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车辆获得高速度的增长,同时对轮胎规格品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要求轮胎的承载能力高,轮胎尺寸小,从而导致在轮胎结构形式上也发生变化。80年代中期以前工业车辆基本使用充气轮胎,后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发展了与充气轮胎轮辋互换的实心轮胎,但近几年来国外工业先进国家又逐渐发展了品种规格繁多的压配式实心轮胎,以满足工业车辆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内叉车生产厂和使用单位配用这一类型轮胎的需要,国内轮胎制造厂近几年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研制,生产了部分规格,积累一定的生产经验,并开始向国外出口产品。为… 相似文献
2.
3.
通过调整压配式实心轮胎胎面胶配方,即生胶体系由NR/SBR并用调整为NR/SBR/BR并用、炭黑N220用量由50份增至55份、采用半有效硫化体系及添加模量增强剂HMZ等,提高胎面胶的邵尔A型硬度、300%定伸应力和耐磨性,并改善胎面胶的抗硫化返原性,同时降低原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4.
研究实心轮胎硫化工艺与机器人系统配合实现自动化的方式。通过在实心轮胎硫化工艺中采用机器人上下料技术,可以1人操作多台硫化机,实现自动换模、自动锁模、自动装卸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为操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实现硫化工艺自动化操作。 相似文献
5.
介绍结构新颖的МВЭ不充气轮胎,说明三代МВЭ轮胎的发展过程及特点。对工业起重运输机械用充气轮胎和不充气轮胎的用途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充气轮胎轮辋实心轮胎胎面胶和基部胶配方的研制情况,生胶体系选用NR和SBR,补强体系选用炭黑和白炭黑配合使用,并添加偶联剂Si69等。结果表明,成品轮胎的物理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产品实际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填充轮胎在美国至少已有 1 0年的生产历史 ,目前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机械、载重车、军用车、自行车以及其它一些在恶劣的路况下工作的车辆。美国最少有 1 5家聚氨酯开发公司在生产这种轮胎 ,年产量在 2 0万条以上。与传统实心橡胶轮胎相比 ,填充轮胎生产设备及工艺非常简单 ,并且生产成本低 ,国内已有轮胎厂家在开发这种有望代替传统实心橡胶轮胎的产品。填充轮胎是将多组分填充料通过专用泵注入到任意规格的充气轮胎内成为实心轮胎 ,填充料为无溶剂聚氨酯 ,可常温固化 ,其固化形态为高弹性橡胶体 ,完全固化需 2 4h ,这种常温固化特性比… 相似文献
8.
叶文钦 《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2009,(6):38-39
实心轮胎不需要充气,也无爆胎之忧,只要其结构性能适用于所用的车辆,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必定很有发展前景。翻胎企业应看到其中的商机所在,翻胎人在研制、创新和开发无空气轮胎生产与销售方面,确实有其强劲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青岛科技大学实心轮胎生产线项目近日通过技术鉴定。专家认为 ,该生产线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心轮胎是适应于低速、高负载运行车辆的工业车辆轮胎 ,其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大大超过充气轮胎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港口及机场拖挂车辆等领域。随着矿山机械、运输机械等发展 ,对实心轮胎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目前实心轮胎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 ,生产工艺落后 ,只能生产小型、低负荷产品 ,大、中型实心轮胎还主要依赖进口。 青岛科技大学完成的实心轮胎生产线项目以传统设备为基础 ,采用自动缠绕成型、多棱高压硫化的先进生…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探讨了实芯轮胎的生产方法。首先阐述了传统的模压法、缠绕法和离心浇注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然后研究了实芯轮胎的注射成型及为了实现注射的3种轮胎结构,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对实心轮胎高弹性中间胶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生胶选用NR/BR并用,硫化体系选用后效性促进剂和高温稳定的不溶性硫黄,补强体系选用低结构新工艺炭黑,并添加胶易素T-78和增塑剂。胶料的物理性能可以满足实心轮胎的生产要求,试制的成品轮胎缓冲、减震等性能有较大的改善,具有滚动阻力及生热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实芯轮胎常见质量问题包括:轮胎爆破、轮胎与轮辋打滑、胶片片金属钢圈脱层和胶片间脱层。解决的主要措施包括:制定合理的硫化工艺、防止胶片加工过程中夹带气泡、严格控制轮胎与轮辋的配合尺寸、加强基部胶刚度、配置适宜的金属加固圈、保持胶片及金属钢圈的表面清洁。 相似文献
16.
概述现代轮胎技术的发展状况。现代轮胎正朝着防滑轮胎、跑气保用轮胎、绿色轮胎、智能轮胎、仿生轮胎以及彩色轮胎方向发展并取得新进展,轮胎的速度性能、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均得到提高,滚动阻力降低,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途径拓宽。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用于检测轮胎胎面平整度的轮胎振动试验机的研制。给出了硬件结构图、电路原理图的软件流程图。该设备采用工控机+功能卡的形式取代传统的可逆计数器+PLC控制的振动试验机。新设备较传统机型人机对话界面友好,性能价格比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