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区域供冷管网的冷损失计算方法,并对典型项目在不同敷设方式、不同负荷率下的管网冷损失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直埋敷设方式的管网冷损失最小;设计工况下,二次管网冷损失在总输送冷量中占比较小,可控制在1%以下,其中二级泵造成的冷损失占比可达78%以上,是管网冷损失的主要因素。不同负荷工况下,二级泵与管道冷损失比例变化明显:负荷率为80%时,二级泵造成的冷损失占比为75%左右;负荷率为30%时,二者所占比例接近,各占总冷损失的50%;负荷率为10%时,管道冷损失占比达到70%以上,成为系统冷损失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2.
基于某区域供冷项目的负荷特性分析结果,能源中心拟采用基载机、制冷主机、冰蓄冷装置联合供冷。分析部分负荷率下系统运行策略,对部分负荷率下区域供冷系统的能效比、供冷成本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区域供冷系统二次管网的冷量损失及冷量损失导致的温升的计算方法,并对某个二次泵变流量运行的区域供冷系统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保温材料达到要求、施工合格的情况下,区域供冷系统二次管网的总冷量损失很小,在其输送冷量的1%以内;二次泵的冷量损失是二次管网总冷量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二次管网最不利环路上冷量损失导致的温升不会对区域供冷系统的用户造成大的影响;负荷率对二次管网的总冷量损失、最不利环路上冷量损失导致的温升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某能源站及周围建筑区域供冷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建筑供冷量、主机能耗进行了实测并对机组运行模式分析,得到了建筑冷负荷特性及实现系统节能运行的关键措施;并基于建筑冷负荷特性,提出了水蓄冷空调系统优化运行策略,该优化策略充分考虑主机性能与当地峰谷电价,使主机处于较高效率和较低电价时间段运行.结果 表明,与现有运行策略相比,优化运行策略可以在供冷期节约3.4%的电量和12.4万元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5.
绿色住宅小区可再生能源系统应用广泛,通过对绿色住宅小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和掌握绿色住宅中污水源热泵系统实际运行的用能特点及相关耗能情况。对污水源热泵机组运行参数、电耗及室外气象参数进行监测,并分别从热泵系统运行性能、能耗情况及室内舒适度等方面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表明,在供暖季,水泵的能耗占总耗电量的28.4%。系统能效比主要受室外温度和机组的运行状况影响,机组COP和系统EER在整个供暖季期间波动较剧烈,机组COP平均值为1.62,低于机组的额定COP,供暖季中期机组COP和系统EER变化趋势逐渐趋于稳定,机组EER平均值为1.52。为提升供暖季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应及时根据建筑负荷变化,来调整设备运行数量及参数,减少室外温度和机组运行状况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搭建人工气候室实验台,对某一拖六变制冷剂流量(VRF)空调系统在制冷工况、部分负荷工况下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测研究。研究表明,VRF系统在部分负荷工况下具有较高的系统COP,且在负荷率为40%~50%区间内COP最高;在一定负荷率工况下,室外空气温度每升高10℃,系统COP降低0.6~0.8。在该系统定蒸发压力的控制模式下,各室内机的负荷不均匀指数对系统COP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全寿命周期成本(LCC)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该工业厂房分别采用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与常规冷热源系统的LCC值。分析了能耗的组成及特征,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中热泵机组及冷水泵的能耗费用占运行成本的比例较大,分别为76.2%和12.9%。基于LCC分析了不同负荷率下多台机组并联运行时负荷承担方式不同对机组COP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冷水供回水温差、源水侧供回水温差一定的情况下,部分负荷率小于28%时2台机组均匀分担负荷,大于28%时4台机组均匀分担负荷,系统LCC值最小,为2 857.5万元。同时当冷水泵采用变频控制时,系统的LCC值更小,为2 825.9万元。  相似文献   

8.
以杭州市某办公楼的地源热泵主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主机的供水温度并跟踪分析能耗分项计量平台的实时能耗数据,总结了夏季供冷季和冬季供暖季的供水温度与主机COP以及供水温度与主机能耗之间的规律,综合分析典型气象年数据以及主机的年运行能耗,提出针对本工程的分阶段变水温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康英姿  华贲 《煤气与热力》2007,27(11):79-82
探讨了区域供冷系统的应用条件,要有足够的地方建设制冷机房及允许敷设冷水输送管道,区域内建筑冷负荷密度及年冷负荷较大。结合工程实例,对区域供冷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对于气候炎热地区的新建小区,区域供冷系统的经济性优于传统的集中式空调系统。以电制冷主机 蒸汽吸收式制冷主机作为冷源的方案的经济性优于单纯以电制冷主机作为冷源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相变材料式蓄冷系统的动态模拟及运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相变材料式蓄冷系统的三大部件即蓄冷设备、制冷系统、空调负荷的数学模型,对常规系统、全蓄冷系统和部分蓄冷系统分别进行了动态模拟,计算出供冷季的总运行能耗和电费,分析比较了这三种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水源热泵机组数学模型,进行夏季工况下机组部分负荷时机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冷负荷减小机组COP先增大后减小,当冷负荷继续下降到一定范围内时,机组COP会有较大幅度降低。基于单台机组特性进行的多台机组选型优化方案表明:根据建筑冷负荷率分布情况选择多台不同型号的机组搭配运行比选择多台一样型号的机组运行有利于能耗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泵供液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回气管和吸气管段管道压降模型以及蒸发器传热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供液倍率增大对于制冷系统COP以及EER的影响。以某单个冻结间冷负荷55 kW的氨冷库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泵供液管道压降影响下COP随供液倍率增大而降低,但COP无法客观反映泵供液对蒸发制冷量的影响;制冷系统的EER随供液倍率先升高后下降,蒸发温度变化对于最佳循环倍率的值影响不大。可将冻结间循环倍率从设计值5倍降低为3倍,在蒸发温度为-33℃时制冷系统EER可以提高2.17%,系统运行总功耗可以节能5.3%。研究结果可以降低冷库内制冷剂的充注量且使冷库运行更加节能高效。  相似文献   

13.
进行文献调研,统计不同气候区办公建筑空调动态冷负荷的实测及能耗模拟数据,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处理得出15条空调冷负荷时间分布曲线。利用一种基于EDA技术并结合经典概率统计法的改进的处理方法——箱图剔除法,对时间分布曲线进行处理分析,剔除数据样本中的离群样本;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剩余的数据样本的分布形态进行分析,求出各段负荷率区间上的时间频数平均值的95%置信区间,定义为时间频数基准带,进而对办公建筑的空调冷负荷特性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空调系统为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的办公建筑空调冷负荷的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30%~70%负荷率区间;时间频数基准带的整体分布形态近似呈扁平状的正态分布等结论。  相似文献   

14.
将基于平板微热管阵列的水冷PV/T集热器与双热源热泵相结合,提出1种太阳能与空气源双蒸发器热泵复合供能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多种运行模式的切换,以满足复合建筑的供热、供冷、热水和部分电力需求。实验主要针对于冬季制热工况和夏季供冷工况进行实验研究,分别从室外温度、太阳辐照度、热泵COP、制热量、集热效率和发电效率等方面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冬季制热实验时,空气源热泵制热、PV/T联合水源热泵制热和PV/T联合双热源热泵制热工况下COP分别为2.15、2.5和2.6,均能满足冬季室内的采暖要求。PV/T联合水源热泵制热和PV/T联合双热源热泵制热实验的平均发电效率和集热效率分别为12.1%和48.6%,11.3%和38.8%。空气源制冷实验时,热泵的EER平均为2.08;制冷兼制热水模式实验时,热水作放热源阶段的EER平均2.26,空气作放热源阶段的EER平均为1.96。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采用回归方法获得冷水机组性能系数(COP)与部分负荷率(PLR)的关系,并建立各台冷水机组能耗方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其最小值,从而获得各冷水机组所承担的最优负荷比率,同时根据某一实际建筑计算了其全年的冷负荷率时间分布情况,在此基础对系统冷水机组全年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优化,从而达到5.7%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外融冰蓄冷为冷源的区域供冷技术,由于其规模效应导致的初期投资低于每栋楼单独设置机层,降低了设备总装机容量,削峰填谷,提高了供电设备与负荷率,减少环境污染,运行费用较之常规独立制冷系统可节省20%-50%,在部分负荷期间运行费用的节省更为明显,集中管理可减少日常维护费用,这些优点将使区域供冷技术具有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冷却塔辅助冷却地源热泵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土壤温度的全年温度变化特性,地源热泵比空气源热泵具有更高的COP。但是当建筑以冷负荷为主时,若完全依靠地源热泵来供冷,则地下埋管换热器和热泵机组的初投资均比较高,热泵系统的循环效率也较低。采用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可有效降低系统投资,提高系统的运行节能效果。在部分负荷时,完全依靠地源热泵供冷,在峰值负荷或冷负荷较大时,启用辅助冷却装置,使辅助冷却装置和地源热泵机组联合运行。分析表明,采用冷却塔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在系统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安捷物联办公大楼夏季空调运行数据,分析了建筑空调系统的综合COP、各系统用能占比和峰平谷运行费用分布情况。验证了"免费冷系统+蓄能放能系统+峰平谷时段调整"空调系统及其运行策略在建筑集中供冷中的可行性和高效性,该策略可以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降低建筑供冷季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9.
王丽慧  马长江  张嫄  张腾  任妍 《暖通空调》2022,(S2):111-117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测的方法,研究了地铁车站负荷随运营年限的演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车站总负荷随运营年限增加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理论计算得到其由第1年的410 kW逐年增加到第21年的740 kW;同时,不同运营年限下的总负荷逐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早高峰08:00左右和晚高峰18:00左右出现2个负荷峰值;由现场实测得到,运营4年的2个标准地铁岛式车站的负荷率偏低,其平均负荷率分别为27%和23%,运营12年的车站的平均负荷率为45%,而运营18年的2个车站均在较高的负荷率下运行,其平均负荷率分别为108%和95%。揭示了地铁车站不同年限的负荷特性,为后续地铁环控系统设计和运营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磁悬浮变频冷水机组全年运行的实测数据,建立了磁悬浮变频冷水机组性能系数模型,分析了磁悬浮变频冷水机组供冷季不同负荷下的运行特性。研究表明,磁悬浮变频冷水机组具有良好的变频调节特性,其内部效率最大值并不是出现在额定工况,而是出现在部分负荷及小压缩比工况下。给出了磁悬浮变频冷水机组在供冷季的运行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