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某油田的不断开发,采出液含水越来越高,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出现杆管偏磨加剧、油井检泵作业逐年增加的问题。文章对抽油机井杆管偏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偏磨井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的后期注聚开发的发展,抽油机井杆管偏磨的现象逐渐严重,严重影响了机采井的产出,偏磨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油井产量与时率的严重问题。虽然我们在作业起出现场换料的过程采取了加装扶正器和加强洗井防止结蜡造成的偏磨等措施,但根据近些年的现场观察,抽油杆在井下偏磨情况多为非均匀的一侧偏磨,在2013年,我矿由于抽油机杆管偏磨造成杆断检泵109口,占全矿检泵总井的65.1%。本文提出采用抽油杆旋转保护器进行探讨,该技术是通过加装旋转设备使抽油杆缓慢旋转,不断改变抽油杆转动使扶正器偏磨部位分散化,以达到延缓抽油杆偏磨的程度,延长抽油机井检泵周期和停井影响产能的目的,因此该项技术的研究分析对于抽油机井防偏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油井进入高含水期后,老井为保持产量增加抽汲参数导致沉没度降低。分析了低沉没度对抽油机井检泵率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调小地面工作参数、确定合理沉没度、应用回注水提高沉没度等措施,对低沉没度油井进行综合治理,使抽油机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抽油机井杆管之间的润滑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得抽油杆、管的偏磨现象日趋严重。抽油机井杆、管偏磨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抽油机井生产实际出发,对抽油杆工作状态下的受力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抽油杆管偏磨产生的因素,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高含水阶段,油井普遍存在着产液量高,产油低,含水高,负荷大的生产矛盾,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逐渐加大,液面变化大,经常出现杆断、偏磨、烧泵的现象,检泵次数增加,因此认真分析造成检泵的原因和治理措施对提高抽油机井的生产管理水平和持续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有杆泵抽油的主体,抽油机井采油不仅是石油工业传统的采油方式,也是迄今为止在采油工程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人工举升方式。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各大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油田生产中不断出现各种新的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抽油机井表现出来的抽油杆与油管之间的磨损。由于杆管的偏磨,加速了杆、管、泵的损坏,增加了检泵作业工作量和采油成本,影响了油田的正常开发。为了维持油田的正常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研究抽油杆与油管间的偏磨问题以及治理偏磨的有效措施有着重大而实际的意义。论文就当前普遍存在的抽油杆管偏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本文也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由于油田含水量上升、油井结蜡严重等原因,使得抽油机井管杆偏磨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为解决该问题,主要以加装抽油杆扶正器的方法来避免抽油杆和油管的直接接触,达到防止管杆偏磨的目的。但由于抽油泵与油管连接处的变径原因,柱塞上第一根抽油杆上不能安装扶正器,因此导致泵口处成为管、杆偏磨的严重区。针对该问题,研制了抽油机井泵口扶正装置,以达到减缓泵口偏磨、延长检泵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油井的不断开采中,部分抽油机井的投入时间较早,在漫长的工作年限内,抽油机不断对地层抽汲导致地层面临着供液不足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正常的开采作业。随着油井开采作业的深入推进,部分油井中的低沉没度对于抽油机井检泵率的影响日渐明显,为保障正常的开采作业,油田企业需处理好低沉没度与检泵率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详细探析了低沉没度对抽油机井检泵率的直接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抽油机井采油是有杆泵抽油的主体,也是石油工业的传统的采油方式,是迄今为止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人工举升方式。然而,在世界各国油田的抽油机井采油系统中,由于杆管偏磨造成的油井事故广泛存在。随着下泵深度增加、产出液含水上升,偏磨问题呈上升的趋势,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为了维持油田的正常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研究解决抽油杆与油管的偏磨问题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抽油机井采油具有成本低、管理维修简便、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但容易出现杆管偏磨,造成油井检泵作业频繁。通过对抽油机井管杆发生偏磨的原因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抽油杆接箍,改善了接箍与油管的接触关系,有效降低了抽油机井的偏磨程度。  相似文献   

11.
大港南部油田油井因油稠、井斜变化大、泵挂深使抽油机井在生产过程中杆管偏磨严重,同时地层水矿化度高且含有硫化氢气体,造成杆管腐蚀,加剧了偏磨躺井。文中对南部油田杆管偏磨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偏磨治理工艺技术,形成了较成熟的偏磨治理工艺配套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油井检泵率,本文分析了影响抽油机井检泵率的因素。生产参数不合理造成杆管偏磨、断脱;沉没度不合理、热洗质量影响检泵率。通过优化生产参数、采取井下技术措施,使井下举升系统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另一方面加强热洗质量管理,使抽油机井检泵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从实际的抽油机井生产出发,全面分析了抽油杆管偏磨产生的机理了,研究了综合治理措施,提出的主要方法有:确定合理的生产参数;确定油井生产的沉没度;下入地、扶正器以及选取合理的抽油泵间隙类型等,同时要控制含水率的上升,加强日常生产的管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油井检泵率,本文分析了影响抽油机井检泵率的因素。生产参数不合理造成杆管偏磨、断脱;沉没度不合理、热洗质量影响检泵率。通过优化生产参数、采取井下技术措施,使井下举升系统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另一方面加强热洗质量管理,使抽油机井检泵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采期以后,普遍存在抽油机井井下偏磨现象,严重制约着油田的生产。本文通过胜坨油田抽油机井井下偏磨情况的统计分析,对杆管偏磨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抽油杆柱、油管柱和封隔器的受力分析,研究了井下防偏磨配套技术,形成了适应不同类型油井仿偏磨技术配套模式,针对胜坨油田的具体生产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应用结果表明:采用预防措施后,可有效地延长抽油井的检泵周期,达到预防杆管磨损的最佳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石南21井区抽油机井井下偏磨现象日益严重。2013年由于井下抽油杆、油管偏磨直接导致油井不出而检泵的比例高达51%,而存在偏磨现象的井占到所有检泵井的81%。本文通过对石南井区井下偏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国内部分油田防偏磨经验,从工艺和井下材料两方面着手,提出了石南21井区抽油机井防偏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特高含水期的大庆油田,油田井液含水大幅度上升,使得抽油井杆、管之间的润滑环境逐渐恶化,对于抽油机井杆管的偏磨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杆管发生偏磨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抽油机杆管偏磨原因进行分析,制定了防止抽油机杆管偏磨的对策,通过实施这些对策为油田生产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平井杆管偏磨井问题,本文从影响杆管偏磨的井眼轨迹、抽油杆弯曲、油管蠕动、含水上升以及杆管使用时间、扶正器应用情况入手,通过直井眼杆柱受力分析导致水平井偏磨作业的主要原因,并采取调整间歇采油制度、换小泵、调小参、调整泵挂及优化扶正器等措施等防治措施,降低偏磨概率、延长检泵周期,为保证油田抽油机井高效、平稳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抽油机井管、杆之间的偏磨问题突出,导致作业成本增加。根据现场出现的偏磨情况,分析了油井含水、井深结构、泵沉没度、抽汲参数、游动凡尔过流面积等对杆管偏磨的影响,并对目前的防偏磨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现场管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抽油机井杆管偏磨已成为国内外各油田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在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由于偏磨的发生,加速了抽油机井管、杆、泵的磨损,增加了检泵作业工作量和采油成本,影响了油田的开发。因此,为了油田的平稳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研究解决抽油杆与油管的偏磨问题有着重大的实际的意义。本文针对杆管偏磨的现象和机理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目前现场采用的各种防偏磨技术提出适合本采油厂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