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风情小镇是情调韵味浓郁、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游宜业的休闲集聚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传统的历史文化景观和风貌难以保留,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且缺乏高端要素,地域文化特质的表现深度和广度不足,业态布局与系统功能不合理。江苏旅游风情小镇培育路径包含:融入地域文化,建立旅游风情小镇培育路径与目标;借助江苏地域文化元素,丰富旅游风情小镇内涵建设;重塑管理部门文化价值观,完善小镇文化服务体系;将地域文化要素纳入旅游风情小镇评价指标体系;对地域文化进行数字化保护,实现小镇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旅游信息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文章以民族特色小镇——镇远为个案,从提升古城古镇品牌知名度、促进特色小镇转型发展、推进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构建信息化平台的价值。但反观现实,镇远小镇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存在旅游产品咨询渠道不畅、游客互动体验有待提升、景区交通环境亟待整治、旅游服务质量监管不力等方面的困境;利用"互联网+"提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对策包括:建设旅游服务官方网站、设立智慧旅游体验中心、建立智慧旅游交通平台、建立电子管理政务系统等,旨在为游客提供智能、个性、高效、便捷的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3.
建制镇类特色小镇培育建设以来,就地城镇化的优势和效果已逐步凸显,成为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新抓手。特色小镇有一定的产业支撑,能够促进农村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特色小镇是一个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有机复合体,可以促进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特色小镇注重历史人文内涵的挖掘,有利于农村文化的传承创新。为更好地发挥特色小镇在就地城镇化方面的优势,在规划引导上要将特色小镇规划与村庄规划有机结合,要为农民拓展创新创业空间,要将乡村文化植入小镇风貌建设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旅游小镇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小镇是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的重要模式。资源类型、区位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发展基础等具体情况不同,旅游小镇的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将旅游小镇分为自然风光型、历史文化型、民族风情型、边境口岸型等四种类型,分别探讨了发展模式,并对西双版纳旅游小镇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日新月异,面对各式各样的竞争压力,利用场地产业 和文化塑造具有当地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的景观特色,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之处。本文以徽州祁红小镇A 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村落保护的角度出发,整合当地的旅游、文化、生态和景观等特色资源,对小镇风 貌建设、地域资源的利用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出在徽州特色小镇建设中“特色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马拉松赛事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探寻我国马拉松赛事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为马拉松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域旅游的战略目标提供思路。主要结论:在提升赛事服务水平,理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前提下,搭建融合平台、夯实融合基础、强化融合条件,达成外在耦合;整合马拉松旅游资源,找准双方融合关键点,将马拉松赛事与旅游景区、特色小镇建设、地方旅游节事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旅游服务机构在马拉松旅游化产品开发、设计中的作用,实现内在融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宁波四明山李家坑古村的旅游景观规划方案,提出了以"领略清新的山居文化,体验静谧、隐逸、简朴的山居生活"为特色,以开发符合山村特色的亲农、休闲活动,达到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古村的破坏和带动农村更新建设以及旅游业的发展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旅游小镇的规划设计中,需要景区管理者融合城乡规划学、水生态学以及景观学等多项知识,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建设特色生态旅游小镇。文章以生态旅游为研究切入点,重点考察生态旅游小镇建设的理论基础以及生态学视角下国内众多旅游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现状,探讨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建设特色小镇既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建设特色小镇首先要确立小镇的发展定位和建设目标,其次要明确特色小镇建设的重点任务,即:科学编制小镇规划,合理实施培育方案;准确把握产业定位,彰显小镇创建特色;突出投资任务落实,狠抓项目落地建设。最后要细化特色小镇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组建班子、搭建平台、人才支持、建立体制机制和有序推进实施等。  相似文献   

10.
旅游特色村镇既要有丰富的旅游景观资源又要有一定的特色价值,分析了旅游景观资源是其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特色价值是其发展的内涵,也是村镇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为例对旅游特色村镇的发展现状展开深入研究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与苏北特色小镇的产业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小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在分析特色小镇建设已有经验与模式基础上,从产业融合视角探讨苏北特色小镇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路径。苏北特色小镇建设应以特色产业为主导,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塑造特色小镇产业品牌、提高供给产品质量;促进特色小镇产业与乡村社会文化有机融合,使特色小镇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建立实现特色小镇产业融合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宁波四明山李家坑古村的旅游景观规划方案,提出了以“领略清新的山居文化,体验静谧、隐逸、简朴的山居生活”为特色,以开发符合山村特色的亲农、休闲活动,达到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古村的破坏和带动农村更新建设以及旅游业的发展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3.
古镇旅游与文化旅游密不可分。我国众多的古镇历史悠久,拥有典型的建筑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以及民风民俗等,具备发展文化旅游的良好条件。同时,文化旅游活动的发展可以促进古镇形成自身的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为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安居古镇为例,分析了安居古镇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发展现状,提出了举办文化表演活动、塑造文化旅游形象、打造文化旅游纪念品、形成文化产业链、进行功能分区以保护老街的文化底蕴、进行主题旅游线路设计等一系列文化旅游发展措施,以推动古镇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德阳首批特色小镇培育可以分为工业型小镇、商贸型小镇、旅游型小镇三类。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一年多以来稳步推进,已经形成"产文旅"资源初步融合,产业融合模式特色凸显。但是依然存在资源融合形式单一、技术融合创新不足、市场融合竞争不足、功能融合叠加不足等问题。借鉴成都德源镇、城厢镇、安仁镇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培育经验,德阳特色小镇应该从挖掘多样文脉,加强产业资源融合;创新经营理念,加强产业技术融合;创新机制,加强产业市场融合;接轨市场,加强产业功能融合等角度全面提升特色小镇品质。  相似文献   

15.
城市旅游形象反映的是整个城市作为旅游产品的特色和综合质量等级,对指导城市建设、发展城市旅游和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南昌市的旅游现状进行SWOT分析,指出了南昌市进行旅游定位、加强旅游形象设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特包小镇作为一种微型产业集聚区,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出台一年半之际,笔者分析了特色小镇内涵演进和时代意义,并以江西省省级特色小镇为样本,深入研究了当前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对后续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山地户外旅游遵循一定的行业相关标准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借助此标准完成对旅游产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整改.文章分析与回顾了四川省四姑娘山山地户外旅游标准化建设的各项成果,研究与探讨了四姑娘山山地户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的成效亮点和理论创新,提炼总结四姑娘山山地户外旅游特色的工作模式,认为四姑娘山山地户外旅游已经形成富有山地旅游特色的旅游标准化工作和服务业发展体系,可以为我国山地户外旅游标准化工作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赣南地区体育小镇建设是在国家"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和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引领下,结合"健康江西"、"幸福江西"的发展理念提出来的。以赣南地区体育特色资源为依据,结合赣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借鉴国内外体育小镇建设的经验,研究赣南地区体育小镇特色与布局问题,从功能导向的视角对赣南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做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赣南地区体育小镇建设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赣南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以"山地体育运动、水上体育运动、红色体育运动、民俗体育运动"为主要特色,具有健身休闲、产业融合、文化传播等功能的体育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19.
特色镇指具有明显独特产业定位,融合现代产业特色与资源优势,边界空间明确具有复合功能载体的集居区。各国都有其特色镇,瑞士的达沃斯小镇通过达沃斯论坛,小镇向世界展现其迷人的魅力。中国政府历来注重特色镇建设,今年将举行第六届特色小镇高端总裁峰会。《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将打造百余座特色镇;中央1号文件要求: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等、受益于民众的休闲旅游项目。特色镇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中,国家发改委102号文件为此专门发文。党与国家都关注特色镇建设;引进社会资本从事特色镇建设是特色镇PPP运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厘清特色小镇与地域文化因素的互赖现象,建立与完善民族文化赋能特色小镇发展机制,按照现代文化记忆理论,即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形式包括摹仿性的行为惯式、象征物及仪式,涵盖图腾、音乐与舞蹈等,分析近年来黑龙江饶河四排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发现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产业,要求全面全方位记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与自然山水和人文环境完美融为一体,才能为特色小镇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并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