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江阴高架桥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病害情况,通过施加体外预应力进行加固,结果表明,该桥的加固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体外预应力特征及其在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后张预应力结构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体外预应力有其固有的特征及优势。笔者对于体外预应力加固时的相关工艺及构造作了总结,为体外预应力的推广及体外预应力加固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某大桥旧桥裂缝病害的原因,通过比选不同加固方案,选取了有粘结预应力加固方法。经过对一些关键因素对比计算分析,确定该方法的加固设计参数,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为类似加固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主动加固思想提出了有粘结体外预应力加固体系并简单的介绍了该加固体系的施工工艺,讨论了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的相关高级技术,最后用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模拟了一独柱连续刚构箱梁桥整个施工加固过程,分析了各个施工阶段桥梁的线形变化,通过与实际施工监控的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应用ANSYS很好的模拟了桥梁加固的二阶段受力特点以及有粘结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T梁因预应力损失,导致梁体腹板出现裂缝,相较于其他加固方法,体外预应力加固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为了保证加固效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梁体锚下有效预应力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在刚开始进行钢绞线的张拉阶段,利用反张法设备,选取一定数量的钢束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数据来判断张拉的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T梁进行处理并总结经验,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经实际检测表明:限位板的槽口深度、张拉设备、锚垫板处包裹的混凝土和PE管内的油脂对锚下有效预应力产生明显影响;采用反张法进行检验可有效避免预应力超欠张的情况,保证了加固桥梁的施工质量,同时也为T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的有效预应力测试提供了新的测试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桥梁在建成后,经过多年运营及在温度应力作用下,主跨跨中出现了严重下挠病害。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对其进行加固。在结构加固中,确定体外预应力的设计并推导出加固后挠度计算公式。挠度监测点监测结果与挠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误差均小于5%,实践表明体外预应力加固后挠度计算公式是正确的,且表明此加固技术是减小挠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体外预应力技术产生并应用于桥梁加固以来,现已逐渐成为对既有桥梁上部结构进行加固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它的优缺点后,着重阐述了这种方法在应用中的发展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自体外预应力技术产生并应用于桥梁加固以来,现已逐渐成为对既有桥梁上部结构进行加固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它的优缺点后,着重阐述了这种方法在应用中的发展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由于体外预应力的存在而引起混凝土梁承载力的增量,需要采用比以往允许截面分析法更加直接的计算方法。运用体外预应力加固简支梁的直接设计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其体外预应力筋提供的承载力增量进行计算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体外预应力筋的存在,混凝土加固梁的承载力增量在70%以上,加固效果明显,计算公式表达直观,设计概念清晰,计算过程简单方便,计算结果可信实用。直接计算方法不但对简支梁适用,对比较普遍的多跨框架梁,而按单跨进行体外索布索加固的情形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11.
盐城市一座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因挠度过大进行了体外预应力加固,但收效甚微。文中对原设计与加固设计进行计算复核,指出其加固设计中的一些不当之处以及加固失败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2.
结合邢台煤矿选煤厂技术改造工程 ,对外包钢加固法的设计、施工等方面作了概要介绍 ,并总结出此类工程设计施工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桥梁结构预应力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桥梁结构的特殊要求,介绍了相关预应力技术的主要特点以及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连续梁桥、斜拉桥、悬索桥、预弯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横张桥等桥梁结构中的典型应用情况;分析了桥梁结构预应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预应力桥梁必将向更大跨、更重载、更耐久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立体外预应力桥梁转向块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应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转向块的构造进行优化并给出设计构造建议。根据体外预应力箱梁桥转向块的主应力矢量图和主应力云图确定转向块配筋设计的B区和D区,运用“弹性应力法”建立了转向块D区设计的拉压杆模型。由平衡条件算出拉杆内力,确定配筋面积及布置,并对配筋后的转向块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用拉压杆模型法进行转向块的配筋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了折线型体外预应力方法加固钢筋混凝土固端梁的问题,阐述了采用折线型体外预应力钢筋加固混凝土固端梁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最后,对一实际结构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能有效地提高固端梁的承载力和改善其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