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青岛某水相变能热泵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水相变能热泵供热系统和水相变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对水相变能热泵系统的实际运行工况进行了现场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分析了该系统的制热性能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大型地下工程用除湿型水环热泵机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除湿水环热泵机组,能除湿、准确控温和制热,可满足地下工程部分负荷和满负荷的不同需求,并通过水环实现工程内热量转移.通过PLC控制压缩机荷载和制冷剂三通比例调节,消除了调温盲区,送风的温湿度精度提高;通过双流向设计,热泵工况时增加冷凝面积等技术,机组运行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在测试平台上对机组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3.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处于部分负荷状态运行的时间长,效率低。常规的空气/水热泵机组采用台数调节的方法,使得部分制冷设备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多台压缩机和多个室外换热器并联的改进流程,通过改变投入运行的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组合数,来实现系统的能量调节;并在混合式热泵系统的空气/水热泵机组中分别采用这两种流程,通过实验研究了其在不同运行模式下部分负荷时的运行参数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级和双级耦合两种运行模式下,相对于传统流程而言,采用改进流程的空气/水热泵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由于室外换热器面积的增加,不仅使得机组的运行工况得到一定改善,而且其性能有了较大提高,其制热量和制热能效比(EER)最大增幅可分别达41.1%和43.3%。  相似文献   

4.
空气源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具有较高的制热性能系数,但在蒸发器结霜工况下运行时,会出现供热量和性能系数下降的现象。介绍了一种以并联毛细管代替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部件的热泵系统,并进行了除霜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并联毛细管热泵系统的除霜效率略小于常规热泵系统,但是除霜过程较平稳,可实现连续制热,也无需对压缩机运行进行特别保护。不仅简化了除霜系统,也避免了机组除霜结束恢复制热时重启压缩机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株洲市某实际工程所采用的热源塔热泵系统进行测试分析,探索其在特定室外气象参数下的热湿交换效果及热源塔热泵在株洲地区是否适用。实测分析得出该热泵机组的主机冬季制热性能系数COP为3.61~5.19,系统冬季制热综合性能系数SEER为1.84~2.66。在空气干球温度为12~14℃时,热泵机组高效运行同时热源塔的换热效率高达67%~74%,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水环热泵作为一种以回收建筑余热为目的、具有节能和环保意义的空调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水环热泵在过渡季节的特性,对水环热泵系统水环路做一些改进,使热泵机组实现并串联的切换,从而充分利用刚从制冷热泵机组中出来的水的温度比较低和刚从制热热泵机组中出来的水的温度比较高的特性,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以同时制冷,制热和制取生活热水的多功能热泵机组的原理和特点,并以某中医院为例分析了该热泵机组的经济性,结果表明多功能热泵机组较冷水机组加燃气锅炉的初投资高约16.2%,年运行费用节省24.2%。  相似文献   

8.
单、双级混合式热泵系统切换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洋  江辉民  马最良  姚杨 《暖通空调》2005,35(2):1-3,19
提出了由空气/水和水/水热泵机组组成的单、双级混合式热泵系统,并设计了该系统的实验样机。对空气/水热泵机组在低温条件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实验,分析了系统的制热能效比,确定了系统单、双级切换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热泵机组及整个热泵区域供热系统的能效情况。结果表明,海水源热泵机组在冬季海水温度极低的情况下仍可运转,但机组的制热性能系数很低(约为2.43),系统整体的制热性能系数则更低(测试平均值为1.86)。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机组制热性能的因素。模拟计算发现,若选择市场上性能优良的热泵机组,其制热性能系数将提升34.2%,系统整体能效可提升约24.2%。  相似文献   

10.
运用当量温度概念对CO2跨临界水-水热泵供热系统进行了研究,指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气体冷却器的出口温度和压缩机的出口压力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并对供热过程中采用能量梯级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热水侧进行梯级利用可提高系统的制热性能系数。  相似文献   

11.
CO2跨临界水-水热泵供热系统应用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当量温度概念对CO2跨临界水-水热泵供热系统进行了研究,指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气体冷却器的出口温度和压缩机的出口压力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并对供热过程中采用能量梯级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热水侧进行梯级利用可提高系统的制热性能系数.  相似文献   

12.
利用恒温恒湿环境仓模拟室外环境条件,对空气–水双热源复合热泵系统的单水源制热、单空气源制热和空气–水双热源制热3种运行模式在不同环境温度和湿度、低温水箱水温、水流量等参数条件下的系统性能系数COP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水源制热模式系统随低温水箱水温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单空气源制热时空气温度变化对系统COP影响较大;蒸发器进风温度和进水温度的有效温差是空气–水双热源制热时影响从空气侧和水侧同时获取热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某中深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为例,分析新热源旧管网地热能供热系统的现有运行策略;采集供热站在供暖季各设备实际运行数据,分析室外温度、不同启停组合对供热站热泵机组群性能的影响;通过新旧运行方案的对比分析,预测优化后的运行方案可以为供热站每个供暖季提升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现有运行方案热泵机组群运行耗电量和制热量均呈现阶跃式分布,相同热泵机组运行台数下,不同机组出力存在差异;不同启停组合下,制热量存在较大差别,但制热性能系数基本相同;优化后的运行方案,可以为供热站每个供暖季节约电费约39.2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建设信息》2004,(8):124-124
产品名称:水冷双螺杆主机产品分类: LW双T况(蓄冰、空调工况)双螺杆水冷机组 LWP水源热泵三工况(蓄冰、夺调、制热丁况)舣螺杆水冷机组 LWPR带热同收三工况双螺杆水冷机组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某住宅楼(供暖面积为4 650 m~2)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热源进行供暖,介绍热泵供暖系统流程。采用TRNSYS模拟软件,模拟供暖期逐时热负荷。基于热泵供暖系统设备配置,对热泵机组、热泵侧水泵、用户侧水泵(变流量运行)、蓄热水箱进行选型。采用TRNSYS模拟软件建立热泵供暖系统能耗模型,模拟计算最冷日性能指标(用户逐时供水温度、热泵机组逐时制热性能系数、热泵供暖系统逐时能效比)、最冷月性能指标(用户日平均供水温度、热泵机组日平均制热性能系数、热泵供暖系统日平均能效比)、供暖期性能指标(热泵机组供暖期平均制热性能系数、热泵供暖系统供暖期平均能效比)、供暖期经济指标(耗电量、单位供暖面积电费)。最冷日、最冷月用户供水温度稳定,在40℃左右。热泵机组供暖期平均制热性能系数为3. 10,热泵供暖系统供暖期平均能效比为2. 94。热泵供暖系统供暖期耗电量为74. 09 MW·h,电价按当地第三档电价0. 847元/(kW·h)考虑,单位供暖面积电费为13. 5元/m~2。用户侧变流量运行条件下,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技术与经济性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以实际的工程案例,介绍一种风冷热泵中央空调冷冻水回水的热量回收系统,从循环模式的建立和实际工程的参数计算等方面对冷冻回水的热量回收进行了分析.该系统通过水源热泵机组对风冷热泵中央空调冷冻水回水的热量进行回收,使风冷热泵机组冷冻水回水进口温度降低,保证回水温差区间的参数,有利于风冷热泵机组良性运行.同时,水源热泵利用回收的热量加热生活热水,经济效益大.  相似文献   

17.
张灿  常茹  吕建 《煤气与热力》2012,32(10):1-4
理论分析地埋管地源热泵相比空气源热泵的节能率。结合工程实例,对地埋管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进出水温度、冷凝器进出水温度、热泵机组日能效比、供暖期能效比进行了实测计算。在测试期,地埋管换热器进出水温度、冷凝器进出水温度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日能效比基本不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而波动,说明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比较稳定。供暖期能效比为3.05,说明该项目地源热泵的制热性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空气源热泵作为清洁能源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北方地区大范围推广使用,由于严寒和寒冷地区室外温度过低,低温空气源热泵在实际运行中出现性能系数过低、机组和水泵耗电量偏大等问题。本文针对严寒地区某办公建筑空气源热泵供暖季进行长期监测,分析热泵实际运行特性和系统性能,探究空气源热泵实际运行效果偏低的原因,实测分析表明,热泵供回水平均温度为32.98℃和30.26℃,室温保证率为84%,经贡献率修正指数heat修正后为75%,热泵机组COP为1.55;机组启停频繁、热泵输配系统能耗过高以及机组制热量和建筑瞬时负荷不匹配均为性能系数偏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风冷热泵在制热运行时结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结霜对机组冬季工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机组在冬季工况下性能提高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20.
卢军  邓博 《煤气与热力》2011,31(11):21-23
结合重庆地区某湖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实测并分析了负荷率、热泵机组热水进口温度、取水功率对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热泵空调系统能效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