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移动互联网、云服务及移动终端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针对移动云服务概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描述了移动云服务的各种模式及系统结构,并详细介绍了在移动云服务模式下移动互联网能力的拓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的不断扩展,移动云逐渐成为分支机构和外出办公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企业内部系统资源的主要模式。针对用户移动终端无法准确识别、无法保证数据传输安全性等关键问题,文章提出基于移动云的虚拟化应用解决方案。方案采用虚拟化应用交付技术,实现移动终端与公司内部服务器间的优化连接,进行准确安全的设备、身份认证及数据传输,按需随时随地向移动终端用户提供完整的应用,最终保证企业系统资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移动云服务相比传统云具有移动互联、灵活终端应用和便捷数据存取等特点。然而,丰富的移动云服务应用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与隐私泄露问题。在阐述移动云服务的基本概念、应用与安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其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结构,主要围绕安全协议与认证、访问控制、完整性验证、移动可信计算和基于加密、匿名、混淆的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分析其研究现状,论述已有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专题导读终端的移动化、服务的云化和网络的宽带化已成为信息通信业的基本趋势,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正在驱动新一轮的信息通信产业大变革、大融合和大发展。移动通信与云计算的结合为打造全新的信息通信商业模式创造了技术条件,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和移动宽带的加速发展,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云服务必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流形态,有着广阔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云计算的特点和移动互联网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云计算环境下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新特点,指出了由此带来的新的安全问题,如通过移动互联网对云服务的攻击、云服务可用性面临严峻考验、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数据面临更大风险等,并指出移动互联网一些固有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如个人隐私泄露、不良信息传播、个人信息滥用、综合信息挖掘等;从终端安全、网络通信安全、云端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云计算环境下移动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移动Web应用的能力需求与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博  廖军 《移动通信》2011,35(5):32-3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传统Web站点、应用移动化,本地应用能力与网络功能的相互融合,将移动终端丰富的设备能力,与传统基于Web服务模式的跨平台、跨终端设备的特性相融合,促成了新兴的移动Web应用模式。文章主要结合国际万维网联盟(W3C)正在制定的与移动Web应用平台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探讨了移动终端上开发和部署移动Web应用所需设备能力、Web能力的体系结构,并简略分析了移动Web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融传感器、移动设备和云于一体的传感器移动云计算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可提升从传感器到移动设备以及从移动设备到云的性能,并降低数据通信开销,在救援服务、保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剖析传感器移动云计算的产生背景,研究传感器云的架构、优势和扩展方案,提出传感器移动云计算的架构、生命周期模型,描述救援服务模型的系统架构,分析救援服务模型的性能,并讨论传感器移动云计算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已进入了云计算的新时代,可为读者提供更新更全面更安全的服务。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基于云技术建立在移动终端上的移动图书馆系统成为数字图书馆系统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与分支。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系统模型,探讨了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图书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9.
王培海 《电视技术》2011,35(15):94-97
移动终端受自身资源有限的约束,无法满足终端应用高存储的需求.通过研究云存储的相关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云+端”移动终端应用开发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面向移动终端的云存储系统,解决了终端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对包括运营商在内的多个行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以"梦网"为切入点,分析了半封闭网络和开放式网络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开放网络场景下,由终端智能化、业务部署简易化带来的运营商被管道化以及其它挑战。分析了运营商采取的积极应对的手段和方案,包括利用智能管道开展分级质量服务和带宽服务、利用云平台开展基础能力合作服务和利用物联网开展企业和行业服务等。  相似文献   

11.
李超 《通讯世界》2016,(12):57-58
本文主要讲述了移动水利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简述了水利信息服务系统构建主要包括的三个方面的内容,接着对移动水利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目标与框架进行了阐述,然后就移动终端平台的选择和整合以及数据传输的方式进行了分析.移动水利信息服务系统是传统信息服务系统的拓展,它为水利管理部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移动性是互联网发展方向之一。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能支持单一无线终端的移动和漫游功能,但这种基础协议并不完善,在处理终端切换时,存在较大时延且需要较大传输开销,此外它不支持子网的移动性。移动互联网的扩展协议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文章首先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目标,然后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工作原理,最后介绍能提高移动互联网工作性能的扩展协议。  相似文献   

13.
张孝林 《移动通信》2004,28(4):63-65
本文分析了CDHA 1X移动终端增值服务平台的结构,讨论了移动终端常用增值服务软件的协议组成和实现,提出了设计终端增值服务应用软件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移动云计算协同架构以及端到端终端计算卸载服务质量保证机制。该架构将云计算资源嵌入移动通信网络基站等网元,形成近端低时延云计算能力;引入分布式移动云计算协同控制器,以及基于其的终端、移动网络与分布式云服务器协同的感知与计算卸载决策机制。该架构可以降低终端在计算卸载中的网络交互信令开销,以及终端驻留决策进程的CPU占用率与能耗;可以保证移动云计算的端到端服务质量;可以规避传统移动云计算给广域网(WAN)带来的巨大负载量与能耗。  相似文献   

15.
着眼于移动应用数据共享,探讨了整合移动应用产品线的需求、实现方法和现状,研究了移动云存储服务主流架构、文件同步协议和优化技术这些关键技术。从优化同步效率、节约同步流量着眼,设计了测试床,评估了目前主流移动云服务文件分块、捆绑、冗余消除、增量同步和数据压缩5项优化技术的实现情况,测量了文件传输时各服务的协议开销和同步完成时间,用于评估各服务的移动客户端性能。实验结果显示,移动云存储服务的优化技术对移动客户端服务性能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2019年中国移动宣布实施“云改”战略以来,移动云被定位为战略性业务,其资源能力、产品质量和业务规模持续提升。国家推动的数字化战略也给移动云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数字化转型期中,5G网络拥有的切片、边缘计算等能力,给移动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快速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让移动云服务渗透到更多垂直领域的典型业务场景中。本文针对云计算市场发展环境、主流云厂商资源布局与规划思路进行分析,结合移动云超常规发展所面临的市场、产品技术和融合竞争优势的挑战,积极探索移动云资源规划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移动图书馆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其服务实现有三个重要部分,即数字图书馆平台、移动互联网络和移动终端。本文简要介绍了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展望了在移动互联时代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下可信移动平台接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振强  周彦伟  乔子芮 《通信学报》2010,31(10):158-169
TCG MTM规范的发布,确保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但MTM芯片的推广导致移动终端通信方式的改变,从而提出移动互联网下可信移动平台(带有MTM芯片的移动终端,TMP)的接入机制,该机制在服务域中引入策略决策者管理本域的TMP及Internet服务提供商,定义了移动互联网下TMP的2种访问模式──本域服务和跨域访问,并详细介绍各模式的具体工作流程,其中将跨域访问模式定义为漫游服务和资源请求2种场景,重点描述TMP接入机制的可信性认证体系.运用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对TMP的2种访问方式进行安全性分析,分析表明,该机制可安全实现移动互联网下TMP的可信接入,同时具有实用、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移动设备自身固有的一些局限性,其中包括计算能力有限,存储空间有限,环境感知能力有限以及电量有限等局限性,使得许多应用程序无法在移动设备上高效的运行.研究人员提出移动云计算技术对移动设备进行资源扩展.移动云计算主要通过任务卸载来增强移动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减少手机能耗.移动云计算中的任务卸载是指把移动设备的任务发送到云平台,然后由云平台处理,最后云平台向用户返回任务结果.本文首先对移动云计算中任务卸载策略和任务卸载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然后分析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最后讨论未来热点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杨明 《电视技术》2012,36(8):44-46,71
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服务中间件实现方案,先设计了其总体框架,然后对其各个框架中的每一个模块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本系统可为第三方应用提供获取位置信息的相关服务,如立即定位和周期定位,可以使用终端定位也可以自主扩展第三方平台。本实现方案的特点是轻量级、可跨平台、能为第三方应用提供完善的查询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