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皮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自汉代就已产生,据可靠的史书记载最早见于宋代。陕西西路皮影最早出现在清初,到晚清进入鼎盛时期。从产生至今,西路皮影造型经历了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后,皮影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受到了现代传媒的巨大冲击,语境逐渐丧失,渐渐濒临消失的边沿。如何抢救、挖掘和整理这一宝贵的民间造型艺术,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保护和传承传统皮影文化的角度,使用Kinect设备和带有颜色标识的皮影签子,提出一种类似于传统皮影的交互方式来控制数字皮影。方法 首先,利用Kinect获得的深度图以及彩色图并配合训练已得的颜色标识,计算出签子头部的位置,且为每个签子设置卡尔曼滤波器的控制,为皮影动画提供较为稳定的控制信息。其次,将数字皮影组织成3根签子控制特有的关节层次模型。在当前模型下,结合输入的控制信息分析皮影的动作原理,通过OpenGL绘制技术,最终呈现出皮影动画。结果 实验中,用户手执皮影签子面对Kinect,操纵绘制在计算机上的皮影人物,随着签子的移动,皮影可以在构造出的悟空摘桃的皮影场景里进行相应的任意移动、挥舞胳膊、腿部下跪弯曲等动作。用户调查表明该操控方式与传统皮影类似,但该方式更简单,皮影动画也美观有趣味性。结论 仿真传统皮影交互的新的数字皮影的交互方式,对于想体验传统皮影戏表演的非专业人士来说,操作更加容易,且相比于其他数字皮影的交互更有继承传统皮影交互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皮影动画中人物运动的特性分析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现代数字动画技术,将我国传统的皮影戏与动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利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实现数字皮影的人物运动.首先通过对我国传统皮影人物运动的细致分析,总结传统影人的运动规律,指出传统皮影运动的特点及实现数字皮影人物运动的难点.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S MAX,建立数字皮影动画人物角色模块,以建立影人骨骼树的方法,来解决数字影人运动的难点问题.最后,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计算机高等教育应适应当地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契机,转变计算机教育观念,阐述改革传统计算机教学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以构建切实可行、具有当地人才培养特色的计算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世界影戏源于中国,中国影戏源于陕西,陕西皮影属东路皮影最佳,而陕西东路皮影中的华州皮影更是典例。2006年华州皮影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华州皮影制作工艺、东路碗碗腔皮影戏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文化部授予华州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因此华州皮影受到普遍的关注。近年来,华州皮影在创新发展方面是比较成功的。文章通过田野调查法,对华州皮影文化背景、艺人生存状况、活态传承、雕刻工艺等方面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对此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旅游热逐渐衍生为流行趋势,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区成为众多"驴友"选择的对象。民俗文化景观,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其表达的精神内涵直接影响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陕西关中民俗文化景观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这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变迁中孕育传承的一支地域文化。古朴独特,内涵丰富,蕴含了深厚的人文精神。然而,在资源全球共享、技术跨领域发展、电子科技不断冲击的今天,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民俗特色却也在日趋消退,我们生活的城市、周边和生活的每个角落正在经历一个文脉的断层和文化的苍白期。因此,民俗文化景观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磊 《网友世界》2012,(7):43+46
陕西皮影文化是陕西的一种特色民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民间基础。随着民俗旅游的兴起,皮影这一古老的艺术也备受关注,但是在陕西的旅游市场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本文对陕西皮影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其融入当前旅游市场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让其可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指出:“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创设农村幼儿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家乡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基础。”因此,立足教师熟悉的家乡民俗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符合新《纲要》对幼儿发展需求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皮影与剪纸这两个中国民间艺术形式是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艺术性总结和提炼,它们以平面为依托,以刀代笔,用刻画雕镂的方式来塑造形象,以特有的艺术语言来传达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它们如同同胞姊妹,在近似的外表下蕴含着各自不同的美的特质,文章欲通过对这两种民间艺术的审美比较在艺术表现形式、传统审美观念及精神层面上达到对其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0.
传统玩具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必须自觉寻找突围,本文从人们的玩具情结得到启示,试以皮影为例,探讨传统玩具的发展和革新途径之一:挖掘传统玩具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使之兼具玩和赏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地域文化是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土壤,民间艺术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潍坊的民间艺术内容源于日常的文化生活,艺术风格深受该地域独特的审美观念影响。  相似文献   

12.
潍坊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传统民间艺术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融共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鲜活的一部分,民俗学及其理论的普及,不仅有其自身的学术意义,也有用它来指导某些文艺创作、设计人的生活、乃至规范某些社会行为等的意义。本文试从民俗文化与设计学之间的有机联系来具体分析民俗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现实意义,用以为现代人设计满足功能与精神需求皆备的空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民间美术作品是民间的,又是民俗的,它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本文紧紧围绕农耕时代齐鲁各地婚嫁礼仪中相沿习成的不同体裁的民间美术作品展开论述,力求真实、系统的分析“大俗大雅”的民间美术作品在齐鲁婚嫁礼仪中“拙中见巧”的深层次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以往POP(point of purchase)广告设计教学的反思,提出广告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要在充分研究社会秩序、伦理道德以及民俗文化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广告创意与推广。以民俗文化为切入点,本文着重探讨POP广告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民间玩具源于民间的原创性、传承性、地域性、多样性的特征。玩具的造型都是从生活需要出发,无拘无束的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对亲人的爱心与情感,对自然的祈求与憧憬,它既不炫耀技巧,也不矫揉造作,因此它有近似乎天然的"美态",保持了艺术的本源,更富有生活的活力,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原始意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阐述传统女红文化的内涵入手,对女红文化资源面临的危机与表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对中国传统女红文化的发展前景进行理论剖析,指出了保护、传承中国传统女红文化资源的必要性,并对传统女红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使中国传统女红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得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一直受到关注与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当下民间文化艺术的状态与新媒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给出二者互相促进、搭建"双赢"平台的可能。从而就新媒体时代,在传播民间艺术的同时,如何保护民间文化的原生性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齐鲁婚嫁礼仪中约定俗成的各式民俗观念载体出发,深入分析研究齐鲁百姓尤其是齐鲁女性在织、缝、剪、绣、印、捏、绘等创作过程背后的真挚情感及其祈子、祈福、独尊儒术的创作驱动力、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