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某锅炉房设计搭建了一套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直接接触式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回收1台29 MW锅炉的烟气余热系统。工程实测分析表明:测试期间,最终排烟温度基本稳定在20~30℃区间,平均回收烟气余热量为2.67 MW,吸收式热泵平均综合COP为1.62,供热效率平均提高11.54%。采用直接接触式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利用燃气锅炉热水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回收烟气余热的方案,可实现烟气"消白"和余热回收。对热水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结合烟气-水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回收燃气锅炉烟气余热的系统方案进行探讨,推导燃气锅炉和热水驱动的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系统的总效率公式,对某供热中心的余热回收项目进行测试和运行分析。实测数据表明,系统的运行效果较好,热泵的性能系数可以保持在1.8左右。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吸收式热泵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原理,通过某锅炉房进行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改造后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跟踪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平均节能率为10.86%,排烟温度降低为30℃以下,有效降低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排放,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燃气供热厂烟气余热的利用是研究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在锅炉尾部增加烟气-水换热器或(和)空气预热器是一种传统的烟气余热利用方式,这种方式主要回收烟气中的显热,无法回收烟气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由于传统烟气余热利用方式受限,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技术的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将烟气温度降至30℃甚至更低,充分回收烟气中的汽化潜热,经过工程验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主动配电网的主动控制和主动管理,提出了新型热泵型冷热电联产系统。利用吸收式热泵、电热泵以及蓄能罐深度回收发动机烟气余热,使排烟温度降至10℃左右,同时利用电热泵消耗机组发电为可再生能源上网调峰,从而使冷热电联产系统在热电协同的情况下高效运行,设计工况下总能源利用率达到91%。研究了系统的流程和运行模式。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计算和分析,得出系统的逐时运行特性,从而给出电热泵和蓄能罐的设计容量和系统配置。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既可以满足电网调度,又可以满足用户的冷热需求,还可以实现烟气热量的全热回收,为冷热电联产系统在未来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应用防腐型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对北京某供暖锅炉房进行了排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节能改造,将烟气作为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用于供热。工程跟踪实测表明,采用烟气冷凝热回收装置可将锅炉排烟温度从84~114℃降到27~43℃,提高燃气利用效率(单项节能率)7.2%~13.6%;回收的烟气余热中水蒸气凝结潜热占68%~84%;排烟温度平均每降低10℃,锅炉系统总热效率提高约1.0%~2.3%;单位容量(1t/h)锅炉每天产生0.8~3.0t/d的烟气冷凝水,可回收利用;烟气冷凝水对烟气有显著的净化作用。因此,锅炉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有较大的节能、节水、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7.
开发可再生能源-地热和回收锅炉烟气余热是提高既有供热系统供热能效的有效措施。本文研究的基于增热型吸收式换热的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在热源站设置直燃型吸收式热泵和防腐型间壁式烟-水换热器用于深度回收烟气余热,在热力站设置增热型吸收式换热机组用于开发利用地热。分析表明,当供热负荷为50 MW时,该供热系统可将排烟温度降至35℃,回收烟气余热约4.7万GJ/a,回收地热约4.6万GJ/a,降低NO_x排放量约1.5 t/a。与常规燃气锅炉集中供热系统相比,该供热系统可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约27.8%,降低天然气年消耗量约19.9%,供热成本降低7.7%,增量投资回收期少于6 a。该系统用能方式相对较为合理,其节能效益、经济效率和环保效益均优于常规燃气锅炉集中供热系统,宜适用于北方地热资源可资利用的区域。研究成果为既有锅炉供热系统升级改造或新建供热系统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回收燃气锅炉排放烟气中的冷凝余热,本文提出了1种热泵型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方式.该方式分级回收烟气高温显热与冷凝潜热,搭建了热泵型烟气冷凝余热回收实验台,研究了热网回水温度、热网回水流量对该系统的余热回收效率、余热利用效率、排烟温度、供热水温度与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的影响.该余热回收系统可实现向热网直接供热与向热网回水预热两种运行模式.在预热运行模式下,当热网回水温度为40.0℃,热网回水流量为11.0 L/min时,热泵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烟气余热回收效率是11.9%,其余热利用效率可到15.9%,系统的排烟温度可降至19.8℃,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系数为3.3.该热泵型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方式节能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电厂拟将纯凝式发电机组改造成热电机组工程,提出3种热源方案:方案1:配置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用于带动汽动给水泵的小汽轮机凝汽器冷却水余热)与汽-水换热器;方案2:配置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热电机组汽轮机乏汽余热)与汽-水换热器;方案3:配置汽-水换热器,单纯利用热电机组汽轮机抽汽加热热网回水。对3种热源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性比较,方案1的技术经济性突出。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套二拖一大型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背压供热机组,提出了烟气余热深度利用集成新工艺。该工艺在热力站处利用吸收式换热机组降低热网回水温度,在热源处通过两级加热实现烟气余热的深度回收,可将排烟温度降低到20℃左右,大幅提高了热源的供热能力和系统的供热效率,解决了燃气热电联产系统供热能力不足(热电比小)、燃气消耗量大的问题。与常规参考供热系统相比,该系统在输入燃气量不变、输出电力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全年回收烟气热量能够提高供热总量32.2%以上,供热面积可达1 655万m~2。对该工艺的流程进行了设计,全年运行工况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实现良好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介绍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燃气锅炉房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流程,对烟气冷凝的净化效果进行测试,对烟气排放量及排烟温度降低对烟气扩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综述热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在脱白工艺中的应用以及凝汽器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途径。利用烟气余热的烟气脱白工艺包括烟气再热法、烟气冷凝法、烟气冷凝再热法,烟气冷凝再热法通过多组不同的换热器,实现烟气余热的合理利用。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途径可分为吸收式热泵利用、电驱动热泵利用。为实现供热,吸收式热泵与热网加热器联合运行,或采用多台吸收式热泵梯级加热热网回水。电驱动热泵制热能效比高,可消纳风电。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型燃气热电联产供热系统中汽轮机抽汽与热网水换热过程中温差不可逆损失大、烟气排烟温度高、乏汽余热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了源网一体化的烟气-乏汽余热协同回收新流程,通过降低热网回水温度的源网一体化技术,解决了回收烟气余热驱动蒸汽压力和流量不足的难题,通过在热源处烟气、乏汽余热协同回收,进一步提高系统供热效率,解决了困扰燃气热电联产系统供热能力不足(热电比小)、燃气消耗量大的问题。在输入燃气量不变、输出电力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回收烟气和乏汽余热后电厂输出热量能够提高50%以上。以9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例,对系统的设计工况和变工况分析、节能性分析以及经济评价进行了研究,该技术可以实现良好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搭建了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直接接触式烟气余热回收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水气比、喷嘴形式、喷嘴排数、过量空气系数、喷淋高度、喷水温度、排烟温度对直接接触式换热器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凝结水量和冷凝水的pH值,以及换热器烟气侧阻力。结果表明,影响烟气-水换热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水气比、喷淋高度和喷水雾化粒径,排烟温度、喷水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对换热效率也有一定影响。整个余热回收系统的实验测试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热电厂凝汽器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供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蓉  张磊 《煤气与热力》2014,34(12):8-10
介绍热电厂凝汽器循环冷却水常规余热利用供热技术。对吸收式热泵机组与吸收式换热机组(吸收式换热机组将热水型吸收式热泵与板式换热器相结合,替代热力站的传统换热机组)联合供热方式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选取5个供热项目的 6台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作为案例,对回收燃气锅炉烟气余热情况进行测试,分析热泵运行效果。6台热泵中,5台热泵性能系数均接近或超过1.6,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比例达到60%以上,热泵运行效果较好,另外1台热泵性能系数为1.3,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比例为39.56%,未能实现对烟气余热的有效回收。通过测试分析得出,热泵性能系数能有效反映热泵运行效果,烟气余热回收比例有一个较适宜范围,并不是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17.
燃气锅炉排烟中含有大量的汽化潜热.对于小吨位的燃气锅炉而言,目前尚未进行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技术路线,并对经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经过计算得出了间壁式换热器余热回收方式中回水温度与排烟之间的经济温差,以及电价、气价对电热泵的余热回收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将热功率为5. 6 MW的燃气锅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建立烟气常规余热回收方案(方案1)、直接接触式余热回收方案(方案2)、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余热回收方案(方案3)的仿真流程。将方案1作为基准方案,在供热量为5 494 kW的前提下,分析计算3种方案的系统供热效率及方案2、3的增量投资回收期。3种方案的系统供热效率分别为94. 1%、99. 3%、100. 7%。方案2、3的投资增量分别为136×10~4、265×10~4元。方案2、3节省的年运行费用接近,但方案2的增量投资回收期更小,方案2的经济性更优。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燃气锅炉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受供热系统回水温度较高限制、难以回收烟气余热中大量潜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水源热泵的燃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方法和原理,并对某锅炉房改造工程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可将排烟温度降至30℃以下,降低供暖燃气消耗量10%,极大地减少了燃气锅炉排烟中水蒸气含量,有助于缓解供暖季雾霾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锅炉是供热系统的主要热源形式,其供热能力约占全国总供热能力的58%。鉴于供热行业煤改气工程的快速推进,燃气锅炉供热能力较高,且排烟温度偏高,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就常规燃气锅炉区域供热系统的排烟余热回收率低、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本文从系统的角度探讨燃气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利用方法,提出了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及区域供热技术方案,并从热力学和经济学角度将该系统与目前存在的2种燃气锅炉供热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可将一次热网回水温度降低至20℃;提高一次热网输送能力约47%;与常规燃气锅炉区域供热系统相比,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及区域供热技术具有系统用能方式较合理、节能效益显著和经济效益较好的特征,是高效、经济回收燃气锅炉排烟余热的主要供热技术方案,适用于供热半径大或既有一次热网输热能力不足的供热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