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
1987年6月3日至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委员会,邀请国内密封技术界专家、教授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40多人,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密封科技进步研究会”。研究会就国内外密封技术发展动态、密封技术发展方向、密封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密封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密封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密封件质量管理、密封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密封技术资料的编撰等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十二个方面:一、建议设立“密封学”学科;二、加强对密封摩擦工况、液膜形态以及非接触型密封工作机理、结构参数等基础理论研究;三、建立密封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四、产品的升级换代;五、开发密封系统;六、加强静密封及往复密封的研究;七、扩大软填料、柔性石墨制品系列;八、加强密封标准化工作,建议成立标准化委员会;九、密封产品的国产化;十、开发密封漏液的后处理装置;十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密封使用水平;十二、加强密封技术情报工作以及编辑出版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以期引起密封技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张波  王茁  李晓光 《润滑与密封》2007,32(5):171-173
通过对离心泵轴油封处密封面损坏漏油失效的分析,设计了在轴上开沟槽镶嵌承磨环的密封结构,介绍了承磨环的密封原理,确定了轴沟槽、承磨环的主要参数,并设计了专用工具进行安装,最后,经试验验证了该密封能够提高油封的耐磨性、密封性,同时,延长了轴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从机器人技术的角度出发评述和介绍了柔性制造系统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先进制造系统中机器人的应用以及基于机器人的先进制造系统的规划、接口和控制技术。最后介绍了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在系统集成中的应用、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电液伺服摆动马达密封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电液伺服摆动马达密封结构的性能,建立其密封件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在相同预压缩量、不同介质压力条件下,对矩形密封结构、梯形密封结构、星形密封结构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比较3种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结果表明,星形密封结构因其截面有4个密封唇,在沟槽中不易产生扭曲,耐压力较强,其密封有效性优于矩形密封结构,更适合用于大功率液压密封系统;梯形密封结构在靠近流体端具有较陡的压力梯度,在一端具有较缓的压力梯度,可以减小油膜厚度,从而减少泄漏量,因而其密封效果优于星形和矩形密封。  相似文献   

14.
高速旋转接头一般采用间隙密封,而密封间隙会由于外界干扰发生变化,间隙变小可能使固定件与旋转件直接接触,导致磨损加剧,寿命降低.间隙变大会导致泄漏增加.所设计的高速旋转接头采用了静压反馈控制密封间隙,使固定件与旋转件在工作时不受外力干扰,保持密封问隙恒定,只产生粘性的液体摩擦,减小了摩擦和磨损,延长了高速旋转接头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上的电缆或水管在穿过阵面箱壁时的过孔处易引发阵面漏水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总结了目前已有的可应用于过线管孔处密封的技术,指出采用模块化密封系统是一种密封可靠、安装更换与扩容方便、外形美观的密封方式,并采用了模块化密封系统中焊接与螺接形式的密封件分别制造了试验件,进行了淋雨试验.试验表明,焊接形式的密封件不易发生螺接形式中由于密封垫片选型设计不当导致的漏水问题,且节省安装空间,是一种适于天线阵面上过线管孔处的密封方式.天线阵面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密封与成本等要求灵活选用各种密封方式,但在有严格的密封要求、便于安装更换与扩容等情况下,宜优先采用焊接形式的模块化密封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介了一个以成组技术与专家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微机辅助设计诊断系统.本系统在获取机械图纸相关信息后,依据系统本身的知识库、数据库,通过推理机的推理判断,可获得对一般机械产品关键性问题如密封、振动、噪声的诊断结果,并可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修改.该系统与CAD集成,可提高CAD的可靠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环形金属密封总成是水下井口头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水下井口头系统的安全性,甚至整个水下油气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环形金属密封总成的密封机制和工作原理,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从密封环在密封过程中的变形情况来分析其密封性能。结果表明:密封环在弹性变形阶段可以实现密封,但对密封环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在环形密封总成工况条件下无法保证,应避免在此阶段实现密封;密封环在塑性变形阶段能够填补环表面存在的缺陷,实现良好的密封;在塑性变形阶段,密封环接触面的变形情况成为影响密封性能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8.
浮动环密封瓦是氢冷汽轮发电机的轴端关键密封件,提高其浮动性可有效降低耗氢量和提高发电机运行可靠性。综述氢冷发电机轴端密封发展历程中的3种典型产品:盘式密封瓦、环式密封瓦和以分段碳环密封为代表的先进浮动环式密封,简述各种浮动环密封瓦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密封瓦浮动性和氢气耗量的关键影响因素,重点探讨围绕以降低耗氢量、提高浮动性为目标的各类密封瓦结构和密封油系统创新设计方案及适用条件,为氢冷汽轮发电机轴端密封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深海浮游生物的取样需求,设计了一种高通量的深海压力补偿取样装置,装置包括深海泵总成、自适应压力平衡过滤取样装置、压力补偿装置以及检测控制系统等。仿真分析了硬度90 HA的O形密封圈,在安装压缩率22%、60 MPa的密封环境下的密封压力69.2 MPa,满足密封需求;通过磁力扭矩实验发现,扭矩0.2 N·m时密封舱壁厚7 mm,满足传动及耐压性能的要求;60 MPa高压舱试验中深海泵总成的耐压、密封性能良好;建立了取样装置的压力补偿物理模型。仿真研究表明,公称体积1 L、壁厚25 mm、预充压力25 MPa的囊式蓄能器,在6000 m深海取样的计算中,温度的变化使取样系统有8.75%的压力增加,材料变形引起的压力损失约为0.4%,温度变化对保压效果的影响较大,为确保样品的原位特性,在保压回路中增设溢流阀,并配备样品储运冰箱。  相似文献   

20.
磁性润滑脂密封在运转过程中的温升对其使用寿命影响较大.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多级磁性润滑脂密封实验装置,通过实验研究密封介质压力、磁性润滑脂注入量、密封间隙及转速对磁性润滑脂密封温升的影响,分析不同转速下密封的功率损耗.结果表明:磁性润滑脂的径向截面形状以及剪切速率是温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保证密封承压能力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磁性润滑脂注入量,增大密封间隙,可以减少磁性润滑脂的发热量;磁性润滑脂密封的功率损耗随转速升高而增大,且比理论计算结果大,因此在密封系统设计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