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灵山金矿尾矿坝采用上游式筑坝方式.为了保证尾矿坝在现有坝顶标高和最终标高条件下的安全运营,有必要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该文对尾矿体的材料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借助Geo-Slope软件,采用极限平衡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对坝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坝体的加速度、稳定性时程变化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当坝顶标高为109m时,尾矿坝是安全的,而当坝顶标高为120m时,尾矿坝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尾矿坝特殊的筑坝方式和筑坝材料,使得坝体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失稳破坏,对下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针对尾矿坝动力响应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运用等效线性原理进行尾矿坝动力响应分析。分析计算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某上游式尾矿坝的动位移、响应加速度、动应力以及库区液化的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静力作用下,尾矿坝处于稳定状态。顺河向加速度放大系数最大值出现在3h/4坝高节点处;堆积坝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均为压应力;坝体顺河向、垂直向最大动位移较小。通过Matlab语言编写后处理程序,生成不同地震时程下的坝体液化区域,结果显示液化区主要集中在浸润线以下的沉积滩浅层区域,未贯穿整个坝体。  相似文献   

3.
中线式尾矿筑坝具有浸润线低、坝坡抗剪强度高、稳定性稳定性系数大等诸多优点,尤其在尾矿库处于高烈度地震区时中线式尾矿筑坝更为安全、稳定、可靠。但由于受到粗粒尾矿量、尾矿物理力学性质等相应指标限制,使用还不广泛。针对限制中线法尾矿筑坝推广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规范中提出的筑坝要求进行了深度分析和探索,提出了中线法尾矿坝安全稳定性分析的抗剪强度指标界限、渗透性指标界限、筑坝用尾砂的不分级浓度指标、筑坝用尾砂的粒径指标和筑坝试验要求,为中线式尾矿筑坝方案提供了合理的设计思路,进一步提高了中线法筑坝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尾矿坝是尾矿库重要的安全设施,根据尾矿库的溃坝事故来看,坝体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后期子坝堆筑方式。池填法尾矿筑坝是上游式筑坝的一种,主要应用于尾矿库的后期子坝堆积。在坝前构筑围埝形成池,池内放矿尾砂沉积、固结后,人工修整形成子坝,坝体稳定性高,操作维护简单,成本低,运用范围广,适宜于不同粒度的尾砂筑坝,特别是对于尾矿上升速度较快,存在干滩长度与回水质量矛盾的尾矿库,选用池填法筑坝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五龙金矿周家沟尾矿坝为细粒尾矿堆筑坝.本文介绍了细粒尾矿采用水力旋流器分级筑坝的方法:对尾矿坝的管理与事故处置及坝体的稳定性等,均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6.
结合新堆和固结(模袋)尾矿的动力特性,采用时程法计算运用模袋法加高后的尾矿库动力抗震指标,分析了地震过程中尾矿坝的地震稳定性、地震液化以及地震永久变形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模袋法增大了磷矿浮选细粒尾矿抗剪强度和动剪切模量,采用磷矿浮选细粒尾矿进行上游法筑坝安全可行。采用时程法计算尾矿坝地震稳定性,结果更准确合理,更直观反映了整个地震历时过程尾矿坝的安全系数随地震加速度变化情况,具有科学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坝体分区分层填筑和坝体材料非线性,采取材料分区和逐级施加荷载的方式建立尾矿坝有限元计算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尾矿坝的变形与应力与尾矿坝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相适应,分布较为复杂;各分区与坝基之间的变形基本协调,应力从坝顶到坝基逐渐增大,应力分布符合一般规律。剪应力水平小于1.0,未发现剪切破坏单元,但坝基含砾粉质粘土层的剪应力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矿冶》2015,(5)
分析尾矿库溃坝泥沙运动特性对溃坝后安全治理措施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尾矿坝泥沙体积浓度的不同对于溃决尾矿泥沙在流动过程中的速度场的影响。运用CFD软件建立尾矿坝溃坝的三维几何模拟模型,借助Fluent3D中VOF计算模型模拟尾矿砂、水多相流的流动规律及流动状态,模拟的溃坝流动特性与试验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为尾矿坝的设计与安全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现场大型浓缩放矿试验,总结了不同浓度放矿时,尾矿分布规律、物理力学性质及沉积滩坡度等变化特点。讨论了高浓度尾矿筑坝的可行性,为筑坝浓度选择及尾矿坝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力旋流器主要应用于中线式和下游式尾矿坝,在上游式筑坝中应用不多。本文根据其分级特性,以国内某尾矿库为例,研究旋流器底流筑子坝在上游式尾矿坝中的应用,提出"旋流器底流筑子坝、旋流器溢流和其余未接旋流器的尾矿支管沿沉积滩前均匀分散放矿"的上游式尾矿坝筑坝新方法。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水力旋流器在选矿厂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尾矿坝在排渗方法处理上 ,根据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提出了一种确定尾矿坝水平顶管空间位置的方法。在进行理论分析计算的基础上 ,给出该问题的定量求解方法 ,并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测斜仪在尾矿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斜仪是探测岩土体坝坡、边坡内部水平位移和滑动面位置的有效仪器,将其应用到尾矿坝的内部变形监测上,在国内还是首次,本文就这方面的内容作了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静  张默 《现代矿业》2019,35(1):43-47
为防止尾矿坝发生液化现象而危及整个尾矿坝的稳定性,以西南高地震区某细粒尾矿坝为例,从细粒尾砂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以及相关试验参数为基础、按照近似场地人工拟合地震波为动力输入荷载、以等效循环剪应力与抗液化剪力比较作为液化判别的依据、借助时程应力有限元法为手段,详细分析了高震区细粒尾矿库的液化区域以及时程动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液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库尾水位以下,并随着孔隙水压力的积累,液化区域逐渐向深部和堆积子坝方向发展;时程动稳定性系数与拟静力法相比,稳定性系数偏小,其中仅一条地震波作用与拟静力法计算的稳定性系数基本相当,从而亦说明动力时程法在分析高震区尾矿坝动稳定性时,较符合实际地震动力作用过程,并优于传统的拟静力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坝基软弱夹层波速测定、计算方法,并对基础开挖卸荷和基础混凝土盖重对夹层波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为指导 ,根据地球重力场的特点 ,探讨了矿山尾矿坝侧压力及水平应力的来源 ,提出了矿山尾矿坝水平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拦蓄尾矿混合体的重力 (即拦蓄尾矿混合体的地心引力 )的观点。拦蓄尾矿混合体的重力不仅可以产生竖向应力 ,而且还可产生水平应力。给出了拦蓄尾矿混合体的重力所致水平应力的科学表达方式。提出了矿山尾矿坝侧压力及水平应力计算的一种新方法 ,总结出了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的矿山尾矿坝水平应力随高度变化的近似数学模型 ,其相关度较高 ,符合回归分析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李学民  郑海远 《矿冶》2009,18(3):21-23
在尾矿坝排渗系统中,辐射井以其排水可靠性和后期管理简便等方面的优点,已在越来越多的尾矿坝排渗工程中得以应用。本文结合首钢孟家冲尾矿坝工程,阐述了辐射井的设计方法以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测某矿业公司采场爆破在尾矿库基础坝处的振动加速度,将实测爆破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变幅处理后加载到依据实际尾矿库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中。通过改变爆破振动幅值强度,系统研究了爆破振动对尾矿坝稳定系数、尾矿坝内孔隙水压力以及剪切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爆破振动对尾矿库影响存在振动强度临界值,当爆破振动强度小于临界值时对尾矿坝安全是有益的,而大于临界值则是有害的。通过有限元计算,综合安全稳定系数、孔隙水压力和最大剪切应力的变化,得出尾矿坝基础坝处的爆破振动临界加速度为0.266g,对应的振动速度为13.6 cm/s。若考虑应留有3倍以上安全储备量,则安全允许振动加速度0.089g,振动速度为4.5 cm/s。这一爆破振动速度安全判据对于类似尾矿库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大量的声波测井资料.揭示了万家寨水利枢纽坝基弱层分布规律.并结合地质资料对弱层属性及其波速真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四川某高堆尾矿库地质勘查资料进行整理,合理概化了坝体主轴剖面,采用等效黏弹性模型,对处于洪水工况下的该尾矿坝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了该尾矿坝在EI Centro地震波作用下的反应加速度、位移变化、液化范围、安全系数、动力稳定性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该尾矿坝可在洪水工况下稳定运行,为其他尾矿坝的动力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游法尾矿坝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游法尾矿坝是我国尾矿坝的主要坝型,其安全问题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我国上游法尾矿坝在筑坝、渗流、排渗、地震反应、管理、监测以及环境影响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并着重介绍了大石河尾矿坝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基于渗流的上游法尾矿坝研究的几个建议。这些内容对指导上游法尾矿坝设计以及中后期管理,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