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庄荣  陈冬娜 《中国园林》2012,28(6):25-28
2010年3月,随着指导珠三角九市绿道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珠三角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发布,各地绿道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提出了绿道研究的背景和目前绿道建设的问题,通过研究国外绿道网络化和生态化的先进案例,总结国外绿道先进经验对目前绿道规划工作的启示。对美国绿道建设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剖析,并重点分析新西兰奥克兰地峡(Auckland Isthmus)的典型绿道规划方法,提出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规划应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形成生态学为基础的基本规划方法,明确绿道的生态控制指引,利用高科技的技术,合理确定网络形成的科学性等。  相似文献   

2.
绿道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鲜明的景观生态学基础,绿道规划倡导一种多尺度层级、多目标规划多学科综合的规划方法,在宏观的区域绿道网络规划到地方层面的绿道实践过程中,实现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的规划目标与生态保育的统一是珠三角绿道网规划贯穿始终的设计理念与出发点。广州和深圳绿道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率先将绿道理论运用到建设实践中,是两个值得思考与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3.
徐东辉 《华中建筑》2014,(9):125-130
该文梳理了珠三角地区为解决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破坏、城乡建设无序等问题在宜居城乡建设领域所进行的探索与尝试,总结了广东生态保护理念从"生态敏感区"到"区域绿地"再到"珠三角绿道"的演进路径及其经济社会背景。在此基础上,系统阐释了珠三角绿道网规划建设实践中网络化的线路布局、生态化的建设手段、系统化的交通衔接、人性化的设施配套、多样化的功能开发和规范化的运营维护等具体措施与手段,并实证分析了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对提升宜居城乡建设水平的作用及其在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建设成效,以期在绿道网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理念和方法上提供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观的珠三角区域绿道网规划编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庄荣 《规划师》2011,(9):44-48
绿道网的建设对于促进生态廊道的形成、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引领绿色交通出行与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现状问题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珠三角区域绿道网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重视生态资源的搜集与科学分析的前期准备,制定生态系统优良的规划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以生态保育为前提确定绿道网的选线布局,将绿道在空间上分为绿...  相似文献   

5.
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作为21世纪规划主题的绿道在中国的首次实践,在广东地区轰轰烈烈的得以开展。通过对《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编制过程中的思考入手,着重分析了指引中绿道分类、绿廊宽度、慢行道宽度、景观设施、节点系统以及标识系统等绿道组分的量化和设计细节。  相似文献   

6.
当前,绿道作为生态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迅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物种保护生态学的两大基础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和异质种群理论。在生境破碎化的现实条件下,绿道作为多功能性的集合体对于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十分有效。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通过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分析,在宏观尺度上以保护性策略为指导,在中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上采用进攻性策略,促进了珠三角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功能恢复,有助于建立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模式。  相似文献   

7.
珠三角三级绿道网络规划构建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昉  高阳  锁秀  叶枫 《风景园林》2011,(1):66-71
目前作为景观都市主义集大成者的珠三角绿道网已经实现全面贯通,初步完成了预期的首年任务.而在珠三角绿道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珠三角绿道网生态容量的计算,发现只有进行珠三角三级绿道网络构建,实现城市和社区绿道网的合理规划布局、棕地再利用、不同功能组团转换,才能将珠三角绿道网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夏媛  夏兵  李辉  池慧敏 《规划师》2011,(9):39-43
当前,绿道作为生态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迅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物种保护生态学的两大基础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和异质种群理论.在生境破碎化的现实条件下,绿道作为多功能性的集合体对于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十分有效.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通过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分析,在宏观尺度上以保护性策略为指导,在中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上采用进...  相似文献   

9.
珠三角绿道网——推进宜居城乡建设的新举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回顾珠三角地区生态环境保护15年来的思考与探索,阐述从"生态敏感区",到"区域绿地",到"广东绿道"的发展历程,从单纯的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走向保护与利用并重,通过绿道规划建设,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活休闲一体化,促进宜居城乡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在阐述绿道建设本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珠三角区域绿道总体规划布局、相关配套设施、实施保障措施的主要思路,并总结和归纳珠三角各市绿道建设具体实践中的经验和做法,为国内其它地区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绿道管理机制初探——以珠三角绿道网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三角绿道网建设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省统筹指导,地方建设为主"的原则,珠三角绿道网规划和建设工作进展迅速,初具成效。为确保绿道综合功能的发挥,需及早谋划绿道网建成后的管理机制问题,防止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本文以珠三角绿道网为例,初步探索了绿道管理机制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洁 《福建建筑》2012,(3):12-14
绿道规划建设即将在福建全省范围内展开,本文阐明了绿道概念,通过对珠三角区域绿道建设经验的总结,结合福建省的绿道基础条件进行思考,建议从省域、都市区、社区三个层面构筑福建省绿道网络,并对不同层面绿道的建设基础与功能作用做出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夏兵  何昉  锁秀 《风景园林》2012,(3):87-90
随着珠三角绿道全面完善,广东省绿道网推广建没,绿道开始进入百姓日常生活,并期望深入挖掘绿道的多功能。提出使用需求决定绿道多功能开发方向,现阶段绿道多功能开发应嘲绕满足都市慢生活开展。绿道网的多功能开发就是要尽可能使绿道的绿色开敞空间满足都市人们慢生活的吃、住、行、玩、乐等等方方面面的需求。绿道要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需实现绿道的网络化、生活化、关爱细致化、文化遗存保护化以及空间扩展化。在多功能的绿道管理上应重点关注法律法规、安全、后期维护以及绿道文化培育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绿道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城市规划整合中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绿道规划设计在我国开始兴起,本文首先以研究范围和关注点为两条脉络,回顾了绿道规划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关注点的演变。接下来阐述了我国当前绿道规划的总体背景和发展现状,并选取了最为典型的广东区域层面珠江三角洲地区绿道网规划和市区层面的佛山市绿道网规划为例来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绿道理论在我国应用实践所要面临的挑战,以及我国当前城乡规划当中的绿道规划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城市特性差异性对于绿道发展的挑战,如何将绿道规划良好地整合到我国当前的城乡规划体系当中,以及绿道当中的用地来源、组成与控制、绿道平衡发展等方面的挑战和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的国情并借鉴其它国家和城市的规划经验,来探讨应对以上问题和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绿道是一个弹性景观概念,在全球的不同语境中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自2010年以来,中国绿道实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具有国家影响力的环境管治策略。在学术研究中,尽管绿道的表现形式始终存在争议,但是绿色出行与城市游憩已逐渐成为两种具有影响力的绿道功能。绿色出行路径与城市游憩路径的兴起与当前中国城市生活对慢行交通与开敞空间的现实需求相呼应。在公共政策中,绿道的政策定位却逐渐趋向生态与环境范畴。生态性不足、过于人工化与交通化问题将成为绿道规划与实施的主要困扰。中外绿道知识图谱显示,尽管对于绿道过度人工化“误区”的学术思辨存在已久,但是仍然缺乏对绿道生态功能与实现方式的深入研究。在生态环境政策定位下,绿道研究应该加强对资源调查、多学科协作、环境管治与公众参与等研究方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总长度超过2000km的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巳实现金面建成,成为广东省实现区域协作、建没宜居城乡的重要物质载体。在对绿道网综合功能内涵进行深入理解的菸础上,结合珠三角综合利用现状的全面摸底,从生态保育、与市民生活相互依存、与城市发展紧密关联、借助广泛的公众参与等方面,探索多样化的绿道网综合功能开发实现方式,以期为今后绿道网工作的持续优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用地无序扩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背景下,绿道规划有效遏制了城市蔓延,保护和改善了城市公共空间,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以美国波士顿大都市公园系统和深圳绿道为研究案例,通过介绍其规划思想和建设实施效果,对我国珠三角地区绿道的建设经验进行对比和总结,分析两者的相似性及差异性,详细阐述了美国绿道规划对构建我国区域规划可持续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Two Greenway plans for the Pavia area in Northern Italy will be discussed here: the “Battle of Pavia Greenway” and the “Milan–Pavia–Varzi Greenway”. The master plan for the Pavia Greenway was produced in 1999 and the first section was completed in spring 2003; the second greenway is in the advanced phases of the planning process. The idea of the greenway itself and the planning approach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greenways are probably unique in Italy: although other greenway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in some cases implementation started, none are based on such a broad and deep consideration of phys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In both greenways, great importance has been given to the conceptually simple idea of obtaining the most from the greenway concept, while at the same time minimizing physical impact and implementation costs. 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 loc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approach and methodology applied to both plans. It will also attempt a general evaluation of successes and fail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wo greenw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