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天旺  吴洪英  林齐枢 《煤化工》2002,30(3):52-58,62
本文介绍了用 A1 - A2 / O工艺结合流化床技术对攀钢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 NH3 - N、COD降解的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当进水 NH3 - N<5 0 0 mg/ L、COD<2 0 0 0 m g/ L 时 ,该工艺可以实现 NH3 - N去除率 97%以上 ,COD去除率 85 %以上 ,酚去除率 99.9%。药剂及动力费用为 6 .6元 / t水 ,停留时间 5 0 h  相似文献   

2.
曾燕艳  吴琪  范洪波  吕斯濠 《水处理技术》2012,38(3):118-121,125
试验研究了UV/H2O2工艺处理模拟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低浓度的DBP,考察了工艺参数和水质参数对DB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UV光照或单独H2O2对DBP的降解效果远低于两者的协同作用。DBP的降解效率随着H2O2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DBP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其光降解速率常数与其初始质量浓度成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在DBP初始质量浓度为1~100μg.L-1,H2O2投加量为0.10 g.L-1,UV辐射强度为24.26μW.cm-2的条件下,反应进行30 min后,DBP降解率均可达到90%以上,且pH对其降解效果影响小。UV/H2O2工艺对于浊度低、成分复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低浓度的DBP去除率为85%,比去离子水中配制的DBP原水降解率低14%。  相似文献   

3.
以活性炭为载体,用液相合成法制备活性炭负载Cu2O,并以吸附降解甲基橙的效果探讨该催化剂光催化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模拟甲基橙染料废水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0mg.L-1,反应时间为60min,催化剂投加量为11.0g.L-1时,对模拟染料废水中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85.01%。6次重复使用后对甲基橙的去除率仍可达77%以上。  相似文献   

4.
采用移动式铁炭微电解技术对染料废水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染料废水初始COD约为2 000 mg/L,铁炭比为1∶1,pH为3.0,停留时间为30 min,并进行适量曝气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45%左右,色度去除率达到99%以上,废水可生化性提高将近4~5倍,且该装置能连续运行40 d以上。利用移动技术解决了固定床的板结问题。移动式铁炭微电解技术可作为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的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沈拥军  苏平  欧昌进 《广东化工》2011,38(11):81-83
文章采用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对甲基红印染废水进行降解试验,考察了甲基红废水的pH、活性炭投加量、温度和臭氧流量等参数对印染废水色度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降解甲基红印染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为3.5,温度为25℃,活性炭投加量为120 mg/L,臭氧流量为0.83 L/min,初始浓度为10 mg/L的条件下降解10 min,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对甲基红废水的脱色率达到97.4%,CODCr去除率达到85.2%。该组合工艺能有效地去除印染废水的色度和CODCr,使出水水质达到处理标准。  相似文献   

6.
双级微电解法处理毒死蜱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微电解工艺处理毒死蜱生产废水的可行性,以COD和TOC同时作为指标,分别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pH、H2O2加入量等工艺参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试验发现,H2O2加入对反应造成不良影响,以不添加为宜;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双级微电解试验,COD和TOC的总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结果表明微电解是一种非常经济适用的农药废水处理工艺,并显示了其实际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盐酸四环素(TC·HCl)为研究对象,钛基钌铱涂层(IrO2-RuO2/Ti)为阳极,钛板为阴极,电催化氧化降解TC·HCl模拟废水,探讨了初始质量浓度、电流密度、pH、电解质硫酸钠浓度对电催化降解TC·HCl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催化氧化可有效降解水中的TC·HCl。提高电流密度,降低TC·HCl初始质量浓度、电解质硫酸钠浓度,可增大TC·HCl去除率。反应的前90 min,pH对去除率无影响,反应90 min后降解效果出现明显差别,pH为3、7和12时,反应300 min去除率分别为92%、100%和72%。降解过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综合各工艺参数下的去除率、能量消耗和电流效率,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TC·HCl初始质量浓度300 mg/L、电流密度10 mA/cm2、硫酸钠浓度0.05 mol/L、pH=7,在该条件下反应180 min后TC·HCl去除率达94%。该实验结果为电化学处理制药工业废水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对硝基苯酚(PNP)为研究对象,探究了PNP初始浓度、p H、铁粉量等因素在缺氧微生物—铁粉共存条件下对PNP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NP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p H为中性,铁粉投加量为2 g/L的条件下,400 min后耦合工艺对PNP的去除率达97.98%,远高于相同条件下2种单一工艺去除率的加和,可以快速高效地降解PNP。GC-MS研究发现,耦合反应的中间产物不同于经典微生物降解及传统铁粉降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采用锐钛矿型TiO2为光催化剂,以高压汞灯为光源,运用正交试验法,对光催化降解印染废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TiO2光催化降解印染废水优化的工艺条件为300 W高压汞灯,TiO2用量6 g·L-1,pH=5.35,光照时间120 min,曝气量1.5 L·min-1.在上述工艺条件下,CODCr去除率达85.60%,脱色率达98.0%以上,达到了国家相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研究将微波辐射用于降解愈创木酚(G-M).通过微波场下的升温行为对比试验得出,活性炭水溶液的升温速率明显高于纯水.通过实验对比了活性炭存在与空白条件下对G-M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单独微波辐射几乎不能降解G-M.考察了G-M初始浓度、微波加热时间、微波辐射强度、活性炭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安排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优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后的G-M水溶液吸光度为0.312,G-M的去除率可稳定在97.2%左右.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氟化钙为无机骨架与有机染料配体弱酸性绿GS进行杂化反应,制备一种对染料废水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新型环境功能材料,对该材料的组成和结构进行测定和表征。将该材料用于染料工业废水处理的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用量为质量分数1.2%以上、原水色度为25 465倍、COD 1 682 mg/L时、吸附反应10 min后色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3%和>66%。该杂化吸附材料在染料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超声波-Fenton试剂联合技术对水中对氟硝基苯(PFNB)的降解效果,详细探讨了影响超声波降解对氟硝基苯(PFNB)的影响因素:声强、溶液pH值、反应温度、PFNB的初始浓度、饱和气体种类等因素.超声波-Fenton试剂联合技术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降解机理以自由基氧化为主,PFNB能够在1 h之内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13.
尤克非  石健  张彦 《广东化工》2014,(1):98-99,105
采用Fenton氧化、超声辐射和超声-Fenton氧化三种方法处理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的弱酸艳红B染料废水,考察溶液初始pH、H2O2投加量、FeSO4投加量、反应时间和超声功率对废水色度和COD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超声对废水色度和COD的去除没有效果,超声-Fenton氧化法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Fenton氧化法。在pH 2.5,温度50℃,H2O2投加量4 mL/L,FeSO4投加量300 mg/L,反应时间90 min及超声功率400 W的条件下,废水色度去除率为98%,COD去除率为72%,比单独Fenton氧化法COD去除率提高25%。  相似文献   

14.
采用零价铁与活性炭协同活化过硫酸盐处理碱性高浓度电镀槽有机废液。在原水COD≥10000 mg/L,pH为碱性的条件下,考察了过硫酸钠、零价铁与活性炭投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初始pH等因素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降解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在过硫酸钠投加量为22 g/L,零价铁投加量为4.8 g/L,活性炭投加量为1.2 g/L,初始pH为11,反应时间为3 h的最优条件下,COD去除率达86.40%,TOC、TP去除率分别为66.95%、96.50%。对COD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复频超声波氧化降解苯酚废水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研究了复频超声波氧化降解水中苯酚的降解效果,并且详细探讨了影响复频超声波降解苯酚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复频超声波处理苯酚去除率远比单独22 kHz和单独40 kHz超声波处理效率之和还大,复频超声波氧化技术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苯酚降解速率提高了1.5倍.另外在实验中通过加入Fenton试剂能够加速苯酚的降解.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辐照下零价铁处理硝基氯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对硝基氯苯及其生产废水在不同体系下的降解。结果表明,超声波和零价铁都可使对硝基氯苯得到降解。二者共同作用对对硝基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零价铁次之,超声波单独作用效果最差。在超声与零价铁共同作用体系中,以硝基氯苯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主要指标,各因素的影响大小次序为:超声功率、铁屑加入量、反应时间、进水pH值。利用超声波和零价铁体系处理硝基氯苯生产废水,在实验条件下,CODCr去除率达81%,色度去除率为91.7%,同时,废水的BOD5与CODCr的质量比从0.06提高到0.34。  相似文献   

17.
采用NaClO氧化降解高盐废水中的氨氮,对其影响因素及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aClO对氨氮的氧化降解过程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影响其降解效果的因素有NaClO的投加量、氨氮的初始浓度、盐分、温度等。当NaClO投加量为0.6%时,反应速率常数高达0.015 75 min~(-1)。氨氮初始浓度越大,氧化反应效果越差,且初始质量浓度不超过45 mg/L时,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其对氧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增大。低浓度盐分对氨氮氧化基本无影响,但超过2.0%时,随着盐分的增加,其对氨氮氧化效果的抑制作用增强,反应速率常数明显降低。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氨氮的氧化降解,当温度从10℃增加至35℃的过程中,反应速率常数从0.001 88 min~(-1)增加至0.010 43 min~(-1)。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技术对土霉素制药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的响应面法,考察了COD初始浓度、pH值和辐照吸收剂量3个因素的影响,并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果 表明:在COD初始质量浓度为320 mg/L,pH值为6.8,辐照吸收剂量为261 kGy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梁涛  刘玉香  袁鑫 《工业水处理》2020,(1):56-59,62
以光合混菌PB-Z为阳极菌,在室温、自然光照和静置的环境下以高浓度淀粉废水为基质,探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处理效果,并通过更换氮源、优化氮源浓度和添加Ca2+的方式进行改善。结果表明,PB-Z在初试实验中,COD去除率为61.84%,TN去除率为62.89%。更换氮源、优化氮源浓度和添加Ca2+都可以提升其COD的去除率,确定了最佳氮源为氯化铵,最佳氨氮浓度为6 mmol/L和最佳Ca2+质量浓度为30 mg/L,优化后的COD去除率为94.64%,氨氮去除率为70.13%,为MFC处理淀粉废水的工业化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presents a microbial process for phenol degradation in coking wastewater. The optimum immobilized condition of the strain for degrading phenol was determined through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free and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 were examined for their capabilities on degrading pheno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um immobilized conditions were 20% microorganism suspension, 5% bentonite, 3%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ontent, and 1 h of crosslinking time. The biodegradation rate was optimized at 35°C and 0.23 gmL?1 of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 bead. The degrading rate for the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 bead was up to 95.96% at an initial phenol concentration of 100 mgL?1; however, the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 considerably took more time (288 h) to reach 94.6% removal efficiency at a much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1000 mgL?1. The batch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94.50% of phenol was removed using the beads with the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 at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500 mgL?1. By contrast, only 24.60% and 33.88% of phenol were degraded using the gel beads without and with free microorganisms, respectively. The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 beads can used reused for up to nine cycles at the same initial phenol concentration (50 mgL?1) and can be stored up to 40 d without loss of its degradation capa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