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体张拉及杂交结构体系的特点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介绍了空间结构近几年出现的若干新结构形式以及它们的构成和受力特点、主要设计问题及设计理论;这些新结构涉及到:索穹顶结构、弦支穹顶结构及巨型网格弦支穹顶结构、张弦梁(拱)及张弦桁架结构、悬吊索系及斜拉结构、车辐结构及索拱结构等。  相似文献   

2.
摇摆结构及自复位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松结构与基础间约束或构件间约束,使结构与基础或构件间接触面处仅有受压能力而无受拉能力,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摇摆,通过自重或预应力使结构复位,形成摇摆结构及自复位结构。已有研究表明,结构的摇摆降低了地震作用和结构本身的延性设计需求,减小了地震破坏,节约了结构造价。本文首先回顾了摇摆及自复位结构的发展历史,简要介绍了摇摆及自复位结构的基本原理,综述了摇摆桥墩、摇摆及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摇摆及自复位钢框架结构、摇摆及自复位剪力墙结构、摇摆框架-核心筒结构等不同结构体系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摇摆及自复位结构发展趋势,并指出后张预应力和消能减震等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为摇摆及自复位结构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工程的结构体系特点、结构概念设计及计算分析,探讨楼板大开洞结构和超长结构的设计要点和处理措施,以及钢连廊的设计特点及应用等。  相似文献   

4.
系统论述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空间结构委员会成立三十年来各时期大跨度空间结构技术发展及应用情况,回顾和讨论了空间结构在各类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情况、空间结构体系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空间结构领域的标准规程编制和修订情况。最后对大跨度空间结构学科的研发及应用中的发展重点进行了展望,包括发展战略、绿色建筑、结构体系创新、高强材料的应用、风工程研究、抗震和防连续倒塌、结构的健康监测、既有大跨度公共建筑的安全性评估和加固技术研究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基于《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和其他现行规范,介绍了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概念及特点,并对规范条文中关于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要求进行了整理和总结。详细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适用范围及体系布置的要求,并针对设计过程中容易忽略的结构计算方法、参数选取、内力调整及整体性能控制指标(如位移比、周期比、地震倾覆力矩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过程及结果判定,为该结构类型的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内轻钢结构房屋体系及技术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海松  高轩能 《山西建筑》2010,36(27):42-44
从材料、构造体系、保温、节能、防火及隔声技术等出发,研究轻钢结构房屋体系及技术现状,探寻发展轻钢结构体系房屋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以期为我国轻钢结构房屋体系及技术发展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兰州水舞秀场馆分为舞台区和看台区,结构形式分别为网架与桁架的组合结构及大跨网架结构,具有大跨度、主体结构开大洞、环境温差大、屋顶主结构变形要求严格及屋顶主结构与幕墙连接复杂等设计难点。详细介绍了钢结构的节点设计、钢结构与幕墙的连接设计、主体钢结构的结构体系及特点。采用MIDAS软件对结构进行了温度分析、基本静力和动力特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场馆结构布置合理,结构整体刚度较大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8.
张清川  高传东  张萍 《四川建筑》2011,31(2):159-160,163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工程材料的耐久性等原因,因此需要正确评价结构的可靠等级,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这就离不开完善的结构检测与评价技术。结构性能的检测是可靠性鉴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内容一般有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构的构造措施检测、结构构件尺寸和钢筋位置及直径的检测、结构及构件的开裂和变形情况检测等。  相似文献   

9.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结构体系和构造措施的影响及机理、建筑场地和地基、结构布置、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规定几方面阐述了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律,对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渗透于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力学及美学概念 ,分析了多层、高层建筑空间结构的受力特点、结构型式及适用范围 .基于对建筑结构造型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分析了渗透于设计之中结构的力学概念和美学概念 ,提出了结构造型概念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设计构思和结构宏观体系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相似文献   

11.
朱路廷 《砖瓦》2022,(5):143-145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各类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大跨度及复杂结构,对模板支架结构体系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阐述了模板支架结构体系的基本概念、特征,探讨了模板支架和传统脚手架结构的差异,介绍了模板支架结构体系的相关安全性控制要点和计算理论,探讨了刚接、铰接以及半刚接计算理论的应用思路及特征,分析了碗扣式、扣件式、插销式、圆盘式模板支架结构体系的特征及安全性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直接承受荷载的结构玻璃成为建筑玻璃应用的新趋势。玻璃结构在材料、构件、结构等层面与传统建筑结构相比有其特殊性,存在较多技术难题有待研究解决。文中综述了玻璃结构构件和连接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抗灾性能等国内外重要研究进展,简介了国内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玻璃结构工程应用,探讨了玻璃结构研究工作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研究工作需重点关注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玻璃结构的安全冗余设计方法、玻璃结构性能受环境和荷载耦合作用的耐久性、玻璃结构承载力及延性提升技术、玻璃结构的防震减灾相关机理及设计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密肋壁板轻框结构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英杰  姚谦峰 《工业建筑》2003,33(1):20-22,31
通过密肋壁板轻框结构房屋构件、整体模型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得到了结构的变形特征及其动力特性。分析了模型房屋及构件在各种效应作用下的受力特性、破坏机制 ,以及结构的承载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提出结构的设计方法及抗震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华刚  张钰  吴琴  张鑫  马克俭  朱锐  童箐 《空间结构》2019,25(3):3-12,21
由于混凝土材料良好的耐久性能和防火性能,近年来混凝土壳体结构在工程中不乏应用,并出现了一些新型结构及组合结构.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混凝土折板壳结构、单层网壳结构、空腹网壳结构、钢-混凝土组合壳体结构和折板式密肋网壳结构的研究概况,并重点介绍了混凝土密肋式折板网壳结构的工程实践,以期为混凝土空间结构的形式创新及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根据箱式钢结构集成模块建筑工程设计案例,结合工程结构理论、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对箱式模块建筑结构体系特点和节点构造形式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改进型叠箱结构理念,并就其主要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法进行论述和探讨。建议:(1)考虑在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以下地区,采用改进型叠箱结构等代箱-框结构,建造相同高度的模块建筑;(2)对于高层箱式模块建筑,在不同抗震设防烈度和风压地区,其箱体结构强度、箱体之间组构强度及刚度、箱体与非箱体结构协同受力及刚度分配、抗结构连续性倒塌能力等方面,还需要通过可靠的实验数据求证空间结构计算和分析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以某框架核心筒结构为工程背景,用有限元分析软件NOSACAD建立结构分析模型,对结构进行7度多遇和7度罕遇烈度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及层间位移反应等.根据模型结构破坏情况分析结构的薄弱部位和破坏机理,评价结构抗震性能和设计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对智能材料结构进行了定义和功能的阐述。概括了传感元件、驱动元件等智能材料的性质及在土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智能材料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地域性差异、承包商的施工经验及建设单位管理模式的不同,导致轨道交通地下结构防水混凝土质量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和总结,指出了结构变形、混凝土实际强度偏高、水泥用量和坍落度未控制好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地下结构防水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及控裂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高架轻轨车站结构选型、荷载取值、工况及内力组合、结构分析、截面设计从设计实践的角度进行了探讨研究 ,分析比较了建筑、铁路桥梁两种规范设计方法的不同及对结构内力和配筋的影响 ,对今后高架轻轨车站的结构设计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大跨度复合材料结构体系是利用先进的复合材料自重轻、比刚度比强度高、结构可设计性强、耐腐蚀、抗衰老、不蠕变等优越性能,应用航空航天已成熟的先进工艺方法,设计建造大跨度结构物.结构承力和传力件与蒙皮合二为一,共同承受荷载和传递荷载.结构支掌、连接、表面一次现场合成,使得结构性能及稳定性大幅度提高,跨度可以大幅度增加,结构造型多样,时工期短.随着复合材料的发展,产量的增加及价格不断下降,复合材料大跨度结构将成为重要的空间结构形式.本文讨论了国内外复合材料大跨结构的发展及应用前景,为该方向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