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锐  祁春利  李疆 《中国油脂》2005,30(1):21-22
采用剥壳机、圆打筛、仁壳分离筛、风筛比重组合分离机等设备,组成了一种新型的棉籽加工预处理新工艺.棉籽经过剥壳、分离处理后,壳中含仁率小于1%,仁中含壳率在1%左右;棉仁经过轧坯浸出后,可以降低粕中残油率,提高浸出生产能力10%,棉仁粕的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60%以上,大大提高了棉仁粕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油菜籽脱壳与分离设备研究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油菜籽是重要的油脂与蛋白质资源。本文分析了油菜籽脱壳制油的必要性,还介绍了油菜籽脱壳与分离设备及用其作过22000Kg油菜籽脱壳与分离生产试验的结果:脱壳率为85%,仁中含壳率为4%,壳中含仁率为1%,粉末率为3%,结果表明,该设备是一种能用于生产的实用性设备。  相似文献   

3.
葵花籽制油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世界葵花籽产量达到2 608.6万t,比1980年增加1.72倍.我国葵花籽产量比20年前增长2.2倍.葵花籽制油工业从无到有,在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相继建成了30~300t/d规模的葵花籽制油加工厂,年加工葵花籽能力达500~800万t,葵花籽油年精炼能力达到20~30万t.葵花籽的制油工艺、设备水平接近国外20世纪80年代水平.葵花籽壳、仁、粕的综合利用处于起步状态.到2020年,我国葵花籽总产量可望增加到1 000万t,将为解决食用油产量不足的状况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降低棉籽壳中含仁率和仁中含壳率,是提高棉籽出油率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一九五五年公布试行的棉籽榨油操作法及以后出版的工艺操作方法中都有明确的要求。但是,我省一般县镇小油厂工艺设备简单,壳中含仁率多在2~3%,仁中含壳率多在20~30%,甚至还有30%以上的。这是棉籽出油率低,油品质量差、榨机磨损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乌桕籽壳仁分离设备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兵  漆江 《中国油脂》1993,(4):59-60
0 前言 带壳油料的制油通常须经剥壳与壳仁分离工序,脱壳有利于提高工艺效果,而带壳压榨(或预榨浸出)会使油色加深、处理量减少,同时机械磨损增大,出油效率也相应降低。因此,壳、仁分离是剥壳后控制仁中含壳率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厂新安装的一套乌桕籽梓、皮油分榨工艺中,对于壳仁分离工序进行了改进,以前许多桕籽榨油厂大都采用传统的几台风车相  相似文献   

6.
葵花籽粕是提取食用葵花籽蛋白的主要原料,研究和确定葵花籽粕的质量,是提取食用葵花籽蛋白产品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根据葵花籽的质量、粕中含壳率、含油率和加工方式对提取食用葵花籽蛋白的影响,归纳出用葵花耔以及由它所制得的粕作食用植物蛋白原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油菜籽脱壳与分离设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油菜籽是重要的油脂与蛋白质资源。本文分析了油菜籽脱壳制油的必要性 ,还介绍了油菜籽脱壳与分离设备及用其作过 2 2 0 0 0Kg油菜籽脱壳与分离生产试验的结果 :脱壳率为 85 % ,仁中含壳率为 4 % ,壳中含仁率为 1% ,粉末率为 3% ,结果表明 ,该设备是一种能用于生产的实用性设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野生铁核桃的特性、产地、含油率。着重阐述了野生铁核桃制油的瓶颈——粉碎及仁壳分离,介绍了野生铁核桃常温液压榨油工艺和低温螺旋榨油工艺,按工艺要求选配加工设备,分析了野生铁核桃制油经济效益。采用CSJ-200型粉碎机,壳中含仁率小于1%;常温液压榨饼中含油13.7%;采用低温螺旋二次压榨工艺,饼中含油7.3%,出油率达到11%。野生铁核桃制油大大提高了野生铁核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徐志华 《中国油脂》2007,32(1):50-51
讨论了棉籽油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油分损耗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办法。严格控制壳中含仁量,合理控制干粕残油;减少毛油跑、冒、滴、漏现象,可降低油分损耗,减少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葵花籽油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油分损耗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办法。严格控制壳中含仁量,合理控制干粕残油;减少毛油跑、冒、滴、漏现象,可降低油分损耗,减少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棉籽剥壳分离设备比较与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籽是仅次于大豆的重要油料作物,近年来国家对于棉籽蛋白的开发和利用也给与了巨大的重视。棉籽的剥壳分离工序对随后的几个工序以及棉籽蛋白的开发影响很大,现有的棉籽剥壳分离工艺与设备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最近几年我国的油脂科技人员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实验,革新开发了多种剥壳与仁壳分离设备并应用于生产中,但棉籽榨油与棉籽蛋白的开发对棉籽的剥壳与仁壳分离的要求是不同的,棉籽蛋白开发对仁壳分离后的仁中含壳要求很低,而棉籽榨油对仁中含壳要求不高,在选用剥壳分离设备时,一些厂家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为此提出…  相似文献   

12.
绞龙式棉籽仁壳分离筛及主要设计参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籽作为油料用来加工油脂,在汕脂加工行业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棉籽剥壳后,需进行仁壳分离,目前一般工厂都使用往复振动筛、圆筒打筛、多棒打筛、六角筛或联用以上设备来完成,且往往出现仁壳分离不清,难以达到行业标准的现象,对油料的充分利用不利,直接影响生产的经济效益。 我单位自八四年六月份起,着手探讨解决棉籽仁壳分离的问题。在查阅有关资料和调查,借鉴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于八四年十二月份第一台样机投入试用,通过调试,试用效果令人满意。 该设备同以往传统筛选设备比较,具有工艺简单、节省动力等优点。特别是壳中含仁量达到0.01%的好指标;仁中含壳量为10~20%,达到设计要求。为了进一步完善该设备,使之向系列化、定型化迈进,试对该设备的几个主要设计参数进行探讨,以期取得专家们的指点。  相似文献   

13.
棉籽壳仁分离设备的改进及其应用袁合群彭运清(湖南省汉寿县棉麻公司油脂厂,415900)我厂是轧花剥绒榨油配套生产工艺,榨油预处理工段采用圆盘式剥壳机,壳仁分离机是一台FLY·50-Sn双筒圆打筛。由于剥绒光籽残绒率在3%~5%,经剥壳筛选后仁中含壳高...  相似文献   

14.
对影响棉粕蛋白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棉粕中蛋白含量受原料品质,棉籽剥壳后仁中含壳量,蒸炒,湿粕蒸脱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合理控制操作参数,可得到色泽金黄、蛋白含量高的棉粕。  相似文献   

15.
葵花蛋白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 葵花籽的产量在世界主要植物油料资源中占第二位。我国葵花籽产量也比较丰富,东北是我国葵花籽的主要产区。制油后的葵花粕是很好的饲料和食用蛋白质资源。国外近年来由于改进了油料加工技术,研究改善了油料粕及蛋白质的质量,使油料蛋白质在食品上的应用有了很大进展,大豆蛋白在这个方面已居领先地位。 葵花粕的蛋白质含量较高(40~60%),并且不具有其它植物油料中典型的有毒成份,是一种很理想的植物蛋白资源。但是,由于葵花籽中含有令人讨厌的显色酚,使葵花蛋白在食品应用上受到了限制。国外很重  相似文献   

16.
徐安平 《中国油脂》2001,26(1):57-59
对棉籽剥壳及仁壳分离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结合本厂实际,对原装设备进行改造,使改造后的工艺达到了仁中含壳小于4.5%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系统进行前处理,以45Sc作为Mg、Al的内标元素控制分析信号的动态漂移,用ICP-MS法同时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的含量。Mg、Al的回收率在95%~105%之间;Mg、Al的检出限分别为0.01 mg/kg、0.001 mg/kg;线性相关系数均为1.000 0;RSD/%≤2%。准确度良好,测得值在其标准值范围内。该法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试验的结果均满足要求,可用于测定葵花籽壳、仁中Mg、Al的含量,为完善葵花籽产品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葵花籽粒较小,皮壳比重较大,而壳中含较多的有害物质,同时含蜡量高达0.4%~10.7%,严重影响油品质量。为了研究葵花籽取油前处理工艺,即脱壳工艺和设备,我们在阜新县粮油加工厂对葵花籽的脱壳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试验。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棉大国,作为主要棉副产品的棉籽年产量达800-1000万吨。棉籽中含棉仁约50%-55%,棉仁中含油30%~38%,含蛋白35%~38%,提油后的棉籽粕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重要的优质蛋白饲料。目前我国蛋白饲料严重不足,棉籽粕饲料利用率不足15%,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本公司的发明专利——液-液-固萃取棉籽蛋白工艺,成功开发了脱酚棉籽蛋白。该工艺彻底去除了棉籽蛋白的残留农药,提高了棉籽蛋白质量,为畜牧业提供了绿色元公害的饲用蛋白资源,极大提高了棉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导言中国年产棉籽约五百万吨。棉籽中含棉仁约55%,棉仁中含油约30—33%。含蛋白质35—38%。根据品种的不同棉仁中含棉酚1.09—2.39%。由于棉酚对动物和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多年来棉籽在榨油或预榨浸出后得到毛棉油必须经碱炼才可食用,所得饼、粕一般均作肥料。近年来也有将棉籽粕以少量掺入混合饲料中作饲料用,但棉籽剥壳后经过蒸炒、压榨,所得压榨饼或预榨浸出后的粕中,因其游离棉酚和棉籽蛋白中的宝贵的赖氨酸形成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