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浓香乳菇菌丝体抗脂过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筛选了浓香乳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研究了浓香乳菇菌丝体对脂类过氧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低温烘干对抗氧化活性组分提取影响不大,粉碎过筛起着较好的抽提效果,但高温烘干应慎重;索氏提取对抗氧化组分活性有较大的影响,不宜作为提取方法应用;以硫氰酸铁法快速检测500nm吸光度值,选定80%乙醇为最佳提取试剂。用Na2S2O3-I2滴定法测了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发现浓香乳香菇菌丝体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显著,VE、VC有一定的增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浓香乳菇菌丝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报道了浓香乳菇菌丝体提取液的抗菌性初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浓香乳菇有较强的抑、杀酵母菌和真菌的作用,Gc-Mz连机分析,其抗菌物质主要是有机酸。浓香乳菇是一种有开发前途的天然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浓香乳菇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浓香乳菇液体发酵的试验结果。研究了 7种营养物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应用正交试验得到了发酵培养基 ,确定了摇瓶发酵条件 ,进行了 3L发酵罐培养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 ,其适宜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麸皮汁 4%、土豆汁 30 %、玉米粉 5 %、KH2 PO40 3%、MgSO40 1 5 %、VB1 0 0 5 % ;适宜的发酵条件是 2 4℃、培养基起始 pH 4 0、摇瓶装量 80mL/30 0mL三角瓶、接种量 1 0 %、大号玻璃珠 1 0个 /瓶 ;产菌丝干重 1 95 g/1 0 0mL左右。  相似文献   

4.
我国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我国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概况,并分述了从银杏叶、菊花、浓香乳菇菌丝体、核桃叶、芦荟汁、红萝卜、苦荞、生姜等天然物质中提取抗氧化剂的方法及各自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松乳菇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提的方法,以温度、时间、料液比和次数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之上,利用Box-Benhnken方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通过测定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与维生素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松乳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2.8 ℃、提取时间1.6 h、料液比1:28 (g:mL)和提取次数3次,此条件下松乳菇多糖得率预测值为10.60%,实测值为10.41%,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1.79%,说明优化工艺可行。松乳菇多糖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都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855,1.147,1.126 mg/mL;但与维生素C比较,其抗氧化活性较弱。热水浸提法提取松乳菇多糖高效、简单、低成本,可用作松乳菇多糖的提取工艺;松乳菇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法对11 株来源于西藏藏灵菇乳的乳酸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包括它们的完整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发现HN05菌株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根据菌株的表型、生理生化特征和基因型的特性,初步将HN05菌株鉴定为清酒乳杆菌清酒亚种(Lactobacillus sakei subsp. sakei)。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多汁乳菇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意在优化多汁乳菇多糖的提取工艺,探讨多汁乳菇多糖抗氧化活性。本文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料比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Central-Composite中心组合实验,对多汁乳菇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通过O2-·、·OH、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探究了多汁乳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多汁乳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4 h,液料比33∶1 m L/g,对应多糖得率为2.18%,产品中多糖纯度为55.40%,蛋白含量为11.37%,不含淀粉;多汁乳菇多糖对O2-·、·OH、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的IC50值分别为:868.16、280.00、342.06、167.65μg/m L。可见,响应面法可有效拟合多汁乳菇多糖得率与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料比之间的关系,且多汁乳菇多糖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秀珍菇菌丝体为原料提取水溶性粗多糖,经脱蛋白、脱色、DEAE-Sepharose F.F和Superdex-200柱层析纯化,得到一种秀珍菇菌丝体多糖(PMP-2a)。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其纯度;比色法测定其总糖、糖醛酸、蛋白质含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β-消去等方法研究其理化性质和部分结构;通过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来研究PMP-2a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PMP-2a为均一组分,其中性糖部分由鼠李糖(Rh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甘露糖(Man)、阿拉伯糖(Ara)组成(摩尔比为1:13.18:2.19:7.23:3.15);其总糖、糖醛酸、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2.6%、19.8%、10.6%,不含有核酸;红外光谱呈现典型的多糖特征峰,含有α-D-吡喃糖苷键;相对分子质量为9.28×104 Da,β-消去反应表明糖链与蛋白之间存在-O-的连接键;PMP-2a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显著,且与多糖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野生松乳菇子实体为材料,分别取不同组织进行菌种分离。用 PDA 培养基培养纯化,筛选出8株菌株,取生长快的菌丝体用不同固体平板培养研究其人工培养特性。结果表明:叶柄间分离到的菌丝生长最快;葡萄糖为最佳碳源;乙酸铵为最佳氮源,其次是玉米浆和蛋白胨;不同培养基的最适 pH 分别是:配方1pH5.0~5.5,配方2pH5.5~6.0,配方3pH6.0~6.5。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来源于绒白乳菇菌的新型倍半萜类化合物——乳菇菌素D的抗肿瘤活性及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 亡的影响。方法:运用噻唑蓝法检测乳菇菌素D对A549、HCT-8、Bel-7402、SMMC7721、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 用并计算半数抑制率(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并以顺铂作为阳性对照;选择对该化合物敏感 的A549细胞株,观察其作用后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乳菇菌素D能够有效抑制 A549、Bel-7402、SMMC7721和HeLa细胞的增殖,作用72 h后的IC50分别为2.46、19.09、18.21、17.05 μg/mL;乳菇 菌素D可引起A549细胞显著的形态学改变,出现凋亡小体;诱导A549细胞凋亡(100 μg/mL作用72 h 时的凋亡率为 32.14%)、使细胞阻滞于S期。结论:该化合物能够抑制多种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增殖,其中A549细胞最敏感;其 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细胞增殖周期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实验为乳菇菌素D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滤纸片扩散法对红汁乳菇抗茵活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GC-MS联用分析,并初步鉴定了红汁乳菇的抗菌物质.结果表明:红汁乳菇中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和啤酒酵母、青霉等较强的抗菌作用.4种萃取组分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有抗菌作用,其中乙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都对啤酒酵母也有抗菌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水提液抗茵作用不明显.GC-MS表明挥发油和石油醚萃取物中酯类物质是主要的抗菌物质.  相似文献   

12.
用DPPH·法测定4株鼠李糖乳杆菌B7、B8、B10、B44的抗氧化活性,分析了各菌株无细胞抽提液、全细胞和细胞裂解液等组分的DPPH清除能力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对灭酶前后各菌株组分的DPPH清除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株鼠李糖乳杆菌都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都含有以上3种酶;灭活后的菌株各组分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无细胞抽提物对DPPH清除能力最强,其次是细胞裂解液,最次是全细胞,与灭酶前的趋势一致。说明4株鼠李糖乳杆菌的抗氧化活性不仅与一些抗氧化性酶有关,也和其他物质有关,为进一步研究乳酸菌的抗氧化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铜绿菇子实体为原料,结合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首次建立其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对于所获得粗提物再利用DEAE-纤维素-52和Sephadex G-150分离纯化得到两种铜绿菇多糖,并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和单糖柱前衍生法对其进行相对分子量和单糖组成的测定,通过红外扫描和刚果红实验研究其结构性质,利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形貌,最后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探。研究结果表明,铜绿菇多糖在提取温度为84℃,提取时间2.6 h,料液比1:23 g/mL的最佳提取条件下,得率达4.30%;纯化后所获得两种新型多糖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8.05 kDa和2398.83 kDa,具有典型的多糖特征吸收峰,其中一种多糖具有三股螺旋结构。Crude RLP、RLP-1-1和RLP-2-1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1.19%、38.97%和39.27%,而它们的金属离子螯合率分别为29.83%、27.81%和51.96%,铜绿菇多糖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红汁乳菇菌丝体摇瓶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形态、干质量、pH、还原糖含量、蛋白酶活等变化趋势,综合分析确定发酵终点。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对发酵培养过程控制均具有指示性,在培养6 d时蛋白酶活达到峰值0.65 U,菌丝干质量也达到较高值0.48 g/100 mL,其他指标变化趋势也提示可在此时间结束发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虎奶菇菌丝体抗菌肽得率和抑菌率。方法:将抗菌肽的得率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作为评价指标,在蛋白酶筛选的基础上,优化虎奶菇菌丝体抗菌肽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抗菌肽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虎奶菇菌丝体抗菌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39.5℃、酶解时间3.2 h、pH值11.1,料液比1∶20 (g/mL),酶添加量6 000 U/g,此条件下虎奶菇菌丝体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实际抑菌率分别为74.17%和86.22%,抗菌肽提取率为22.67%。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值分别为5.0,2.5 mg/mL。结论:虎奶菇菌丝体抗菌肽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尤其是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重组人乳铁蛋白自身及其在奶粉中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二苯代苦味肼基(DPPH)自由基抑制率、羟基自由基抑制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率、还原能力和抑制大鼠肝脏体外脂质过氧化等试验评价重组人乳铁蛋白和牛乳铁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重组人乳铁蛋白和牛乳铁蛋白的浓度与DPPH自由基抑制率、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之间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样本和浓度之间没有交互作用,重组人乳铁蛋白和牛乳铁蛋白在不同浓度下所得值的趋势相同。重组人乳铁蛋白和牛乳铁蛋白在对大鼠肝组织匀浆抗氧化性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乳铁蛋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乳铁蛋白和牛乳铁蛋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添加到保健品或者化妆品中作为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7.
从本实验室保藏的8株产胞外多糖的乳杆菌:干酪乳杆菌-Y3,干酪乳杆菌-Y4,干酪乳杆菌-Y16,植物乳杆菌-Y41,植物乳杆菌-Y42,植物乳杆菌-Y44,干酪乳杆菌-Y35,鼠李糖乳杆菌LGG中,筛选出1株产抗氧化活性多糖的菌株,评价其抗氧化性并分析其结构。采用酸沉醇提法从8株乳杆菌的MRS培养液中提取胞外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粗多糖和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胞外多糖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ABTS)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铁离子还原力(FRAP)、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及对ABAP氧化损伤HT-29细胞的保护作用,以评价8株菌胞外多糖抗氧化活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产高抗氧化活性胞外多糖的菌株为Y42。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菌株Y42胞外多糖作用浓度的降低,对ABAP氧化损伤HT-29细胞的保护作用降低,然而都显著高于氧化损伤组(P0.05)。菌株Y42胞外多糖显著上调HT-29细胞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量(P0.05),HT-29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显著高于氧化组(P0.05)。菌株Y42胞外多糖由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组成,其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醛酸、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半乳糖,它们的物质的量比为11.30∶3.51∶10.64∶7.53∶7.19。红外光谱扫描显示菌株Y42胞外多糖具有典型的特征吸收峰,属于吡喃糖环的骨架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活性乳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影响活性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确定用比色率来比较活性乳的稳定性。探讨了单独使用CMC-Na和XG作为稳定剂以及CMC-Na分别与XG和PGA配合使用对活性乳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均质压力对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稳定剂配比和均质压力。  相似文献   

20.
以新鲜红汁乳菇子实体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印迹法分析单体化合物对炎症因子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炎症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从红汁乳菇中提取出具有较强抗炎活性的单体化合物,经鉴定为愈创木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与模型组相比,该倍半萜能极显著降低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1);该倍半萜能降低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IL-1β、IL-6、iNOS和TNF-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且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该倍半萜能降低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激酶(p44/42)、p38 MAPK(简称p38蛋白)和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3 种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水平,从而抑制MAPK炎症通路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