5):27-28,31
采用SOCl2、Ph3P/CCl4两种氯化剂三种α-羟基烷基(次)膦酸酯的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通常情况下 ,人们对氯中NCl3的测定 ,都是对气氯中的NCl3或液氯气相中NCl3的测定 ,对纯液氯中NCl3测定的报道并不多见。本人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下面着重叙述这方面的内容。1 气氯中三氯化氮的测定气氯中三氯化氮含量的测定 ,通常采用氯碱协会推荐的方法。即 :用内盛 5mL含少量SO2 - 4的试剂盐酸吸收管吸收NCl3(NCl3 HClNH4Cl Cl2 ) ,然后用内盛 2 0 0mL 2 0 %工业氢氧化钠吸收瓶吸收氯气 ,通过称量碱吸收瓶吸收前后的质量差来确定氯气的吸收量 ,即取样量 (通常三氯化氮的量和氯气的量相对比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催化作用原理研究,提出了以Si、CH3Cl为原料?直接法合成CH3SiHCl2的新工艺。采用CuCl-Ni-Zn催化体系不但能使CH3Cl适量分解产物HCl与Si、CH3Cl反应并有效地转化为目的产物CH3SiHCl2,由小试和φ400mm流化床中试所得的混合单体中,CH3SiHCl2含量〉15%,(CH3)2SiCl2〉50%,为工业化生产有机硅含氢单体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直接法合成甲基(氢)二氯硅烷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催化作用原理研究,提出了以Si、CH_3Cl为原料,直接法合成CH_3SiHCl_2的新工艺.采用CuCl-Ni-Zn催化体系不但能使CH_3Cl适量分解产生HCl.而且还能促进HCl与Si、CH_3Cl反应并有效地转化为目的产物CH_3SiHCl_2,由小试和400mm流化床中试所得的混合单体中,CH_3SiHCl_2含量>15%,(CH_3)_2SiCl_2>50%,为工业化生产有机硅含氢单体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碳/陶瓷复合材料(C-B_4C-SiC)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B_4C-Si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比碳素材料大大提高,而且烧结助剂对C-B_4C-Si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影响很大。在复合材料中分别加入了Al,Al_2O_3,Ni,Ti,TiC,Si等不同烧结助剂,发现添加Ni的材料抗氧化性能最佳,经1000℃氧化15h后,氧化度小于0.5%;加入Ti,Si和TiC的次之,不加烧结助剂的又次之,加入Al和Al_2O_3的最差。  相似文献   

10.
徐利时 《湖南化工》1995,25(4):8-10
分析了辉锑矿氯化水解法锑酸钠产品偶尔被染色的过程,指出了SCl2是造成产品染色的主要物质并初步探讨了染色物质的生成过程,从而揭示了其染色机理。  相似文献   

11.
乳酸酯化催化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汝珍  苏涛 《广西化工》1999,28(3):35-37
用FeCl3、SnCl2、SnCl4、NiCl2、AlCl3、CrCl3、H2SO4、CuSO4、ZnSO4、强酸性离子离子交换树脂,固体 强酸在〈100℃及元搅拌下进行的乳酸和乙醇催化酯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各种不同均相催化剂催化的反应液中乳酸乙酯含量最低值为最高的72%左右。相对而言效果最好的依次为H2SO4,SnCl4、AlCl3等。  相似文献   

12.
葛晓萍 《陕西化工》1997,(1):26-29,23
用(NH4)2MoS4,Cocl2,NiCl2,HSCH2CH2SH和Et4NBr在CH3OHCH3ONa溶液中反应,得到了顺A,反B异构体的原子族化合物「(C2H5)4N」2,PMo2S4(SCH2CH2S)2「的晶体。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碳笼烯非质子酸经体系引发异丁烯正离子聚合的反应规律,并与TiCl4正离子催体系进行了比较。GPC的测试结果表明,TiCl4-C60Cln催化体系中可能存在2种活性中心:(1)体系中的微量水与TiCl4配位形成的质子引发体系;(2)(TiCl5)-(C60Cln-1)^+离子引对引发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4.
C—B4C—Si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碳/陶瓷复合材料(C-B4C-SiC)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B4C-Si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比碳素材料大大提高,而且烧结助剂对C-B4CSi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影响很大。在复合材料中分别加入了Al,Al2O3,Ni,Ti,TiC,Si等不同烧结助剂,发现添加Ni的材料抗氧化性能最佳,经1000℃氧化15h后,氧化度小于0.5%;加入Ti,Si和TiC的次之,不加烧结助剂的又次之  相似文献   

15.
聚(2,5—二甲基)对苯硫醚合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吉星 《塑料工业》1998,26(1):78-80
介绍以硫磺、氯和对二甲苯为原料,无水三氯化铁(FeCl3)作催化剂,三氯甲烷(CH3Cl3)作溶剂,合成聚(2,5-二甲基)对苯硫醚(DMPPS)。最佳反应条件为:最佳投料摩尔比:对二甲苯/SCl2/FeCl3=1.0/1.02/0.10,反应温度20~80℃,反应时间5~6h。收率为62.5%。产品经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激光拉曼光谱和差热分析验证,为线型结晶性,无双硫键,熔点Tm为306℃(美国RytonV-1型PPS熔点为275~285℃的工程高聚物。所述合成方法原料和催化剂价廉易得、合成工艺简化、无副产物NaCl产生、操作易、周期短、成本比PPS低。其不足之处是产品收率不够高,有待在溶剂和催化剂选择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基施腐植酸复混肥的基础上,针对江西省土壤特点及芦笋的营养特性,开展分别配施NaCl或MnSO4的对比试验以探讨其对芦笋增产、增收的效应。结果表明:芦笋配施NaCl或MnSO4在不同程度上的收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其中以配施NaCl增产、增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溶剂析出法分离水溶液中的K2SO4和NaC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用有机溶剂分离水溶液中的K2S烽NaCl的可行性,证实:甲醇、丙酮均能有效地分离水溶液中的K2SO4和NaCl甲醇的分离效果优于丙酮。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C11A7.CaCl2和3C2S.3CaSO4.CaF2两种矿物,借助XRD,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这二种矿物及其以1:1掺合时的水化历程,结果表明,矿物3C2S.3CaSO4.CaF2水化能力较弱,但与C11A7.CaCl2共掺时,其水化活性可以大大地得到激发。  相似文献   

19.
硅烷(CH3)m(C6H5)nSiCL4—m—n的Rochow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效中 《化学试剂》1994,16(2):83-84,109
用高效RSP-Su3Si合金催化剂,气化的氯苯PhCl与氯甲烷在400℃同时经过催化剂RSP-Cu3Si可制得重要硅烷化试剂(CH3)mPhnSiCl4-m-no讨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及速度。  相似文献   

20.
SnCl_4·5H_2O-C催化合成甘油三醋酸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采用固体酸SnCl4·5H2 OC为催化剂,甘油和冰醋酸反应合成甘油三醋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n(甘油)∶n(冰醋酸) = 1∶4,催化剂的用量为1-5gmol 甘油,甲苯用量为25mL,反应时间5h 时,酯的产率可达96% 以上。该工艺产率高,工艺简,反应时间短,无腐蚀,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