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乙烯废碱液水质特征,分别考察了石英砂、聚丙烯腈纤维毡过滤膜、阴离子交换树脂以及上述除油方法联合作用对废碱液中油类物质的去除效果,确定石英砂-聚丙烯腈纤维毡-阴离子交换树脂组合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NaOH等无机物几乎没有影响,对油类物质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使废碱液中油含量降至2mg/L以下,并且通过再生,该工艺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2.
<正> 我矿选冶生产流程是从丢弃尾矿中浮选低品位铋矿,低度铋精矿由湿法和火法精炼产出1号精铋。水煮碱渣时排出大量的废碱液需净化排放,而低度铋浮选时添加碳酸钠作浮选矿浆pH调整剂,为此,我们作了用废碱液代替碳酸钠作矿浆pH调整剂的试验,  相似文献   

3.
废碱液同时吸收CO2和H2S方法与传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并研究了利用工业废碱液对地下气化煤气中CO2和H2S进行同时吸收的新方法。分析了碱液吸收CO2和H2S的基本原理,并建立了碱液吸收CO2和H2S的传质模型,在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研究了H2S的存在对碱液吸收CO2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适宜的碱液浓度及液气比条件下,CO2的脱除效率可达60%以上,当CO2脱除率为58%,80%或大于90%时,煤气热值可分别提高12.3%,17.7%和20%以上,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金川铜镍矿山尾矿砂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金川铜镍矿山尾矿砂的危害和治理现状,从循环经济的思想出发,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金川铜镍矿山尾矿砂资源化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该模式所采用的流程是利用尾矿砂与酸性废水的自反应性,模拟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质风化作用,大宗量削减废固废液污染物,同时制备出具有高附加值的无定形二氧化硅(白炭黑)、纳米氢氧化镁和纳米氢氧化铁。尾矿砂与酸性废水的自反应技术,不但能综合治理金川铜镍矿山尾矿砂和酸性废水污染问题,还能回收有价组分、获取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以废治废、降低消耗、增产增效、减少排放和堆放、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哈密硅灰石为原料,分别通过直接制备、硅灰石矿预提纯及分级制备3种工艺方法,制备了3种白炭黑产品。对所得产品按HG/T 3061-1999进行分析,其中3种产品的SiO2含量均大于90%,比表面积分别为63.83m2/g、90.79m2/g、301.84m2/g。通过SEM、TEM、XRD等手段检测了产品的性能。TEM图像显示白炭黑的形貌近似球状粒子。XRD分析显示分级制备白炭黑为无定型结构,而直接制备和预提纯制备白炭黑含有一定的晶型结构。  相似文献   

6.
钙基膨润土制备白炭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以山东钙基膨润土为原料生产白炭黑的工艺过程。XRD分析表明,经过酸溶-碱溶-中和沉淀所得白炭黑产品为非晶质SiO2。应用试验证明白炭黑的质量好,补强效果明显,为膨润土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提取白炭黑,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粉煤灰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可以生产高附加值的白炭黑产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工作。本文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粉煤灰制备白炭黑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沉淀法、碳分法和气相法制备白炭黑,并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最后指出了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工艺流程是粉煤灰提取白炭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用硅藻土制备超细白炭黑工艺中氨基硅烷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藻土为原料,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的工艺中,就氨基硅烷KH-550的用量对白炭黑吸油率和比表面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白炭黑产品粒度分布均匀,可达纳米级,用W4的氨基硅烷改性后的产品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其值为250.184m2/g,改性剂分子与白炭黑颗粒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硅藻土为原料,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的工艺中,乙烯基硅烷A-151的用量对白炭黑吸油率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白炭黑产品粒度分布均匀,可达纳米级,用w4的乙烯基硅烷改性所得产品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其值为232.908m2/g,改性剂分子与白炭黑颗粒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0.
大箕铺硅灰石酸法制备白炭黑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阐述了硅灰石酸法制备白炭黑的工艺原理,研究了其工艺流程,分析了粒度,反应时间,盐酸浓度,反应温度等工艺因素对硅灰石反应程度及白炭黑产品质量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出满足工业指标的白炭黑产品,能耗和成本产低。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实验对碱溶粉煤灰提取二氧化硅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碱溶粉煤灰提取硅的条件为:反应温度130℃、NaOH初始浓度17.5mol/L、液固比1.5∶1、反应时间6m in。在此条件下,过200目筛的粉煤灰提硅率可达75.65%,提硅渣中的铝硅比达到3。  相似文献   

12.
非离子型超分散剂对SiO_2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超细 Si O2 胶体在水溶液中吸附非离子型超分散剂 YRC的吸附机理 ,分析了 p H值及超分散剂的浓度对其颗粒表面电位和胶体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杜小满  刘钦甫  邢楠  张金山  程宏飞 《金属矿山》2010,39(9):170-172,187
用煅烧煤系高岭土细粉按一定比例等量取代水泥配制C50高性能混凝土,系统研究了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用工程常用的活性掺合料硅粉作平行试验进行对比,探讨煅烧煤系高岭土细粉代替硅粉用作混凝土活性矿物掺合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经700℃热处理得到的煅烧煤系高岭土具有相当高的水化活性,当掺量同为10%时,掺煅烧煤系高岭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而且其对混凝土抗折性能的增强效果优于硅粉。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研究,得出了硅粉在钢纤维混凝土配比中最优掺量,并做了一定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改性淀粉对石英-磁铁矿浮选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浮选试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改性淀粉对石英和磁铁矿浮选体系的抑制性能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淀粉是石英-磁铁矿分选体系的良好抑制剂之一;用GE-601作为捕收剂,可以实现反浮石英,达到理想的分离。  相似文献   

16.
从海泡石制备纤维状硅胶及电子陶瓷级碱式碳酸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盐酸浸泡海泡石制得了具有独特纤维形态的硅胶。考察了镁的溶出率与产物比表面积之间的关系。副产的酸浸取液精制后用纯碱法及微波加热水解法制得了电子陶瓷用碱式碳酸镁。该工艺不但可降低硅胶的生产成本,也提高了海泡石资源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硅硫化锌精矿焙烧料新的湿法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选择符合急倾斜中厚硅石矿体条件的上棉谷硅矿为试验基地,通过研究矿岩地质结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矿山原有采矿方案,总结出硅石矿体回采时遇到的难题。针对硅石矿易碎,矿体顶板、底板稳定性差等采矿条件,提出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回采,同时提出溜矿井中留矿的方案,来减轻矿石的二次冲击磨损,最后通过采场试采证明了其适用于急倾斜中厚硅石矿体的回采,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The changes in the surfac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a and silica suspensions consequent to the addition of xanthan gum were studied. The adsorption density of xanthan gum for alumina was found to be maximum at pH 2, whereas nil adsorption was found for silica throughout the pH investigated. The isoelectric points (i.e.p.) of alumina and silica were found to be located at pH 9.1 and presumably less than pH 2 respectively. The addition of xanthan gum shifted the i.e.p. of alumina towards more acidic pH values, in proportion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xanthan gum added, with a concomitant change in the zeta potentials to more electronegative or less electropositive values. The addition of xanthan gum beyond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50 ppm), increases the flocculation of alumina suspension to a higher value (∼92%), in the pH range of 2–9. The electrokinetic and floc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lica were not altered much by the addition of xanthan gum, akin to the adsorption result. FTIR spectral investigations provide evidence in support of hydrogen bonding and chemical interaction forces between alumina and xanthan gum. Maximum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93% for alumina-silica synthetic mixture was observed in selective flocculation tests.  相似文献   

20.
董杰  李世凯 《现代矿业》2013,29(4):34-37
采用硅灰对矿井巷道喷射混凝土进行了优化,其工艺流程为:确定硅灰掺量为水泥质量的5%,采用水料比为0.50的硅灰水溶液,将碎石表面润湿,润湿后的碎石先与水泥拌合,再与砂子拌合。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回弹率下降了约1/3,粉尘浓度减小的幅度在20%~48%,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约30%。通过优化,不仅降低了回弹,减小了粉尘,而且使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大,对矿井巷道喷射混凝土的优化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