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蒸谷米是以稻谷或糙米原料,经过浸泡、蒸煮和干燥等一系列水热处理后,再经常规碾米工序得到的一类大米产品。蒸谷米在制备过程中发生水合-脱水、淀粉糊化和老化等系列理化变化,赋予其高营养、耐储存等特点,是一种营养健康的主食产品。该文综述蒸谷米加工过程及发生的理化变化,阐明加工和理化变化对蒸谷米产品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蒸谷米加工技术的改进以及产品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外对大米的新制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开发了不少新的品种。其中大多营养有所改善,有些还有所强化。现综述如后: 蒸谷米蒸谷米,它的历史追溯很远,但自从现代技术的推广,蒸谷米的米质大有改观,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蒸谷米的品质并建立其评价体系,本试验选取12个不同品种的稻谷原料制备蒸谷米,并对其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和糊化特性的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考察不同品种稻谷制得的蒸谷米各项品质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蒸谷米的品质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建立蒸谷米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稻谷制得的蒸谷米各项品质指标之间均存在差异性(P<0.05),且品质指标间变异系数各不相同,说明蒸谷米在不同品质性状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主成分分析发现23个反映不同品种稻谷制得的蒸谷米品质的指标可以用6个主成分表示,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083%;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知,爆腰率、黄米粒、外观、蛋白质、崩解值、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8个品质指标可以用来综合评价蒸谷米品质的优劣。12个不同品种稻谷制得的蒸谷米中,“玉针香”的品质最佳,“大粒香”的品质最差,其次为“粤丰B”。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可为不同品种稻谷制备蒸谷米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并为蒸谷米专用稻的选育及蒸谷米资源的开发应用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41个稻谷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蒸谷米加工,以蒸谷米得米率、整米率、爆腰率、感官评价等指标为依据,探讨不同品种稻谷加工蒸谷米的原料适应性,并对其中蒸谷米感官评价分值最高的3个品种进行了工艺优化,同时考察了产品的营养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稻谷加工蒸谷米的得米率、整米率以及爆腰率有显著差异(P0.05),得米率最高达到77.46%,而整米率最高的达到71.24%;不同品种稻谷加工的蒸谷米产品得米率均高于同品种的白米,其中有30种差异显著(P0.05);在整米率方面,30种蒸谷米产品显著高于同品种白米(P0.05),1种显著低于对应的白米(P0.05)。感官评价最高的3个稻谷品种的最适浸泡、蒸煮工艺略有差异,其中TJ118在55℃下浸泡最适时间为5 h,而TJ292和TJ610的最适时间为6 h;TJ118蒸谷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为15 min,TJ292蒸谷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为20 min,而TJ610蒸谷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为25 min;相对于同品种白米,感官评价最高的3个稻谷品种加工的蒸谷米中铁、磷、维生素B_1、B_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蒸谷米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谷米有营养价值高、出米率高、米糠出油率高及易储存等优点。生产工艺流程为:清理→浸泡→汽蒸→干燥→冷却→碾米及成品整理。浸泡水温度、pH值、气蒸温度、时间及干燥冷却方法都对蒸谷米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储藏年限稻谷的品质及蒸谷米加工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储藏年限的稻谷加工蒸谷米的品质变化,为蒸谷米加工原料的选择提供依据。以不同储藏年限的籼稻、粳稻各40 份样品为研究对象,将其加工成蒸谷米,并对蒸谷米的蒸煮特性、外观及其制备米饭的食用品质与质构特性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蒸谷米的品质指标进行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探讨稻谷的蒸谷米加工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原料稻谷储藏年限的延长,蒸谷米吸水率、体积膨胀率均呈上升趋势,与储藏1 年的稻谷相比,储藏4 年的籼稻和粳稻加工成的蒸谷米吸水率分别增加49.1%和35.9%,体积膨胀率分别增加70.6%和66.6%;米汤pH值、碘蓝值和固形物含量均无显著变化;感官评价总分均降低,米粒色泽加深,外观结构变差,米饭的适口性、滋味均降低,其中籼型蒸谷米的感官品质较粳型蒸谷米好;蒸谷米米饭质构特性各指标中除硬度、咀嚼性呈上升趋势以及粳型蒸谷米米饭的黏着性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在感官品质评价的基础上,引入质构特性指标分析,对蒸谷米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蒸谷米品质评价的数学评价模型;再对综合评分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品质分类,并统计各储藏年份的样品数量,由此证实籼稻加工蒸谷米适应性优于粳稻,且储藏1、2 年的籼稻加工蒸谷米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蒸谷米制备工艺中柠檬酸浸泡对蒸谷糙米的碾米特性、碾白过程中镉含量及蒸谷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依托蒸谷米加工工艺为一定程度镉污染稻米的合理利用提供数据参考。选取湖南产的2个镉含量超标的籼米样品进行蒸谷米制备,采用分层碾米的方法对柠檬酸浸泡后并经蒸煮、烘干及砻谷的糙米进行碾磨,测定不同碾白时间蒸谷米的镉含量及其碾米特性和外观品质,并测定蒸谷米的矿物质含量和蒸煮特性及其米饭食用品质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柠檬酸浸泡的稻谷其蒸谷糙米的皮层更容易被碾掉,同时提高了蒸谷米单位时间的碾减率,但对蒸谷米的碎米率无显著性影响;柠檬酸会使蒸谷糙米的颜色更黄,但对蒸谷米无显著性影响;稻谷经柠檬酸浸泡促进了Cd、K、Ca、Al这4种元素自胚乳而外的迁移,对Mn和Cu元素迁移的影响较小;促进Na、Mg、Fe和Zn这4种元素由稻壳和皮层向胚乳的迁移,使蒸谷米的Na、Mg等元素的含量增加;柠檬酸浸泡后制备的蒸谷米,其米饭吸水率、体积膨胀率、碘蓝值、pH值及蒸谷米饭的硬度均显著降低,蒸谷米的色泽及其米饭的滋味、口感及综合评分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稻米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多元化的稻米产品,如蒸谷米、胚芽米、营养强化米、发芽糙米、降血糖大米等;稻米的精深加工产品,如大米淀粉、大米蛋白、方便米、速食糙米及糙米粉等;大米制品。对米糠和稻壳等稻米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pH的柠檬酸缓冲液浸泡稻谷,以纯水浸泡的蒸谷米为对照组,考察了不同处理组蒸谷米的色差、加工品质、感官评价、体外消化、热力学特性和质构特性的变化,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低pH浸泡液预处理后,蒸谷米色差有显著变化,其中pH 4浸泡液颜色最浅,相对纯水浸泡的蒸谷米,其L*值增加了5.27;消化结果显示,样品淀粉消化率随pH降低而降低,其中pH 3组淀粉消化率最低,其eGI值降低了11.83%,抗性淀粉增加了29.06%;加工品质结果显示,pH对出米率无显著影响,但随着浸泡液pH降低整精米率有所降低、爆腰率有所上升;感官评价和质构特性结果表明,蒸谷米的食用品质随着pH的降低先上升后下降。综合结果表明,适当低pH浸泡液预处理对蒸谷米的色泽、体外消化特性、感官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谈蒸谷米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的蒸谷米研究的了解,讲述了蒸谷米的特点及其市场应用价值。浅述蒸谷米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说明我国蒸谷米研究的不足,同时对我国蒸谷米以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选取12个不同品种的稻谷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备蒸谷米,比较分析蒸谷米制备前后其品质性状及糊化特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玉针香’、‘天丰B’、‘SN16-236’、‘贵丰优785’、‘两优68’和‘徽两优1898’蒸谷米的碾磨品质相对均优于制备前,而‘SN16-236’、‘两优68’和‘徽两优1898’蒸谷米的黄粒米显著高于稻米原料(P < 0.05),严重影响蒸谷米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糊化特性分析结果发现,受试稻谷经加工处理制成蒸谷米后有助于稻米营养物质和米糊热稳定性的的提高。此外,由食味品质分析结果可知‘玉针香’、‘红香米’、‘津原香98’、‘SN16-236’、‘15L-Z156’和‘贵丰优785’蒸谷米的外观和食味值均高于制备前。同时,还发现‘大粒香’和‘粤丰B’蒸谷米的品质特性较其他受试品种相对较差。综合上述结果可得,‘玉针香’和‘贵丰优785’稻谷经蒸谷处理制备成蒸谷米后品质较优,适合作为蒸谷米专用稻品种,而‘大粒香’和‘粤丰B’的品质相对较差,不适合用于蒸谷米的生产。该研究可为蒸谷米品质评价及稻米制品的研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和实施蒸谷米加工中的食品安全体系,开展蒸谷米生产中的危害分析评估,应用HACCP原理对蒸谷米的生产进行危害分析,确定显著危害和关键控制点,并在关键控制点上设立关键限值,进行重点监控、记录、纠偏和验证,从而保证蒸谷米的质量和生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粮(江西)米业蒸谷米加工工艺,以及将普通碾米生产线改造成蒸谷米生产线的基本工艺.对两者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利用国内碾米设备加工蒸谷米的初步工艺设想.  相似文献   

14.
为测定两种蒸谷米的GI值、II值,选用产自东北的籼米蒸谷米(PI)、粳米蒸谷米(PR)两种蒸谷米作为实验样品,葡萄糖及精制东北大米(粳米)(NR)作为对照样品,同时选取了扬州大学在校健康大学生40名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分别食用葡萄糖水溶液、籼米蒸谷米(PI)饭、粳米蒸谷米(PR)饭、精制东北大米(粳米)(NR)饭。测定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5个时点的血糖和胰岛素应答水平。实验结果表明:籼米蒸谷米(PI)和粳米蒸谷米(PR)都属低GI值食物;精制东北大米(粳米)(NR)属高GI值食物。GI值结合II值能更好地评价食物对人体血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后出口蒸谷米市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国际蒸谷米的市场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入WTO后中国蒸谷米的出口面临的机遇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大米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米即可走进千家万户。 生产营养米的方法很多。古代印度生产的蒸谷米也是一种营养米,但现代的营养米生产方法,主要是进行添加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在碾米厂由糙米再加工成白米后,其营养成份都很低,如长期食用高精度大米,就会引起某起营养素的缺乏症。因此,随着食用大米加工精度的提高,就必须开展增加白米营养成份的营养米的生产。一般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酸介质蒸煮法 这种方法类似于蒸谷米的生产,也是日本生产“维它米”等其它产品的基本方法。 首先将糙米浸入1%浓度的醋酸水溶液(100克醋酸溶液中含100毫克维生素B_1),与生产蒸谷米不同的是,用醋酸溶液代替浸泡水,可加速糙米皮层和溶液中的维生素向籽粒内部渗透,然后用蒸气蒸米,使表面糊化、干燥后变硬,即得到了营养米。由于营养米表面具有硬层,在煮饭前淘米时,进入米粒内部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易溶于常温水中,减少营养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中粮集团的蒸谷米在顺利进入西非、中东、东欧等市场后,近期成功开拓了中亚蒸谷米市场,使得我国蒸谷米出口市场进一步多元化。截至目前,共对中亚成交约2.1万t蒸谷米,占同期我国蒸谷米出口成交总量的11%。  相似文献   

18.
通过英国Alvan Blanch公司蒸谷米生产工艺及设备情况介绍,着重对蒸谷米的浸泡、汽蒸与干燥工序的工艺及操作因素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探讨了生产优质蒸谷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根据蒸谷米加工废水COD浓度高、温度高、且具良好可生化性等特点,确定处理工艺主要以生物法为主,通过分析厌氧、好氧二种工艺特点,认为“IC厌氧- A/O - Fenton联合处理工艺”较适合处理蒸谷米加工废水.该工艺满足了蒸谷米加工企业对污水处理工程在节约用地,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的要求,为研究蒸谷米加工废水处理工艺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早籼稻为对象,通过改变浸泡时间和温度,测定分析浸泡条件对早籼稻的水分含量、蒸谷米VB1的含量以及蒸谷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浸泡条件对蒸谷米品质影响明显,当浸泡温度为75℃、时间为3.5 h时,蒸谷米的品质最好,VB1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