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阐述了军事信息系统安全所面临的风险.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将该类系统分为5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军事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给出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步骤,运用该模型和方法对某军事信息系统进行了风险评估,获得了改善系统安全的措施,为该类及相关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粒子群算法( PSO)及其改进的DGOSS算法、STCSSA算法基础上,从仿真任务共同体的定义、服务选择界定及服务品质( QoS)描述出发,改进设计了PSO的惯性权重动态调整策略,建立了一种优化的仿真任务共同体服务选择算法( ITCSSA);通过仿真对比验证表明:ITCSSA算法较DGOSS算法、STCSSA算法有更好的收敛速度、精度和适用性,对于多用途仿真系统的资源分配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云计算架构以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按需弹性的服务模式、增强的安全性等优势,已成为军事信息系统重要的发展方向。首先对军事云计算的概念、特点及其与军事信息系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外军军事云计算发展及应用的现状,分析了未来军事信息系统发展对云计算的需求,构建了云计算在军事信息系统中应用的体系框架,并对其包含的主要模块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最后对云计算在军事信息系统中应用的方法从部署模式、组织分工和具体领域三个方面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4.
舒振  马建威  罗雪山 《兵工自动化》2010,29(8):49-52,56
传统的C/S架构和基于构件的指挥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存在扩展性差、灵活性低、无法适应动态变化等方面的问题,不能满足联合作战需求。故在详细介绍SOA及其实现技术Web服务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OA的指控系统设计思想,建立了基于SOA的指控系统的体系框架,并分析了基于SOA的指控系统的开发过程。其体系框架包括军事信息服务层、服务管理层和系统应用层。而SOA的开发分为需求分析、流程转换、军事信息服务选取、军事信息服务流程组合、系统实现阶段。基于SOA的指控系统将成为未来指控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逄金刚 《兵工自动化》2023,42(3):23-25+60
针对技术创新对于军事智能化的推动和促进问题,选择5G技术、智能无人作战平台、新概念武器装备3项创新技术作为样本进行研究。从军事通联智能化、军事对抗智能化、军事打击智能化分析产生影响,采用模型分析、数据对比等科学方法。结果表明,该研究对推动军事智能化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孙蒙  王正明 《兵工学报》2009,30(5):580-585
零现场子样下,制导武器某战技指标的评估有迫切的军事需求,但相关研究很少。针对目标识别能力评估问题,建立了Logistic回归预测和计算机仿真模型来获取验前信息;通过计算各模型的可信度做融合评估,所得评估方法与有现场子样下的Bayes融合评估方法相容。其中,可信度的计算采用分解策略,结合物理背景和实际需求选择参数,并分析了评估结果关于可信度计算中主观参数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军事信息系统软件的特点,指出了该软件体系应具有松耦合、可伸缩和高复用等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构件的动态军事信息系统软件体系,建立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构建软件体系可靠性评估模型,实现了对构件软件体系全过程的可靠性跟踪和监控.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得出一些对军事信息系统软件体系建设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姜文志 《兵工自动化》2011,30(10):90-93
针对军用命名实体的识别难点,采用多模型结合的方法进行军事命名实体识别。在对军用文本信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其特点设计了一个基于双层模型的军事命名实体识别系统,并将军事命名实体分为简单实体名和复杂实体名2类:在底层采用CRFs模型进行简单实体名识别,再采用SVM与CRFs结合判断命名实体的左右边界,进行复杂命名实体的辅助识别,最后进行两层识别结果的合并。实验结果表明:该识别模型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军事信息系统软件的特点,指出了该软件体系应具有松耦合、可伸缩和高复用等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构件的动态军事信息系统软件体系,建立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构建软件体系可靠性评估模型,实现了对构件软件体系全过程的可靠性跟踪和监控.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得出一些对军事信息系统软件体系建设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对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监控中通用信息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航  潘成胜  刘勇  王光兴 《兵工学报》2004,25(5):604-608
目前怎样描述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中的受监控资源并没有一致的规范,主动借鉴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监控协议和标准是当前军品研发的趋势.本文在对几种主流的监控系统信息模型定义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军事电子信息系统资源的特点,遵循通用信息模型(CIM)建模思想,建立了基于CIM的军用监控信息模型,该模型通过定义对不同管理协议数据类型的映射,可以兼容现有大部分监控标准.文中还通过实例,对信息模型中受管对象格式(MOF)的定义以及CIM到扩展标记语言(XML)的映射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不同领域信息系统中的情报能相互理解,实现军事情报网络化发现与共享,对军事情报元数据模型与描述方法进行研究.将元数据思想引入军事情报描述,从情报内容、情报对象、情报知识组织体系、情报管理与服务机制、情报服务过程与情报信息系统等方面建立军事情报元数据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RDF的军事情报元数据统一描述方法,解决不同情报资源统一表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使不同领域信息系统中的情报能够相互理解,实现军事情报网络化发现与共享,为军事情报的网络化服务和运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军事通信网的服务质量,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缓冲管理的优先级队列调度算法,设计了分组分类器、队列管理和队列调度组件.将分组根据需要划分成若干个优先级,并根据优先级进行队列管理和调度.提出了一种基于RED的动态拥塞控制算法,能够动态的检测拥塞状态,并进行拥塞信息反馈和拥塞控制.通过编程实现了两个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能够较好的满足军事通信网的要求,提高军事通信网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袁洁 《兵工自动化》2022,41(5):48-52,79
为将语义网技术与空间信息目录服务(catalog service for the web,CSW)相结合,提出一种语义支持的空 间信息目录服务实现方法。构建本体实现空间信息的语义描述;扩展现有空间信息目录服务模型,支持空间数据与 服务的语义注册;构建语义代理实现语义支持的空间信息元数据查询。服务原型系统的实现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 效地提高空间数据与服务的发现能力,简化查询步骤。  相似文献   

14.
依据军用装备维修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运用模糊AHP法设定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军用装备维修服务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实现评价结果从定性向定量的科学转换。其步骤包括:确定评价指标集和相应权重,确定评价因素及相应权重集,确定评价等级和加权向量,形成评价信息矩阵,评价结果矩阵及评价向量,最后得到最终满意度评价结果。实例验证了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各种工程保障作业的需要,提高工程保障作业的精度,采用组件技术实现一个可以支持大比例尺地理数据的MGIS系统。为解决大比例尺与中小比例尺数字地图的同平台显示问题,设计一个全新的地图文档模型,实现一个基于OLE复合文档技术的丈件系统,用来管理大比例尺数据。实践表明,该系统不但能提供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实现中小比例尺数字地图的显示与分析,且可对大比例尺矢量数据的显示提供良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王欢  吴旭光  王慧 《鱼雷技术》2005,13(3):28-31,52
随着鱼雷性能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大航程、高机动性能的提高,雷内信息种类增多,连接方式多样化,测试点增多和记录数据量加大。另外,测试记录节点的数据导出如果还采用串口等串行设备,导出时间将长到难以接受。本文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 orks,在扩充的海量F lash上运行文件系统来管理数据和代码,可以很好地解决试验数据的记录和传输问题。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大容量的NAND flash存储芯片上的数据文件,本文在VxW orks系统上设计了文件系统,实现了TrueFFS块设备驱动,与本机dosFs文件系统挂接在鱼雷内测记录节点,提出了解决系统信息的大容量存储和快速导出的方法。本文研究的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其他飞行器、自主航行器和机器人的测试系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军事人员和建模人员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基于建模平台Tau G2进行在轨服务流程可视化建模。应用可视化建模语言UML 2.0,以在轨组装为例,从流程入手,对在轨服务活动进行建模,并对模型进行验证。侧重于顶层,模型从任务需求、系统节点、组织关系、流程描述、状态变化等方面对在轨服务进行综合性分析。所构建的模型有助于相关人员从整体的角度把握整个活动,取得一致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解决当前部队装备信息管理困难的问题,对基于物联网的部队装备信息共享需求进行分析。从我军部队装备信息管理现状出发,分析装备信息管理机制和装备信息管理存在的不足,并从信息化和联合作战的角度阐述对装备信息管理的要求,提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和联合作战要求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装备信息共享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该信息共享机制能够清晰地描述部队装备信息的采集、处理、控制、使用和反馈的全过程,有效地将部队装备信息和其开发、利用过程联系在一起,其强大的服务功能及技术创新为部队装备信息共享提供了无限可能,必将带动部队装备信息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