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是通过公式推导,研究出一套更加简洁、准确的回热系统计算模型,进而用于对电厂回热系统的性能监测及经济性分析。它通过对回热系统换热特性进行深入、系统性的分析,基于能量守恒方程、传热方程和传热学原理的理论支撑,借鉴美国传热学会公式,通过对加热器管侧传热系数、壳侧传热系数及总体传热系数简化、推导,提出了求解回热加热器传热系数的新方法,得到了新的回热加热器的计算模型,使计算模型更加简便,提高了计算精度,适用于各类回热加热器的变工况计算,进而确定了加热器端差的基准值计算方法,解决了电厂变工况端差不准确的缺点,其准确性和实用性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在提高电厂变工况运行经济性的同时还可以在事故处理中进行指导,可以对电厂运行人员进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是通过公式推导,研究出一套更加简洁、准确的回热系统计算模型,进而用于对电厂回热系统的性能监测及经济性分析。它通过对回热系统换热特性进行深入、系统性的分析,基于能量守恒方程、传热方程和传热学原理的理论支撑,借鉴美国传热学会公式,通过对加热器管侧传热系数、壳侧传热系数及总体传热系数简化、推导,提出了求解回热加热器传热系数的新方法,得到了新的回热加热器的计算模型,使计算模型更加简便,提高了计算精度,适用于各类回热加热器的变工况计算,进而确定了加热器端差的基准值计算方法,解决了电厂变工况端差不准确的缺点,其准确性和实用性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在提高电厂变工况运行经济性的同时还可以在事故处理中进行指导,可以对电厂运行人员进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办公楼地面及天花铺设隔热材料供暖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国强 《节能》2011,(2):43-45
提出了楼板上、下面(地面、天花)铺设隔热岩棉,可使夜间室温大幅下降的结论。计算了在供暖期平均室外温度及1月份平均室外温度下(北京地区分别为-1.6℃、-4.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为3W/(m2.K)的耗热情况。该方法估算节能率达31%~43%。  相似文献   

4.
以BR0.3型板式换热器为试验对象,在冷热双循环试验平台上,对相同流道不同混装方式的板式换热器进行流动阻力和传热系数的试验测试,获取相应的试验数据。结合板式换热器受涨侧和受压侧流动阻力合并为一个处理阻降的概念,并进行了理论推导,进而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及公式拟合,得到了可以确定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的通用计算公式,从而解决了板式换热器混装中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难以确定的难题,为工程计算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行编制的程序对N7600凝汽器壳侧蒸汽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壳侧蒸汽的速度与流线、压力、传热系数以及空气浓度等分布图。结果表明:N7600凝汽车器壳侧整体上呈现“汽流向两侧”的流动特点,与设计的初衰基本相符合,在凝汽器的底部流场中存在小的涡流区.说明管束布置还有不合理的地方;凝汽器汽阻为109.5Pa:平均传热系数为3237,15W/m2·K;随着蒸汽的不断凝结,从冷却管束外围到内部的空气浓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生活锅炉中相变热面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生活锅炉中相变换热的传热系数K的数值及影响因素,应用相应的K值计算的相变热面面积与实际需求基本相符,使设计更趋合理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螺旋管传热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旋管传热器优越的结构和传热特性,使其在传热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实验方法对其对流传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并利用Fluent软件对螺旋管传热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实验条件下,水-水螺旋管传热系数,自然对流情况下为350~550 W/(m2·K),强制对流(搅拌状态)下为400~650 W/(m2·K),所建立的Fluent软件模型能基本反映流场的实际情况,其计算结果与实验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吴海波  张缦  孙运凯  吕清刚 《动力工程》2012,32(8):586-590,611
根据300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现场测试数据并结合以往CFB锅炉传热系数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屏式受热面烟气侧的传热模型,包括辐射传热模型和对流传热半经验公式.利用该模型对某300MWCFB锅炉在94%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工况下炉膛内屏式受热面的传热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屏式受热面管间节距、炉膛温度、工质温度、壁面黑度及烟气速度等因素对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速度、炉膛温度和壁面黑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较大,所建立的传热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主要因素对CFB锅炉屏式受热面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的传热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以往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炉膛传热系数的研究成果,建立了CFB锅炉炉膛传热系数的计算模型,并对辐射传热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分别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对某CFB锅炉在100%负荷条件下的炉膛传热系数进行了计算,并对影响该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受热面结构尺寸、床层温度Tb、工质温度Tf、工质侧传热系数af以及壁面黑度εw等.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出以上因素对CFB锅炉炉膛传热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锅炉热力计算中传热系数类库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明  周克毅  胥建群 《动力工程》2003,23(2):2350-2353
通过对烟气、空气和水蒸汽的物性参数进行拟合,直接采用烟气、蒸汽侧对流传热系数公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进一步实现锅炉对流受热面的传热系数类库编制,从而可以不再采用传统的查图求取的方法,提高计算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据分析和有限元模拟计算,研究了汽轮机组高压进汽阀在冷态启动过程中的换热规律,并通过分析现场实测数据,得到了高压阀门在启动过程中所经历的凝结换热和单相对流换热2个阶段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在归纳已有的传热系数计算经验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逐步逼近法,并对2种方法应用于同一实际启动算例进行比较.研究了传热系数在计算不同阀门和启动过程的适用特点.结果表明:逐步逼近法计算结果更准确、更符合实际情况;传热系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基础上的计算凝汽器传热系数空气侧修正系数的新方法,由这种方法确定的凝汽器传热系数空气侧修正系数是凝汽器内空气含量的单值函数,即ca=f(ΔGa),所以能够准确地反映凝汽器内空气含量对凝汽器传热系数的影响。将此关系式应用于凝汽器清洁率的测定计算,实现了凝汽器汽侧空气量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和水侧脏污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这二者的分离,为凝汽器的合理清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超超临界压力下CFB锅炉水冷壁内、外传热特性,建立了水冷壁总传热系数计算模型,并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工质侧传热系数关联式,将此关联式代入水冷壁总传热系数计算模型,使其预测精度大为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水冷壁传热性能是工质侧传热系数、烟气侧传热系数以及水冷壁管导热性能耦合作用的结果;工质侧传热系数沿...  相似文献   

14.
<正> 十一、使用逆流式热交换器,打算用1200℃的烟气3600Nm~3/h把2500Nm~3/h的空气从200℃加热到800℃。试问这时需要的传热面积及在交换器出口的烟气温度是多少? 假定空气侧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是15kcal/m~2h℃,烟气侧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及辐射传热系数各为13kcal/m~2h℃及17kcal/m~2h℃;热交换器的传热面是平面,其厚度为2cm,传热面的导热系数为1.2kcal/m~2h℃再假定烟气及空气的平均定压比热分别为0.33kcal/Nm~3℃及0.30kcal/Nm~3℃。(第11  相似文献   

15.
文中指出对于屏式过热器热力计算方法的修改是苏联73年标准与57年标准的主要区别之一。其修改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某些修改内容值得商榷。本文从基本的热工原理出发,对73年标准中烟气对管壁的放热系数及屏的传热系数公式来源进行了探讨。1.对传热系数K=f(α_1.ε.α_2……)中的α_1、ε、α_2……在取用时必须明确它们是对取用怎样的受热面而言的,据查在73年  相似文献   

16.
大功率汽轮机叶轮轮缘传热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大功率汽轮机叶轮轮缘总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介绍了汽轮机动叶片叶身平均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和叶片流道下壁面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把汽轮机叶片对叶轮的传热简化为肋片传热,使用肋片传热模型计算汽轮机叶片流道的等效传热系数,采用圆筒壁模型计算汽轮机叶轮轮缘的总传热系数,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在汽轮机转子的温度场与热应力场有限元分析中,该计算方法为确定叶轮轮缘的传热边界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基础上的计算凝汽器传热系数空气侧修正系数的新方法,由这种方法确定的凝汽器传热系数空气侧修正系数是凝汽器内空气含量的单值函数,即cα=f,所以能够准确地反映凝汽器内空气含量对凝汽器传热系数的影响。将此关系应用于凝汽器清洁率的测定计算,实现了凝汽器汽侧空气量对传系数的影响和水侧脏污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这二者的分离,为凝汽器的合理清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动力工程学报》2017,(11):903-911
基于颗粒-颗粒、颗粒-流体间的传热机制建立了颗粒尺度下的传热模型,并将其与计算流体力学-离散颗粒模型(CFD-DEM)耦合,建立了CFD-DEM传热模型,在传热计算中采用真实的颗粒接触刚度修正了颗粒-颗粒间的传热。采用典型喷动流化床内的颗粒传热实验数据验证了CFDDEM传热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喷动流化床内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喷动流化床内颗粒的传热系数受其运动状态的影响,颗粒在环隙区域外循环的传热系数比内循环传热系数大;喷动流化床内平均传热系数呈对称分布,流化区域内的平均传热系数大于非流化区域,床体底部两侧及气体入口处的平均传热系数最大,床层中央区域的平均传热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水平强化通道(HECC)和水平圆形通道(HCC)内蒸汽凝结传热性能,对蒸汽-氮气混合物在HECC和HCC内的凝结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蒸汽压力、冷却水质量流量、不凝气体质量分数对蒸汽凝结传热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平均凝结传热系数、出口平均凝液质量流量和汽侧平均压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HCC相比,水平多头螺旋通道(HMHSC)和水平多头直通道(HMSSC)平均凝结传热系数的增强因子分别为2.35和1.45,出口平均凝液质量流量的增强因子分别为1.25和1.12,汽侧平均压损的扩大因子分别为1.29和1.16,即HECC能有效增强凝结传热性能,但汽侧平均压损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湿空气透平循环中湿燃气对透平叶片燃气侧换热特性的影响,以及湿空气对透平叶片冷却效果的影响,以C3X叶片为例,采用热流固耦合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湿燃气含湿量对透平叶片表面温度和传热系数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干空气与湿空气冷却效果的差异.同时在研究范围内给出了透平叶片燃气侧传热系数的无量纲关系式,为湿化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的优化和冷却结构设计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湿燃气含湿量对透平叶片燃气侧的流动性能基本无影响;当湿燃气含湿量从0 g/kg增加到150 g/kg,主流进口温度为1473 K时,透平叶片表面平均传热系数增加10%,且增加幅度随着主流进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叶片表面最高温度平均提高10 K;与干空气相比,湿空气作为冷却工质时的叶片表面温度更低,冷却效率更高,且冷却效率随着湿空气合湿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