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随着以锂为代表的新能源金属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寻找锂矿资源将日益显得重要。为了实现在隐伏地区找矿突破的目的,以四川甲基卡稀有矿床外围容须卡地区为例,应用直流电法勘探圈定隐伏伟晶岩脉,在区内圈定了3个北西向高阻异常带,其中J3号高阻异常与已知R2含锂伟晶岩脉吻合较好,J1、J2两个高阻异常局部见伟晶岩体出露,推测异常由隐伏伟晶岩脉引起;进而寻找甲基卡式锂矿,以期能够对相关区域的隐伏型甲基卡式锂矿的有效探测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滇中铁矿带中,鹅头厂型铁矿目前虽为中小规模,但均系富矿。因此,进一步开展对这种类型矿床的形成、富集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对在滇中地区寻找富铁矿,有着重要的现实义和指导作用。一九七七年五月,为贯彻落实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根据国家下达的富铁矿研究任务和冶金部对富铁矿会战的新部署,昆明工学院地质系党总支派出地质力学富铁矿专题组部份师生,和昆明钢铁厂地质勘探队罗次普查组、总队综合组部份同志一起,在昆钢队党委的领导下,组成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队伍,参加罗次地区铁矿找矿评价会战。在鹅头厂一温泉地区,共3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开展了万分之一区域地质删查及成矿规律的研究,以期扩大鹅头厂矿区的远景。  相似文献   

3.
推进空间功能分工是当前区域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地区差距的关系问题仍然有待验证。基于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小地理空间范围内八个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地区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的地区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特征,且长三角和滇中城市群目前处在倒"U"型曲线的右侧阶段,地区差距处于缩小阶段;其余城市群均处于地区差距仍然在扩大的阶段。因此,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城市群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桂西北地区约14万平方公里面积内83个局部布格重力异常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从而对Sn、Cu、Pb、Zn、Sb、Hg、Al、Au等有色金属矿产的找矿靶区作了初步预测,为寻找广西大厂式锡多金属矿产新的成矿远景区指出了可能目标.  相似文献   

5.
以滇中城市群为例,采用GIS技术、Fragstats4.2等软件工具分析2009—2015年滇中城市群尺度和州市尺度的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的特征.结果表明:在城市群尺度上,研究区内优势景观连通性降低,景观异质性程度、破碎化程度大,景观斑块的聚合程度降低,土地利用情况朝均匀化和多样化发展;在州市尺度上,玉溪市、曲靖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加,蔓延度指数逐渐减小,楚雄彝族自治州、曲靖市和昆明市的最大斑块指数和聚合度指数均减小.整个研究区的西南部、东部以及西部地区的景观异质性增加,土地利用均匀多样,优势景观对景观格局的控制性减弱;西部、东部以及中部地区的破碎度增加,连通性变弱,人为活动对该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影响显著.本研究对滇中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多尺度演化模拟及优化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标准贯入试验是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在岩土勘察活动中经常使用,来判断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通过室外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分析了豫中平原地区粉质黏土的部分物理力学指标.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了该地区粉质黏土部分物理力学指标与标准贯入击数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F检验相关性显著.研究表明:豫中平原地区粉质黏土的孔隙比e和液性指数IL与标贯击数存在显著的负向线性相关,压缩模量Es、粘聚力c、内摩擦角φ以及塑性指标IP与标贯击数存在显著的正向线性相关.研究成果可用于该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建立的线性表达式来预测当地粉质黏土的部分物理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以凹凸棒石黏土为主要原料,掺杂二氧化钛、硅酸钠等辅料,制备蜂窝型凹凸棒石黏土.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穿透实验,对4种不同配方的蜂窝型凹凸棒石黏土进行了气相甲醛吸附研究.结果表明,蜂窝型凹凸棒石黏土对甲醛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静态吸附实验中,当甲醛平衡质量浓度为45 mg/m3时,配方1,2,3,4...  相似文献   

8.
土体的相关距离是应用随机场理论进行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的基础,也是表征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的重要参数。为确定宁波淤泥质黏土的竖向相关距离,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樱花公园站为例,选取静力触探试验(CPT)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图形3σ法则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运用相关函数改进法对分析处理后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得到宁波淤泥质黏土竖向相关距离代表值为0.38m。研究成果不仅为宁波地区的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奠定了基础,也为该地区的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天然黏土层的长期动力特性,采用GDS循环三轴系统,对赣南地区的路基红黏土开展部分排水条件下大次数循环荷载试验.研究部分排水条件下红黏土的孔压累积和模量变化情况,分析循环应力比、平均初始固结压力、初始固结应力比对红黏土累积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红黏土的最终竖向累积变形随循环应力比和初始固结应力比的增大而指数型增大,随平均初始固结压力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提出考虑循环应力比、平均初始固结压力、初始固结应力比和循环次数的累积应变模型,通过不同动应力状态下红黏土累积应变随循环次数发展曲线的归一化表明了该累积应变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总结云南镇沅三合地区地质特征基础上,对该地区1∶1万地球化学数据研究表明:研究区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为Ag-Au-Cu-Pb-Zn-Co-Cd;区内主要的铅锌矿床及矿化点都有相应元素显示异常,表明地球化学在本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根据化探数据以及地质成矿规律,共圈定3个成矿靶区.结果表明该方法圈定异常准确、有效,且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渣土改良剂对黏土液塑限影响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盾构穿越黏土地层时渣土改良剂类型和添加量难以确定的问题,进行了液塑限测定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改良剂对土样液塑限的影响特征,确定改良剂的地层适用性,对比分析分散剂对不同土样的改良效果;通过黏土颗粒Zeta电位测定和颗粒间互斥能的分析,探究分散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黏性较大的渣土中,单独使用阴阳离子复配型泡沫剂难以达到理想的改良效果;絮凝剂能够增大黏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增加黏土的抗剪强度,而分散剂能够减小黏土的液塑限和塑性指数,减小黏土的抗剪强度,因此分散剂适用于黏土地层;相对于高岭土,由于高蒙混合土(高岭土与蒙脱土质量比=1∶1)和蒙脱土结合水含量高,需要更多分散剂和作用时间,改良作用才能稳定发挥;当分散剂添加至一定量后,改良效果基本不再变化;随着分散剂添加比的增加,蒙脱土、高蒙混合土、高岭土的Zeta电位减小(即负电荷增多)后趋于稳定,黏土颗粒聚团的位垒Vmax/R增高,即颗粒间排斥能增加,因此黏土利于分散.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压实黏土遇水膨胀与失水收缩特性,开展了压实黏土的膨胀与收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样的压实度和初始含水率对其膨胀与收缩影响显著。压实黏土样的膨胀量随浸水时间延长基本呈现“S”型增大。压实黏土的干缩在初期属于正常收缩;在失水干缩后期,干缩体积小于失水体积,收缩量随时间变化为下凹型曲线;最后进入稳定的零收缩阶段。压实密度越大,收缩率越小;初始含水率越高,收缩率越大。压实黏土的干缩变形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此研究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黏土干缩开裂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红黏土地区道路等地基工程建设中出现裂缝的原因,通过直剪试验对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上覆荷载作用下的红黏土抗剪强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有无上覆荷载,红黏土黏聚力、内摩擦角均随含水率的增大逐渐减小,随压实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黏聚力受含水率、压实度影响的程度大于内摩擦角;同一条件下,上覆荷载作用下的红黏土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均大于无上覆荷载作用下的,且上覆荷载作用下的抗剪强度受含水率、压实度、干湿循环次数的变化幅度小于无上覆荷载作用下的.研究成果可为红黏土地区的道路等地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以1:10万区域化探扫面资料为基础,以寻找火山岩型金矿为出发点,研究新疆白山地区地质地球化学成矿特征,并总结火山岩型金矿找矿标志,研究表明,金为主要成矿元素;二叠系,石炭系为金成矿有利层位;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元素组合存在4种类型,其中以Au,As,Sb等元素为主的组合异常范围广,规模大,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呈带状分布于东西向断裂(F2)及其与F4断裂交汇部位,这些部位也是寻找火山岩型金矿的有望地段。  相似文献   

15.
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已经在许多金属矿勘探中取得了成功的应用,该方法同样能在铀矿勘探中得到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介绍了广西花山花岗岩型铀矿的形成原因,阐述了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花岗岩型铀矿调查研究中的应用与效果.利用矿体与围岩、构造与围岩的电阻率差异来寻找有利的成矿空间,并以此为据调查广西区内花岗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试验与分析辽宁区域性饱和黏性土(黏土与粉质黏土)和粉土抗剪强度参数.对辽宁盘锦地区黏性土抗剪强度特征取得了规律性认识,提高评价土质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室内直剪试验、三轴试验与室外十字板剪切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结果黏土内摩擦角φ好于粉质黏土、粉土;内聚力C的相关性相对于摩擦角较差;黏土的内聚力成负相关;直剪试验(快剪)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黏聚力C高于三轴试验(UU)的抗剪强度指标.不排水抗剪强度经验公式Cu=18.0 11.02qu适应于辽宁盘锦地区的黏土.结论建立了室内直剪试验与三轴试验抗剪强度指标之间关系,及十字板剪切试验与静力触力试验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在辽宁盘锦地区地基勘察评价中估计黏性土的抗剪强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镇用地的扩展受到多种驱动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以2009—2015年滇中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滇中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驱动因素综合影响模型,定量分析了各驱动因素对城镇用地扩展的影响路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及总效应,进而揭示了驱动因素对城镇用地扩展的综合影响及驱动机理.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产值、总人口、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GDP对滇中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的总效应分别为0.83、0.62、0.55和0.46,是滇中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主要驱动因素;总人口主要通过影响第二产业产值、人均GDP和固定资产投资额间接影响城镇用地扩展,影响路径分别为0.32、0.15和0.52,并且总人口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对城镇用地扩展的直接影响(0.63)最大,而第二产业产值对城镇用地扩展的间接影响(0.83)最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低纬度地区20个无线电探空站2008—2012年探空资料,分析大气水汽转换系数K值与地理位置间的关系,建立广西地区不需气象资料的K值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精度、适用性,分析逐年增加样本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探索如何更好地建立广西地区K值模型。结果表明:(1)在广西地区,Emardson模型总体的内、外符合精度与高程模型相当,Emardson模型与积分模型计算K值符合较好,总体内符合均方误差为0.002 1,外符合均方误差为0.001 8;(2)与高程模型相比,无需考虑高程因子的Emardson模型在广西地区适用性更强;(3)通过逐年增加样本数进行建模不能保证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用最近的两年数据建模能够更好地预测第3年的K值。  相似文献   

19.
火山岩地区含羟基(OH~-)粘土化蚀变带的识别和圈定是寻找中低温型金属、非金属矿产的重要标志.笔者运用一种定向主成份分析方法于卫星 TM 数据的处理,在浙江东部植被覆盖率为70—80%的中生代火山岩区制得了粘土化蚀变信息增强图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动态加载条件下人工冻结黏土的动力学特性,使用SHPB动力学试验系统进行了人工冻结黏土的单轴动态加载试验,分析了不同加载应变率及温度条件下人工冻结黏土的动强度和初始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并重点讨论了动态加载过程中试样的能量耗散特征.结果表明:(1)在单轴动态加载条件下,人工冻结黏土的动弹性模量、动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大或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但结果数据在低应变率区有一定波动;(2)随着试样内部塑性变形和裂纹扩展增加,试样弹性应变能密度与耗散应变能密度比值逐渐减小,试样也更容易呈现脆性破坏.以上结果有助于认识人工冻土的冲击破坏能量特征,为人工冻土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